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解题套路精华版(共52页)(4)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24

  1998-1-45、46

  45-46基于以下题干:

  在某住宅小区的居民中,大多数中老年教员都办了人寿保险,所有买了四居室以上住房的居民都办了财产保险。而所有办了人寿保险的都没办理财产保险。

  45.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以下哪项关于该小区居民的断定必定是真的:

  I. 有中老年教员买了四居室以上的新房。

  II. 有中老年教员没办理财产保险。

  III.买了四居室以上住房的居民都没办理人寿保险。

  A.I、II和III。

  B.仅I和II。

  C.仅II和III。

  D.仅I和III。

  E.仅II。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C。

  大多数中老年教员办了人寿保险,而所有办了人寿保险的居民都没办理财产保险,所以大多数中老年教员没办财产保险,这是Ⅱ。买了四居室以上住房的居民都办了财产保险,而所有办了人寿保险的居民都没办理财产保险,所以,买了四居室以上住房的居民都没办理人寿保险(否则矛盾了),这是Ⅲ。中老年教员和四居室以上住房之间没有建立因果联系,推不出Ⅰ来。

  46.如果在题干的断定中再增加以下断定:

  “所有的中老年教员都办理了人寿保险”,并假设这些断定都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必定是假的?

  A.在买了四居室以上住房的居民中有中老年教员。

  B.并非所有办理人寿保险的都是中老年教员。

  C.某些中老年教员没买四居室以上的住房。

  D.所有的中老年教员都没办理财产保险。

  E.某些办理了人寿保险的没买四居室以上的住房。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A。

  题干发生了一个变化,从“大多数中老年教员都办理了人寿保险”加强为“所有的中老年教员都办理了人寿保险”,这就意味着所有的中老年教员都没办理财产保险。而买了四居室以上住房的居民都办了财产保险,这就是说“所有的中老年教员”和“买了四居室以上住房的居民”这两个集合没有任何交集。所以这选项A“在买了四居室以上住房的居民中有中老年教员”就为假了。

  1999-10-77、78

  77~78题基于以下题干。

  本问题发生在一所学校内。

  学校的教授们中有一些是足球迷。

  学校的预算委员会的成员们一致要把学校的足球场改建为一个科贸写字楼,以改善学校收入状况。

  所有的足球迷都反对将学校的足球场改建成科贸写字楼。

  77. 如果以上各句陈述均为真,则下列哪项也必为真?

  A. 学校所有的教授都是学校预算委员会的成员。

  B. 学校有的教授不是学校预算委员会的成员。

  C. 学校预算委员会有的成员是足球迷。

  D. 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预算委员会的成员都是学校的教授。

  E. 有的足球迷是学校预算委员会的成员。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B。

  B项必为真。因为所有的足球迷都反对改建足球场,而所有的预算委员会的成员都主张改建足球场,因此,所有的预算委员会的成员都不是足球迷。又有的教授是足球迷。因此有的教授不是预算委员会的成员。其余各项均不必定为真。

  78. 如果作为上面陈述的补充,明确以下条件:所有的学校教授都是足球迷,那么下列哪项一定不可能是真的?

  A. 有的学校教授不是学校预算委员会的成员。

  B. 学校预算委员会的成员中有的是学校教授。

  C. 并不是所有的足球迷都是学校教授。

  D. 所有的学校教授都反对将学校的足球场改建为科贸写字楼。

  E. 有的足球迷不是学校预算委员会的成员。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B。

  B项不可能真。因为所有的教授都是足球迷,因此所有的教授都反对改建足球场;而所有的预算委员会的成员都主张改建足球场。因此不可能有预算委员会的成员是教授。

  (周建武 著名逻辑辅导专家 复旦版《MBA联考300分奇迹》主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预设或寻找假设型

  预设或寻找假设型也是考试的一个重点。这类题型主要表现形式有:

  (1)加上一个条件就变成了一个有效的三段论推理,比如题目中问到“上面的逻辑前提是哪个?”“再加上什么条件能够得出结论”;

  (2)题干给出前提和结论,然后提问你假设是什么?或者要你提出正面的事实或有利于假设的说明,则加强论点,否则削弱论点。比如问到“上文的说法基于以下那一个假设?” “上述结论中隐含着下列哪项假设?” “上述议论中假设了下列哪项前提?”

