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寒旱所考博自然地理学简答、论述补充1-12题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5-07-01

论述题
1我国自然地理区域分异的特点(中国地域分异的特征)
我国位于中纬度地区,加以海陆分布,大地貌的影响显著,所以地域分异现象十分复杂。大尺度的地域分异包括纬度地带性,干湿地带性和大地貌分异。自然地带只有在广大低平地区或内陆平坦地区,在纬度地带性作用占优势时,才大致与纬线平行。在一些地区,地带分异往往与纬线成斜交方向,例如东北地区,内蒙古地区等,既存在气温的南北差异,又存在湿度的东西更替,两者相互作用使地带的排列呈与纬线斜交方向。
自然地带的宽度在各地不相同,在地势急剧变化的地区,或从大陆性区域与海洋性区域接触处,地带的分布甚至可以发生间断或尖灭。例如,大陆中部温带草原地带与荒漠地带,在东北地区转变为海洋性森林地带处发生尖灭,秦岭以南的亚热带,在西部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而发生间断。
大高原、大山系和广大平原的地貌差异或是山地,高原和平原的组合差别,例如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等,则是大地貌的分异单位。
我国地域分异的基本轮廓,一方面是水热条件变化引起的水平地带性分异,另方面是地貌变化引起的垂直分异。水平分异是第一性的,垂直分异是第二性的。
(一)水热条件变化引起的水平地带性分异
决定我国水热条件分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它决定着气温的南北差异)、距海远近(引起气候湿润程度的差异)和地形。这三方面是综合起作用的。但是,在不同的地区,三者彼此作用的强度却有很大的差别。
东部地势低平,自北而南,从寒温带经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直到赤道带,具有纬度地带性差别,温度基本上自北而南升高。季风的更替和地形的影响使这种温度变比表现更为复杂。
(二)大地貌的分异特点
我国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地势呈阶梯式分布。东部地势低平,水热条件所决定的自然地带自北而南表现出有规律的更替。第二级阶梯由广阔的高原和大盆地组成。因地势较高,距海较远,自然地带分布总的格局未受破坏,但已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异,而且愈向西部,变异愈明显。青藏高原为最高一级阶梯,由于地势很高,自然景观的形成、演变和地域分异规律与我国其他地区迥然不同,它虽然位于中纬度西风带与亚热带范围内,但呈现高寒荒漠、高山草原、高山草甸灌丛景观,它既不同于同纬度低海拔的水平地带性,也不同于同纬度的山地垂直带性,而是在垂直高度变化的基础上叠加了水平地带的影响。
众多的山地,因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绝对高度与相对高度、山体的大小和形状、坡向和坡度的不同,形成类型繁多的山地垂直带谱,与水平地带相互交错,增加了地域分异的复杂性。另方面,山地排列方向规律性明显,东西方向的山地大多构成我国气候上的明显分界,阴山、天山、昆仑山、秦岭、南岭等对南北运行的气流都有一定的阻隔作用,山地南北两侧景观明显不同。华夏走向山脉对于季风的推移也有明显影响。我国东北、华北的自然地带呈东北-西南方向,与华夏走向山脉的配列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总之,我国自然条件的区域差异是相当复杂的。我国水热条件的地带性分异并不是简单的温度分异的结果,非地带性等因素也是形成我国水平地带性分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说,非地带性因素对我国自然环境的区域分异所起的作用不低于地带性因素,而且还影响了地带性条件的实际表现。
2青藏高原研究进展和争论
(1)新生代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与东亚环境演化
研究表明,青藏地区在第三纪经过两次隆升与夷平的旋回,导致第三纪中期我国环境变化剧烈。316MaBP以来高原整体阶段性快速隆升,对高原本身及东亚自然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末次间冰期以来的气候环境记录及重大气候突变事件
古里雅高分辨率冰芯记录研究表明,高原末次间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可划分为5个明显的阶段:末次间冰期(125~75kaBP)、末次冰期早冰阶(75~58kaBP)、中间冰阶/间冰段(58~32kaBP)和晚冰阶(32~10kaBP)以及全新世(10kaBP~至今),分别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MIS)5~1阶段对应。
(3)青藏高原2ka以来温度、降水变化特征
青藏高原2ka以来气候环境变化代用资料丰富,有冰芯、湖芯、树轮及历史文献等。
3.1温度变化特征
研究表明,高原公元初较冷,2—3世纪稍暖,可能高出现代1度以上。但3—5世纪较为寒冷,约比现代低1度。6世纪明显变暖,到11世纪中叶为相对温暖时期。11世纪末发生了2ka以来幅度最大的降温,之后进入13—15世纪的温暖期。此后,气候快速变冷,进入现代小冰期(15—19世纪),可分为3次冷期。第3次冷期结束以后,气候转暖趋势持续至今。
3.2降水与旱涝变化
古里雅冰芯与敦德冰芯终年积累量变化近似于降水变化。古里雅冰芯年积累量变化,自3世纪至今,初期降水较多,5世纪后期至15世纪降水偏低16—18世纪降水明显增加,19世纪降水又复减少20世纪又再增加。其间可较详细地划分出4次干期、5次湿期。
