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思想政治理论精选实用教程 - 李海洋 第2集(7)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1-09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究竟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还是英雄创造历史?这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
1.历史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1)英雄史观的含义和特点(单选、多选)。
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杀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因而这样的观点被称为英雄史观。
(2)英雄史观的深刻根源(一般了解)。
英雄史观停留于历史现象的表面,把活动在历史舞台前面的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加以夸大并绝对化,是其认识根源;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的政治统治和精神生活被少数人所垄断,是其社会历史根源;剥削阶级的偏见是其阶级根源。
2.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一般了解)
群众史观认为,社会历史首先就是物质资料生产者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社会前进的决定力量。要说明历史创造者问题,必须全面、具体、历史地考察人们特别是人民群众的活动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与社会历史
1.作为唯物史观科学概念的“人”
(1)唯物史观所理解的“人”(一般了解)。
作为唯物史观的科学概念,“人”既不是脱离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生物学个体(旧唯物主义的理解),也不是凌驾于自然、社会及其客观规律之上的思辨的大脑(主观唯心主义的理解),而是现实的人。
(2)唯物史观关于“现实的人”的范畴(选择题命制重点)。
所谓现实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现实的人是指: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特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
2.社会历史由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构成(一般了解)
社会和人是不可分的,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只有把人看作是现实的人,才能正确把握人及其活动的本质,把握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三)人的本质
1.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单选、多选)
(1)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特征和生物本能等。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作为社会存在物而具有的特征,如劳动、交往和意识及其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等等。
(2)人的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的前提。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人的社会属性是人所特有的属性,这种属性是在人的后天实践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和不断改变的。人的社会属性又制约着人的自然属性,并使人的自然属性成为社会化的自然属性。
2.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劳动(一般了解)
(1)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而且通过一定的创造物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确证。
(2)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
(3)劳动发展史是理解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同样也是理解社会历史创造过程和历史创造者的关键。人们创造历史的第一个或最基本的活动是生产劳动。
3.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分析题命制重点)
(1)人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
现实的人总是处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人所承担的社会关系规定了人的社会地位。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人所承担的社会关系是不同的,因而他们的社会地位也就不同。在同一时代、同一社会中的人,所承担的社会关系有共同性,使他们之间有共同的特点;但同时由于他们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不同,彼此之间又有不同。
(2)经济关系支配多方面社会关系。
人的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还有如家庭关系、地缘关系、血缘关系、业缘关系等等,其中经济关系起着支配作用。
(3)人的本质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
社会关系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而不是凝固不变的抽象物。
(4)抽象的人性论对人的本质的错误归结。
抽象的人性论离开社会关系来认识人的本质,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然属性或生理属性。否认人的阶级性,错误地认为人具有超社会、超历史、超阶级的永恒不变的本质。
(四)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理解性重点)
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提出了“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观点,并借此同神创造历史、观念创造历史和超人创造历史等唯心史观划清界限。“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是唯物史观的科学论断,而将此等同于“人人创造历史”则是简单化的理解误区。
要在深入考察个体与历史、群体与历史的关系的基础上,区分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与非决定力量、主导力量与非主导力量,才能科学界定历史创造者。
1.立足于历史整体把握历史创造者
社会历史离不开个体的活动,但又并非个体活动的简单堆砌。社会历史中有无数个追求着自己的目的和愿望的个人,每一个人都通过自己的人生谱写了自身个体的历史,但并不能由此得出“人人创造历史”的简单结论。社会历史就其整体而言,是主体以群体形式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基础和实质内容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和生产方式。物质生产活动在本质上不是个体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孤立的个体其实不是历史创造者。唯物史观对历史创造者的考察不是着眼于个体活动的历史,而是把个体的活动纳入作为历史的基础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从而使个体通过整体的历史发展成为历史的创造者。
2.从社会历史必然性说明历史创造者
对历史创造者的考察不能脱离历史必然性。恩格斯指出,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在社会历史的纵横交错的合力中,人们的活动所体现的力量是不同的,既存在着符合历史发展必然性,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也存在着违反社会发展必然性,阻碍历史前进的力量。只有那些代表前一种力量,推动历史进步的人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3.从全人类的层次上考察历史创造者
唯物史观所考察的“历史”不是个体经验的历史,而是人类总体的历史。历史的主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个体、群体、人类,与此相对应,人与历史的关系也具有个体与历史、群体与历史、人类与历史这三层关系。唯物史观正是在全人类的历史这个层次上,提出了“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观点,以此同超人创造历史、观念创造历史和神创造历史等唯心史观划清界限。而且,唯物史观并没有停留在一般地承认“人”创造历史上,而是深入把握了个人与群体特别是个人与阶级的关系,由此,从个人与人民利益的联系中考察了历史的创造者。
根据唯物史观确定历史创造者的理论原则,历史创造者包括三种类型的人:一是直接间接为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作出贡献的人。二是参与推动历史前进的活动,或多或少地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的人。三是在思想和行动中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的人。凡此都属于历史创造者,否则就只是历史参与者。
(五)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选择题命制重点)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范畴
(1)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2)人民群众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3)人民群众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
(4)人民群众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2.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1)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①社会历史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发展的历史。②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主体。③因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原因: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④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同社会基本矛盾推动历史过程相一致。⑥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⑦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3)制约性: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但人民群众的活动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制约。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这些条件包括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精神文化条件。
