简明中国科技史 第九讲 中国古代水利建筑发展(考研讲义)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1-04

简明中国科技史第九讲中国古代水利建筑发展
第九讲 中国古代水利建筑交通发展
萌芽与奠基:
一、春秋战国之前
水利:
新石器时代,已有一定的水利设施-土、木结构水井
建筑:
远古时候:构木为巢,天然洞穴
新石器时代:干栏式房屋(把居住面架设在桩柱上),窑洞式或半地穴式;小版筑堆筑法筑城堡
夏:兴建了相当规模的宫殿
商:早中期基本具备宫殿建筑特点和规模,开创我国宫殿建筑先河;晚期安阳殷墟建筑群规划布局采用东西南北屋两两相对,中间是广庭的四合院形式;夯土分段版筑城堡
周:开始屋瓦的使用;方块夯筑城堡(木板隔成方块交错叠压)
交通:
原始社会晚期:对轮子功能的认识利用,最原始的车轮是一块圆木
夏:相传奚仲发明车
商周:形制比较精巧,由车架、车舆、轮、轭组成;采用胸式系驾法马车
二、春秋战国大变革转变时期
水利: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
背景:社会大变革破坏了原有的井田制和井田上的沟洫工程,于是兴建新的比较大规模渠系来适应农田灌溉的需要就迫切地提到日程上来。
芍陂:相传最初是在公元前6世纪由楚国孙叔敖领导兴建;在今安徽省寿县南,因引淠水经白芍亭东积水形成而得名;是一座大型陂塘蓄水工程,水库的设计巧妙利用了当地东南西三面比较高而北面低洼的地形特点,因势筑成,可能已经有水门和闸坝设置;宋元以后,逐渐废弃,残存部分叫安丰塘。
漳水十二渠:地处魏国的邺(今河北临漳县);邺处在漳水由太行山区进入平原的地段,雨季河水宣泄不畅,时常泛滥成灾;西门豹做邺令后,发动群众,开凿了12条大渠,又称西门渠。
都江堰:处在四川灌县,秦昭襄王时李冰领导人民修建的;都江堰由分水工程、开凿工程和闸坝工程组成,从总体布局到局部设计都十分合理;分水工程:江心洲筑分水鱼嘴,把岷江一分为二,东面内江供灌溉用,西面外江是主流;开凿工程:劈开玉垒山建成的渠首工程“宝瓶口”,是内江有足够的水通过这里,流入成都平原上密布的农田灌区;闸坝工程:调节入渠水量的“飞沙堰”
郑国渠:秦始皇元年兴建,由韩国的郑国设计开凿;从陕西泾阳县引泾水注入洛水,全长300多里;渠首位置在谷口,东面是一片广阔的平原,地形西北略高,东南稍低,使整个工程从总体上形成了一个自流灌溉系统。
建筑:《考工记》对当时的城市宫殿的规划设计做了初步总结
交通:《考工记》记述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车辆制作工艺和规范。
体系形成与完善:
三、秦汉到南北朝封建社会前期
水利:大规模的水利工程
1、秦汉时期的通航运河
秦国统一前郑国渠、都江堰,统一后开凿灵渠;汉武帝开凿槽渠。
灵渠:位于今广西兴安县,是秦始皇为进一步完成统一事业,克服五岭障碍,解决运送军粮的问题,派史禄开凿的;包括南渠、北渠、分水嘴、两个石堤;从总体布局到具体工程设计都相当合理科学,在我国和世界航运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槽渠:一条引渭水从长安向东直通黄河的大型渠道;渠道的勘测是关键,由徐伯选定;渠成大大节省了漕运时间、增加了漕运量,还使农田得到灌溉;表明当时的勘探和测量技术已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
2、西汉的灌溉工程
龙首渠:引洛水灌溉重泉的一条大型渠道;由于沿山脚明挖深渠容易塌方,改用穿凿隧洞的方案,并且发明了井渠施工法,开创了隧洞竖井施工技术成功的先例。
3、东汉的水利工程
修筑加固黄河大堤;马臻主持修筑鉴湖
鉴湖:江南最古老的大型蓄水灌溉工程;利用当地自南向北山脉到大海台阶式变化的特点,把湖泊连成一片,形成蓄水湖泊;水少时泄湖溉田,水多时闭湖泄水入海。
4、魏晋南北朝
三国广泛屯田、兴修水利
东晋兴建新丰塘、荻塘
南北朝修复芍陂
建筑:
1、万里长城
长城的修筑从战国开始,当时各诸侯国为了自卫先后构筑长城;秦统一后,为防范匈奴袭击,将长城连接并扩建,构筑万里长城,西起甘肃林兆,北达阴山,南到山西雁门关,东到燕山、辽东;汉代为加强北方和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的防卫,重修长城,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防御体系。