总体讨论温度与降水关系,可发现:一般在大的时段上,暖期多降水,冷期少降水。在10a际的时间尺度上,温度与降水相关,温湿组合呈现冷湿、冷干、暖湿、暖干的多种搭配。不同的气候区更有不同表现,研究清楚温度与降水组合关系和机制,对于10a际未来气候预测有重要意义。
(4)青藏高原近代气候变化及其环境响应
青藏高原幅员广、海拔高,长波辐射在地表辐射平衡中占有重要分量,地面又较干旱,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较小,所以高原对温室气体作用的响应应比其他地域灵敏,并与全球环境变化关系密切。研究表明,青藏高原近代气候变化与其环境响应显著。
4.1青藏高原近代气候变化时空特征
青藏高原百年来的气候经历了3次突变(4个阶段):20世纪初至20年代初为冷期,20年代至60年代初为暖期,60年代中至80年代初气候转冷,80年代以来高原各地先后进入一个气温持续偏高的时期。高原气温变化的阶段性与北半球基本一致,气温变幅大于中国东部。这种冷、暖气候期分别对应着弱、强的高原季风活动。
4.2青藏高原近代气候变化的环境响应
冰冻圈(冰川、积雪和多年冻土)既是青藏高原气候形成的重要因子,又是对全球变化最为敏感的指示器。青藏高原冰冻圈对近代气候变化的响应明显,且区域差异显著。
争论:高原隆升过程的争论
20世纪70年代末李吉均等认为,青藏地区在上新世中晚期,地面的平均海拔在1000m以下, 自上新世晚期和第四纪早期才开始强烈隆升。9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对这一观点相继提出了挑战,对隆升开始加速的时间存在重大分歧。有学者主张青藏地区在14MaBP时已达到最大高度并发生东西向拉伸塌陷,其后平均海拔开始降低。更多的学者则认为青藏地区在8MaBP以前已达到现今高度,其根据是:当时阿拉伯海上涌流增强,表明印度洋季风出现或增强;波特瓦尔高原气候变干,植被由森林变为草原;拉萨西北羊八井地堑断裂活动发生在8Ma前后。
我国学者对岩石圈地球物理和大地构造、岩石抬升年龄、侵入体剥离速度等的研究结果与从新生代地层、湖芯所获得的信息作了比较。新近的研究揭示,自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以来,青藏高原的隆升是多阶段、非均匀、不等速过程。夷平面的研究表明,青藏地区在新生代大致经历了三期地面抬升(分别在距今45Ma~38Ma,距今25Ma~17Ma和距今3.6Ma以来)和两度夷平。前两期地面抬升造成的高原平均高度可能均不超过海拔2000m;在3.6Ma前形成一个面积广阔的夷平面,估计其高度低于海拔1000m。最强的隆升运动发生在第三纪末和第四纪早期,高原主体是经历了由此开始的新构造运动才形成目前面貌的。
3人类作用对干旱区影响
人类作用对干旱区的影响体现在负面影响和正面影响两个方面。
负面影响主要有: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草场退化和植被衰退,从而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1)随着人口的增加,意味着对物质需求的增加。为满足这种日益增加的物质需求,人类必然要不断加大土地的承载力,以提高总的生产水平。开垦面积虽然呈增长趋势,但其质量明显下降,加上气候干旱,以及不科学的耕作方式,致使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耕地退化和次生盐碱化较为严重。大量耕地的退化驱使人们又去不断的毁林、毁草造田,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同时,耕地扩张所造成农业用水需求无节制的增长,导致中上游截留下游淡水资源,使得下游地下水利用规模逐年扩张引致地下水位快速下降和水质迅速恶化。
(2)畜牧业的快速的发展会造成过度放牧、草场退化等问题。牲畜业的发展会使牲畜头数超过草地的承载量,从而使草场退化。特别是春季放牧(返青的牧草正处在贮藏营养物质时期),对草场的破坏是最严重的,由于牲畜啃食、践踏使草地植被得不到休养生息的机会,造成草场退化。从而使得草甸、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等景观类型向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转化,特别是对草甸景观,使其面积减少,形状趋于破碎化发展。
(3)同时,伴随人口的增长,还会出现过度樵采、滥采、乱挖等人为活动。这些活动在景观变化中也是不可忽视的。如:过度樵采对荒漠化景观的影响严重,沙区每户每年烧薪柴,这些薪柴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沙区的灌木、半灌木和沙荒地上生长的蒿草及树木等。冬季樵采过后,地表覆被减少,整个表土都显露出来,加之冬季干早多风的天气条件,造成土地荒漠化的扩展,这些人类活动都导致了植被衰退和破坏,共同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灾难性突变。
随着人类文明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意识到干旱区环境的危机,以及对人类的负影响。从而采取措施治理干旱区。对干旱区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正面影响。主要有:因地制宜,人工绿洲,人工治沙。
(1)根据区位条件,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农用地与非农用地、农业用地内部之间要统筹兼顾,在区域内建立良性的生态平衡,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促进区域土地的开发利用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加强草原“三化”治理,恢复可利用草原,建设基本草原,实现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优化。坚持大规模退耕还草,实行草田轮作,开展人工种草,恢复植被。科学利用草地资源,发展草业经济和生态效益型畜牧业,逐步实现由放牧草场向生态草业经济转变。
