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基础过关2000考研复习题(29)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6-12-18


    3井冈山土地法:1928年,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颁布了中共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农村改革的法律文件——《井冈山土地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农民分配土地的权力,成为抗日战争之前中国共产党解决土地问题的主要思路。
    【解析】与国民党政造农村同时进行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农村开展的土地革命,在广大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全面开展,所以考生应注意同国民党土地政策进行横向比较,同时要将其放在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中来比较。
    4.《训政纲领》:《训政纲领》是1928年10月国民党中央常务会议通过的纲领性文件。其宣布在国民党的领导下实行“训政”。训政时期统治权归国民党独揽,政权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在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托付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
    【解析】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便开始实施“训政”,井且开始对行政机构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在国家机构中实行模仿西方的“五院政府”,但实际上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考生应将其结合在国民党的专政中来掌握。
    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1年11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召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建立了中华苏堆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首都为江西省瑞金。由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在中华民国境内,因此,被中华民国政府视为武装叛乱割据政权。1937年9月6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后一个政府机关“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改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至此自动终结。
    【解析】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在新的“工农武装割据”指导思想下的实践产物,它的一系列活动,为中共的理论提供了实践的平台,也为日后的建设提供了经验,所以考生应对其实行的政策有一定的掌握。
    6.五院政府: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后,就开始着手对行政机构进行改革,经过对《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政府组织法》的几班修订,最终确定了国民政府设立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和监察院。这种行政建制一直维持到了民国政府被推翻。五院政府的建立实际是对孙中山“五权宪法”的实践,也是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效法。
    【解析】五院政府是国民党政治建设方面的一大成果,但是最终的效果并没有迭到本来的目的,考生需要将其内容与同一时期的其他政治实践进行比较,同时可以同西方的民主政治进行比较,可能在理论题中考到。
    7.中原大战:1930年5月至11月,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和桂系李宗仁之间的军阀战争。因为战争主要在地处中原的河南省及其邻近地区进行,所以又称“中原大战”。蒋阎冯大战历时七月,双方投入兵力逾百万,战线绵延数千里,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军阀战争。蒋介石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暂时统一了国民党各军事集团。
    【解析】中原大战仍然是军阀之间争夺利益的混战,这次战争的破坏作用巨大,百姓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灾难,战争的结果使蒋介石集团掌握了主动权,进而为其独裁统治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可以对共产党开始进行围剿。考生应注意对这次战争影响的掌握。
    8.四行二局:“四行二局”是指国家金融体系的核心,四行是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银行,两局是邮政储金汇业局和中央信托局。
    9.新生活运动:1934年蒋介石在对中国工农红军连续发动军事“围剿”和在国民党统治区实行文化“围剿”的同时,在中国江西省城南昌发起的所谓重整道德、改变社会风气的运动。因其从改造国民的日常生活入手,所以命名为“新生活运动”。目的在于用封建的伦理纲常来控制人民的思想和言论行动,用生活细节的要求来转移人民对政治、社会问题的不满,以反对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维护国民党的统治。
    10.改定新约运动:国民政府为了缓和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制造对外“自主”形象,同时也为扩大税源,解决内战军费,在国民政府建立不久,围绕实现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的问题,发起了要求帝国主义支持的“改订新约运动”。美国为争得在华的外变优势,首先同中国缔结关税关系的条约。其他各国相继仿效美国,与中国签订了类似的新约。列强用条约的形式,表面上承认中国在关税上有对等的权利,但实际上由于中国经济落后,并不能从列强那里取得对等的利益。至于废除领事裁判权的交涉,由于列强借故拖延,双方迅迟不能签约。
三、史料分析题
