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普通心理学复习笔记(上)(3)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2-11


反馈调节:感受器输入的外界信息经头脑加工,将通过传出神经调节视觉器官的活动,使视觉器官更有效地感知外部世界。
棒体细胞和锥体细胞不同点:
a形态上具有明显的区别。一个是棒状一个是椎状。
b在网膜上的分布也不同。网膜上对光最敏感的区域中央窝只有锥体细胞没有棒体细胞;离开中央窝棒体细胞逐渐增多,在16o-20o度处最多。在网膜的边缘只有少量的锥体细胞。在中央窝附近,有一个对光不敏感的区域叫盲点,来自视网膜的视神经节细胞的神经纤维在这里聚合成视神经。
c功能不同。棒体细胞是夜视器官,在昏暗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明、暗;锥体细胞是昼视器官,在中等和强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3.视觉现象
光线有波长、强度、空间分布和持续时间等基本特性。
3.1色觉
3.1.1颜色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即色调、明度、饱和度。色调主要决定于光波的波长。对光源来说,由于占优势的波长不同,色调也就不同。对于物体表面来说,色调取决于物体表面对不同波长光线的选择性反应。明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明度取决于照明的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饱和度是指某种颜色的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
3.1.2颜色混合。颜色混合分为两种: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两种混合在性质上不同。色光混合是一种加法过程。颜料混合是一种减法过程。
3.1.3色觉缺陷。色觉缺陷包括色盲和色弱。
色盲分为全色盲和局部色盲两种。全色盲只能看到灰色和白色,失去了对颜色的感受性。这种人一般没有椎体细胞系统。局部色盲缺失了对某种颜色的感受性。
色弱就是对某种颜色的感受性降低。
3.2视觉对比
视觉对比是由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可分成明暗对比与颜色对比。明暗对比是由光强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造成的。例如,一张灰色的小正方形,放在白色背景上就比放在黑色背景上时显得暗。可见,物体的明暗度不仅取决于物体的照明以及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也受物体周围环境的明度所影响。颜色对比是指一个物体的颜色会受到它周围物体颜色的影响而发生色调的变化。例如,将一个灰色正方形放在蓝色背景上,正方形将略显黄色;放在黄色背景上,正方形将略显蓝色。对比使物体的色调向着背景颜色的补色的方向变化。
3.3马赫带
马赫带是指人们在明暗交界的边界上,常常在亮区看见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见一条更暗的线条。这种现象不是由于刺激能量的实际分布造成的,而是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马赫带可以用视觉系统中的侧抑制作用加以解释。
3.4视觉适应
视觉适应是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可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
3.4.1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研究发现,视网膜上的棒体细胞和椎体细胞都参与了暗适应过程,但二者作用大小和起作用的时间是不同的。在暗适应的最初7到10分钟内,感觉阈限骤降,感受性骤升。这是椎体细胞和棒体细胞共同作用的结果。之后,暗适应曲线改变方向,和原来的曲线不连续了,出现所谓的棒锥裂。随着感受性的继续上升,这时只有棒体细胞起作用了,椎体细胞已经在棒锥裂之前完成了暗适应过程。整个暗适应过程持续30到40分钟。
