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基础过关2000考研复习题(31)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6-12-18


    2.【答案要点】(1)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捐弃前嫌,携手抗战,共赴国难,顺应时代的召唤,同时也显示了中共为了促成国共合作的急切心情和诚意。
    (2)双方就陕甘宁边区人事安排,红军改变及设立总指挥部,出版《新华日报》及在若干城市设立中共办事处等问题迅速达成协议。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陕甘宁苏区改称陡甘宁边区。将隶属于中共领导的南方8省13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变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3)中共《宣言》的公开发表,实际上表明了国民党承认了中共的合法地位,标志着第二农国共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它的特点: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基础比较广泛,社会各阶层都感到亡国灭种的危险;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共同的、成文的政治纲领和统一的组织;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存在很大的复杂性。这些特点决定了统一战线中的复杂的矛盾和尖锐的斗争不可避免。
    【解析】对于国共第二次合作也就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的考查,最终形成了共御外侮的局面。考生应该掌握这一系列变化的背景、变化度其重大的事件。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1)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是其既定战略。日本的大陆政策是在征韩论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它一直没有停止对中国的侵略。1927年,日本田中内阁召开了东方会议。会议的内容是回顾和确定对华政策,中心议题是“满蒙政策”。确立了把满蒙和中国本土分开的方针。
    (2)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卷入经济危机,使得帝国主义之间、帝国主义扣殖民地之间的矛盾空前激化,日本成为远东的战争策源地。1930年日本爆发了经济危机。国内矛盾激化,面对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发动一场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借以转移日本人民的视线,缓和国内阶级矛盾,依靠掠夺中国东北的丰富资源,来医治由经济危机造成的伤害。
    (3)为了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日本帝国主义在国内大造舆论,并大规模的扩军备战。“九•一八”事变之后侵占了整个中国东北,使得中国政治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了日本变中国
为其殖民地的阶段,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日战争开始。
    (4)广田内阁上台后确定了侵略中国和称霸西太平洋的《国策基准》,以此为轴心,扩军备战,调整外交政幕,指导统一国内舆论。同时制定了一系列.侵华策略,重点是霸占华北五省。另一方面,日本军国主义的备战政策、造成国内通货膨胀和人民的经济生活恶化,激起日本人民的反抗;国内形势的恶化和西安事变以后中国抗日运动的高潮,冲击着日本的侵华幕略。日本企图通过扩大战争来摆脱困境,日本帝国主义迅速走上大规模侵华战争的罪恶道路。
    【解析】这是一个比较新颖的命题,但是并不代表它并不重要,通过考查日本的侵华战略可以更好地认识日本侵华的背景、原因,联系当时的国际形势,在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也要加上考生对于日本侵华战略的理解,这是考查考生基本的史实记忆、综合能力以度理解能力。
    2.【答案要点】(1)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
    西安事变的发生,可以说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矛盾发展、激化的一个必然产物。
    ①当时,团结国内一切抗日力量,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驱逐日寇,成为中国的首要任务,对日退让,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怒。
    ②中国共产党的“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口号,顺应了历史潮流,具有伟大的感召力。
    ③全国人民抗日救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④张学良、杨虎城及其所属官兵爱国热情的总爆发。第一,日本人的入侵直接损害了张学良、杨虎城等地方实力派的利益,特别是东北军的利益;第二,国民党的排斥异己和内战政策,削弱了他们的力量,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使他们不满,感到不抗日、继续打内战没有前途;第三,中共以多种方式对东北军和西北军进行了热情的统战工作,动摇了他们的军心,增加了他们抗日的勇气和力量;第四,全国抗日浪潮影响了他们。
    (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各种社会政治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内战在事实上大体停止下来了,国共关系得到迅速发展,从而开始了国内和平的新时期;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解析】西安事变是当时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也是历年来考查的重点之一。考生应该重点把握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经过、发生后各方的反应,还有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3.【答案要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井取得胜利的一面旗帜。中国共产党在1931年“八一宣言”中第一次完整提出这一策略,在1935年瓦窑堡会议确定宣言提出的策略路线。1937年9月22日,蒋介石发表关于国共合作的谈话,公开表示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和两党合作,标志着以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因为制定政策的依据也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意识觉醒的结果。日本帝国主义露骨的野心和咄咄逼人的侵略气焰,表明中日民族间的矛盾已经迅速上升为主要矛盾。举国上下的抗日洪流,迫使蒋介石改变“攘外先安内”,必须实行联共抗日政策。