2、高台建筑和木砖结构
高台建筑在战国已经盛行,是秦汉宫殿主要形式;
西汉已出现多层建筑,东汉发展地相当普遍,梁柱上再加梁柱的叠架技术的普遍应用,是木结构取得重大进步的标志。
战国已出现小条砖,到秦汉成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砖顶结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3、佛教建筑
石窟:汉代逐渐重视石料在建筑中的应用;南北朝佛教盛行,石窟崛起(敦煌、云冈、龙门石窟) 佛寺和佛塔:楼阁式塔
交通:
1、道路和车辆
①驰道和栈道
修筑驰道:是个规模宏大的全国性的陆路交通干线工程;
栈道修建:从陕西到四川的交通干线;盘旋于高山峡谷之间,因地制宜采用不同工程技术措施,表现了在筑路工程中适应复杂地形的出色技术;
都是秦汉时期规模宏大的筑路工程,对陆路交通的发展,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有重大意义。
②指南车和记里鼓车
体现了我国古代机械技术的卓越成就
指南车:一种双轮独辕车,行进过程中,无论指南车方向变化,车上所立木人始终伸臂指南。
记里鼓车:车轮转动带动一套减速齿轮系运转,让最后一个齿轮在车行一里或十里时正好转一周,再经过传动机械,使木人击鼓以计所行里程。
2、中外陆路交通
①丝绸之路
汉武帝建元三年(c138)和元狩四年(c.119),先后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到达了中亚、西亚一些国家和地
区。张骞死后,汉武帝又派使节继续向西探行,开辟了举世闻名的自长安(西安)西达大秦(古罗马帝国)等地的“丝绸之路”。(有南北两条)
②通往印度的陆路(2条)
3、船舶的发展
原始社会:独木舟、木排、竹排
商:木板船、舫(两舟相并而成的船)
春秋战国:应景能够依据各种不同用途,设计和制造不同构造和性能的船只


相关话题/科技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简明中国科技史 第八讲 中国古代 手工业发展(考研讲义)
    第八讲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 一、原始社会时期 生产工具制造冶炼技术: 1、石器的改进 旧石器时代早期 天然砾石加以敲击,形状不规整,一件石器兼多种用途(北京人) 旧石器时代中期 石器形制比较复杂,打制技术显著提高,加工也较精细( 丁村人尖状器) 旧石器时代晚期 已经出现穿孔和磨光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1-04
  • 简明中国科技史 第七讲 中国古代物化生科学发展(考研讲义)
    简明中国科技史科学篇物理学、化学、生物学 第七讲 中国古代物化生科学发展 一、原始社会时期 力学的萌芽-石器的制造和使用 化学的萌芽-使用火;陶器、冶炼铜、酿酒 生物学的萌芽-具有一定的动植物形态知识:从宰割猎物获得解剖学初步知识;原始农业、畜牧业的出现(按照自己需要应用生殖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1-04
  • 简明中国科技史 第六讲 中国古代地学发展(考研讲义)
    简明中国科技史第六讲 中国古代地学发展 第六讲 中国古代地学发展 萌芽与奠基: 一、原始社会时期 地学知识萌芽 熟悉自己的活动地区和周围自然界;认识了矿物和岩石的一些性质 二、奴隶社会时期 夏商周的地学知识 1)商周由于商品交换扩大,人们来往较多,地理知识比以前大大丰富,卜辞记载地名500以上;商对直接统治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1-04
  • 简明中国科技史 第五讲 中国古代算学发展(考研讲义)
