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普通心理学复习笔记(中)(4)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2-11


7.1错误记忆的研究范式
(1)集中联想程序范式。罗迪格和麦克德莫特提出了错误记忆的经典研究范式——DRM范式。在DRM范式中,通常会向被试呈现多个学习词表,每个词表由一个未呈现的目标词(也称作关键诱饵,如寒冷),和与其相联系的15个学习项目(如冬天、冰雪、霜冻、感冒、发抖)组成。然后在测试阶段,让被试对呈现过的词进行自由回忆和再认。结果发现,在回忆和再认测验中被试将未呈现过的关键诱饵识别为“旧的”比率(即虚报率)接近那些实际呈现过的词的击中率(即真实记忆),发生了错误记忆。
(2)类别联想程序范式。向被试呈现一个包含熟悉名词的多种类别的词表,每个类别中含有1个、3个或5个范例,在学习中随机呈现。比如,词表上属于“阅读材料”这个类别的范例是“小册子、喜剧书、报纸、杂志”。在随后的再认测验中,被试对于学过范例的再认高于对没学过的相关范例的错误再认,但正确和错误再认均随着学习过程中同一类别范例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3)误导信息干扰范式。先让被试观看关于某件事的录像或幻灯片,然后向其提供含有误导信息的关于该事件的其他描述或问题,在一段时间间隔后,要求被试根据记忆回答一些问题,最后对被试回答的准确性和自信水平进行分析。
7.2错误记忆的理论模型
(1)内隐激活反应假设(implicit activation response hypothesis,IAR)。它是由安德伍德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在学习阶段被试通过对学习项目的加工激活了某些实际上并未呈现的关键项目,并在后来的回忆或再认测验中表现出来对这些关键项目的错误回忆和错误再认。在错误回忆的研究范式中,关键项目的激活不是因为其真实的呈现,而是词表中相关项目的激活所导致。而且,词表项目与关键项目的关联程度越高,错误回忆或再认的次数也就越多。但是,如果增加词表中项目的内部相关性,则激活更容易向词表中的其他项目传递,而不易向关键项目传递。因此,词表的真实记忆会增加,而关键项目的错误记忆会减少。
(2)模糊痕迹理论(fuzzy-trace theory,FTT)。它由布瑞内德和瑞纳提出。他们认为,字面痕迹和要点痕迹是再认判断的基础。字面痕迹代表的是物理刺激的表面细节,而要点痕迹代表的是刺激的意义。对学习过项目的正确再认很大程度上是由字面表征驱动的,而当被试基于要点表征进行再认判断时就会经常发生错误记忆。要点表征可能是类别联想程序中错误再认的基础。
(3)来源监测框架(source-monitoring framework,SMF)。该理论认为回忆是包括灵活地使用记忆信息的种类和数量进行决策(或归因)的过程,这些决策过程有时会失败,有时也会按照不足以判断项目来源的信息进行操作,结果就会导致各种类型的来源混淆或来源的不恰当归因。比如,如果知觉的细节很丰富生动,那么这个事件就可能被经历而不仅仅是想象。相反,如果知觉的细节匮乏,但是具有与想象一致的认知操作,那么就可以通过推论得出这个事件没有真正发生。
7.3错误记忆的神经生物学研究
沙赫特等人采用正电子断层扫描技术(PET)进行的DRM范式实验发现,对关键项目的错误再认和对词表中学习项目的真实再认都与左侧颞叶的血流量增加相关。
沙赫特等人采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的实验也发现真实再认和错误再认时颞叶区域血流量的增加。
米勒等人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对错误和真实再认的差别进行了研究,并严格分析了真实再认和错误再认各自对应的P300成分,结果发现真实再认和错误再认之间没有差别。以上研究均未发现错误记忆和真实记忆的神经生理过程由明显不一致之处,暗示了两者间的共同神经基础。
7.4影响错误记忆的因素
许多研究均发现,影响真实记忆的多种因素(如:词表容量、呈现方式、间隔时间、测量效应、重复学习、年龄因素、健忘症患者、词表特性等),也同样影响着错误记忆的效果。
郭秀艳等同时操纵了关联性、时间间隔和学习程度三个因素,对错误记忆和真实记忆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1)关联性对错误记忆有显著影响。而且当测验项目为未学过的无关项目时,几乎没有发生错误记忆现象。可见,关联性似乎是产生错误记忆的根源之一。这说明错误记忆与真实记忆可能是同源的,即真实记忆是错误记忆的来源。对于没有学过的无关项目,则既没有真实记忆,也不会有错误记忆。(2)错误记忆的程度会随着学习程度的增加而降低。这说明错误记忆与真实记忆存在着动态的共变联系,提示两者可能存在一体两面的关系,(3)时间间隔对错误再认率没有影响。这说明错误记忆一旦产生则极其顽固,不容易消退。在这一点上,错误记忆和真实记忆产生了分离,因为后者的遗忘趋势是先快后慢。该实验揭示了错误记忆与真实记忆之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关系。真实记忆可能是错误记忆的根源,两者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他们又在时间效应上存在分离。