    (2)中共发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一定的国际背景。在共产国际和斯大林的指示和帮助下起草“八一宣言”;华北危机使英美帝国主义感到震惊,损害了他们在华北的利益,反对日本独霸中国,对日态度变得强硬,从经济上支持援助蒋介石。
    (3)民族危机的加深引起了中国各阶级以及国民党内部的分化。国民党内部有部分人也有倾向抗日的爱国要求,蒋介石在英美的拉拢下,反日态度逐渐坚决;共产党从福建事件中得到了深刻的教训,认识到关门主义的严重危害。这些都是抗日民旋统一战线的现实依据。
    【解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直是研究的重要方向,而它的基本依据是深入研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前提。回答问题既要从国共两党的要求,还要从国内外的形势,以及当时的国际形势诸方
面来考查。
    4.【答案要点】(1)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空前觉醒,推进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的影响。一方面,它使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另一方面,它是中国第一次取得在战争全局上打败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的胜利。
    (2)抗日战争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全民族的解放战争,是建立在抗日统一战线基础之上的,这又是以中华民族的民族救亡意识空前觉醒为基础的。
    (3)除了国共合作的实现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之外,全国工农兵商学各界人民、党派、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组成浩浩荡荡的抗日大军。
    (4)抗日战争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实现全民族总动员的民族解放战争,创下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壮举,加强了民族团结。
    (5)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胜利,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也是垒民族浴血奋战的胜利,更是中华民族空前的大胜利。
    【解析】回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全民族的抗战,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各民族为了改变中国被侵略的局面而作出的努力、牺牲都要涉及。
    5.【答案要点】(1)彻底粉碎了日本法西斯首先灭亡中国,进而吞并亚洲、称霸世界的狂妄企图,挽救了民族的危亡。抗日战争是近代l00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一胜利洗雪了百年耻辱,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的战争。它的胜利,显示了处在进步时期的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的伟大力量。
    (3)极大地推进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创造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对于推动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具有深远的影响。
    (5)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经验:
    ①必须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②必须有先进的政党领导:中共和毛泽东制定了正确的抗战方针和政策,在全国发挥了重大影响,在敌后战场得到了贯彻执行。
    ③充分发挥了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
    ④正面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
    ⑤世界人民互相支援。
    【解析】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是最基本的历史问题之一,是每一个考生越须掌握的,因为它既是历史问题,同时又是严肃的政治问题,当然也就是考研命题的重要内容之一。
    6.【答案要点】(1)两个战场的战略地位不同。国民党军处于日军战略进攻的正面,担任正面战场作战;八路军、新四军处于日军的后面或侧面,负责敌后战场的作战。
    (2)两个战场是各自独立的。配合是有的,但主要是各自与日军作战,各有各的作战区域,是一个战争的两个部分。
    (3)两个战场实行不同的战略战术。国民党军作战,主要是正规战、阵地战,八路军、新四军则以游击战为主。国民党军事当局未尝不想扩大敌后的游击战,但由于他的军队的反人民性质,而不能长久坚持。
    (4)两个战场之间存在矛盾与斗争,有时斗争很尖锐,但在整个抗战时期,中日矛盾这个主要矛盾,是决定一切的。两个战场虽有冲突,但未完全决裂。二者的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相互协助是主要的。
    敌后战场对正面战场的配合作用:在战略防御阶段,八路军配合友军保卫忻口、太原等。在相持阶段,敌后战场吸引和牵制了大半侵华日军,明显减缓了正面战场的压力。在抗战后期,八路军、新四军的局部反攻,迫使日军抽调南段兵力回师保卫其后方中心城市,从战略上支援了友军的作战。
    正面战场对敌后战场的配合作用:在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担负着抗战的主要任务,吸引着日军的主要力量,使日军后方空虚,无力顾及,为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相持阶段,正面战场一直担负着抵抗40%左右的日军,这本身就对敌后战场起着配合作用。