  (3)以题干为结论,要求在选项中确定能推出题干的前提。或者,需要补充什么样的前提,才能使题干中的推理成为逻辑上有效的推理?

  由于这种题型是题干推理中的前提不足够充分以推出结论,要求在选项中确定合适的前提,去补充的原前提或论据,从而能合乎逻辑地推出结论或有利于提高推理的证据支持度和结论的可靠性。因此,做这类题的基本思路是紧扣结论,简化推理过程,从因果关系上考虑,从前提到结论,中间一定有适当的假设,寻找断路或是因为“显然”而省略掉的论述,也就是要“搭桥”,很多时候凭语感或常识就可以找到所要问的隐含的前提。解题还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考虑:一是,所寻找的假设应当是原文命题成立的必要条件;二是,假设的正确选项如果取反,能够推翻原文的推理;三是,对不确定选项的判断取反后,看是否能够推翻原文。

  进一步说,这类题型涉及到逻辑中的“预设”问题。预设有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之分,语义预设是一个命题及其否定都要假定的东西,是一个命题能够为真或为假的前提条件;语用预设则可以表述为,如果话语A只有当命题B为交谈双方所共知时才是恰当的,则A在语用上预设B。由于日常交际中的推理都是具有某些共同背景知识的人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的,不必列出所有必需的前提,但要注意的是这种省略本身可能不是真的或这种省略推理中可能暗含着逻辑错误。因此,在批判性思维中,常常需要把这些被省略的前提、假定、预设补充到推理过程中来,以便考察被省略的前提是否真实,推理过程是否正确,即对推理者的推理进行评价。同时,由于这种省略形式的前提对结论提供了不充分的支持,有时候需要加强前提以便对结论提供更强的支持,或对该论证提供更好的辩护。被补充到前提中去的,可以是某个一般原理如因果关系陈述,也可以是某个假设、假定或事实性断言。对前提的加强可以到使该推理成为形式有效的推理的地步,但更多的时候只是提高了推理中前提对结论的证据支持度。

  

  1997-1-16

  母亲要求儿子从小就努力学外语。儿子说:“我长大又不想当翻译,何必学外语。”

  以下哪项是儿子的回答中包含的前提?

  A.要当翻译,需要学外语。

  B.只有当翻译,才需要学外语。

  C.当翻译没什么大意思。

  D.学了外语才能当翻译。

  E.学了外语也不见得能当翻译。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B。

  儿子的结论是不学外语,理由是不想当翻译,其推理过程是:“只有当翻译,才要学外语,我不想当翻译,所以不要学外语”(这是一个必要条件推理,把“当翻译”作为“学外语”的必要条件)。

  选项C只是反映儿子对当翻译的态度,排除。选项E撬怠把庥铩辈皇恰暗狈搿钡某浞痔跫⒉荒芩怠暗狈搿笔恰把庥铩钡谋匾跫谎 Q∠預、D不选,因为该两项选择表示“当翻译”是“学外语”的充分条件,并不一定必要,不当翻译也可能需要学外语。

  1998-11-74

  无论是工业用电还是民用电,现行的电费价格一直偏低。某区推出一项举措,对超出月额定数的用电量,无论是工业用电还是民用电,一律按上调高价收费。这一举措将对该区的节约用电产生重大的促进作用。

  上述举措要达到预期的目的,以下哪项必须是真的?

