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钱理群温儒敏主编)(9)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4-30


九叶诗派:1948年曹辛之与诗作风格相近的辛笛、陈敬容、唐祈、唐湜等人创办了《中国新诗》月刊,并与已经从昆明的西南联大回到北京、天津的穆旦、杜运燮、郑敏、袁可嘉等人取得联系,形成了一个新的诗歌流派———“中国新诗派”。 1979年之后,他们重新相聚,王辛笛就说:“我们知道自己的位置,我们不是鲜花,就做一点绿叶吧,九个人就九叶吧。”于是他们每个人都挑选出几首自己 40年代创作的诗,出版了《九叶集》,之后他们也就被大家称为“九叶派”诗人了。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出版的诗集有《探险队》(1945)、《穆旦诗集》(1947)、《旗》(1948)、《穆旦诗全集》(1996)。
穆旦诗的特点:其一是穆旦诗中的“自我”不是传统的主客融和的圆满,不是浪漫的扩张,也
不是知识者的感伤自恋,而现代式的困惑、分裂、破碎,是排拒了中和与平衡的处于矛盾张力
上的“自我”。其二,诗人对现代生活的观照始终采用怀疑眼光,而且情思方式也摆脱二元对
立,而取“思维的复杂化,情感的线团化”。其三,不用陈旧的形象意境,而用日常的“非诗
意”的词句来表达深潜的诗意,达到抽象化的抒情。具有冷峭沉雄之美。

赞美
一样的是这悠久的年代的风,
一样的是从这倾圮的屋檐下散开的
无尽的呻吟和寒冷,
它歌唱在一片枯槁的树顶上,
它吹过了荒芜的沼泽,芦苇和虫鸣,
一样的是这飞过的乌鸦的声音。
当我走过,站在路上踟蹰,
我踟蹰着为了多年耻辱的历史
仍在这广大的山河中等待,
等待着,我们无言的痛苦是太多了,
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艾青:吹芦笛的诗人
生平:1910,1929法国巴黎,1932回国,被捕入狱三年三月
《诗与时代》:“以自己诚挚的心沉浸在万人的悲欢、憎爱与愿望当中。他们(这时代的诗人)
的创作意欲是伸展在人类的向着明日发出的愿望面前的。唯有不拂逆这人类的共同意志的诗
人,才会被今日的人类所崇敬,被明日的人类所追怀。”
历史地位:合流:吹芦笛的诗人——吹号者
世界诗潮植根于土地人民独立的自我意识

二,独特的意象与主题:
1,土地:祖国《我爱这土地》《手推车》《北方》《雪落在在中国的土地上》
人民《大堰河——我的保姆》知识分子(儿子)——人民(母亲)苦难、可爱、崇高“抱”
“笑”“梦”“死”“身后”赞美诗“大地上”魂灵
2,太阳:《太阳》《向太阳》《火把》
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热烈不息的追求
“凡是能够促使人类向上发展的,都是美的,都是善的,也都是诗的。”

三,忧郁的情绪:“力”
时代的情绪:抗日的长期性与艰苦性
民族的传统:忧国忧民
西方文化的影响:个人的失落感/追念乡村古老的宁静
个人的气质:

四,诗的艺术与形式:
主体的现实主义
史诗的品格:时代、民族、个人的结合
意象的组合:瞬间(文学与人类的历史)感觉的具体化
审美风格:崇高感和力度美
诗歌形式的散文美:内在的情感的韵律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风,
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
紧紧地跟随着
伸出寒冷的指爪
拉扯着行人的衣襟,
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
一刻不停地絮聒着……

手推车

在黄河流过的地域
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
手推车
以唯一的轮子
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
穿过寒冷与静寂
从这一个山脚
到那一个山脚
彻响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在冰雪凝冻的日子
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
手推车
以单独的轮子
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
穿过广阔与荒漠
从这一条路
到那一条路
交织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钱钟书:(1910——1998)
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
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
短篇集:《人·兽·鬼》讽刺知识分子
《围城》:
情节:方鸿渐,教育(留学,船上)——爱情(上海)——事业(三闾大学)——婚姻(上海),
知识分子的群像,可笑、可耻与可悲。
人物:方鸿渐、赵辛湄、李梅亭、