    (5)由于两个战场的存在,形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特殊形态,使作战的内线、外线不分明,出现了几重包围与反包围。这就使日军作战非常困难,既要用一部分兵力对付正面战场,又不得不与八路军和新四军作战,它四面受敌,无论前方或后方都处于中国军队的攻击之下和困扰之中,日夜疲于奔命。这就使日本无论太平洋战场多么紧张,多么需要兵力,它仍然不敢把其陆军主力从中国撤走,用到其他战场的原因;这种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一大优点,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6)两个战场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两个战场的作用是有变化的。随着战争的进程,敌后战场的作用愈到后期愈显出其重要性。在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起主要作用,敌后战场起配合作用。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抗击着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在局部反攻和战略反攻阶段,敌后战场极大地消耗和削弱了伪军的力量,配合了正面战场的豫湘桂战役,进而促进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7.【答案要点】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
    背景:早在1937年12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就通过了召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但由于长期紧张的战争环境,一直没有召开。直到1945年4月,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的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夜,在中国面临着两种前途、两种命运斗争的关键时刻,为了团结全党全国人民,争取光明的前途,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与富强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和保障全中国人民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经过:1945年4月21日,中共中央召开了党的七大的预备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七大”工作方针》的讲话,指出七大的方针是:“团结一致,争取胜利。”
    在七大正式会议上,毛泽东主持了大会,致开幕词,并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作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刘少奇作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在大会讨论过程中,周恩来作了《论统一战线问题》的重要发言。大会完成了三个历史性的任务:决定了党的路线,通过了新的党章,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是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毛泽东在报告中提出了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报告还提出“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
    大会通过了刘少奇修改党章的报告及新党章。新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的偏向。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而使全党有了在思想上工作上取得一致的牢固的理论基础。
    意义:中国共产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是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八中国共产党的史册的。这次大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重要、最成功的一次代表大会,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次大会,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实现了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空前团结和统一,它在总结了中国民主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证。
第九章  国共和平谈判与全面内战
内容概述
    这一章内容是中国近现代涉及的内容较多的一章,以往各高校单独命题时也多有考查,也是考研大纲中重点要求的一章内容,大纲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查:战后国民党的统治与人民的反抗斗争;重庆谈判;内战的爆发、三大战役与解放军渡江作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于这部分内容,考生应该既要做到全面的了解,又要进行具体的分析。
    (1)①抗战胜利后的时局:战后的国际形势和美、苏对华政策;战后国际形势和三点建国主张;②重庆谈判;③国民党挑动内战和解放区的自卫反击;④停战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⑤国民党准备发动全面内战,解放区准各自卫战争:国民党破坏政协协议,采取了一系列破坏活动;国民党召开六届二中全会,公然撕毁政协协议;国民党违反停战协定,部署全面内战:调动军队,向各解放区发动进攻;进行军队的整编及军事机构的改组,国民党的内战部署,是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进行和马歇尔的“调停”过程中完成的;解放军建立东北根据地;进行土改;生产、练兵。
    (2)①国民党大举进犯,处处挨打。1946年,发动全面内战,向各解放区发动军事进攻;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中共中央制定了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针;解放军先后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②国民党召开非法“制宪国大”,同美国签订卖国的“中美商约”;③形成反蒋的第二条战线;④中间路线的宣传和破产。
    (3)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和蒋介石的“戡乱总动员”。①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②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深入发展;中共夺取全国胜利的纲领政策;十二月会议的召开;③国民党召开行宪国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日益巩固和扩大;④三大战役;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⑤国统区经济的全面崩溃;⑥蒋介石退守台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复习建议