8.定向遗忘实验
定向遗忘(directed forgetting)是过去四十多年记忆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发现。它主要遵循成本收益原则,向被试呈现一定的材料,其中一些材料必须记住(TBR),一些材料必须遗忘(TBF),如果记住项目的成绩明显优于遗忘项目的成绩,那么定向遗忘效应就产生了。定向遗忘主要强调遗忘的有意性和指向性,与自然遗忘不同,它是检验有意遗忘(intentional forgetting)的一种重要方式。
定向遗忘的主要测量方式是直接比较一定条件下记住和遗忘项目的成绩,这就不需要区分RR或CR组,主要比较FR组中的TBR和TBF的成绩,如果TBR的成绩显著高于TBF成绩,那么定向遗忘的受益是巨大的,也就是出现了显著的定向遗忘效应,但是定向遗忘并没有有意抑制TBF项目。这种方式更多的是关注遗忘项目的成绩,是一种研究者非常偏好的测量定向遗忘的方式。
到目前为止,定向遗忘的研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现在依然占主导地位的单字方式,即在每个学习项目之后随机呈现要求记忆与遗忘的指示符(记住或遗忘)。另一种是字表方式,即要求被试学习一个初始的字表,然后呈现遗忘指示符,使被试集中精力学习第二个字表。
9.提取诱发遗忘实验
提取诱发遗忘是指在回忆部分记忆材料的时候往往会导致其他相关记忆材料的回忆量降低。Anderson和Bjork指出,在信息提取过程中,记忆项目间会相互干扰。这种相互干扰会激发一个抑制过程,从而压抑了其他竞争项目,最终导致这些项目被遗忘。他们认为不要求被试主动忘记某些记忆信息,仅对相关项目的提取就会造成对其他竞争项目的抑制,导致对这些竞争项目的暂时遗忘。这种遗忘不需要外显的指示遗忘的线索,是记忆行为本身固有的性质。提取诱发遗忘研究的一般实验范式是提取练习范式,包括三个成分:线索表征——由线索开始进行记忆搜索;一个或更多的目标表征——记忆搜索到此结束;联结纽带——通过这种联结纽带,使目标表征和线索表征相联系。
提取练习范式分为三个阶段:学习阶段、提取练习阶段、最后测验阶段。在学习阶段,被试,被试学习几种类别样例词对,以“类别名称-样例”的形式呈现,如“Fruit-apple”等。在提取练习阶段,进行提取练习作业:从全部类别中选择出一半类别,再从这些类别所组成的“类别名称-样例”词对中选择出一半进行线索提取,形式仍然是呈现词对,如“Fruit-ap___”,要求被试根据这些线索回忆出完整的样例单词。通过实验安排,所有学习材料被分为三大类:一类是进行过提取练习的词对(如“Fruit-apple”等,记为Rp+);另一类是与Rp+属于相同类别但样例为进行提取联系的词对(如“Fruit-pear”等,记为Rp-);第三类是类别和样例均没有进行提取练习的词对(记为Nrp),又称基线类别。在最后的测验阶段,向被试呈现每个类别名称,要求被试回忆出在实验过程中见过的所有样例项目。在提取练习阶段,属于同一类别的样例单词彼此竞争。要准确提取出所需要的记忆项目,被试必须克服竞争样例的干扰,由此形成了对这些竞争样例的暂时抑制,这种抑制是的在最后测验阶段,对Rp-样例的回忆率显著低于Nrp样例,即表现出提取诱发遗忘。
    七、思维及其理论
(一)思维概述
1.思维的含义
纽厄尔和西蒙认为思维是在问题空间中搜索的过程。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
思维不同于感知觉。感觉和知觉是直接接受外界的刺激输入,并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初步的加工;记忆是对输入的刺激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而思维是对输入的刺激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形成概念,并利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解决人们面临的各种问题。但是思维又离不开感知觉活动所提供的信息。通过思维,人们的认识实现了从现象到本质、从理性到感性的飞跃。
2.思维的特征
区分好间接性和概括性,11单选
2.1概括性。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概括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思维的水平。概括是人们形成概念的前提,也是思维活动能迅速迁移的基础。人们的认识水平越高,对事物的概括水平也就越高。
2.2间接性。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由于思维的间接性,人们才可能超越感知觉提供的信息,认识那些没有直接作用于人感官的事物的属性。
2.3思维是经验的改组。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它常常指向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这就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
3.思维的种类
3.1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皮亚杰?)