    简明中国科技史第五讲 中国古代数学发展 第五讲 中国古代数学发展 萌芽与奠基: 一、原始社会时期 数学的萌芽-事物的数量和形状 1)对具体的几何图形有一定认识2)会使用简单的画几何图形的工具3)通过织物,对形和数间的关系有一定认识 二、夏商周奴隶社会时期 概况:由于商品交换的扩大,防治洪水和开挖沟渠、建筑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1-04
  • 简明中国科技史 第四讲 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考研讲义)
    第四讲 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 萌芽与奠基: 一、原始社会时期 天文学的萌芽 旧石器时代:对自然界寒来暑往、月圆月缺等有一定认识 新石器时代:人们需要掌握农时,探索日照、气温、雨量、霜期等自然规律 具体表现:1)根据物候现象掌握农时;2)观测天象定方位(以每天日影最短的时候太阳的方位为依据);3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1-04
  • 简明中国科技史 第三讲 中国古代医药学发展(考研讲义)
    第三讲 中国古代医药学发展 萌芽和奠基: 一、原始社会时期 萌芽-1)在采集过程中,逐步认识某些植物有毒,某些能治病医伤,神农氏尝百草 2)会使用某些医疗工具,掌握一些医疗方法。最早的热熨法把烧热的石头包裹起来放在身体的某些部位能消除或减轻疼痛;灸法的开始:把干草点燃,进行局部固定的温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1-04
  • 简明中国科技史 第二讲 中国古代农学和农业发展(考研讲义)
    简明中国科技史第二讲中国农学发展 第二讲 中国古代农学和农业的发展 萌芽与奠基: 一、原始社会时期 农牧业的产生 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靠采集野生植物和猎取野兽生活 新石器时代-开始有意识地栽培某些可吃的植物,把野兽驯养为家畜,这是农业和畜牧业的萌芽。 意义:1)使人类食物有了更好的保障 2)它的进一步发展使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1-03
  • 简明中国科技史 第一讲 中国古代科技史发展概况(考研讲义)
    第一讲 中国科技史发展概况 中国科学技术的萌芽与奠基 一、 原始社会时期(远古到至今4000多年前) 社会发展概况: 3、4百万年前-40万年前 旧石器时代早期-猿人阶段 劳动工具:打制石器、骨器,能够长期使用火和保存火种(火的使用意义重大,许多技术产生、发展都与火的利用密切相关) 社会制度:条件-工具落后,生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1-03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复试内部考研复习题2
    1.简述奥氏体的形成过程?指出奥氏体转变属于哪种类型的相变? (1)、奥氏体的形成即奥氏体化过程,从铁碳相图可知,任何成分碳钢加热到Ac1以上,珠光体就向奥氏体转变,加热到Ac3或Accm以上,将全部变为奥氏体。这种加热转变共分以下四个阶段:①形核:由于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相界面上具备形核所需的结构起伏、能量起伏和浓度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2-31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复试内部考研复习题1
    1.钢: 在铁碳二元系中,把含碳量小于2.11%的合金称为钢。 2.铸铁: 在铁碳二元系中,把含碳量大于2.11%的合金称为铸铁。 3.匀晶转变: 金属结晶时从液相结晶出单相固溶体的过程。 4.共晶转变: 指一定成分的液态合金,在一定温度下,同时结晶出两种不同的固相的转变。L+ 5.包晶转变: 在一定温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