    1.【答案要点】南京国民政府的党国体制是从广州和武汉国民政府时期保留下来的模式,体现了国民党以党治国的原则,不同的是,进行了一些修改,使之更加完善。在南京国民政府的一系列文件中都有对这种原则的体现。包括规定国民政府应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监督下执掌全国的政务,其中政府的委员是由中执委推荐产生的。中执会和中央政治会议分别来负责决定重要的法律和政务问题,决定后再交由国民政府执行。另外,在训政期间,国民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平时由中执会代行其权力。明确了建国纲领、立法原则、施政方针、军事原则都由国民党的中央政治会议讨论决定。
    事实上国民党的党国体制一直从中央延续到地方,党治体系与行政体系平行,但是却高于行政体系。并渗透到文化、教育、生产等各个方面中去,从意识形态方面来巩固其统治。
    保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党国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国民党执政的基本保证。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蒋介石没有担任国民党的中央主席,但是却担任了国民革命军的总司令,实际上是最高的统治者。《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组织大纲》中也明确规定,军事委员会的委员,也是由国民党的中执会来推选,与此同时,推动军队中的党代表体制。国民党对军队的控制是党国体制的显著特征。
    2.【答案要点】(1)这个决议是在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上通过的。
    (2)长征发生在国内阶级矛盾和中日民族矛盾极其尖锐的历史条件之下,中央红军在反对敌军第五次“围剿”失败之时,同时又交错着党内的错误路线和正确路线的斗争。在这种情况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从国家和民族大义出发,毅然提出了北上抗日的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把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不得已进行战略退却的消极行动,升华为一个积极进取的、对全国人民和对全军有号召力的政治行动。坚持北上抗日的方针,还有力地团结了全党,这就促使了红军三大主力最终在西北会师,避免了张国焘的分裂。
    如果说长征胜利是北上抗日战略的胜利,那长征只是实施北上抗日的第一步。抗战得以继续,只有在红军会师后才能贯彻实行。事实说明,红军会师后,高举抗日救国的旗帜,对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西北军影响很大,以至于发生“西安事变”,促成建立了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红军在所经过的道路上播种了革命的火种,将要多的群众纳入到抗日、革命的队伍之中,拓展充实了群众基础和统一战线。
    红军的革命本色在长征途中最显明、最集中、最深刻地表现了出来,成了我党我军最宝贵的财富。这种精神,可以养成人们高尚的情操,可以增强部队的战斗力,可以完成艰难困苦的任务。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人民政权的建立是革命根据地建立的首要标志。革命的最高目的,就是夺取政权。建立革命根据地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二是战胜敌人,变敌人的统治区为我控制的地方,实行军事割据和发展割据局面。三是发动民众建立和巩固当地的革命政权,以加强和统一根据地的军事政治的领导。在革命根据地建设方面,把根据地政权建设放在首位,大大推进了革命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
    根据地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包括争取物质上的条件去保障红军的供给;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在经济战线上把广大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从经济上巩固工农联盟。根据地经济政策的原则,是进行一切可能的和必须的经济方面的建设,集中经济力量供给战争,同时极力改良民众的生活,巩固工农在经济方面的联合,保证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的领导,争取国营经济对私人经济的领导以造成将来发展到社会主义的前提。经济工作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首先,要动员广大群众,动员一切革命团体去做经济工作,参加经济建谩;其次,在发动群众的过程中,要采取正确的方法。
    2.【答案要点】(1)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受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2)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影响的遗留。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大革命的影响还遗留在这些地区的广大群众中,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存在和发展准备了群众基础。
    (3)空国革命的形势是在向前发展的。所以,红色区域也将继续发展,日渐接近于全国政权的取得。
    (4)已建立了一主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毛泽东认为,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中心支柱和根本保证。
    3.【答案要点】由于国民政府对财政、金融政策作出了重大的调整,从而稳定了金融。金融界的克实与稳定,银行放款的增加,使投资工业变得有利可图,这便刺激了资本家投资的欲望,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币制改革后,还确定了法币的对外汇率,稳定了法币与外币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过去由于币值和对外汇率不稳而引起的外贸风险,促进了对外贸易,鼓励了国内储蓄。改革后的头两个月,就连续出现出超现象,以后尽管又变为入超,但入超数量明显减少。海外华侨汇款也大幅度增加。
    这一时期工业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各类工厂的兴建上。由于各粪工厂的增多,这一时期的工业品产量也有了很大提高。在矿业方面,国民政府开展工业建设运动,以资源委员会、建设委员会和实业部为核心建设了一批厂矿企业。但在重工业方面,国营企业占据了垄断的地位。民营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方面。南京国民政府在十年间的工业生产总值都以高速增长,十年增长了80%多。
