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内科学》考点精要(2)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5-04-09



23、刚痉与柔痉的鉴别诊断
《金匮要略》中说“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其
将痉病分为刚痉与柔痉,二者除了有发热、颈项强急、口噤,甚则角弓反张等痉病的共同主症外,刚痉以恶寒,无汗为特征,柔痉以汗出,而不恶寒为特征。寒性收引,风性开泄,刚痉兼太阳表实证,柔痉兼太阳表虚证。
24、暑厥、气厥、蛔厥的鉴别
(1)相同点:气厥、暑厥都有“突然昏迷”这一症状,气厥合蛔厥都有“手足厥冷”的特点。
(2)不同点:
①暑厥  发生在夏令炎暑季节,多见于久曝烈日之下,或久劳于高温之室的人,感受暑邪,热郁气逆,阻遏气机,闭塞清窍而卒然发厥,兼见头晕、头痛、胸闷身热、面色潮红,或有谵妄等症。
②蛔厥  是由于蛔虫扭结成团,阻塞肠道,逆行入胃,胃气上逆,钻孔乱窜,进入胆道,以致出现脘腹剧痛,按之有瘕块,甚则呕吐蛔虫,汗出肢冷等症。因其呕吐蛔虫加上四肢厥冷故称“蛔厥”。在临证之时,应根据其不同症状和本证加以区别。
③气厥  是由于肝气不舒,气机逆乱,上壅心胸,阻塞清窍,故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噤握拳。而肝气上逆,气机闭塞,肺气不宣,则呼吸气粗。阳气被郁,不能外达,则四肢厥冷。气闭于内,则见脉伏,肝气郁滞未畅,则脉见沉弦。

25、头痛与眩晕的鉴别诊断
头痛与眩晕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出现,二者对比,头痛之病因有外感与内伤两方面。眩晕则以内伤为主。临床表现,头痛以疼痛为主,实证较多;而眩晕则以昏眩为主,虚证较多。

