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考研之中国新闻传播史(古代与近代部分)复习笔记总结(6)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9-11




该报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由英敛之主持,是张宣传改良思想,主张君主立宪的报纸。以敢言、严肃、非牟利为标榜,揭露时弊,成为北方地区著名报纸。第二阶段由王郅隆接办,变成一张接近皖系军阀并有亲日倾向的报纸。第三阶段由新记公司接办,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大报。1926年由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合作创办,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第四阶段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报纸。目前,《大公报》的香港版仍在出版,它已成为我国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日报。


《京话日报》北京历史上第一种销数逾万的报纸。1904年由彭翼仲创办于北京,政治倾向保皇立宪。该报以中下层市民为对象,用通俗的北京话出版,目的是“开民智”。该报宣传反帝爱国思想,大胆揭露官府积弊,勇于为下层民众鸣不平。为扩大影响,该报在京城菜馆设讲报处,街巷设阅报牌。后被清廷以莫须有罪名查封。


《东方杂志》清末时一份大型文摘月刊,后发展为综合性杂志。1904年由商务印务馆创办于上海。该刊以“启导”国民为宗旨,主张“和平改革”,分门别类摘选国内外报刊的新闻、言论和资料。


《时报》:康梁保皇会在戊戌政变后直接出资于国内创办的日报,成为其在国内的重要喉舌。1904年创刊于上海,梁启超参与筹办和撰稿,狄楚青主持。该报主张君主立宪。为和《申报》竞争,该报在新闻业务上锐意革新,注重新闻时效和时事评论,受到知识阶层的欢迎,成为当时上海著名报纸。


《中国女报》:1907年创刊于上海,由秋瑾创办并自任主编兼发行人。该报属装订成册的杂志形式,内容有论说,新闻,译编,小说等。该报以妇女为主要读者对象,以争取女权争独立争解放 为宗旨。共出版两期,刊载几乎全是白话文。


《神州日报》1907年4 月2 日创刊,这是于佑任办的第一家报纸,也是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 一家大型日报。该报不用光绪年号,而用干支和公元。办了80天,报馆被焚。“竖三民” 同盟会成立后,为了宣传革命思想,革命派在国内创办了大批报刊,在上海影响较大的是于右任创办的几家报纸。1909年,于右任在上海租界创办《民呼日报》。该报以“为民请命”为宗旨,革命色彩鲜明,内容以报道灾荒为重点,大量揭露清廷统治下民不聊生的事实,出版92天后被封。20余天后,于右任又创办了《民吁日报》。该报内容与风格和前者一脉相承,集中报道并声援正在开展的抵制日货的运动。后因盛赞刺杀伊藤博文的爱国志士安重根,出版一个月后被封。一年后,于右任创立《民立报》,得到孙中山大力支持,成为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机关报,是辛亥革命时期国内最有影响的革命报纸。该报重点宣传“三民主义”,公开预言革命胜利的到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都用“民”字打头,创办时间相衔接,风格和基调协同,被人称为“竖三民”。“竖三民”在上海地区为革命派的舆论宣传作出了很大贡献。


《民报》与《新民丛报》大论战的内容,结果,性质和意义。


答:《民报》创刊后,为从 思想上扩大革命派的影响,于1905年主动向改良派报刊《新民丛报》发起攻击,双方围绕着以下几个问题展开了论战:第一,要不要进行民族革命。这是整个论战的中心。第二,进行民权革命?第三、要不要实行土 地国有、平均地权?第四、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干涉,使中国招致瓜分?论战中,《新民丛报》虽然具有一些合理的观点,但总体上违背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 民报》从总体上把握了人民的心声,时代的潮流,即革命。 在《民报》的带动下,革命派在海外和香港的各家报纸也纷纷与当地的改良报刊展开了论战,论战持续了两年多,最终以改良派的失败而告终。


《新民丛报》失败的原因:第一、《民报》坚持的革命道路比《新民丛报》坚持的改良道路更 符合人民的愿望和要求第二、《民报》立论以事实为依据,《新民丛报》只是推测,难以说服读者。第三、《民报》一方由孙中山坐镇,参与论战的有二十余人;而《新民丛报》只有梁启超一人 招架。


论战的性质和意义:1 :这次论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腐朽的封建制度,向保皇派及其报刊发动的一次全面猛烈的政治进攻,也是革命阵营与反革命阵营、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与半封建半殖民地 道路的斗争,也是一次场关系到中国前途命运的斗争,在“中国往何处去”这个重大问题上,革命派占了上风。 2 :这次论战是一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三民主义深入人心,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了广 泛传播,许多改良派的人也开始转向革命派,同时通过论战,革命派还培养起一批革命骨干。


