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考研笔记(4)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5-01



物化
战国庄子用语。①指变幻、幻化。《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②指事物发展变化。《庄子•则阳》:“日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西晋郭象注:“日与物化,故常无我,常无我,故常不化也。”认为能时时顺应万物变化的人,便能守一不化。③指人死亡。《庄子•刻意》:“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

逍遥
亦称“逍遥游”。战国庄子用语。指人的精神绝对自由的意境。《庄子•大宗师》:“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唐成玄英疏:“彷徨、逍遥,皆自得逸豫之名也。”又《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认为只有达到“无待”,即“物物而不物于物”,才能逍遥。这是庄子自由观和人生理想的集中概况。

悬解
战国庄子用语。意在超越生死所系,哀乐之忧的束缚。《庄子•养生主》:“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帝之县解。”县,通悬,系也。来,指生;去,指死。认为人受生死所系,而有悦生恶死之忧。然而生、死乃自然变化而已。若对生、死作如是达观,就能安于时变而顺乎自然,超乎生死之系而脱乎哀乐之忧,此即“帝之县解”,亦即天然的超脱,从而进入“逍遥”意境。

八、名家:惠施与公孙龙
惠施十命题并解释(历物十事)
战国惠施的十个名辩问题。历,有分辨、治理的意思。历物,指普遍的考察分析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这十个命题是:
(1)“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2)“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3)“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4)“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5)“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6)“南方无穷而有穷”。
(7)“今日适越而昔来”。
(8)“连环可解也”。
(9)“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
(10)“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这十个论题从内容上可分为三组:(1)、(5)、(10)为一组,是“合同异”的中心命题;(2)、(3)、(6)、(9)为一组,讲事物的空间问题;(4)、(7)、(8)为一组,讲事物的时间问题。
第一组:
(1)是说,大到极点,再没有在它之外的东西,这叫大一;小到极点,再没有在它之内的东西,这叫小一。“至大”、“至小”都是相对的,这一相对性就是它们的同一性。有人认为,此条是惠施对宇宙大小的一种猜测。
(5)是惠施“合同异”思想的关键。这里共有六个概念,即“大同”、“小同”、“小同异”、“毕同”、“毕异”、“大同异”。“大同”是事物类的同,“小同”是种的同。“大同”和“小同”属于事物类与种的同,这个基础上的同异就是“小同异”。“毕同”是指事物都可以找到相同,“毕异”是指事物总是有差别的。宇宙万物既有最大的同,又有最大的异,这种“毕同”、“毕异”就叫做“大同异”。惠施通过这一论题旨在告诉人们,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向同性,不能因为事物各有不同而否定它们之间的相同性。
(10)是说天地万物并没有严格的区别,本来就是一体的,个人作为一体中的一员,也不应强分彼此,而应当将万物视为一体。
第二组:
(2)是说同一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看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既可以是有,又可以是无,这两个结论并不矛盾,可以相安无事地共居于同一事物之中。
(3)是试图说明,事物在空间上的差异并不具有绝对性,只具有相对性,不同的事物换一个角度来看,则是相同的。
(6)(9)两个命题与当时的常识相违背,有人猜测惠施可能已经有地圆说的概念,通过地球是圆的来说明空间位置上的相对性。
第三组:
(4)试图从另一个视角说明,“中”就是“睨”,“生”就是“死”。这是因为,时间总是流动的,“中”、“睨”、“生”、“死”都具有相对性,“中”的那个瞬间就是“睨”的开始,“生”的那个瞬间就是“死”的开始。
(7)这一命题表明惠施认识到了“今日”之中包含着“昔”的因素,以此说明“今日”这个概念也是相对的、发展变化的。
(8)这个命题阐释了事物发展亦如连环,虽有连续性,但又可分解。以此来说明,“可解”与“不可解”这两个概念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编者注:好吧,我说明一下,这道题是北大中哲2008年真题,所以,不是我存心把这些东西整出来恶心大家的。理解这一点就好。也希望各位报考北大的研友清楚地意识到北大是所多么BT的学校!)
合同异
惠施学派强调事物之间的同一性的观点。是惠施“历物十事”的第五事:“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庄子•天下》)。里共有六个概念,即“大同”、“小同”、“小同异”、“毕同”、“毕异”、“大同异”。“大同”是事物类的同,“小同”是种的同。“大同”和“小同”属于事物类与种的同,这个基础上的同异就是“小同异”。“毕同”是指事物都可以找到相同,“毕异”是指事物总是有差别的。宇宙万物既有最大的同,又有最大的异,这种“毕同”、“毕异”就叫做“大同异”。惠施通过这一论题旨在告诉人们,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相同性,不能因为事物各有不同而否定它们之间的相同性,由此引出“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的结论。