    中国地域广大,交通在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中,国民政府积极整理旧路,扩建新路,为适应国防需要,各主要铁路均进行了防空准备。并完成了多条铁路的建设,改变了分布不均的状况,增加了客流和货运量。公路建设发展迅速,全国公路里程达十万公里以上。此外,航空运输业也开始起步。
农业方面,基本处于起伏不定的发展状态之中,但仍保持了不断的提高,在30年代中期,达到了峰值。
抗战爆发前,南京政府统治的十年中,中国经济特别是现代化的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仍然巨大,而日本的侵华战争使短暂的发展结束,而取得的成果也很快消失殆尽。
第八章抗日战争
内容概述
    这一章主要考查抗日战争时期的各方面的内容,是以往各校中国近现代专业考研命题中经常考查的重点内容。不仅要做到全面的了解,又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大纲分以下方面来考查:日本侵略东北与伪满洲国成立;抗日救亡运动;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与日军暴行;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延安整风与中共“七大”;抗日根据地的开拓和建设;中国军队的反攻;日本投降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抗战时期的社会经济。
    这一时期,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分离”华北、最终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时期,也是中国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过渡的时期。其历史发展脉络如下: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步步加深及其政策的变化,导致中国国内政治形势和主要矛盾变化,导致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高涨,也导致国共两党政策的变化。
    八年抗日战争(1937年7月~1 945年5月)可分为三个时期。(1)抗战初期(1937年7月~1938年10月);(2)抗战中期(1938年10月~1943年)也是战略相持阶段,武汉会战以后,中国的抗战转入了相持阶段;(3)抗战后期(1944~1945年8月)。豫湘桂战役后,中国军队逐渐转入了战略反攻阶段,直至最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双方之间既有合作,又有摩擦,但是合作抗日是主流。两党为了适应全国抗战的大形势,各自在政策上又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这种改变也影响了后来的两党关系。
    为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掀起了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潮,也显示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御外侮的决心和毅力。
复习建议
    考生在复习中不仅要注重对历史事实的陈述,而且要注重在一定程度上的深度分析;既要从全局上把握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影响,又要具体地了解个中细节。
    在复习时,首先要对基本史实作全面的掌握,搞清楚具体细节及前因后果,以应对选择题中出现的细节题及分析实质、基础等题;其次,对于遇到的名词如“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淞沪会战、“八•一三”事变、百团大战、皖南事变等知识点应作系统的总结,以应对名词解释;再次,在掌握基本的史料的基础上,对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作出比较、分析或评价,如“攘外必先安内”、卢沟桥事变等问题的评价;同时,要了解关于抗日战争的各方面的史料,并能对史料进行深层次挖掘,结合所掌握知识对有关史料进行分析等等;最后,应考虑问题将以何种形式考查,如名词解释则略答,如简答则加以扩展。
    另外,考生应注意当时国共两党的政策关系的变化,以及发生变化的原因、背景;当时国内外形势变化对于中国抗战的影响;认识和掌握抗日战争的历史、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华民族顽强的抗战精神,民族大团结的局面。
核心内容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动机以及策略;中国抗战形势的变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重要的战役及其所带来的影响;中国各阶层共御外侮即抗日救亡运动;南京大屠杀与日军暴行;中国抗战的特色: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功绩。
命题预测
    本章内容是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要篇章,重要的知识点较多,也是历年各高校命题的重点,考生应作全面而又细致的复习。重要的事件、战役如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等是历年来名词解释的热点;重大事件的背景、影响则经常出简答题或者是史料分析题。总之,这一章既可以出细节性的选择题和名词解释,也可以考查全面的理论问题,考生应重点关注本章。
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日本关东军认为(  )事件是军事干涉东北的最好借口。日本驻沈阳总领事林久治郎向辽宁省
  政府提出正式抗议
  盘“九•一八”事变  B.中村事件    C.宝山事件    D.“七七”事变
2.“九•一八”事变后,国际联盟调查团提出“国际合作为最善之解放”,其实质是(    )
  A.要求中国放弃东北局部,以保全国大局,纵容日本侵略
  B要求日本接受国联调查报告的结论
  C.要求日本接受中国的要求,恢复“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原状
  D.要把中国东北变成列强共管的殖民地
3.促使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大举侵华的因素有(  )
  ①日本国内爆发了经济危机,阶级矛盾尖锐②欧美列强怂恿和支持日本侵华③国民党政府
  竭力围剿红军,提供了可乘之机④德日结成同盟,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日本决定了侵略中国和称霸西太平洋的纲领是(    )