  Ⅰ。有相当数量的浪费用电是因为电价格偏低而造成的。

  II. 有相当数量的用户是因为电价格偏低而浪费用电的。

  III.超额用电价格的上调幅度一般地足以对浪费用电的用户产生经济压力。

  A.Ⅰ、Ⅱ和Ⅲ。

  B.仅Ⅰ和Ⅱ。

  C.仅Ⅰ和Ⅲ。

  D.仅Ⅱ和Ⅲ。

  E. Ⅰ、Ⅱ和Ⅲ都不必须是真的。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C。

  本题与“1998-1-27”类似。

  容易把“有相当数量的用户是因为电价格偏低而浪费用电的”这个选项也选进来,其实不妥。比如尽管相当数量的用户因为电价低而浪费用电,但浪费的总量很有限,在浪费用电的总量中有相当数量的浪费用电是因为公费支出的(所以大家浪费不在乎)或是缺乏节电意识造成的。那么你提高电价就不一定达到目的,而不如采取别的措施(比如限制公费缴纳电费的总额或是加强宣传节电的力度等等)了。

  2000-1-72

  在西方几个核大国中,当核试验得到了有效的限制,老百姓就会倾向于省更多的钱,出现所谓的商品负超常消费;当核试验的次数增多的时候,老百姓就会倾向于花更多的钱,出现所谓的商品正超常消费。因此,当核战争成为能普遍觉察到的现实威胁时,老百姓为存钱而限制消费的愿望大大降低,商品正超常消费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上述论证基于以下哪项假设?

  A. 当核试验次数增多时,有足够的商品支持正超常消费。

  B. 在西方几个核大国中,核试验受到了老百姓普遍地反对。

  C. 老百姓只能通过本国的核试验的次数来觉察核战争的现实威胁。

  D. 商界对核试验乃至核战争的现实威胁持欢迎态度,因为这将带来经济利益。

  E. 在冷战年代,上述核战争的现实威胁出现过数次。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A。

  题干的论证必须基于这一假设,即当核试验次数增多时,有足够的商品支持正超常消费。否则,即使老百姓倾向于花更多的钱,也不会出现商品正超常消费。因此,A项是必须假设的。

  题干说明,老百姓能通过本国的核试验的次数来觉察核战争的现实威胁,但显然并不说明,老百姓只能通过本国的核试验的次数来觉察核战争的现实威胁。因此,C项并非是必须假设的。

  D项是对题干论证的一个可能的推论,并非是题干的论证本身必须假设的。

  E项是对过去的一个陈述,不是必须假设的。

  但细究一下,本题还是存在漏洞,因为本题没有明确“正超常消费”的确切含义,如果核试验增多时,虽然没有足够的商品,但老百姓有更强的消费欲,引起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还算不算“有足够的商品支持正超常消费”。从这个角度看,选项A也未必是必须要假设的。

  (周建武 著名逻辑辅导专家 复旦版《MBA联考300分奇迹》主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说明解释型

  说明解释型考题也是一种重要的题型,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在题干中给出某种需要说明、解释的现象,再问什么样的理由、根据、原因能够最好地解释该现象,或最不能解释该现象,即与该现象的发生不相干。具体问法有:

  (1)下列哪项最能解释上述现象?

  (2)以下那种说法能够解释上文的数据或结果?

  (3)以下那种说法能够有助于解释上文叙述中的矛盾?

  解这类题型有时需要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但这些知识都属于语言常识和一般性常识,并且已经在题干或选项中给出,只是要求从中做一些选择和判断而已。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解释结果型,一般首先要明确解释的关键概念;对解释矛盾或差异型,思考的关键是抓住原文差异双方的差别,正是这一差别导致了现象的矛盾。

  1999-10-69

  全国各地的航空公司目前开始为旅行者提供因特网上的订票服务。然而,在近期内,电话订票并不会因此减少。

  除了以下哪项外,其他各项均有助于解释上述现象?