(六)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单选、多选)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1)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其基本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2)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其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就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把代表人民利益作为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内容;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一)个人与社会历史(单选、多选)
所谓个人,是指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在社会发展中,所有个人都起到一定作用。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并不否定个人作用。
(二)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选择题命制重点)
1.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
(1)普通个人属于人民群众范畴,他们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贡献,其总和构成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
(2)历史人物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
2.杰出人物的特殊作用
(1)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当事者。
(2)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领导者。
(3)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它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
(4)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时甚至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5)历史人物及其作用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受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活动的制约。
3.个人历史作用是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选择题命制重点)
(1)杰出人物的出现体现历史必然性。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和社会基本矛盾的运行属于物质性的、决定性的因素。由此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时代要求,对于杰出人物的产生及社会作用而言,就体现为必然性。杰出人物是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即“时势造英雄”。任何杰出人物的出现都是历史必然性的产物。
(2)具体的杰出人物则具有偶然性。
杰出人物的出现和作用也取决于个人所处的具体历史环境、机遇、智慧、性格等因素。每一时代必然会出现自己的杰出人物,但杰出人物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出现,由谁来担当杰出人物,则具有偶然性。恩格斯说:“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人去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不论好一些或差一些,但是最终总是会出现的。”
(3)历史人物作用的性质。
历史人物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历史人物的思想、行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意愿,历史人物才能起到推动社会前进的积极作用。否则,如果违背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意识,历史人物也会走向反面。
(三)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一般了解)
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时,应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进行具体的考察。贯彻历史分析方法内在地包含了阶级分析方法。要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阶级关系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
(四)正确评价无产阶级领袖(选择题命制重点)
1.以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评价无产阶级领袖
无产阶级领袖代表历史上最革命、最先进的阶级,对社会进步发挥了重大作用。但领袖是人不是神,同样受到历史条件制约,也会有失误。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取决于他们对历史规律的认识程度以及同人民群众的结合程度。评价无产阶级领袖人物,同样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对于他们的功过,应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实事求是地评价。
2.根据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的原理评价无产阶级领袖
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阶级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领袖集团来主持的。群众、阶级、政党必须有领袖。领袖必须代表和服从人民群众利益,服从党组织,保持与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的密切联系。既要尊敬领袖,发挥领袖的作用。又不能搞个人崇拜,夸大个人的作用。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本章的情况非常特殊,虽然难度较大,考点众多,却不构成前几章那样的命题重点章。一是实际命题数量少,二是有故意选择浅易考点或从浅易角度考难点的趋势,三是一般不命制分析题。偶尔也会有高难度的选择题,但年均不到1个,可通过拉线定点、交互理解记忆的方式应对。
这种特殊的命题状况是历史形成的。2010年课程改革之前,本章及下一章原为“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但并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后内容简化,题数与分值大减。部分考生不甚了解,仍将这部分内容等同于政治经济学学科,甚至复习到一些经济学专业课内容,既不对题路,又增加了负担。为此,我们必须实事求是,按照命题的实际情况来复习。具体的做法是:建立理论框架——在头脑中形成总体的理论轮廓;把握逻辑线索——大体上了解马克思的思路;锁定重要考点——让实际上能够出题的那些考点浮出水面。进行理解记忆,使复习省力、扎实、高效。

 
本章的实质内容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分析,即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第一节)和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第二节)。关于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的理论(第三节)虽然也很重要,但不是经济学的内容,实质上相当于历史唯物论上层建筑理论的各论。
第一节是劳动价值论,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涉及3个问题:资本主义的萌芽、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第二个层次分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矛盾,即劳动价值论,涉及5个问题:商品的二因素(价值与使用价值)和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价值量的决定、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职能、价值规律、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第三个层次是劳动价值论的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2个问题。从层次来说,三个层次中第二个层次比较难也比较重要;从问题来说,在10个问题中有5个属于命题要点。
第二节是剩余价值论,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劳动力转化为商品和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原理,涉及4个问题:劳动与劳动力的区分、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意义、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因素、劳动力使用价值的特点。第二个层次是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的原理,涉及2个问题:所有制和所有权、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第三个层次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和分配理论,涉及8个问题: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资本的本质及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资本积累的实质和意义、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理论、工资的本质、剩余价值的分配理论、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第四个层次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涉及3个问题: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内涵、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经济危机的周期性。从层次来说,第一个、第三个层次重要且有难度;从问题来说,在17个问题中,有9个属于命题要点。
