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要览重点笔记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24

《文史要览》笔记

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

三皇五帝:  中国古书上,把伏羲、女娲、神农称为“三皇”,把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称为“五帝”,其实“三皇五帝”都是象征性的人物,是想象中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领袖。
三代:公元前21世纪,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商朝和西周时期,奴隶制度得到发展。夏、商、周三代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春秋五霸:春秋时期,见于史书的诸侯国名有一百二十八个,但比较重要的不过十几个,它们主要是位于今天山东的齐、鲁,位于今天河南的卫、宋、郑、陈、蔡,位于今天山西的晋,位于今天北京及其周围地区的燕,位于今天陕西的秦,位于今天河南、安徽南部和两湖的楚,位于今天江苏中南部的吴和位于今天浙江一带的越。这些比较大的诸侯国凭借其实力,用战争来扩充领土,迫使弱小国家听从他的号令,并互相争夺,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霸,又写作伯,就是诸侯中的老大的意思。春秋时代,先后出现五个霸权,史学家称为"春秋五霸"。   
    春秋初年诸侯国有一百多个。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发生混战。力量强大的诸侯国一面不断吞并弱小的国家,一面争夺霸权。春秋时期先后起来争当霸主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还有一种说法,“春秋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最有实力的是齐、楚、燕、秦、韩、赵、魏,人称「战国七雄」。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逐渐解体、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的时期。周平王东迁洛邑,实力不及一个大的诸侯国,从此失去了控制诸侯国的能力,于是出现了大国争霸的形势。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以及各国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最终瓦解了奴隶制,促进了封建制的形成。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在世界历史上,我国是最早进入封建社会的国家之一。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封建王朝:战国七雄互相角逐兼并的结果,出现了秦的统一。秦朝的建立,结束了诸侯林立的局面,开创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统治。这一政治形式,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秦始皇以秦国原有制度为依据,整齐划一全国的各项制度,如郡县制和度量衡制度等,对于巩固与发展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前206年,秦朝灭亡。四年之后,西汉建立。到西汉中期,逐渐确立起来的封建制度,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出现了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汉武帝加强法治和削弱封国势力,有利于专制皇权的巩固。

东汉是西汉政权的延续和发展。在光武、明、章时期,政治比较稳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和帝以后,封建政治日趋衰落,外戚宦官专权。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东汉名存实亡。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分裂割据的时代,其中除西晋的短期统一外,分裂达四个世纪之久。但就总体而言,这一时期承接了秦汉以来的趋势,并不断发展演化,为隋唐时期大一统局面奠定了基础。它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两大鼎盛时期之间的过渡阶段。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选拔官吏的重要制度,对举荐人才,起过一定作用;但后来却造成士族垄断政局的现象。西晋统治者分封宗室,诸王权力很大。西晋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演变为全面内战。自西晋时期确立的门阀(士族)统治,至东晋盛极一时,一直持续到南朝前期,此后士族势力逐渐衰弱,庶姓寒士政治地位提高。

隋唐是封建社会繁荣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隋朝统治者采取强化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确立三省六部制,提高行政效能;改革地方机构,把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建立科举制度,扩大地主阶级政权的基础;改革西魏以来的府兵制,寓兵于农,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唐朝沿用隋的三省六部制而又有所发展,最重要的是增加宰相名额和设立政事堂。这反映了中央集权封建国家中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而当时解决矛盾的办法,总是有利于加强皇帝的权力。唐高宗时制定的封建法典《唐律》,对中国及亚洲国家都发生重大影响。唐朝继续实行府兵制和科举制。“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少有的繁荣昌盛时期。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由盛而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和唐末农民战争加速了唐朝统治的瓦解。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时期。中原地区封建生产方式的发展和边疆地区封建化过程的完成,是中国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标志。五代十国是唐朝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发展。北宋在完成统一的同时,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由于北宋统治者推行守内虚外的政策,导致了几个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北宋中期,为挽救社会危机,富国强兵,王安石实行变法。变法取得一定成效,但最终遭到失败。

辽金政治制度各具特色。辽太宗耶律德光时,推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政策。金政权实行兵民合一制度,其统治力量大大加强。

元朝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是行中书省,后来发展成为行政区的名称,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今天省区的规模。元朝时候,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元政府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与台湾。元朝的重新统一,加强了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的联系,巩固和发展了多民族的统一国家。