3.4.2明适应。与暗适应相反,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明适应进行的很快,时间很短暂。在一秒钟时间内,由明适应引起的阈限上升就已经很明显了。在5分钟左右,明适应就全部完成了。明适应分为α适应和β适应。α适应在最初30秒内感受性急剧下降。β适应则较为缓慢。两个适应之和大概1分钟左右。
3.5后像
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这种想象叫后像。后像分两种:正后像和负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叫正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反,叫负后像。例如,在主试灯光之后,闭上眼睛,眼前会出现灯的光亮形象,这是正后像,以后看见一个黑色形象在光亮背景上出现,这是负后像。颜色也有后像,一般为负后像。
3.6闪光融合
连续的闪光由于频率的增加,人们会得到连续的感觉,叫闪光融合。例如,日光灯的光线每秒闪动100次,我们却感受不到,这就是闪光融合的结果。物理上闪烁的光在主观上引起的感觉介于闪烁与稳定之间的频率叫做闪光临界融合频率(CFF),它表示人眼对光刺激时间的分辨能力。
闪光融合的发生依赖于很多条件。刺激强度低,临界频率就低;随着强度的增加,临界频率明显上升。在视觉中央窝部位,临界频率最高,偏离中央窝50°,临界频率明显下降。
3.7其他视觉现象
视觉掩蔽是在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前一个闪光的觉察。
普肯耶现象是当人们从锥体视觉向棒体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的最大感受性将向短波方向移动,因而,出现了明度不同的变化,这种现象就叫普肯耶现象。
4.视觉理论
4.1杨—赫尔姆霍次三色说
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假定,在人的网膜中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它们分别感红、感绿和感蓝。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当它们分别感受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就会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红绿蓝。1860年,赫尔姆霍次放弃了一种感受器只对一种波长敏感的看法,认为每种感受器都对各种波长的光有反应。但红色感受器对长波的反应最强烈;绿色感受器对中波的反应最强烈;蓝色感受器对短波的反应最强烈。如果一种光能够引起三种感受器同等程度的兴奋,就产生白色的感觉。其他的色觉经验是由这三种感受器按特定比例兴奋的结果。
20世纪60年代,神经生理学家确实发现了这三种感光细胞的存在。但是,这一理论存在明显缺陷,对有些色觉现象很难解释。例如,它无法解释红绿色盲。
4.2对立过程理论
黑林提出了四色论,这是对立过程理论的前身,黑林认为,视网膜存在着三对视素:黑-白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他们在光的刺激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即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赫尔维奇和詹米逊用心理物理学方法证实了黑林的对立过程理论。发现了三种对立细胞:黑白、红绿、黄蓝。其中黑白细胞与明度有关,红绿和黄蓝细胞与颜色编码有关。
这些发现,我们相信,在视网膜上存在的三种锥体细胞,分别对不同波长的光敏感。在网膜水平,色觉是按三色理论提供的原理产生的。而视觉系统更高水平上,存在着功能对立的细胞,颜色的信息加工表现为对立的过程。
(二)视觉实验
1.基本视觉现象的测定
明适应和暗适应的研究;视敏度的测定;闪光临界融合频率的测定。
1.1明适应和暗适应的研究
采用暗适应仪可以对暗适应进行测量。实验步骤:a关闭实验室的所有光源,调好暗适应仪。b让被试坐在暗适应仪窗口一面,罩上头部,防止外界光线影响暗适应过程。c主试按下“明灯”键,被试注视窗口内的明灯环境,同时,计时器开始计时。明灯时间持续5分钟,之后关闭明灯,同时将暗适应按钮调至第一档,并告诉被试,如果看到窗口内的视标,按键并报告其形状。如果反应正确,记录下时间,接着将暗适应键调至第二档;如果反应有误,则直到被试正确判断再调至第二档。
1.2视敏度的测定
视敏度是指分辨空间物体细节和轮廓的能力,它是人眼正确分辨物体的最小纬度,通常以找出两个物体间的最小间隔来表示。视敏度受物体的网膜映像、照明等因素的制约。