(1)直观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是通过实际操作解决问题的思维。直观动作思维具有直观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方式依赖于实际的动作。3岁前的幼儿只能在动作中思考,他们的思维基本上属于直观动作思维。成人有时也要运用动作进行思维。
(2)形象思维。它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形象思维在问题解决在有重要的意义。一般3—6岁的儿童就可以进行形象思维了。
(3)逻辑思维。当人们面对这理论性质的任务,并要运用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时,这种思维称为逻辑思维。它是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是一切思维形态的核心。
3.2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人们凭借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思维活动叫做经验思维。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这种思维易产生片面性,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理论思维是根据科学的概念和论断,判断某一事物,解决某一问题。
3.3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直觉思维是人们面临新事物时,能迅速理解并做出判断的思维活动。这种活动主要依靠猜测与领悟。其特点为:快速性、跳跃性、或然性和坚信感。分析思维也就是逻辑思维,它是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的思维活动。
3.4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辐合思维是根据已知信息,利用熟悉规则解决问题。或者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合逻辑的结论。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是沿不同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大量、独特的新思想。
3.5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常规思维也叫再造性思维,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程序或经验直接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例如,新科学理论的提出等。
4.思维的过程
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就是思维过程,或称之为思维操作。
4.1分析与综合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分析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人们对事物的分析往往从分析事物的特征和属性入手。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特征、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了解它们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综合是思维的重要特征,只有把事物的部分、特征、属性等综合起来,才能把握事物的联系和关系,抓住事物的本质。
分析与综合是相反而又紧密联系的同一思维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面。分析是综合的基础,任何一种思维活动都既需要分析又需要综合。
4.2比较
比较是把各种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关系。比较是以分析为前提的,常常和分类联系在一起,同时,比较又是一个综合的过程。
4.3抽象与概括
抽象是在思想上抽出各种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特征或属性,舍弃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概括是在抽象的基础上,形成对事物概括的认识。概括有初级概括与高级概括两种。一般认为,初级概括是在感觉、知觉、表象水平上的概括。这种概括水平相对较低。高级概括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进行的概括。例如,一切定理、定义、概念等都是高级概括的产物。
概括和抽象是紧密联系、难以分开的。抽象越能离开具体的事物,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概括水平也就越高,越接近事物的本质。
(二)概念
1.概念的含义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分内涵(本质特征)和外延(概念范围)两个方面,概念的内涵增加,外延就变小了。概念还具有不同的等级或层次。概念是用词来表达、记载和标志的。
2.概念的种类
2.1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
这是根据概念所包含的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程度来进行划分的。
2.2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
根据概念反映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划分。合取概念最普遍,如鸟类、毛笔。析取概念结合了多个属性,如好学生。关系概念揭示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大小、高低等。
2.3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这是根据概念形成的自然性来划分的。
3.概念结构的理论