26、诸痛的部位、性质、特点与辨证论治
(1)胸痹  以胸部闷痛为主症患者多见膻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彻左肩背、咽喉、胃脘部、左上臂内侧等部位,呈反复发作性,一般持续几秒到几十分钟,休息或用药后可缓解。常伴有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得卧,严重者可见胸痛剧烈,持续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脉散乱或微细欲绝等危候,可发生猝死。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操劳过度、抑郁恼怒、多饮暴食或气候变化而诱发,亦有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者。
辩证首先辨别虚实,分清标本。标实当泻,针对气滞、血瘀、寒凝、痰浊而疏理气机,活血化瘀,辛温通阳,泄浊豁痰,尤重活血通脉治法;本虚宜补,权衡心脏阴阳气血之不足,有无兼见肺、肝、脾、肾等脏之亏虚,补气温阳,滋阴益肾,纠正脏腑之偏衰,尤其重视补益心气之不足。
(2)胃痛  以上腹近心窝处胃脘部发生疼痛为特征,其疼痛有胀痛、刺痛、隐痛、剧痛等不同的性质。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吞腐等上消化道症状。发病特点:以中青年居多,多有反复发作病史,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天气变化、恼怒、劳累、暴饮暴食、饥饿、进食生冷干硬辛辣醇酒,或服用有损脾胃的药物等。
应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还应辨兼夹证。治疗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审证求因,辩证施治。邪盛以祛邪为急,正虚以扶正为先,虚实夹杂者,则当祛邪扶正并举。
(3)腹痛  凡是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的疼痛为主要表现者,即为腹痛。其疼痛性质各异,若病因外感,突然剧痛,伴发症状明显者,属于急性腹痛;病因内伤,起病缓慢,痛势缠绵者,则为慢性腹痛。
腹痛应辨别性质,如寒痛、热痛、气滞痛、血瘀痛、食痛等;还需辨别部位,如胁腹、两侧少腹痛,大腹疼痛,脐腹疼痛,脐以下小腹痛等。
(4)头痛  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头痛部位可发生在前额、两颞、巅顶、枕项或全头部。疼痛性质可为跳痛、刺痛、胀痛、灼痛、重痛、空痛、昏痛、隐痛等。头痛发作形式可为突然发作,或缓慢起病,或反复发作,时痛时止。疼痛的持续时间可长可短,可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数周,甚则长期疼痛不已。外感头痛者多有起居不慎,感受外邪的病史;内伤头痛者常有饮食、劳倦、房事不节、病后体虚等病史。
首先辨别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外感头痛属实证,以风邪为主,故治疗主以疏风,兼以散寒、清热、祛湿。内伤头痛多属虚证或虚实夹杂证,虚者以滋阴养血,益肾填精为主;实证当平肝、化痰、行瘀;虚实夹杂者,酌情兼顾并治。
还要辨相关经络脏腑。因头为诸阳之会,手足三阳经均循头面,厥阴经亦上会于巅顶,由于受邪之脏腑经络不通,头痛之部位亦不同。大抵太阳头痛,在头后部,下连于项;阳明头痛,在前额部及眉棱骨等处;少阳头痛,在头之两侧,并连及于耳;厥阴头痛则在巅顶部位,或连目系。
(5)淋证  以小便频数,淋漓涩痛,小腹拘急隐痛,为各种淋证的主症。病久或反复发作后,常伴有低热、腰痛、小腹坠胀、疲劳等。多见于已婚女性,每因疲劳、情志变化、不洁房事而诱发。
临床辨证首先应辨六淋之类别,其次,须辨证候之虚实,虚实夹杂者,须分清标本虚实之主次,证情之缓急,最后须辨明各淋证的转化与兼夹。实则清利,虚则补益,为淋证的基本治则。
(6)痹证  临床表现为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或疼痛游走不定,甚则关节剧痛、肿大、强硬、变形。发病及病情的轻重常与劳累以及季节、气候的寒冷、潮湿等天气变化有关,某些痹证的发生和加重可与饮食不当有关。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不同年龄的发病与疾病的类型有一定的关系。
痹证的辩证,一是要辨邪气的偏盛,二是要辨别虚实。痹证以风、寒、湿、热、痰、瘀痹阻经络气血为基本病机,其治疗应以祛邪通络为基本原则,根据邪气的偏盛,分别予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化痰、行瘀,兼顾“宣痹通络”。
(7)腰痛  急性腰痛,病程较短,轻微活动即可引起一侧或两侧腰部疼痛加重,脊柱两旁常有明显的按压痛;慢性腰痛,病程较长,缠绵难愈,腰部多隐痛或酸痛。常因体位不当,劳累过度,天气变化等因素而加重。本病常有居处潮湿阴冷、涉水冒雨、跌扑闪挫或劳损等相关病史。
腰痛治疗当分标本虚实。感受外邪属实,治宜祛邪通络,根据寒湿、湿热的不同,分别予以温散或清利;外伤腰痛属实,治宜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为主;内伤致病多属虚,治宜补肾固本为主,兼顾肝脾。