    考生在复习中可以按照以下线索脉络来复习,以便达到更好的效果,进而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首先,可以沿着国共两党发展变化的史实来看。也就是在第三次国内战争时期或者说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是如何一步步退出大陆,实力迅速削弱,退守台湾的;另一方面,共产党在初期的实力对比中劣势非常明显,但是却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建立了新民主主义政权。这之中的原因是什么,可以通过对比两党的政策、策略来寻找原因。还有与此相关的史实事件等。
    其次,可以对比当时的国际形势。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以及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使国际政治局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亚洲,美国的侵略矛头首先指向中国,扶植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妄图把中国变成美国的殖民地和称霸世界的主要基地。苏联从自己的战略利益着想,为抵制美国的侵略气焰,对国共两党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也对蒋介石集团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国际政治局势的变化实际上反映着中国政治形势的变化,甚至影响着中国政治以后的发展趋势。
    最后,考生可以关注一下人民对于两党的态度变化,这也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性因素即人心的向背问题。
    另外,对于具体的细节也应该有一个比较具体的认识。容易出选择题或名词解释,可以全面复习,重点把握。
核心内容
    国民党迅速失败的原因;重庆谈判以及《双十协定》的签订;全面内战的演进;国统区人民反蒋
的斗争即第二条战线的形成;探求救国道路的尝试,中间路线的形成、破产;重要战役的过程、影响;国民党内部的种种丑态。
命题预测
    本章内容和上一章抗日战争同样是中国近现代的重要篇章之一,同样也是大纲要求重点考查的篇章。以往各高校单独命题时,对于本章知识点也是多有涉及。许多重要的知识点既可以作为名词解释出现,也可以作为简答题或史料分析题来考查,如熏庆谈判、中间路线、《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考生既要注意基本史实的掌握,还要关注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另外对于这部分内容的争论也有很多,可以关注以拓展知识面。
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蒋介石玩弄和平阴谋,主要是因为(    )
  A.欺骗国内外舆论    B发动内战不得人心
  C.内战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    D.用和平手段让中共交出军队和政权
2.重庆谈判的焦点问题是(    )
  A.军队问题和中共地方政权问题    B.要不要和平建国的问题
  C.实行宪政、结束训政的问题    D.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的问题
3.经过重庆谈判,国民党被迫接受的基本方针是(  )
  A.和平建国    B.实施宪政    C.和平民主    D.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4.1946年初,“美国计划将中共以一种类似西欧共产党所占的地位,纳入一个实际政体的政治和军事范围之内,敌对的两党共同参加一个以蒋介石为首的经过改组的联合政府”。材料反映出美国的意图是(  )
  A.改组国民政府,成立联合政府    B.支持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C.调解国共冲突,避免内战    D.要共产党交出政权和军队
5.1 945年8月,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阶段过去了,新的情况和任务是国内斗争”。当时,此斗争主要集中在(  )
  A建设什么性质国家之争    B.国共两党关系的斗争
  C.军队与政党的关系之争    D.解放区与国统区关系之争
6.西北战场的关键一仗,由此,西北野战军由防御转入进攻,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的战役是(    )
  A.青化砭之战    B.羊马河之战    C.蟠龙之战    D.沙家店之战
7.20世纪40年代的民主党派,许多政党曾坚持“中间路线”,其实质是(    )
  A.介于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的第三势力    B.以实现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为目标
  C.仿效西方民主,走议会政治道路    D.反对暴力革命,主张和平改良
8.华东野战军的主要指挥者是(    )    ’
  A.陈毅、粟裕    B.刘伯承、邓小平    C.林彪、罗荣桓    D.贺龙、彭德怀
9.1945年7月至10月间,人民解放军在上党、邯郸歼灭了前来进犯的国民党军队,其影响主要是(  )
  A.粉碎了国民党对该地区的全面进攻    B.粉碎了国民党对该地区的重点进攻
  C.为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    D有力地配合了重庆谈判
10.在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中,人民解放军的主要作战目标是(    )
  A.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B.在运动战中拖垮敌人
  C.保卫根据地人民的生命财产    D.放弃大中城市、占领农村
    11.在粉碎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时,西北野战军采用的“蘑菇”战术实际上属于(    )
  A.游击战    B.运动战    C.阵地战    D.歼灭战
12.全歼美械装备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七十四师的解放军部队是(    )
  A.西北野战军    B.东北野战军    C.华北野战军    D华东野战军
    1946年,蒋介石被暂时的军事胜利冲昏头脑,召开了伪“国民大会”,制订了伪“宪法”。据此回答13~14题:
13这次国民大会被称为伪“国大”,主要是因为(    )