概念结构的理论探讨概念是由什么成分组成的,概念间的关系如何等问题。
3.1层次网络模型
层次网络模型是由柯林斯等人针对言语理解的计算机模拟提出的,后来被用来说明概念的结构。在这个理论中:
a每个概念具有一定的特征,即概念是由语义特征表征的。
b概念是以结点的形式存储在概念网络中,各类属概念按逻辑的上下级关系组织在一起。概念间通过连线表示它们的类属关系。这样具有类属关系的概念组成了一个概念的网络。
c每个概念的特征施行分级储存,即在每一层概念的节点上,只储存该概念的独有特征,而同层概念的共有特征,储存在上一层概念的节点上。网络中层次越高的概念其抽象概括水平越高。
层次网络模型简洁地说明了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分级储存可以节省空间,体现出“认知经济”原则。这一模型也叫做“预存模型”。但是层次网络模型所概括的概念间的关系类型较少。因此,在说明概念间关系上还有不足之处。“范畴大小效应”支持了该理论,但其不能解释熟悉效应、典型性判断、否定判断等现象。
3.2特征表理论
特征表理论是由波纳等人提出的。该理论把概念的语义特征分解为定义性特征和特异性特征。定义性特征是一个概念所必须具备的特征,它相当于概念的本质特征。特异性特征是具有描述功能的特征,它相当于概念的非本质特征。特征表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a概念由一些语义特征来表征;
b概念的语义特征可以分为定义性特征和特异性特征;
c认为概念的结构是由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和整合这些特征的规则构成。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和规则相互结合就构成了各种不同性质的概念。这些规则也叫概念规则。
特征表理论重视概念规则在概念结构中的作用,可很好解释人工概念的研究,因为人工概念的研究就是人为地确定几个属性,然后加上概念规则构成的。但仍有某些自然概念难以解释,因为自然概念的定义特征是难以确定的。
3.3原型模型
原型模型中茹什等人认为概念主要是以原型来表征的。原型是指最能代表该概念范畴的成员。从概念结构来讲,原型理论认为概念是由原型加上与原型特征有相似性的成员来组成。较好的解释了自然概念的组成。但是并不是所有概念都有原型,如抽象概念就很难确定其原型。
4概念的形成
概念形成是指个体掌握概念本质属性的过程。
4.1人工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
布鲁纳等人的研究最具代表性。布鲁纳通过图片选取探讨概念形成的过程。实验设计了81张图片,图片上有四种属性:图形、图数、颜色、边线。由这些属性的不同组合,可以构成许多不同的概念。
实验进行的程序是:将一张图片呈现给被试,说明图片的属性,以及怎样将图片结合成概念。然后,请被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猜测主试心中的概念。被试每次指一张图片时,主试都会随时告诉他对与错。
4.2人工概念形成的途径
a假设检验说。布鲁纳的假设检验说认为,概念形成的过程是不断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被试根据对实验材料的分析、综合及主试提供的反馈,提出了种种假设,当某种假设被证明是正确的,概念也就形成了。
b样例学习说,认为自然概念的形成以样例学习为主,即记忆中的一个或几个样例就是概念的存在形式。
c内隐学习说。内隐学习说认为,一些抽象概念的复杂结构是在无意识的内隐学习中获得的,即概念的形成是内隐学习的结果。在概念形成过程中,被试依赖于一些属性在无意识中累加的频次,来区分概念中的相关属性和无关属性。
里伯等人的实验说明,当刺激结构高度复杂时,采用比较被动的、无意识的学习方式可能更有效。里伯认为,一些抽象概念的复杂结构就是在这种无意识的内隐学习中获得的。
2.4.3概念形成的策略
布鲁纳提出了人工概念形成的四种策略,即保守性聚焦、冒险性聚焦、同时性扫描、继时性扫描。
a保守性聚焦。它是指把第一个肯定实例的全部属性看做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以后只改变其中的一个属性。如果改变这属性后的实例被证实为肯定实例,那么这一属性就是未知概念的无关属性。相反,如果改变属性后的实例被判定为否定实例,那么这一属性就是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
b冒险性聚焦。它是指把第一个肯定实例(焦点)所含的全部属性都看做未知概念的全部属性,但同时改变焦点卡片上一个以上的属性。这种策略带有冒险性,不能保证一定成功,但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发现概念。
c同时性扫描。它是根据第一个肯定实例的所包含的属性提出全部可能的假设,然后逐个加以检验。采用这种策略,记忆负担重,难度比较大。
d继时性扫描。它是在已形成的部分假设基础上,根据主试反馈,每次只检验一种假设直至正确的方法。
四种策略相比,采用保守性聚焦时,记忆的负担较轻,可获得较明确的未知概念的有关信息,是一种更有效地概念形成的策略。
(三)推理
1.推理的含义
推理是指从具体事物或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或者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理论的思维活动。包括归纳和演绎。大脑右半球在推理(逻辑)中起重要作用
2.推理的种类
2.1三段论推理。由两个假定真实的前提和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两个前提的结论所组成。关于三段论推理出现不正确的结论的解释有:
(1)武德沃斯认为前提出现形式所造成的气氛是造成推理错误的原因,这就是气氛效应。
(2)查普曼认为人们错误的解释了前提才造成推理错误。
(3)约翰逊-莱尔德认为推理的错误是由于人们倾向于在前提的基础上,创建一个心理模型,而忽略创建其他可能的心理模型造成。
2.2线性推理。又叫关系推理。认为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关系。其中休腾洛切尔认为推理的前提是以表象的方式复现在人脑中;克拉克认为推理的前提是由命题来表征的。
2.3条件推理。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进行的推理。人们在条件推理中,存在着一种对规则进行证实的倾向。一种观点认为证实倾向是由于材料的抽象性、人工性导致的。
(四)问题解决,11多选