“大江报案”:《大江报》是武汉地区颇有影响的革命派报刊,是文学社的机关报。以新军士兵和下级军官为主要读者对象。 1911 年7 月17日,该报发表了何海鸣写的时评《亡中国者和平也 》。7 月26日又发表了黄侃撰写的言词更为激烈的评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鄂督瑞徵极为震恐, 8 月1 日查封《大江报》馆,逮捕詹大悲,何海鸣自动投案。瑞徵原拟对二人判重刑,但慑于民愤,不 得不从轻判处。这就是新闻史上著名的“大江报案”。“大江报案”是清政府迫害报人,压制舆论的专制统治的又一典型事例。


郑贯公:我国近代著名报人。早年赴日留学,受知于梁启超。曾任《清议报》助理编辑。后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组织开智社,在日本创办《开智录》。因谈及革命,被《清议报》解职,后任《中国日报》记者。在香港先后创办《广东日报》、《有所谓》等革命报刊,其中,《有所谓》是当时港粤报纸中读者最广泛,发行量最高报纸。其文思想新颖,以报纸为“笔枪”,鞑伐列强和清廷,受到爱国人士的普遍尊敬。


章太炎:中国近代著名国学家和报刊政论家。戊戌变法时期,参加强学会,曾为《时务报》撰述。1900年在《中国日报》等报纸发表文章排满,反对保皇立宪。1902年后,为《苏报》撰稿,宣传革命,在《苏报》在案中被捕入狱,成为举国闻名的革命志士。1906后赴日本任《民报》主编,继续宣传排满和保存国粹,成为《民报》最主要的政论作者和革命宣传家。他的政论逻辑严密,气势充足,陈古论今,在当时产生重大影响。

相关话题/新闻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厦门大学外国新闻传播史笔记
    英国 德国 法国 美国 日本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1
  • 厦门大学考研备考《外国新闻传播史〉笔记(全)
    《外国新闻传播史》笔记(全) 总论篇 1.《每日纪闻》 公告式的官方公报。是古代统治者采用的重要传播方式之一。 公元前59年古罗马,凯撒当选执政官后下令创设。当时的名称是阿尔布,后来人们称之为《每日纪闻》。 是将每日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纪录,用尖笔书写在罗马议事厅外一块涂有石膏的特质木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1
  • 2016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考研:中国新闻史结构图
    中国新闻传播史(理论框架梳理) 上古 甲骨、金属铸件(金文)、岩石是最早的文字传播载体 集市贸易、经济广告、3000年以前的上古时代 两汉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1
  • 厦门大学中国新闻史复习讲义
    1、中国古代报纸主要有三类:朝廷官报邸报,非法民报小报,合法民报京报。 2、对唐代开元杂报有详细记载的是唐代孙樵的《经纬集》的《读开元杂报》一文。 3、报房京报从崇祯末年以后才普遍使用活字印刷。 4、我国唐朝出现的古代报纸是有史料为证的,约发行于887年的敦煌进奏院状的发现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1
  • 厦门大学中国新闻史名词解释
    1.朝报(附开元杂报)---唐孙樵《读开元杂报》中,记载的开元时期一种每天条布于宫门外的朝政简讯的的载体。每天公开发布,内容完全是宫廷新闻,作为中央政府公开发布宫廷新闻的工具,直接向民众宣布,时效迅速。无固定名称,后唐和宋代方称之为朝报,该传播工具没有随王朝覆灭而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1
  • 南昌大学2016-2004新闻学传播学考研真题
    2016新闻史论 一.名词解释(6分每个) 读卖新闻 新闻的党性原则 趋同心理 内容分析 红星报 二.简答题(15分每个) 1.简述外报对中国现代报刊的影响 4.谈谈你对《西行漫记》的理解 2.结合实例简述新闻价值要素接近性的内涵 简述改革开放后中国报业集团化的发展历程 三.论述题(25分每个) 1.结合实际论述影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06
  • 重庆大学2011年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真题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06
  • 西北大学2015年新闻学考研621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
    西北大学2015年新闻学考研621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8选6,每题5分,共30分) 1、明示性意义 2、抽样调查法 3、新闻体制 4、新闻专业主义 5、广告代理制 6、4P理论 7、《红色中华》 8、《边区群众报》 二、简答(8选6,每题10分,共60分) 1、说明受众对新闻媒介的影响 2、新闻媒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03
  • 2015年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基础440考研真题
    2015年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基础440考研真题 一、简答 1、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关于大众传播的社会化功能 2、拟态环境 3、多种声音,一个世界 二、论述 1、我国新闻媒介党性原则的表现 2、政治经济学派的观点,及对我国新闻传播的影响 3、关于新闻客观性,西方媒介认为是不死之神,请谈谈你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03
  • 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专业学位)新闻与传播334综合考研真题
    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专业学位)新闻与传播334综合 一、简答(20*2) 1、国学的基本分类,挑一个展开并写出书名举例 2、怎样理解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现实的呈现 二、论述(40*1) 新媒介发展迅猛,大学生具有新媒介素养的意义,结合实例展开论述 三、新闻写作(70*1) 习近平主席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