  A. 正值国内外旅游旺季,需要订票的数量剧增。

  B. 尽管已经过技术测试,这种新的因特网订票系统要正式运行还需进一步调试。

  C. 绝大多数通过电话订票的旅行者还没有条件使用因特网。

  D. 在因特网订票系统的试用期内,大多数旅行者为了保险起见愿意选择电话订票。

  E. 因特网上订票服务的成本大大低于电话订票,而且还有更多的选择。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E。

  因特网上订票服务的成本低,又有更多的选择,是可能减少电话订票的。

  1999-10-80

  英国研究各类精神紧张症的专家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在使用Internet之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反应。根据一项对10000个经常上网的人的抽样调查,承认上网后感到烦躁和恼火的人数达到了三分之一;而20岁以下的网迷则有百分之四十四承认上网后感到紧张和烦躁。有关心理专家认为确实存在着某种“互联网狂躁症”。

  根据上述资料,以下哪项最不可能成为导致“互联网狂躁症”的病因?

  A. 由于上网者的人数剧增,通道拥挤,如果要访问比较繁忙的网址,有时需要等待很长时间。

  B. 上网者经常是在不知道网址的情况下搜寻所需的资料和信息,成功的概率很小,有时花费了工夫也得不到预想的结果。

  C. 虽然在有些国家使用互联网是免费的,但在我国实行上网交费制,这对网络用户的上网时间起到了制约作用。

  D. 在Internet上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但很多时候信息过量会使人们无所适从,失去自信,个人注意力丧失。

  E. 由于匿名的缘故,上网者经常会受到其他一些上网者的无礼对待或接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信息垃圾。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C。

  “互联网狂躁症”是由于经常上网引起的。在我国实行上网交费制,会减少用户的上网时间,所以不会成为“互联网狂躁症”的病因。

  2000-1-32

  事实1:电视广告已经变得不是那么有效:在电视上推广的品牌中,观看者能够回忆起来的比重在慢慢下降。

  事实2:电视的收看者对由一系列连续播出的广告组成的广告段中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商业广告的回忆效果,远远比对中间的广告的回忆效果好。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事实2最有可能解释事实1?

  A. 由于因特网的迅速发展,人们每天用来看电视的平均时间减少了。

  B. 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每个广告的总时间长度减少了。

  C. 一般电视观众目前能够记住的电视广告的品牌名称,还不到他看过的一半。

  D. 在每一小时的电视节目中,广告段的数目增加了。

  E. 一个广告段中所包含的电视广告的平均数目增加了。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E。

  题干的事实2断定,在一段连续插播的电视广告中,观众印象较深的是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其余的则印象较浅;而E项断定,一个广告段中所包含的电视广告的平均数目增加了。由这两个条件可推知,近年来,在观众所看到的电视广告中,印象较深的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少,这就从一个角度合理地解释了,为什么在电视广告所推出的各种商品中,观众能够记住其品牌名称的商品的比重在下降。其余各项都不能起到上述作用。其中,A项可能有利于说明,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发展,人们所看的电视广告的数量减少,但不能说明,在人们所看过的电视广告中,为什么能记住的比重降低。

  (周建武 著名逻辑辅导专家 复旦版《MBA联考300分奇迹》主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或语义分析型

  阅读理解或语义分析型考题在逻辑考试中也比较常见。

  在我们平时的语言表达中也往往存在逻辑问题。对于日常语言由于所处环境的不同以及受话人个体的差异,往往有不同的理解。但在特定的语境下,一句话的含义应该是确定的。在需要确定一句话或一段话的真实含义时,有必要进行一定的语义分析。

  具体说,我们通常进行推理时,前提和结论之间总是存在着某种共同的意义内容,使得我们可以由前提推出结论。形式逻辑通常不理会推理内容的相关性,但批判性思维和以它为基础的MBA逻辑考试却要顾及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这种内容相关性,并为此设计了许多要考虑题干和备选答案之间的语义关联的考题。

  因此,解这类题的基本思路:一是要阅读仔细,通过对选项和题干的内容逐一对照,从迅速发现找到答案的线索;二是,充分运用自己平时积累起来的语感,力求准确理解、分析和推断题干给出的日常语言表达的句子或内容的复杂含义和深层意义。