  A.《帝国军队用兵纲领要旨》    B.《国策基准》
  C.《对中国实施的策略》    D《近卫三原则》
5.“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的最根本原因是(    )
  A.持“枪不如人,炮不如人”等亡国论调    B.期待国联公正解决
  C.让出东北以希望日本不再侵略其他地方  D.集中力量“围剿”红军
6.下列战役发生在敌后战场的有(    )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枣宜会战    D.豫湘桂战役
7.日本占领下列城市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上海②北京③天津④南京⑤武汉⑥广州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①④⑤⑥    C.②①③⑤④⑥    D.③②①④⑤⑥
8.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的标志是(  )
  A.淞沪会战结束    B.台儿庄战役胜利
  C晋察冀等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D.抗日相持阶段的到来
9.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将沦陷区矿业、钢铁业和交通运输业等交由日本公司专营,打出的名义是(  )
  A.“军管理”    B.“委托经营”    C.“中日亲善”    D.“中日合办”
10.在打退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中,共产党坚决执行的原则是(  )
  A.赢得全国人民的同情和拥护
  B博得国际舆论的称赞和声援
  C.有理、有力、有节
  D.灵活、坚定、抗争
11.以下对1938年10月以前国民政府抗战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消极避战导致大片国土丢失    B.积极反共导致对日作战不力
  C.迟滞了日本军队的侵略进程    D.努力奋战保住西部大片国土
12.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目的在于(    )
  A.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    B.粉碎亲日派夺取政权的阴谋
  C.表现共产党主张抗日的诚意    D.实现全民族的抗战
13.(  )的签订,默认了长城一线为伪满洲国国界,为日军重入长城各口埋下了伏笔
  A.《塘沽协定》    B.《秦土协定》    C.《何梅协定》    D.《淞沪停战协定》
14.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总司令是(  )
  A.吉鸿昌    B.方振武    C.冯玉祥    D宋哲元
15.“和平未到完全绝望之时,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亦决不轻言牺牲。”“否则即当听命党国下最后之决心。”这是国民党哪次会议时蒋介石提出的?(    )
  A.国民党五大    B.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
  C.国民党临时代表大会    D.制宪国大
16.西安事变后,在国民党内部中不是力主和平解决事件的是(    )
  A.宋美龄    B.何应钦    C.孔祥熙    D.宋子文
17.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通过(    )决议,国共合作初步形成
  A.《确定救国救党决议案》    B.《召集国民大会及宣布宪法草案》
  C.《关于根决赤祸之决议案》    D.《关于积极推行本党政策案》
18.1938年4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成立,主管宣传工作,(    )出任厅长
  A周恩来    B.郭沫若    C.任弼时    D.邹韬奋
19.国共合作之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其中原是红四方面军的是(    )
  A.第一一五师    B.第一二零师    C.第一二九师    D.新四军
20.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哪一次会议中提出了全民族的抗战?(    )
  A.洛川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西柏坡会议    D.十二月会议
21.1938年5月,毛泽东针对当时的论调、情绪发表了哪两部军事论著?(    )
  A.《论持久战》和《论联合政府》
  B.《论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中的战略问题》
  C.《新民主主义论》和《抗日游击战争中的战略问题》
  D.《共产党人》和《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22.国民党成立了用来协调战时的金融政策及其各银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组织是(    )
  A.中国银行    B.中央银行    C.交通银行    D四联总处
23.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一直没有放弃适当条件的对日妥协,于是,中日之间开始秘密接触,日本称之为(  )
  A.桐工作    B.中日友好    C.大东亚共荣    D.共荣共建
24.一些外国友人亲自来华参加中国的抗战,其中不属于美国的是(  )
  A.爱德加斯诺    B.汉斯希伯    C.史沫特莱    D.爱泼斯坦
25.随着战争的开展,日本逐渐形成了“以华治华”的政策,它的原则是(    )
  A.大东亚共荣    B.共荣共建    C.分治合作    D.以战养战
26.汪精卫出逃后,向蒋介石发表了(    ),在国内掀起了一股巨大的妥协投降逆流
  A.《和平建议》    B.《日华协议纪录》
  C.《日华新关系调整要纲》    D.《中日友好条约》
    •186•
27.“七七”事变后,中共中央将减租减息写进(  )
  A.《兴国土地大法》    B.《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C《井冈山土地法》    D.《共产党人》
28.毛泽东从事了大量理论研究工作,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理论,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这一范围的是(  )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人》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联合政府》