医学中用视力表测定视敏度。视敏度为视角的倒数。
检查视敏度的方法通常有:a觉察,只要求发现物体的存在。b定位,即觉察两根线是否连续的能力。c解像,知觉某一模式具体元素之间分离的能力。d识别,辨别图像细节。
照度水平、刺激物大小及刺激物与背景亮度的对比等都是影响视觉空间辨别的重要因素。视网膜不同部位的视敏度不同。视觉适应影响视敏度。练习可以大大提高人眼对目标物的视敏度。
1.3闪光临界融合频率的测定
最早测量CFF的工具是转盘闪烁法。现代采用电子仪器,它可以精确控制亮度、频率和亮度间隔,而且结果稳定功能多样。
影响闪光临界融合频率的因素:a闪光临界融合频率随光相的强度增高而增高;b小面积的闪光临界融合频率比大面积的闪光临界融合频率低;c当刺激区域小的时候,闪光临界融合频率在中央凹比边缘高。
2.视觉的颜色现象实验
黑尔森色适应实验:在暗室中,照明是红色的,墙是灰色的。被试进入暗室,一切东西看起来都是红色的,几分钟后,实验者要求被试判断一套从黑到白的19件标本,并要求根据熟悉的评定标准为这些标本的色调、明度和饱和度作等级排列。结果,凡是与墙背景颜色反射率相近的标本都被判断为红色,反射率越高,则被认为饱和度越高。而比墙颜色深的标本被认为是绿色或蓝绿色,即红色照明的后像补色;反射率越低,蓝绿色显得越饱和。
麦洛克的研究:他首先把色适应与图形方位结合在一起研究。他发现让眼睛交替适应蓝背景上的水平条和黄背景上的垂直条后,接着让被试看无色背景上的同样黑白条,被试便把水平条看成黄色,而把垂直条看成蓝色。
三、听觉现象、理论和实验
(一)听觉现象和听觉理论
1.听觉的含义
听觉是人通过听觉器官对外界声音刺激的反映。听觉是人耳在声波的直接刺激下产生的,16—20000Hz的声波是听觉的适宜刺激。
声波包括三种基本物理属性:频率、振幅和波形。频率是指发声物体每秒震动的次数。振幅是指震动物体偏离起始位置的大小。声波最简单的形状是正弦波,由正弦波得到的声音叫纯音。
2.听觉现象
2.1音调
音调主要是由声波频率决定的听觉特性。1000—4000Hz的声波是人耳最敏感的区域。
音调是一种心理量,它与声波的物理特性频率的变化不完全对应。在1000赫兹以上,频率与音调几乎是线性的,音调的上升低于频率的上升;但在1000赫兹以下,频率与音调的关系不是线性的,音调的变化快于频率的变化。音调不仅受音波频率的影响,而且受诸如声音的持续时间、声音的强度和复合音的音调等的影响。
2.2音响
音响是由声音强度或声压水平决定的一种听觉特性。强度大,听起来响度高;强度小,听起来响度低。音响和声音频率也有关系。在相同的声压水平上,不同频率的声音响度是不同的。而不同的声压水平却可产生同样的音响。音响与声音频率的关系可以用等响曲线表示出来。
2.3声音的掩蔽
声音掩蔽是指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阈限上升的现象。声音掩蔽有纯音掩蔽、噪音对纯音的掩蔽以及纯音和噪音对语音的掩蔽。
3.听觉的生理基础
3.1耳的构造和功能
耳朵是人的听觉器官。耳朵由三部分组成,即外耳,中耳,内耳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主要作用是收集声音。
中耳包括鼓膜、三块听小骨、卵圆窗和正圆窗。声音经中耳的传音装置,声音大约提高了20~30倍,为生理性传导。此外,声音的传导途径还有空气传导和骨传导,骨传播排除了体内各种噪声的影响。
内耳包括前庭器官和耳蜗。 耳蜗是人的听觉器官,包括三部分,鼓阶、中阶和前庭阶,分隔鼓阶与中阶的基底膜上的柯蒂氏器的毛细胞是听觉的感受器。前庭器官中存在平衡觉的感受器。
听觉系统的单个神经元编码声音的频率(音调),不同的神经元对不同的频率有最大的感受性。
3.2听觉的传导机制和中枢机制
毛细胞的轴突离开耳蜗组成了听神经。它先投射到脑干的脊髓,然后和背侧或腹侧的耳蜗神经核形成突触。这些区域的细胞轴突形成外侧丘系,最后终止于下丘的离散区。从下丘开始,经过背侧和腹侧的内侧膝状体,形成了两条通路。腹侧通道投射到听觉的核心皮层,背侧通路投射到第二级区,最后产生声音。
4.听觉理论:
听觉位置理论(共鸣理论),11单选
4.1频率理论,也叫电话理论。
是1886年,物理学家罗•费尔提出来的。频率理论认为,内耳的基底膜和镫骨按相同的频率运动,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如果我们听到一种频率低的声音,连接卵圆窗的镫骨每次振动较少,因而使基底膜的振动次数也较少,毛细胞发放的神经冲动的量少。如果声音刺激的频率提高,镫骨和基底膜都将发生较快的振动,毛细胞发放的神经冲动就多。

相关话题/普通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