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保军版_新闻理论教程考研复习笔记(5)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8-16


    按照新闻传播媒体确立或形成的服务对象特征,可以将收受主体划分为:目标型收受主体与边缘型收受主体。
2收受主体的层次性构成
   首先,按照收受主体的社会存在规模或社会存在方式可以分为这样几个层次:
    一是社会化层次,即把特定社会作为整体的新闻收受主体来看待,这个社会一般是指整个人类社会和一定民族国家构成的社会。
    二是群体化层次,即把特定的群体或群体组织作为新闻传播的收受主体。
    三是个体化层次,即把每一个具体存在的人作为新闻传播的收受主体。
    其次,每一层次内部也有自身的层次结构,这种内部的层次结构在较为严格的组织性群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    再次,收受主体的素质差别,使收受主体形成了素质上的层次性。
(二)收受主体的特征
    大众化的存在特征
    自主化的接触特征
    个性化的需求特征
    多样化的人性特征
二、收受主体的地位与作用
    第一,收受主体是后在主体。
    第二,收受主体的新闻需要是新闻传播的根本动力。
    第三,收受主体是新闻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    第四,收受主体是反馈信息的主要来源。
第四节 传播主体与收受主体的关系
一、传播主体与收受主体关系的历史演变
   传播主体与收受主体的关系,有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关系样式或模式。传播主体与收受主体关系的演变,从新闻主体的角度,或更宽泛地讲从人的角度,生动地反映了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的历史面貌。
(一)传受不分的混沌关系
    传受不分的关系,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人们还没有“传”与“受”的角色意识。在实际的信息传播活动中,传受角色在不断地相互转换。传受不分的关系,从总体上使新闻传播与其他传播混为一体。
    新闻传播活动中传受主体不分的情况,是一种持续性的存在,将伴随人类历史的始终,不会因为人类新闻传播进入新的时代后就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这一点,我们在现实的新闻传播活动中看得非常清楚。
(二)传受分立的对应关系
    正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直接介入,从根本上打破了人与人之间以身体为中介的直接新闻传播方式,变成了以大众传播工具为中介的间接传播,使传播者和收受者居于新闻传播媒介的两端,分立对应而存在。
    传播主体与收受主体的分立对应关系,意味着传播主体意识与收受主体意识的强化和自觉,意味着传与受的矛盾,显化为新闻传播的主要矛盾,新闻传播正是在双重主体的对立统一中求得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三)传受和谐的一体化关系
    当人类进入信息、网络时代之后,传播新闻的工具不再只是传统的三大媒介,而是加入了“第四媒体”、“第五媒体”等等,这些新的传播媒介,改变的不仅是新闻传播媒介的传统格局,改变的不仅是新闻的采制方式、刊播方式和收受使用方式,更重要的是它们正在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新闻传播观念,集中体现就是传播主体与收受主体关系的变化。
二、传播主体与收受主体关系的新表现
(一)传受本位的新变迁
    新闻传播的实际只能是在传播主体与收受主体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因为他们既是利益的共同体,又是利益的矛盾体,传播什么、怎样传播不可能总是以收受主体的需要和利益为尺度,这是新闻传播的现实,同时也是事实,
(二)传受互动的新追求
    互动的本质是人与人的互动、人与社会的互动。对于新闻传播来说,就是传播主体与收受主体的互动,互动的具体表现就是新闻传播由单向的发送式向双向的、多向的交流式转变,
(三)传受平等的新理想
    新理想产生的过程,就是新闻传播由单向传播向双向传播、多向传播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却蕴涵着丰富的意蕴,它把了解世界的权利看成是所有人的普遍权利,它把每个人表达的权利正在变成一种可行的、现实的权利。从传播主体的角度看,就是将收受主体看作是与自己同等的主体,而不是看作被动的接纳新闻信息的“容器”。
第四章  新闻传播内容(上)
第一节  新闻的形态
    作为人类意识形式之一种的新闻经历了怎样的历史演变?人们从各种媒介通道中获取的新闻是从哪里来的?它的本源形态是什么?只有弄清楚新闻存在的不同形态及其相互关系,才能真正弄清楚新闻从产生到传播,从传播到收受的来龙去脉或演变过程,也才能够针对不同的新闻形态进行清晰的相关讨论。
一、新闻的历史形态
    新闻的历史形态,是从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的历史向度上,考察新闻作为一种意识形式与人类其他意识形式的历史存在关系。新闻信息与其他信息在人类信息传播史上有一个从混沌不分到相对分离、分立的过程,也有一个从分离、分立再到统一共存的过程。
(一)与其他信息不分的混沌形态
    在新闻传播的产生阶段及后来相当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并没有明确的新闻意识,即没有将我们现在所谓的新闻信息与其他信息明确加以区分的意识。新闻信息不仅在客观上与其他一般的信息共同存在于自然和社会之中,即使在传播过程中,也与其他信息浑然一体。
(二)与其他信息分离的独立性态
    明确的、普遍的新闻意识,是与西方近代报纸相伴而生的,直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大众化、商业化的报纸真正勃兴起来,人们才将新闻信息与意见信息、广告信息等自觉地加以区分,与其他信息相分离的新闻传播观念才得以逐步形成和确立,人们对什么应该是新闻、什么不应该是新闻才有了比较稳定的标准。

相关话题/新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