(3)加强对植被建设的管理,努力解决林牧矛盾。通过大力推广种草养畜,改造现有草地,实施圈养舍饲和限牧、禁牧措施,保护植被建设成果。加强植被建设的科技投入,充分挖掘生物资源的生产潜力,选择和推广适应性更强、效益更高的树种、草种。
4人地关系,自然地理,对资源的利用(资源的综合利用是当前我国协调人地关系的有效途径)
1资源的综合利用,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资源的综合利用,近几年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例如:1995年,全国“三废”综合利用产值为203亿元,是1990年的三倍半;再生资源回收总价值为290亿元。但是,目前经济增长方式仍没扭转那种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型模式,表现在我国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还很低,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只有30%左右,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也只有43%,近70%的废旧物资还未能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和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本世纪末的目标,是将全国“三废”综合利用产值和再生资源回收总值分别提高到290亿元和400亿元以上。可见,挖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在降低投入、增加产出、提高效益等方面存在很大的潜力,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的人均资源低于世界人均水平的国家来讲,资源的综合利用更显得意义非凡。
2资源的综合利用,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的国家正处在迅速推进工业化的发展阶段,而我国人均耕地、水、森林和不少矿产资源均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我们要用有限的甚至是相对短缺的资源,去满足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地发展。因此,广泛开展资源的综合利用,是功在当代、益及子孙的战略举措,因为它能使许多原料、材料和燃料变一用为多用,变小用为大用,使各种废气、废物、废水变成有用之物,甚至那些有害之物通过综合利用也能变成宝物。在这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的过程中,减少了污染物,净化了环境,实现了人类活动与环境的良性发展,起到对环境的保护作用。资源综合利用可减少资源浪费,对非可再生资源可相对延长寿限,对可再生资源可促其更新、循环利用,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话题/地理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中科院寒旱所考博自然地理简答论述题汇总(整理)
    简答论述题: 1、何为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2、区域分异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作用? 3、何为自然地里系统的地域性?形成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4、试述自然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理论及其在人类实践中的意义? 5、简述自然地域分异与人类生产实践的关系? 6、简述理想大陆水平地带分布图式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7-01
  • 中科院寒旱所考博自然地理简答论述题汇总
    简答论述题: 1、何为自然地域分域规律?形成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2、简述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环流系统? 3、论述中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 4、论述青藏高原热力和动力作用以及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5、简述冰川发育的条件,与气候变化的主要关系? 6、按照形态、地域、物理性质和气候条件,冰川分别有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7-01
  • 中国科学院自然地理学考博试题(2004-2005-2006三年)
    中国科学院2004-2006年自然地理学博士试题 中国科学院2006年自然地理学博士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梅雨 初夏时期从中国长江流域到日本南部雨期较长的连阴雨。因时值梅子黄熟,故名 2、基流 3、物候谱 4、山海经 5、光合潜力 6、焚风效应 7、超渗透流 8、雅丹地貌 9、土地分异 10、地理大发现 二、问答题 1、土壤侵蚀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7-01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化所自然地理考博试题(2002-2003-2004年)