1.问题解决的含义
纽威尔和西蒙提出通用问题解决者模型,这一模型对问题解决的过程做出了详细的阐述,用问题空间的概念说明问题解决的过程。问题空间是指问题解决者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切可能的认识状态,包括对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认识,以及如何由初始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的认识。问题解决是由一定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是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2.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2.1问题解决的性质
a问题解决是指导性思想。由一定的任务所指导而进行的内部操作过程就叫指导思想。问题解决中,思维过程始终由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由此问题所设定的目标所支配和指导。
b指导性思维是一个有严密组织的心理序列。这个心理序列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是受所设定目标指导的。
c思维心理序列的自动化与组块过程。思维心理序列有很多自动化成分,尤其表现在具体步骤的一些环节和细节。心理序列中的自动化现象体现为组块过程,即把思维操作的小单元联系成为大单元,在思维加工中,在那些联系起来的小单元之间,不需要插入意识监测,思维活动可以以大单元为单位进行。
2.2问题解决的认知分析
信息加工过程就是寻找造作序列以达到目的的过程,包括算法策略和启发法策略等。
2.3问题解决中的心理障碍
出声思考的局限性,短时记忆的局限性,心理定势的干扰,动机的影响等都会影响问题的解决过程。
2.4问题的种类
根据问题的明确程度分为界定清晰的问题和界定含糊的问题。
根据问题解决时是否有对手可分为对抗性问题和非对抗性问题。
根据需要知识的多少,分为语义丰富的问题和语义贫乏的问题。
3.问题解决的策略
3.1算法
算法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所谓问题空间就是问题解决者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换句话说,算法策略就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进行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策略的优点是能够保证问题的解决,缺点是需要大量尝试,费时费力,尤其是问题复杂、问题空间很大时。
3.2启发法
启发法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启发法不能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但这种方法比较省力。
常用的启发性策略:
a手段—目的分析。手段—目的分析就是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总过实现一系列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它的基本步骤是:第一,比较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提出第一个子目标;第二,找出完成第一个子目标的方法或操作;第三,实现子目标;第四,提出新的子目标。如此循环往复,直至问题的解决。如河内塔问题的解决。
b逆向搜索法。逆向搜索就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到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逆向搜索法适合于解决那些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只有少数通路的问题。
c爬山法。爬山法是一种纯粹“向前进”的策略。它是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
爬山法与手段—目的分析法的不同在于,在手段—目的分析法中,人们为了达到目的,不得不暂时扩大目标状态与初始状态的差异。
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问题解决除了受策略知识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
4.1知识表征的方式
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表征方式,这会对问题的解决有影响。有些时候,只有知识表征方式发生了改变,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4.2定势
定势是指由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也叫心向。它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4.3功能固着
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因而直接影响到人们灵活地解决问题。克服功能固着,叫做功能变通。要具有这种能力,一方面需要有丰富的知识,要熟悉物体的不同功能,另一方面也要具有思维的灵活性。
4.4动机
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效率之间的关系可用一条倒U曲线来说明。它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解决问题的效率随动机强度的增加而上升,中等强度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水平。超过一定的限度,提高动机水平,反而会降低解决问题的效率。
4.5情绪
情绪对解决问题有一定的影响,紧张、恐慌、烦躁、压抑等消极的情绪会阻碍问题解决的速度,而乐观、平静、积极的情绪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4.6人际关系

相关话题/普通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