  A.国民党一党包办    B.违背政协决议
  C.民主党派拒绝参加    D.国民党建立了独裁统治
14这次会议的最大后果是(  )
  A建立蒋介石的独裁统治    B.把内战合法化
  C.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拒绝参加    D.蒋介石在政治上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
    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据此回答15~16题:
15.中共中央将战略决战的方向首先指向的是(    )
  A.东北战场    B.山东战场    C.西北战场    D华东战场
16.之所以把中原地区作为反攻的方向,主要是由于该地区(    )
  A.群众基础好    B战略地位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
  C.有利于大规模的运动战    D.国民党军队防守力量薄弱
17.带领西北解放军收复延安的军事将领是(    )

相关话题/历史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历史唯物主义——考研政治整理
    历史唯物主义 人类社会怎么样:社会发展动力系统 (2012年多选 第18题)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无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6-12-14
  • 2015年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综合考研真题
    中国史部分 一、名词解释 宗法制、宗主督护制、秦律与汉律、两税法、大礼议、两宋书院、中央研究院、四清运动 二、简答题 1、两宋雇佣与手工业发展。2、试分析战国时期国家体制 3、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作用与反法西斯战场的地位 三、材料题 一段关于文献资料类型的材料,古文献、竹简等 (1)作者是 (2)孔子璧书是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6-12-11
  • 2015年复旦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
    名解名词解释: 1、春秋三传 2、租庸调制 3、刘智 4、马嘉理事件 5、唐才常 6、双十协定 7、荷马史诗 8、十字军东征 9、新航路的开辟 10、联合国 简答题: 1、古文翻译为《国语楚语下》观射父答楚昭王问话,及其史料的价值意义 2、《职方纪要》内容及其意义 3、四部当代思想史著作作者加一句话评论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6-12-11
  • 黑龙江省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创历史之最
    人民网哈尔滨11月25日电(杨海全)记者从黑龙江省招生考试院获悉,2017年黑龙江省硕士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报名工作刚刚结束。全省报 名人数共计67189人,比去年增加了10544人,增幅为18.6%,为该省历年来报名人数最多的一年。其中,报考全国统考的考生53117人,推荐免 试3522人,单独考试236人,管理类联考8101人,法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6-12-04
  • 陕西师范大学911中国历史文献考研真题
    陕师大911真题 13年初试 名词解释 正史 三礼 刘知几 城濮之战 说课 合作学习 简答题 1、 为什么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2、 简述《汉书》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3、 中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政书? 4、 训诂的书籍 5、 中学历史教学有哪些特点? 6、 简述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6-10-07
  • 厦门大学642历史学基础考研真题
    厦门大学642历史学基础2014-2016考研真题 目录 2014年厦门大学642历史学基础考研真题...................................................................................... 1 一、名词解释(100分) .....................................................................................................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6-10-07
  • 厦门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汇总
    厦门大学历史学1999-2004考研真题汇总(含世界史) 目录 厦门大学199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国通史) ............................................................ 1 名词解释 .....................................................................................................................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6-10-07
  • 清华大学2008建筑历史(非历史专业)考研真题
    2008 年清华建筑历史(非历史专业)试题 2008 年 03 月 02 日 星期日 22:32 一、填表(20 空 10 分) 序号 建筑名称 建造时代 建造地点 例 帕提农神庙 古希腊 希腊雅典 1 拉维莱特公园 2 义慈惠石柱 3 万神庙 4 佛宫寺释迦塔 5 施罗德住宅 6 妙应寺白塔 7 法隆寺金堂 8 麟德殿 9 坦比哀多 10 长陵祾恩殿 11 吉萨金字塔 12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27
  • 兰州大学历史学历年真题
    兰州大学2000年历史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1、太康失国 2、郡国并行 3、怛罗斯战役 4、察合台 5、监察御史 二、简答题(任选两题,每题25分,共50分) 1、女岐无合夫,焉取九子出自何书?反映当时是何种社会? 2、何谓王与马共天下? 3、何谓ldqu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2
  • 西南交通大学2003建筑历史与建筑技术考研真题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