27、引起昏迷的常见病证
痫病、厥证、眩晕、中风、痉证

28、以下列方药为主方治疗的病证:龙胆泻肝汤、温胆汤、柴胡疏肝散、归脾汤、金匮肾气丸、失笑散、藿香正气散、葛根芩连汤等。
⑴龙胆泻肝汤:不寐(肝火扰心)、痫病(痰火扰神)、胁痛(肝胆湿热)、耳鸣耳聋(肝胆火盛)、血证(鼻衄—肝火上炎;吐血—肝火犯胃)、自汗盗汗(邪热郁蒸)。
⑵温胆汤:心悸(痰火扰心)、不寐(痰火扰心)、耳鸣耳聋(痰火郁结)、内伤发热(痰湿郁热)。
⑶柴胡疏肝散:胸痹(气滞心胸)、胃痛(肝气犯胃)、腹痛(肝郁气滞)、胁痛(肝郁气滞)、黄疸(肝脾不调)、积聚(七版:气滞血阻)、鼓胀(气滞湿阻)、郁证(肝气郁结)。
⑷归脾汤:心悸(心血不足)、不寐(心脾两虚)、眩晕(气血亏虚)、郁证(心脾两虚)、血证(鼻衄—气血亏虚;吐血—气虚血溢;便血—气虚不摄;尿血—脾不统血;紫斑—气不摄血)、自汗盗汗(心血不足)、内伤发热(血虚发热)。
⑸金匮肾气丸:喘证(肾虚不纳)、痰饮(脾肾阳虚)、消渴(下消—阴阳两虚)、内伤发热(阳虚发热)。
⑹失笑散:胃痛(瘀血停胃)、积聚(五版:气滞血阻)。
⑺藿香正气散:呕吐(外邪犯胃)、泄泻(寒湿内盛)。
⑻葛根芩连汤:泄泻(湿热伤中)。

29、噎膈、反胃、梅核气、呕吐的鉴别
①噎膈  是指痰、气、瘀互结于食管,阻塞食管、胃脘导致吞咽食物梗噎不顺,饮食难下,由胃复出的病证。
②反胃  指饮食入胃,脾胃虚寒,胃中无火,宿谷不化,经过良久,由胃反出之病。
③呕吐  外感、饮食、情志等因素导致胃气上逆所致。
④梅核气  为无形之痰气阻于咽喉,自觉咽中如有物梗阻,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但饮食咽下顺利。

30、呃逆与干呕、嗳气的鉴别诊断
①干呕  无物有声谓之干呕,乃胃气上逆,冲咽而出,发出呕吐之声。
②嗳气  是胃气郁阻,气逆于上,冲咽而出,发出沉缓的嗳气声,常伴有酸腐气味,食后多发,故张景岳称之为“饱食之气”。
③呃逆  呃逆古名为“哕”,以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特征。
④三者区别  在病位上,呕吐、嗳气在胃,呃逆在膈肌。在病机上,三者都有胃气上逆,而呃逆还有膈间不利的因素存在,故临床特征各异,是不难分辨的。

31、泄泻与痢疾的鉴别诊断
泄泻与痢疾的病变部位都在肠间,应予以鉴别:
①以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黏液者为痢疾;而痢疾之腹痛是与里急后重同时出现,且腹痛便后不减。
②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如水样者为泄泻。泄泻亦有腹痛证,但多与肠鸣脘胀同时出现,其痛便后即减;二者不难分辨。

32、干霍乱与腹痛的鉴别
①霍乱证,猝然心腹作痛,上吐下泻,谓之湿霍乱也。欲吐不吐,欲泻不泻,谓之干霍乱也。干霍乱,临床表现为突然腹中绞痛,吐泻不得,俗称搅肠痧、斑痧、乌痧胀。多因冷气搏于肠胃,或邪恶污秽之气郁于胸腹,闭塞经隧,气滞血凝,中气拂乱所致。
②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及素体阳虚等,均可导致气机阻滞、脉络痹阻或经脉失养而发生腹痛。

33、腹痛与疝气、肠痈的鉴别诊断
腹痛为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及素体阳虚等导致的气机郁滞、脉络痹阻及经脉失养所致;肠痈之腹痛集中于右少腹部,拒按明显,转侧不便,右足喜屈而畏伸;疝气之腹痛是少腹痛引睾丸,与本篇所讨论之单纯腹痛有明显的区别,临床结合并发的其他症状是不难鉴别的。

34、胃痛与真心痛的鉴别诊断
真心痛是心经病变所引起的心痛证。多见于老年人,为当胸而痛,其多刺痛,动辄加重,痛引肩背,常伴心悸气短、汗出肢冷,病情危急,其病变部位、疼痛程度与特征、伴随症状及其预后等方面,与胃痛有明显区别。