第三节是资本主义上层建筑论,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分析资本主义的国家职能,涉及2个问题:资本主义国家职能、资本主义国家职能的本质。第二个层次分析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涉及2个问题: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构成及本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第三个层次是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涉及2个问题: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形成和本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辩证分析。从考试命题的角度看,由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理论课程,不会考查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的知识性内容,因此,这三个层次中的6个问题都不是直接的命题点,需要考生从中概括出真正的重要考点,即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的形式与本质的矛盾。

 
资本原始积累,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价值量的决定、价值规律,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劳动力商品,价值增殖、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资本(不变资本、可变资本),资本积累的本质,资本有机构成,资本主义工资,利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的本质。
本章命题的一般特点是,内容比较多,题目比较少;理论难度大,考点难度小。因此,采取“地毯式覆盖”的复习方式不仅是对时间和精力的浪费,而且效果反而不佳,而“蜻蜓点水”式的复习不仅会导致盲目性,还会因“夹生”而出现即使遇到复习过的半熟内容也做不对题的尴尬局面。因此,备考本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充分利用前述“考纲线索”,以纲拉线,在头脑中贯通马克思的思维逻辑。在此基础上,以线破点,用合逻辑的思绪去理解抽象概念,或多或少地会产生一些属于自己的心得,就足以在这种特定难度的考试中手握胜券。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物质条件是社会化的机器大生产,基础是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有,主要特征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运用唯物史观剖析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不仅发现了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本质,而且揭示了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且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被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揭示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绝不是像一首田园诗般的过程,它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种人剥削人的生产方式。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一般了解)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原因
(1)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封建生产关系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2)农村自然经济和城市行会组织瓦解,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途径
14世纪末15世纪初,资本主义萌芽于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它的产生有两个途径:
(1)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封建社会末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小生产者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并由此发生剧烈的两极分化。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一种形式。
(2)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商人财富在封建社会末期不断增加,大商人成了包买商,小生产者一旦无力还债就沦为雇佣工人,高利贷者和商人则成为工业资本家,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第二种形式。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选择题命制重点)
1.资本原始积累的含义
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和起点。所谓资本原始积累是指通过暴力使直接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由此使货币财富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之前,所以称为“原始积累”。
2.资本原始积累的原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缓慢,不能适应资本主义大发展的要求。地理大发现,迅速扩大的世界市场的贸易需要,人们的“黄金渴望”等等要求商品生产大规模快速发展。
3.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
在西欧,15世纪后30年,资本原始积累开始出现,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才告结束。以新兴资产阶级为主体,资本原始积累通过两种途径进行:(1)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圈地运动),这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基础。(2)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海外殖民掠夺)。资本原始积累的事实表明,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正如马克思所说:“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的编年史的”,“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一般了解)
1.形成原因
生产力迅猛发展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强烈要求上层建筑彻底变革。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建立后,进而实现产业革命。
2.形成进程
17世纪中期和18世纪后半期,英法新兴资产阶级通过暴力手段以资产阶级政权取代封建地主阶级政权,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通过资产阶级政治政权的支持,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实现了产业革命,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单选、多选)
1.商品经济是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的
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它是同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相适应的。以分散的、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为基础,生产规模狭小,社会分工低下,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这些都是自然经济的特征。
自然经济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形式。
2.商品经济是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1)社会分工的出现。社会分工是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相互交换产品的要求是在分工的基础上产生的。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私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私人占有,只有通过交换的形式,才能得到别人的产品。交换产品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因而商品的形式成为劳动产品的必然选择。
(二)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
1.商品的二因素(选择题命制重点)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1)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2)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但只有这种有用物品是劳动产品并作为商品时,它才具有价值。
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够交换,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价值。
(3)交换价值是两种不同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它只有通过交换价值才能表现出来。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交换价值则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是商品中包含的价值,而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4)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一方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另一方面,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即使人们为它付出了大量的劳动,也没有价值。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
2.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选择题命制重点)
(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马克思也称之为有用劳动。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
(2)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
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

相关话题/思想政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