    2002-2004年中科院广州地化所自然地理试题 2002年 一、名词解释 1、自然地理 2、风化作用 3、自然保护区 二、选择题 1、中心地理论,首先提出的是德国地理学家( ) A、克里斯塔勒 B、洪堡 C、李斯特 D、韦勃 2、我国目前确认为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为:() A、大于50万人 B、大于100万人 C、大于200万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7-01
  • 华中师范大学2015-2014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
    14《人文地理》 一、名词解释(10*5) 雾霾、树线、冰芯、极锋、风暴潮、红树林、大陆度、地面有效辐射、化学风化、Bergman定律 二、简答(9选6 6*10) 1、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 2、沉积岩层面构造的类型及各自沉积形成的环境 3、荒漠的类型及各类型的空间分布关系 4、海上明月共潮生江流婉转绕芳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6-21
  • 武汉大学城市地理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 1.城市基本特征 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主题,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经济活动为基础,社会联系紧密的有机体。 密集型、高效性、高效益、多元性、动态性、系统性、 城市的快速发展,演绎出众多城市问题~~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以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城市。城市是分工的结果。#61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6-10
  • 武汉大学旅游地理学考试重点
    1. 闲暇(Leisure)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 游憩(Recreation)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它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出度假都属于游憩。 旅游(Tourism)是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 2.旅游地理学:研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6-10
  • 南京大学2014年815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考研真题
    2014 一. 填空题(1分*70) 1.地理信息系统简称( ),英文全称通常为( )。 2.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包括以下5个主要部分,按照重要性由小到大排列,依次是:( ),( ),( ),( ),( ) 3.地理信息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特征、( )特征、( )特征。 4.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的数据输入设备有:( )仪、( )仪、( )设备。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5-31
  • 南京大学2013年815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真题
    2013 一. 填空题:(1分*70) 1.地理信息系统简称( ),英文全称通常为( ) 2.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包括以下5个主要部分,按照重要性由小到大排列,依次是: ( ),( ),( ),( ),( )。 3.一个完整的地理信息系统需要包含很多种类的软件协同工作,这些软件按照功能可以分为:( )软件,( )软件,( )软件等。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5-31
  • 南京大学2005-2008年815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考研真题
    2005 一. 请将下列栅格矩阵数据结构转换成相应的游程编码数据结构和线性四叉树数据结构的压缩存储形式。 二.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多边形的矢量数据结构转换为对应的栅格数据结构时, 1. 为什么会存在两种不同的转换算法?即基于弧段的栅格化算法和基于多边形的栅格化算法。2. 在基于多边形的栅格化算法中,请举出四种具体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