明、清(鸦片战争以前)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与发展。与此同时,封建制度也逐渐走向衰落。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一个重要王朝。明初的专制主义政权进行了全面的强化。皇权至高无上,具有绝对权威,成为明朝政治制度的特色。朱元璋罢中书省,分相权于六部,宰相制度从此废除。明朝的军队,在中央由五军都督府与兵部共同管理,二者互相制约,军权掌握在皇帝手中。明统治者建立锦衣卫、东厂和西厂等特务机构,以加强对官吏和人民的监视和统治。地方政府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三司”互不统属,有利于中央集权。明中叶以后,官僚地主与皇族、宦官相勾结,形成最腐朽的大地主集团。皇帝奢侈淫乐,不理朝政,大权旁落宦官之手。此后又出现激烈的党争,从而国力日削,加速了明朝的灭亡。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清朝是由满族贵族建立的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专制主义封建王朝。军机处的设立,使朝政大计,完全由皇帝一人裁决。理藩院的设置,空前地增强了中央对边疆各民族的管辖。康、雍、乾时期,清政府有效地战胜了各族上层反动分子的分裂叛乱活动,抗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武装侵略,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独立,使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我国的疆域得以最后确定。
古代史上的分裂时期: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以前)   
先秦是指原始社会到战国时期这段历史。原始社会时间很长, 但无文字记载,其间经过原始的群居生活到氏族公社的出现。原 始群居生活的标志有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以及山顶洞人,这 几种文化的历史跨度从距今170万年前到1万8千多年前之间。而 氏族公社时期,有代表性的文化是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以及长 江中下游和黄河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居民大多过着 定居的生活。进入阶级社会后,经历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 战国等历史阶段。先秦是中国历史上自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 重要历史阶段。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天下归家”,父子 相传、兄弟相传成为制度,家庭、私有制、阶级和国家成为现实, 标志着中国文明社会的开始。奴隶社会经历过夏(约公元前21~ 前16世纪)、商(约公元前16~前11世纪)、西周(公元前11世 纪~前770年)三个历史阶段,在春秋(公元前770~前476)、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之间演进成封建社会。在长达1800多 年的历史中,中国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其中夏、 商时期的甲骨文,殷商的青铜器,都是人类文明的历史标志。这 一时期的大思想家孔子和其他诸子百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 次文化学术的繁荣。孔子、老子等人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乃 至世界文化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军事家孙武的《孙子兵法》, 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军事、经济等领域。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的伟 大诗人。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在这 个历史阶段中,中国从分散逐步走向统一,春秋时期的诸侯称霸 和战国时期的七国争雄,客观上都为秦的统一创造了历史条件。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结束了长期诸侯争战的局面,完成了 统一中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 民族的国家——秦(公元前221~前206)。秦始皇着手集中权力, 宣布自己为始皇帝,并以后世子孙代代相承,进一步确立了父传 子的世袭制度。   继秦之后,汉高祖刘邦和汉光武帝刘秀相继建立西汉(公元 前206~公元25)和东汉(公元25~220),统称汉。汉承秦制, 进一步完善了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序。   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在中国古代史上有着 重要的地位。秦始皇统一中国及秦王朝的建立,是具有划时代意 义的。秦汉时期建立和完善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以及诸 如建立郡县制等一系列有利于统一的措施,一直为后世帝王的专 制统治所效法。秦汉以后沿袭了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 秩序,基本上是秦汉时期建立起来的。这一时期,社会经济有较 大发展,西汉出现了文景之治那样的盛世。汉武帝后,在与西域 及相邻的中亚诸国的交往中,开通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秦汉 时期也是中国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较发达的时代。董仲舒之后, 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司马迁的《史记》, 张衡的候风地动仪,以及数学的《九章算术》,医学方面的《黄 帝内经》等,均对后世有重大影响。蔡伦的造纸术,则被誉为中 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这个阶段,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道教则从 本土源起。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  