离坚白
战国末名家公孙龙学派的基本观点。《公孙龙子•坚白论》:“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者,无白也”,“得其白,得其坚,见与不见谓之离。一二不相盈,故离。离也者,藏也”。按照人们的通常看法,一块坚硬白色的石头可称之为坚白石。但公孙龙却认为,用眼看就不见其坚硬,只见其白色;用手摸则不见其白色,只觉其坚硬,所以只有白石或坚石而没有坚白石。坚、白两种属性是相互独立的,不能互相包容,因而是分离的,是“藏”起来的。公孙龙承认事物的不同属性要通过不同的感官去感觉,认识到事物内部属性的差异性。但是,他把这种差异性看成是彼此孤立、互不相盈的,否定了事物的联系和统一性,因此遭到对立学派如持“盈坚白”观点的后期墨家的反对。

物莫非指而指非指(指物论)
战国末名家公孙龙学派在《公孙龙子•指物论》一篇中所阐述的核心命题,试图说明“物指”与“指”两概念之间的关系。“指”的本义是具体名词“手指”,也有动词指认、指使之义,后引申为抽象名词“言之所指”、“意之所指”,即“旨”。在公孙龙这里,“指”主要是指概念、共相。“物”是万物的总称。公孙龙认为,没有物是不由概念来指谓的,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所指谓的物是不同的。“天下无指,而物不可谓指也”。天下并没有“指”,因而物不可以说就是指谓它的指。尽管天下没有“指”,但没有“指”就无法指谓物。既然没有“指”就无法指谓物,那么就不存在不由“指”来指谓的物,也就是说,万物皆由“指”来指谓。公孙龙强调“指”是对事物本质的把握,可以超越经验世界。“天下有物”、“天下无指”的“天下”是经验世界、事实世界。“指”所把握的事物本质是现象世界中没有的。公孙龙的贡献在于由现象认识上升到共相认识,由事实分析上升到语言分析。人类用心智借助知性概念去认识“物”背后的共相,语言则凝结着知性对共相的认识。

名实论
战国末名家公孙龙学派在《公孙龙子•名实论》中所阐述的命题。《公孙龙子•名实论》:“天地与其所产者,物也。物以物其所物而不过焉,实也。实以实其所实而不旷焉,位也。出其所位,非位;位其所位焉,正也”。“实”是物之所以为物的那个形而上的本体,或该物的本质属性。物之“实”虽不可感知,但却有自己不可移易的位置,“位”是指物的本质(“实”)所应有的范围和界限。不出位,在其位,就叫“正”。公孙龙说:“正其所实者,正其名也”。“正名”就是“正其所实”,“所实”就是“位”。又说:“夫名,实谓也”。名是实在事物的称谓。“审其名实,慎其所谓”,考察名实的关系,慎重地给事物以称谓,名与实应该一致,这是公孙龙名实论的落脚点。公孙龙的名实论与他的指物论是统一的。

白马非马
战国末名家公孙龙的成名论题。他从“唯谓”正名原则出发,以“实以实其所实而不旷”为标准,认为“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并以“物以物其所物而不过”为标准,进而认为:“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分析了“白马”与“马”两概念的差异,“使白马乃马也,是所求一也。所求一者,白者不异马也。所求不异,如黄、黑马有可有不可何也?可与不可,其相非,明。”说明“白马”与“马”两概念在外延方面的差别:“以有白马谓有马;谓有马为有黄马,可乎?未可。”后期墨家则反对此说,认为:“有有于秦马,有有于马也”(《墨子•大取》),“白马,马也;乘白马,乘马也”(《小取》)。“白马非马”这一命题明确揭示了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对先秦名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飞鸟之景未尝动也
战国时辩者的名辩命题。《庄子•天下》所列“辩者二十一事”之一。景,影也。常识认为飞鸟之影随着鸟飞而动,“辩者”认为飞鸟虽动,其影则不能谓动。《墨经》亦提出“景(影)不徙说,在改为”。认为“景,二光夹一光,一光者景也”,故“光至景亡”(《经说下》)。“影”的出现和消亡都在于光的变化,常识中的所谓影动,实由影的不断消失和出现造成的。反映了当时的光学知识,通过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揭示鸟动与影动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概念。
九、后期墨家
《墨辩》
《墨子》一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亦作书名,始称自西晋鲁胜。《晋书•隐逸传》载鲁胜《墨辩注叙》,说:“墨子著书,作《辩经》以立名本。”“《墨辩》有上、下《经》,《经》各有《说》,凡四篇。”即指《墨子》一书中的《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四篇。一说以上四篇加上《大取》、《小取》,六篇合称《墨辩》。今《墨经》、《墨辩》之称往往通用。主要探讨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的内容。
(编者注:以书名作为名词解释是很多所大学常见的出题形式,希望大家对主要哲学家的主要著作有一些基本的了解,以免遇到一些生僻的题目面临不知如何下手的尴尬)

相关话题/中国哲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