35、急黄、阳黄、阴黄的鉴别诊断
临证应根据黄疸的色泽,并结合症状、病史予以鉴别。
①阳黄  黄色鲜明,发病急,病程短,常伴身热,口干苦,舌苔黄腻,脉象弦数。
②急黄  为阳黄之重症,病情急骤,疸色如金,兼见神昏、发斑、出血等危象。
③阴黄  黄色晦暗,病程长,病势缓,常伴纳少、乏力、舌淡、脉沉迟或细缓。

36、黄疸与萎黄的鉴别诊断
①黄疸发病与感受外邪、饮食劳倦或病后有关;其病机为湿滞脾胃,肝胆失疏,胆汁外溢;其主症为身黄、目黄、小便黄。
②萎黄之病因与饥饱劳倦、食滞虫积或病后失血有关;其病机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肌肤失养;其主症为肌肤萎黄不泽,目睛及小便不黄,常伴头昏倦怠,心悸少寐,纳少便溏等症状。

37、积证与聚证的鉴别
积聚是腹内结块,或痛或胀的病证。 “积”属有形,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血分,是为脏病;“聚”属无形,包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是为腑病。因积与聚关系密切,故两者往往一并论述。

38、鼓胀与水肿的鉴别
二病均可见肢体水肿,腹部膨隆。鼓胀的主症是单腹胀大,面色苍黄,腹壁青筋暴露,四肢多不肿,反见瘦削,后期或伴见轻度肢体浮肿。而水肿则头面或下肢先肿,继及全身,面色晄白,腹壁亦无青筋暴露。鼓胀是由于肝、脾、肾功能失调,导致气滞、血瘀、水湿聚于腹中。水肿乃肺、脾、肾三脏气化失调,而导致水液泛滥肌肤。


考点二:下列病证的转化联系

中医内科病证发生后,由于失治误治,往往转化成另外病证,只有清楚地认识到病证之间的转化过程、相互之间的联系,才能正确地诊断和治疗。

1、感冒与咳嗽的疾病转化
咳嗽可以是发病即始,也可由其他疾病发展而来,如感冒治疗不及时,失治误治,或体弱者后期迁延,病邪深入,进一步伤及肺系,肺气耗伤,可发展为咳嗽,临床不可不辨。