东汉末年爆发了黄巾起义,豪强地主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 中,加强了自身的力量,酿成封建割据混战的局面。此后历经三 国(220~280)、西晋(265~316,见晋)、东晋(317~420, 见晋)、南北朝(386~589),凡360余年。其间,三国时魏、 蜀、吴鼎足天下,东晋时十六国纷争不已,南北朝时南朝与北朝 长期对峙,除西晋实现短期统一之外,中国基本上处于分裂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南方经济有了较大发展。西、北各少数民族陆续 内迁,各民族之间的迁徙和杂处促进了融合。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至林邑(越南中部)、扶南(柬埔寨境内)、朝鲜半岛、日本、 中亚诸国、大秦(罗马帝国)等地。文化方面,玄学盛行,佛、 道二教在相互斗争中蔓延、发展,但统治者一般都保护佛教。文 学艺术方面,建安七子、陶渊明等人的诗文,刘勰的文学评论《 文心雕龙》,王羲之等人的书法,顾恺之等人的绘画,敦煌石窟 等石窟寺艺术,皆为不朽之作。科学技术方面,祖冲之第一个将 圆周率准确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下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1000年;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则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巨著。

隋唐五代时期(581~960)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589年,隋灭陈, 南北重新统一。618年,唐高祖李渊在其子李世民(见唐太宗李世 民)支持下建立唐朝(618~907)。907年,朱温篡唐为梁(后梁) ,是为五代(907~960)之始;约在同一时期,南方出现了或并 列或相续的9个小国,加上北方的1个小国,合称十国(902~979 )。隋唐五代,是中国历史上由分裂进入长期统一,而后又步入 短期分裂的时期。从总体上看,这期间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 化昌盛,中国封建社会一度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隋唐时,典章制度方面多有建树,其如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两税法等,对后世影响深远。隋唐对外采取较为开放的政策,中 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是中国历史上的高潮时期。隋唐文化是中 国封建文化的高峰,当时在世界上也位于前列。文学以唐诗成就 最大,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流传下来的,有2000多位诗人的 近5万首诗歌。以初唐陈子昂,盛唐李白、杜甫,中唐白居易、 元稹,晚唐李商隐、杜牧为杰出代表,名家辈出,许多名篇传诵 千古。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对后世影响甚大。颜真卿 的书法,阎立本、吴道子、李思训、王维的绘画,《霓裳羽衣舞》 等音乐舞蹈,以及众多的石窟艺术,均光被后世。科学技术方面, 中国四大发明中的印刷术和火药两项均出现于这一时期,其他如 天文、数学、地学、医学、建筑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唐朝皇 帝多尊崇道教,但道教主要在上层流行,影响不及佛教。

[ 历史事件 ]

商鞅变法:周显王十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商鞅方升、商鞅戟)进行的变法最为彻底。商鞅变法鼓励人口增殖,重农抑商,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奖励军功,编制户口,实行连坐之法,使秦国成为战国中期以后最为强大的国家。虽然后来商鞅被车裂而死,新法却并未废止。
三家分晋:战国时期政治局面的特点是七雄并立。在战国七雄中,齐、楚、燕、秦早在春秋时期,有的甚至在更早的西周时期,就已经是有名的诸侯国了,而赵、魏、韩三国却是在春秋末年通过对晋国的瓜分才形成的。可以说,赵、魏、韩三家分晋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战国时期的开始。
初税亩:春秋时,产生了新的赋税制度。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实行初税亩,国家根据土地面积向田主征收一定的实物税。这是古代田税的开始。鲁成公元年(前590),作丘甲,按土地面积征收一定量的军赋(甲),从而使税和赋合而为一。春秋战国之际,地税的征收已很普遍。秦国于简公七年(前408)实行「初税禾」的实物地税制度。战国时,各国税制不一。秦国首先实行户口登记制,并据以征收田地租税和接人头征收「头会」(人口税)。
合纵连横:马陵之战以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秦、齐两强遥相对立,他们扩充地盘都要危及邻国。当一强攻势凌厉,被攻国常常乞求另一强出来支援和保护,或几个弱国联合起来共同抵抗一强。韩赵魏等国内部分成联秦抗齐和联齐抗秦两派。秦齐两强为了孤立对方壮大自己,也展开了争取与国的斗争。军事冲突结合外交斗争,于是各国相互结约联盟,从而展开了合纵连横的活动。 所谓合纵连横,从策略上来说,合纵是“合众弱以攻一强”,阻止强国进行兼并。连横是“事一强以攻众弱”,强国迫使弱国投降并帮助它进行兼并。从地域上来说,以韩、赵、魏为主从燕到楚,南北合成一条纵线,东抗齐或西抗秦是为合纵;东连齐或西连秦,东西连成一条横线,进攻其他弱国是为连横。