29.从1939年春天起,国共双方军队在驻防结合部的摩擦冲突不断升级,不是这一时期惨案的是  (    )
  A.确山惨案    B.十二月事变    C皖南事变    D.“一二•一”血案
30.中国远征军入缅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是(    )
  A.仁安羌战役    B.缅甸战役    C.同古城保卫战    D.豫湘桂战役
  二、名词解释
1.“一二•九”运动    2.日本大陆政策    3.台儿庄战役    4.武汉会战
5.新四军    6.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7国民参政会    8.八一宣言
9.福建事变    lo.百团大战    11.皖南事变    12七君子事件

相关话题/历史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历史唯物主义——考研政治整理
    历史唯物主义 人类社会怎么样:社会发展动力系统 (2012年多选 第18题)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无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6-12-14
  • 2015年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综合考研真题
    中国史部分 一、名词解释 宗法制、宗主督护制、秦律与汉律、两税法、大礼议、两宋书院、中央研究院、四清运动 二、简答题 1、两宋雇佣与手工业发展。2、试分析战国时期国家体制 3、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作用与反法西斯战场的地位 三、材料题 一段关于文献资料类型的材料,古文献、竹简等 (1)作者是 (2)孔子璧书是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6-12-11
  • 2015年复旦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
    名解名词解释: 1、春秋三传 2、租庸调制 3、刘智 4、马嘉理事件 5、唐才常 6、双十协定 7、荷马史诗 8、十字军东征 9、新航路的开辟 10、联合国 简答题: 1、古文翻译为《国语楚语下》观射父答楚昭王问话,及其史料的价值意义 2、《职方纪要》内容及其意义 3、四部当代思想史著作作者加一句话评论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6-12-11
  • 黑龙江省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创历史之最
    人民网哈尔滨11月25日电(杨海全)记者从黑龙江省招生考试院获悉,2017年黑龙江省硕士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报名工作刚刚结束。全省报 名人数共计67189人,比去年增加了10544人,增幅为18.6%,为该省历年来报名人数最多的一年。其中,报考全国统考的考生53117人,推荐免 试3522人,单独考试236人,管理类联考8101人,法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6-12-04
  • 陕西师范大学911中国历史文献考研真题
    陕师大911真题 13年初试 名词解释 正史 三礼 刘知几 城濮之战 说课 合作学习 简答题 1、 为什么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2、 简述《汉书》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3、 中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政书? 4、 训诂的书籍 5、 中学历史教学有哪些特点? 6、 简述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6-10-07
  • 厦门大学642历史学基础考研真题
    厦门大学642历史学基础2014-2016考研真题 目录 2014年厦门大学642历史学基础考研真题...................................................................................... 1 一、名词解释(100分) .....................................................................................................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6-10-07
  • 厦门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汇总
    厦门大学历史学1999-2004考研真题汇总(含世界史) 目录 厦门大学199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国通史) ............................................................ 1 名词解释 .....................................................................................................................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6-10-07
  • 清华大学2008建筑历史(非历史专业)考研真题
    2008 年清华建筑历史(非历史专业)试题 2008 年 03 月 02 日 星期日 22:32 一、填表(20 空 10 分) 序号 建筑名称 建造时代 建造地点 例 帕提农神庙 古希腊 希腊雅典 1 拉维莱特公园 2 义慈惠石柱 3 万神庙 4 佛宫寺释迦塔 5 施罗德住宅 6 妙应寺白塔 7 法隆寺金堂 8 麟德殿 9 坦比哀多 10 长陵祾恩殿 11 吉萨金字塔 12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27
  • 兰州大学历史学历年真题
    兰州大学2000年历史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1、太康失国 2、郡国并行 3、怛罗斯战役 4、察合台 5、监察御史 二、简答题(任选两题,每题25分,共50分) 1、女岐无合夫,焉取九子出自何书?反映当时是何种社会? 2、何谓王与马共天下? 3、何谓ldqu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2
  • 西南交通大学2003建筑历史与建筑技术考研真题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