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一、主题:
生活描写的层面:以暴露的方式写出了战时状态下,以方鸿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空虚和苦闷,揭示教育界的腐朽。文化反思的层面:最新式的文人,知识分子的“反英雄”色彩,喜剧氛围哲理思考的层面:浓重的悲剧色彩,人类生存境遇困境状态的思考。二、人物形象:方鸿渐:通过四个方面,写出了一个受控于环境,他人和自我的形象。他从本质上而言是一个诚实善良的人,然而他的好与坏已不再重要,诚实善良的人做的却不是诚实善良的事情,可见社会对他的异化。在恋爱婚姻上的失败和他自身性格的懦弱是分不开的,他的好虚荣、爱面子的心理特性直接导致了他事业上的连连受挫。当他留学归来,凭从一爱尔兰人手里买来的假博士文凭受到地方小报记者的夸赞时,他“感觉身心庞然膨胀,人格也伟大了好些”,方鸿渐对文凭极为“认真”的功利性态度伴随着他的生活和工作愈演愈烈,他去大学教书、做名教授的美梦也因博士文凭被校方怀疑而破灭了。方鸿渐图慕虚荣之心被钱钟书先生刻画得淋漓尽致。三闾大学的生存环境让这个听来才高学富的方鸿渐备感失落,在假博士文凭“光环”的笼罩下,方鸿渐在生活工作中处处遭遇尴尬,从回国后给学生演讲到三闾大学的任教,这位尚有一定正义感、良知未眠的方鸿渐一直在维护自尊心和欺骗与反欺骗的境遇中挣扎着。“撒谎骗人该像韩学愈那样才行,要有勇气、坚持到底,自己太不成了,撒了谎还要讲良心,真是大傻瓜。假如索性大胆老练,至少高松年的欺骗可以避免,老实人吃的亏,骗子被揭破的耻辱,这两种相反的痛苦,自己居然一箭双雕地兼备了。”知识分子对知识分子自我生命的一种反顾、一种打量。那么它描绘了中国的读书人,特别是中国的文人的心理劣根状态和他们的生存困境。人性恶和人的有限性:追求——失落。
三、艺术特色:1、结构:进城——出城——进城——出城2、幽默的形象讽刺:“她眼睛两个黑袋,像圆壳行军热水瓶,想是储蓄多情的熟泪,嘴唇涂的浓胭脂给唾沫带进了嘴,把黯黄崎岖的牙齿染道红痕,血淋淋的像侦探小说里谋杀案的线索。”3、微妙至极的心理讽刺:范懿:装腔作势的心态。李梅亭:吝啬心理。4、比喻的奇妙生动与知识性的趣味:鸿渐上床,好一会没有什么,正放心要睡去,忽然发痒,不能忽略的痒,一处痒,两处痒,满身痒,心窝里奇痒。蒙马脱尔(Monmartre)的“跳蚤市场”和耶路撒冷圣庙的“世界蚤虱大会”全像在这欧亚大旅社里举行。咬得体无完肤,抓得指无余力。每一处新鲜明确的痒,手指迅雷闪电似的捺住,然后谨慎小心地拈起,才知道并没捉到那咬人的小东西,白费了许多力,手指间只是一小粒皮肤悄。好容易捺死一臭虫,宛如报了分那样的舒畅,心安虑得,可以入睡,谁知道杀一并未儆百,周身还是痒。到后来,疲乏不堪,自我意识愈缩愈小,身体只好推出自己之外,学我佛如来舍身喂虎的榜样,尽那些蚤虱去受用,外国人说听觉敏锐的人能听见跳蚤的咳嗽;那一晚上,这副尖耳朵该听得出跳蚤们吃饱了噫气。早晨清醒,居然自己没给蚤虱吃个精光,收拾残骸剩肉还够成个人,可是并没有成佛。只听辛楣在闲上狠声道:“好呀!又是一个!你吃得我舒服呀?”鸿渐道:“你在跟跳蚤谈话,还是在捉虱?”辛楣道:“我在自杀。我捉到两个臭虫、一个跳蚤,捺死了,一点一点红,全是我自己的血,这不等于自杀——咦,又是一个!啊哟,给它溜了——鸿渐,我奇怪这家旅馆里有这许多吃血动物,而女掌柜还会那样肥胖。”鸿渐道:“也许这些蚤虱就是女掌柜养着,叫它们客人的血来供给她的。我劝你不要捉了,回头她叫你一一偿命,怎么得了!赶快起床,换家旅馆罢。”5、意象化的描写与诙谐幽默:上来的汤是凉的,冰淇淋倒热的;鱼像海军陆站队,已经登陆了好几天:肉像潜水艇战士会长期伏在水中;除了醋以外,面包、牛奶、红酒无一不酸。6、蕴含深意的象征性:“围城”