在一个较长的时期,秦齐两强并立,合纵连横一般是针对或围绕它们展开的。合纵既可以对秦,也可以对齐,连横既可以连秦,也可以连齐。直到长平之战以后,才凝固成合纵是六国并力抵抗强秦,连横是六国分别投降秦国的意思了。

  那时各大国之间,围绕着怎样争取盟国和对外扩展的策略问题,有纵和横两种不同的主张。所谓纵横家,就是适应这种政治斗争的需要而产生的。他们鼓吹依靠合纵连横的活动来称雄中原,或者建立“王业”。他们宣传“外事,大可以王,小可以安”(《韩非子五蠹篇》)。“从(纵)成必霸,横成必王”(《韩非子忠孝篇》)。纵横家的缺点是他们重视依靠外力,不是像法家那样从改革政治、经济入手;还过分夸大计谋策略的作用,把它看成国家强盛的主要关键。张仪在秦国推行连横政策获得成功,那是因为他用“外连横而斗诸侯”的策略,配合了当时秦国耕战政策的推行。

张仪的连横和公孙衍的合纵

    马陵之战以后,魏惠王因受到齐楚的打击,不得不采用秦相张仪的魏联合秦韩进攻齐楚的策略,公元前322年起用张仪为魏相。张仪推行“欲令魏先事秦而诸侯效之”的连横策略,要魏国做投靠秦国的带头羊。魏惠王不肯听张仪的摆布,秦国就出兵攻占了魏国的曲沃(今山西闻喜县东)等地,威胁着其他各国。因而齐、楚、燕、赵、韩五国出来支持公孙衍的合纵策略。公元前319年魏国把张仪驱逐回秦,改用公孙衍为相,张仪这次连横活动失败了。公元前318年,魏相公孙衍发起魏、赵、韩、燕、楚五国合纵抗秦,推楚怀王为纵长。因而有“五国伐秦”之举。由于各国的利害关系不同,楚、燕两国没有出兵,实际上是韩、赵、魏三国和秦交战。结果联军大败,八万多人被消灭。第一次五国抗秦的“合纵”便以失败而告终。

焚书坑儒:公元前213年,把秦国以外的历史书和民间收藏的诗书以及诸子百家书,通通烧毁,只有医药、卜噬和种植的书不烧。第二年,一些方士和儒生背后议论秦始皇贪权专断、滥用刑罚。秦始皇加以追查,最后活埋了460人。这两件事,历史上叫作"焚书"、"坑儒"。

楚汉战争:秦朝灭亡后,自公元前206年开始,项羽和刘邦为争做皇帝,进行了将近四年的战争,历史上称为"楚汉战争"。最后,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

文景之治:西汉刘邦的儿子文帝和孙子景帝统治时期,由于社会稳定,广大农民积极生产;也由于他们父子进一步改善政策,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使社会经济由恢复到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安定,物资丰厚,史称此时为“文景之治”。

吴楚七国之乱:吴楚七国之乱是发生在汉景帝三年(前154年)的一次诸侯王国的叛乱。参与叛乱

的七国的国王是吴王濞、楚王戊、赵王遂、济南王辟光、淄川王贤、胶东王雄渠、胶西

王卬。吴王濞为这次叛乱的主谋。

    七国之乱的根源,是强大的王国势力与专制皇权的矛盾。

    诸吕当权以及汉文帝刘恒继统等政治事件,加剧了这一矛盾。

    七国之乱的导火线,则是汉景帝刘启采纳晁错的《削藩策》,削夺王国土地。

推恩令: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势力逐渐膨胀,他们对皇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汉武帝采纳大臣偃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了让自己长子继承王位外,还可以推"私恩",把王国封地分给其他子弟,皇帝封这些子弟为侯。新封的侯国归中央直接统辖管理。原来的王国被分割成许多小侯国,实力大大减弱,无力和中央抗衡,而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自然对皇帝感恩戴德。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的削弱了诸侯王国势力。