相关话题/中医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2016年考研中医内科学代表方总结
    2016年考研《中医内科学》代表方横向总结 A安宫牛黄丸:肺胀(痰蒙神窍)、中风(中脏腑-痰火瘀闭【阳闭证】-辛凉开窍)安神定志丸:心悸(心虚胆怯)、不寐(心胆气虚)B八仙长寿丸:自汗盗汗(肺肾阴虚之盗汗)八珍汤:积聚(积证-正虚瘀结)八正散:淋证(热淋)、癃闭(实证-膀胱湿热)百合固金丸:肺痨(中期-虚火灼肺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4-09
  • 2016年考研中医内科学方剂歌诀
    2016年考研中医内科学方剂歌诀 月华丸 甘草干姜汤 月华丸方擅滋阴,二冬二地沙贝苓, 甘草干姜出金匮,虚寒肺痿诚可贵, 山药百部胶三七,獭肝桑菊保肺金。 甘草四两姜二两,温肺复气功效倍。 桔梗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4-09
  • 2016年考研中医内科学总结(补充)
    补充1:呃逆(脾胃系病证) 辩证 分型 临床表现 治法 代表方 实证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4-09
  • 2014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我的中医考西医之路
    2014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我的中医考西医之路 总分 374 政治 75 英语 66 西医综合 233 顺利录取 尘埃落定。从来没有想到,复试面试时,自己居然哭了,纸巾都没带,一直在用手擦眼泪。当时老师的问题是,从一个国重的高中到二流的本科院校再到考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中医考西医的感受。从没有想过会问这个问题,毫无准备。就把自己的感受真真切切的表达了出来,说了很久,一边说,眼泪忍不住一直往下掉。。。 中医考西医真的不容易,写下此文,只是想与所有即将或准备考研的同学共勉, (一)关于中考西---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不可能的。 中医考西医,确实有太多的顾忌,一方面觉得中医就业前景似乎不太好。另一方面,又怕考西医综合太难,或被西医 ...
    本站小编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5-02-05
  • 2014北京中医药大学考研初试经验
    2014北京中医药大学考研初试经验 说到考研,可能大部分的毕业生都有经历,尤其是在近几年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社会条件下,考研人数更是在逐年增加。对于个人来讲,考研不仅让自己能够得到深造,更重要的是考研复习的过程让人变得更加坚强,是对人心智的一次历练,有助于我们变得成熟。废话不多说了,接下来谈一下我的考研复习经验。 由于本科就是口腔基础医学专业,所以在考研的专业上没有跨专业考试的想法,在学校的选择上,我选择了美丽的北京中医药大学。选择好学校和专业之后就开始了紧张的复习。 专业课, 由于当年的一些书目和资料之类还没有出来,所以,我就主动报了新祥旭的考研专业课辅导保分班,专业课老师推荐我看的书主要有: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2-05
  • 2015考研中医综合科目试题
      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观点的医家是  A、朱丹溪 B、刘完素 C、张从正 D、张元素  2.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所阐述的阴阳关系是  A、阴阳转化  B、阴阳互根 C、相互对立 D、相互消长  3. 下列各项中,宜遵循五行相生规律施治的是  A、水不涵木 B、水火不济 C、水不疏土 D、木火刑金  4. 化生涎的脏腑是  A、肾 B、肺 C、脾  D、肝  5. 肝能促进脾胃运化功能的机理是  A、调和气血  B、调畅情志 C、调畅气机  D、调节血量  6. 下列各项中,对气机升 ...
    本站小编 新浪教育 2015-01-01
  • 2015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带参考答案【国医战队版本】
    2015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带参考答案【国医战队版本】.rar 8877306292720b68cff01d7ab3349ab4.rar (230.61 KB)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4-12-31
  • 2015考研中医综合真题不带答案【文都版本】
    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观点的医家是  A、朱丹溪 B、刘完素 C、张从正 D、张元素  2.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所阐述的阴阳关系是  A、阴阳转化 B、阴阳互根 C、相互对立 D、相互消长  3. 下列各项中,宜遵循五行相生规律施治的是  A、水不涵木 B、水火不济 C、水不疏土 D、木火刑金  4. 化生涎的脏腑是  A、肾 B、肺 C、脾 D、肝  5. 肝能促进脾胃运化功能的机理是  A、调和气血 B、调畅情志 C、调畅气机 D、调节血量  6. 下列各项中,对气机升降运动起枢纽作用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4-12-31
  • 2015考研中医综合真题不带答案【太奇版本】
    2015年中医综合考研真题(完整版)   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观点的医家是  A、朱丹溪 B、刘完素 C、张从正 D、张元素  2.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所阐述的阴阳关系是  A、阴阳转化 B、阴阳互根 C、相互对立 D、相互消长  3. 下列各项中,宜遵循五行相生规律施治的是  A、水不涵木 B、水火不济 C、水不疏土 D、木火刑金  4. 化生涎的脏腑是  A、肾 B、肺 C、脾 D、肝  5. 肝能促进脾胃运化功能的机理是  A、调和气血 B、调畅情志 C、调畅气机 D、调节血量  6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4-12-31
  • 2015考研中医综合大纲解析:新增三类病症
    9月13日上午,2015考研中医综合新大纲终于发布了,2015新大纲在2014年考纲的基础上基本没发生变化,只在中医内科学的病证辨证论治规律方面新增了阳痿、肥胖、癌病三个病,可以沿用考研中医综合既定复习思路。为了帮助考生全面了解考研中医综合,新东方在线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研究中心向同学们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考研中医综合试卷内容结构不变  2015年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30题,中医诊断学30题,中药学30题,方剂学30题,中医内科学35题,针灸学25题,且各自知识点无变化。  其次,试题结构不变  1、A型题,共80小题,每题1.5分,共120分;  2、B型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3、X型题,共60小题,每题2分,共1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