张爱玲:(1920——1995)一、作品小说处女作《沉香屑—第一炉香》:葛薇龙、梁太太《倾城之恋》:白流苏、范柳原(世俗的欲望饮食男女——灵魂的追求)《金锁记》:曹七巧、姜季泽、长白、长安(人在环境的巨大落差下的异化:金钱的欲望、爱情的欲望小户人家——名门望族以青春、爱情、亲情、以至于人性为代价换取了黄金的枷锁,又用这个枷锁的棱角劈死了几个人。)《封锁》《万象》又刊出迅雨(傅雷)的《论张爱玲的小说》短篇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二、特色:1、内容:沪、港两地男女(遗老遗少和小资产阶级。)千疮百孔的经历,中国都市人生中新旧交替的一面。文化错位(现代的生活方式——传统的习惯、观念)2、思想:女人所处的环境,所受的压力,有旧家庭内的冷漠的眼光,有命运的拨弄,更有来自女性自身的精神重负。女性意识里‘女性原罪’意识的展露和批判。(一个叫残酷,一个叫苍凉。苍凉是因为有个残酷的前提:残酷之下,这个人还继续活着,就是苍凉。)4、艺术:心理分析,并不采用冗长的独白或枯索繁琐的解剖,她利用暗示,把动作、言语、心理三者打成一片。每句说话都是动作,每个动作都是说话,即使在没有动作没有言语的场合,情绪的波动也不曾减弱分毫。蒙太奇:这是电影的手法:空间与时间,模模糊糊淡下去了,又隐隐约约浮上来了。巧妙的转调技术!风格:新旧文字的糅和,新旧意境的交错。譬喻的巧妙,形象的入画。
街头剧:“好一计鞭子”——《三江好》、《最后一计》《放下你的鞭子》集体创作形式:《保卫芦沟桥》,由夏衍、于伶等二十余人集体创作并演出。
田间《中国牧歌》集中地反映了中国农村的苦难和斗争,表现出作者对农民日益深切的关心,抗战开始后,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创作都有了较大的进展。一九三八年初写的《论我们时代的歌颂》(注:《给战斗者》诗集的《代序》),表现出他要为保卫祖国的战士自觉地创作出“情绪饱满”的能反映现实苦难和斗争的好诗的愿望,并进一步表示了参加到实际斗争中去的决心。不久,他就去到延安,同年冬天,又过封锁钱,以后较长期生活、战斗于晋察翼边区。在延安和抗日民主根据地,田间都是当时街头诗运动的“积极分子,是发起人和坚持人之一”(注:《写在〈给战斗者〉的末页》,见 1959年版《给战斗者》),他写出了一些很有影响的作品。如曾经传诵一时的《义勇军》:
在长白山一带的地方,
中国的高梁
正在血里生长。
在大风沙里
一个义勇军
骑马走过他的家乡,
他回来了:
敌人的头,
挂在铁枪上。

《给战斗者》共分六辑,包括抒情诗、街头诗、小叙事诗等多种体式。其中尤其有代表性的,
是一些鼓动性强、被称为街头诗的短诗。如《给饲养员》:
饲养员呵,
把马喂得它呱呱叫,
因为你该明白,
它底主人
不是我和你,

中国!
闻一多肯定田间是抗战“时代的鼓手”。在《中国牧歌》、《中国农村的故事》中,作者已开始在诗歌形式上作出新的探索,到《给战斗者》,表现得更为成熟,即所谓“鼓点”式的诗行。作者善于以精短有力的诗句来表现战斗的激情,又以连续反复的出现来渲染雄壮的声势,这精短和反复,自然地在节奏上形成一种急促感,增强了鼓动性,有力地激起读者感情的共鸣。

相关话题/中国现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