盐铁之议: 盐铁之议是汉昭帝时,中央政府召开的一次由盐铁官营问题所引起的有关国家政策

的辩论。

    汉武帝在元狩年间起用桑弘羊等人,制定和推行一系列的新经济政策,如统一币制,

盐铁和酒类官营,实行均输平准、算缗告缗等,这虽然充裕了封建国家的财政,为汉武

帝的文治武功奠定了经济基础,但是,伴随农业生产的发展,土地兼并的现象日益尖锐,

广大农民的负担愈来愈重。盐铁官营等政策的弊端,如铁器苦恶,价格不平,主管官吏

废公法、谋私利,强征农民冶铁煮盐等等,也直接贻害农民,加剧了农民与封建国家之

间的矛盾,致使农民的反抗斗争日益频繁。

    而且依靠盐铁官营等政策所聚敛的财货,无法维持战争的长期消耗。因此,至武帝

晚年时,已是“海内虚耗,户口减半”。另一方面,经过汉王朝的连年出击,匈奴力量

大为削弱,边患有所缓和。这些客观情况,促使武帝晚年的政策发生重大改变。征和四

年(前89年)武帝在诏令中指出,此后务在禁绝苛暴,不得擅兴赋役,应致力农耕。从

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汉初的“与民休息”政策。

    汉武帝在政策上的转变,对于稳定汉王朝的统治是必要的,但统治集团内部意见并

不一致。武帝死后,继位的昭帝年幼,大权掌握在霍光手里。为了保证“与民休息”政

策的实行,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二月下诏命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召集郡国

所举贤良、文学,询问民间疾苦所在。

    贤良、文学与桑弘羊意见不一,他们就汉王朝的内外政策进行了辩论。这就是有名

的盐铁之议。

    在盐铁会议上,双方辩论的主要内容有:(1)民间疾苦的原因。贤良、文学认为

民间疾苦的根源在于国家经营盐铁等经济事业,提出废除盐铁,设酒榷,均输官。桑弘

羊反对这一主张,认为兴盐铁,酒榷,置均输,扩大了财源,是抗击匈奴,消除边患的

经费来源。而且,这些政策便于堵塞豪强大家的兼并之路,有益于农民。因此,他坚持

推行盐铁官营等事业。(2)对匈奴的政策。贤良、文学主张偃兵休士,厚币和亲,企

图依靠德政的感化维持和亲局面。桑弘羊则认为匈奴反复无信,不能采用德政感化,只

有通过战争才能阻止匈奴的侵扰,保证汉王朝的安全。他强调武帝对匈奴的战争是“当

世之务,后世之利”。(3)关于施政方针和治国的理论思想。贤良、文学信奉儒家的

仁义学说,主张德治,认为行仁政就可以无敌于天下。他们一再引证历史教训,批判严

刑峻法,指为亡国之道,把严刑峻法看作是秦王朝灭亡的原因。

    桑弘羊以法家学说作为指导思想。反对德治,主张法治,认为令是教育百姓的,法

是督察奸邪的,有了严刑峻法,百姓就小心谨慎,奸邪自然止息。他所坚持的经济政策

和治国方法都与法家思想相联系。此外。这次会议上的辩论还涉及农业的基本政策,对

社会现状的估计和伦理道德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看待古与今的关系问题。西汉桓宽编

撰的《盐铁论》详细记载了盐铁之议的情况。

    贤良、文学是来自社会下层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比较体察社会实况。他们在霍光

的支持下与桑弘羊展开的辩论,反映了统治阶级内部对汉武帝晚年以后经济和政治形势

的不同认识。以及由此而提出的不同的治国政策。经过这次辩论,尽管没有废止盐铁官

营和平准均输法,但桑弘羊在政治上受到一定的挫折,贤良、文学活跃一时。根据贤良、

文学的意见停止了酒类专卖。“与民休息”的政策进一步得到肯定,对昭帝、宣帝时期

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党锢:东汉,宦官五侯掌权以后,跟梁冀一样胡作非为。他们把持朝政,卖官卖爵,从朝廷到全国郡县,都有他们的亲信,搞得社会黑暗不堪。
  当时有一批士族地主出身的官员,不满宦官掌权,主张改革朝政,罢斥宦官;还有一批中小地主出身的大学生,因为社会腐败,找不到出路,也要求改革。他们批评朝政,对掌权的宦官和附和宦官的人,深恶痛绝。
  公元165年,陈蕃做了太尉,名士李膺做了司隶校尉,这两个人都是不满宦官的。大学生部拥护他们,把他们看作是模范人物。