  1997-10-50

  任何方法都是有缺陷的。如何公正合理选拨合格的大学生?目前通行的高考制度恐怕是所有带缺陷的方法中最好的方法了。

  以下各项都符合上述断定的含义,除了:

  A.被录取的大多数大学生的实际水平与他们的考分是基本相符的。

  B.存在落榜的考生,他们有较高的实际水平。

  C.存在被录取的考生,他们并无合格的实际水平。

  D.目前,没有比高考更能使人满意的招生制度。

  E.无合格的实际水平的考生被录取,是考场舞弊所致。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E。

  选项E将“无合格的实际水平的考生被录取”归结为“考场舞弊”,完全忽略了高考制度本身的缺陷,与题干的断定不符。

  1999-1-50

  虽然有许多没有大学学历的人也能成为世界著名的企业家,比如微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比尔•盖茨就没有正式得到大学毕业文凭,但大多数优秀的管理人才还是接受过大学教育特别是MBA教育。虽然得到MBA学位并不意味着成功,但还是可以说MBA教育是培养现代企业管理人才的摇篮。

  以下论断除了哪项外,都可能是以上题干的文中之义?

  A. 有些人在大学里是学习哲学的,搞起经营管理来却不比学MBA的差。

  B. 对于有些天才人物,不经历MBA教育阶段也可以学到MBA教育传授的知识和才能。

  C. 由于MBA教育离实际的管理还有一定距离,得到MBA学位的人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管理经验。

  D. 得到MBA学位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人成为优秀的管理人才,有些人成为世界知名企业高级主管。

  E. 一些得到MBA学位的人并不一定能管理好企业,把企业搞到破产地步的也不少见。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D。

  题干中讲“大多数优秀的管理人才接受过MBA教育”并不意味着“得到MBA学位的学生,大多数成为优秀的管理人才”。比如,1000名优秀管理人才中有600名有MBA学位,但正在管理岗位上工作的人可能有10000人,其中有MBA学位的人有3000人。选A不妥。A说的学哲学的可能会搞经营,与题干中讲的前半部分的意思吻合,即:有的人即使没有正式学习过管理专业,也可以成为成功的企业家。选B不妥,比尔•盖茨的例子褪侵っ鳎摹爸逗筒拍堋笔谴邮导小把У健钡摹Q不妥,因为题干已经说明了“得到MBA学位并不意味着成功”。选E不妥,“得到MBA学位并不意味着成功”的意思包含“可能失败”。

  2000-1-61

  据《科学日报》消息,1998年5月,瑞典科学家在有关领域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一种对防治老年痴呆症有特殊功效的微量元素,只有在未经加工的加勒比椰果中才能提取。

  如果《科学日报》的上述消息是真实的,那么,以下哪项不可能是真实的?

  Ⅰ。 1997年4月,芬兰科学家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中提出过,对防治老年痴呆症有特殊功效的微量元素,除了未经加工的加勒比椰果,不可能在其他对象中提取。

  Ⅱ。 荷兰科学家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中证明,在未经加工的加勒比椰果中,并不能提取对防治老年痴呆症有特殊功效的微量元素,这种微量元素可以在某些深海微生物中提取。

  Ⅲ。 著名的苏格兰医生查理博士在相关的研究领域中证明,该微量元素对防治老年痴呆症并没有特殊功效。

  A. 只有Ⅰ。

  B. 只有Ⅱ。

  C. 只有Ⅲ。

  D. 只有Ⅱ和Ⅲ。

  E. Ⅰ、Ⅱ和Ⅲ。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A。

  Ⅰ不可能是真实的。因为由题干,上述观点,是瑞典科学家在1998年5月首次提出的,因此,芬兰科学家不可能在1997年4月已经提出过。Ⅱ和Ⅲ都可能是真的。因为题干只是断定,《科学日报》登载的消息是真实的,而没有断定消息中提到的瑞典科学家的观点是真实的。

  (周建武 著名逻辑辅导专家 复旦版《MBA联考300分奇迹》主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匹配及逻辑运算型


相关话题/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