李膺当了司隶校尉后,有人告发宦官张让的兄弟、野王(今河南沁阳县)县令张朔贪污勒索。李膺要查办张朔。张朔逃到洛阳,躲进他哥哥家里。李膺亲自带领公差到张让家搜查,在张家的夹墙里搜出张朔,把他逮走。张让赶快托人去求情,李膺已经把案子审理清楚,把张朔杀了。张让气得什么似的,马上向汉桓帝哭诉。桓帝知道张朔确实有罪,也没有难为膺。 这一来,李膺的名气就更大了。一些读书人都希望能见见李膺,要是受到李膺的接见,就被看作很光彩的事,称做“登龙门”。第二年,有一个和宦官来往密切的方土(搞迷信活动的人)张成,从宦官候览那里得知朝廷马上要颁布大赦令,就纵容他的儿子杀人。李膺马上把杀人凶手逮捕起来,准备法办。第二天,大赦令下来,张成得意地对众人说:“诏书下来了,不怕司隶校尉不把我儿子放出来。”这话传到李膺耳朵里,李膺更加冒火。他说:“张成预先知道大赦,故意教儿子杀人,大赦就不该轮到他儿子身上。”说完,就下令把张成的儿子砍了头。张成哪儿肯罢休,他要宦官侯览、张让替他报仇。他们商量了一个鬼主意,叫张成的弟子牢修向桓帝告了一状,诬告李膺和太学生、名土结成一党,诽谤朝廷,败坏风俗。汉桓帝接到车修的控告,就下命令逮捕人。除了李膺之外,还有杜密;陈慕和范滂等二百多人,都被他们写进党人的黑名单。朝廷出了赏格,通令各地,非要把这些人抓到不可。杜密像李膺一样,也是敢于跟掌权的宦官作对的官员。两个人的名望差不多,人们把他们联在一起,称为“李、杜”。李膺下了监狱,杜密当然也逃不了。陈是本来是个大学生,因为有名望,也被划到党人名单里去。有人劝他逃走。陈是并不害怕,说:“我逃了,别人怎么办?我进了狱,也可以壮壮别人的胆。”他说着,就上京城,自己投案,进了监狱。范滂也跟陈裹一样,挺着腰板进了监狱。捉拿党人的诏书到了各郡,各郡的官员都把跟党人有牵连的人报上去,多的有几百个。只有青州平原相村,相当于郡的太守)史潮没报。朝廷的诏书接连下来催逼他。青州还派了一个官员亲自到平原去查问。那个官员把史妈找去,责问他为什么不报党人的名单。史潮说:“我们这里没有党人,叫我报什么广那官员把脸一沉说;“青州下面有六个郡,五个郡都有党人。怎么平原偏偏会没有?”史朝回答说;“各地的水土、风俗不一样。别的地方有党人。为什么平原就一定也有党人呢产那官员被他反驳得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史输又说:“你一定要冤枉好人,那么,平原家家户户都有党人。我情愿死,要我报党人,我可一个也说不上来。”那官员拿他没有办法,就胡乱把平原的官员收在监狱里,因很朝廷。被捕的党人在监狱里,宦官对他们进行残酷的折磨。他们的头颈、手、脚都被上了刑具,叫做“三水”,然后被蒙住头一个挨一个地拷打,就这样关了一年多。第二年,有一个颖川人贾彪,自告奋勇到洛阳管党人申冤。汉桓帝的皇后窦氏的父亲窦武也上书要求释放党人。李膺在狱中采取以攻为守的办法,他故意招出了好些宦官的子弟,说他们也是党人。宦官这才害怕了,对汉桓帝说:“现在天时不正常,应当大赦天下了。”汉桓帝对宦官是唯命是听的,就宣布大赦,把两百多名党人全部释放。这批党人虽然释放,但是宦官不许他们留在京城,打发他们一律回老家,并且把他们的名字通报各地,罚他们一辈子不得做官。历史上叫做“党锢”(“锢”就是禁锢的意思)事件。不久,汉桓帝死了。窦皇后和父亲窦武商量,从皇族中找了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刘宏继承皇位,就是后来腐败出了名的汉灵帝。


相关话题/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