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简史考研复习笔记(3)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9-01



第四节 灵魂学说
他把自然哲学、形而上学和认识论融会在灵魂学说之中

灵魂的性质
1、亚里士多德批判地吸收了前人的思想,他主要批判了两种倾向
(1)第一种倾向是把灵魂当作独立的运动实体的柏拉图观点
他认为灵魂必须有一个宿主,灵魂的活动是宿主的活动。他认为,人以他的灵魂感受,学习和理解。
(2)第二种倾向是把灵魂和身体看成两个分离的实体的二元论观点。
他认为灵魂与身体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不能被归结为实体之间的外在联系。
2、根据他的实体观,亚里士多德给灵魂下了定义是:“潜在的具有生命的自然形体的形式”“所谓生命,指靠自身摄取营养和生长(以及相应的朽灭)”
(1)他说明了灵魂只存在于有生命的事物之中,灵魂与身体之间具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灵魂在身体内部推动生命活动,是身体生灭和运动的原因。
灵魂的功能和类别
1、一切有生命的实体都有灵魂。有生命的实体分植物、动物和人三大类。同样灵魂也相应的分成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人类灵魂
(1)认为灵魂分成三大类,每一类的功能不一样,具有由低级到高级的排列关系,高级的灵魂包含着较低级的灵魂。植物灵魂是灵魂的最普遍的种,包含在一切灵魂的定义之中
(2)灵魂不是一个复合体,灵魂以及构成它的因素是无形的。灵魂和它的构成因素是特殊和普遍的关系,普遍的种寓于特殊的属之中。
2亚里士多德作了一个著名的定义:“人是有理性的动物”

植物灵魂    动物灵魂    人类灵魂
营养功能:消化、繁殖    同左    同左
    感性功能:感觉、生理欲望、行动    同左
        理性功能:
1、理论理性(想象、抽象);
2、实践理性(思虑、选择)


灵魂的感觉活动
1、亚里士多德从活动和对象两方面分析了感觉的性质
(1)从活动方面区分,感觉可分为触觉、味觉、视觉、听觉、和嗅觉五类简单的活动,每一类活动都与一个感官相对应,感觉就是感官的活动。
(2)除此之外他还设想存在一种通觉,与之相对应的器官是心脏,心脏是“感官统一的主宰”
(3)亚里士多德说:“感觉从一般和全部意义上来说,应被理解为一种撇开质料而接受可感形式的能力。”他把灵魂比作蜡块。“蜡块”的比喻暗示着两个观点:第一,感觉是一种消极的接受能力;第二,在外在对象作用之前,没有任何关于这些对象的感觉。
2、亚里士多德强调,感觉接受的是可感形式,不是可感事物。
3、“可感形式”既不是事物本身,又不是可感事物的本质,不是定义所表达的形式。
可感形式有一下几个特征:
(1)可感形式虽然脱离质料,但总是关于可感性质的印象。而本质形式却是进一步脱离了可感性质
(2)可感形式与可感事物相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3)可感形式虽然被感觉所接受,但是却被想象所贮留。
想象既不同于感觉,有不同于理智,是介于二者之间的鄂一中能力。
这是一种恢复、重现过去所接受的感觉印象的能力,并对这些印象加以整理、归纳、安排,产生出一些从未接受过的印象。
想象不再是消极的接受能力,但仍然停留在对可感形式的认识,它构成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个中间环节。
灵魂的理性认识
1、感觉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活动,人类所特有的活动是理智活动。
(1)理智是理性灵魂的特殊功能、活动和内容,是人类灵魂除去动物灵魂所执行的那些功能之后所剩余的核心要素。
2、亚里士多德对照感觉,对理智的性质做了说明
(1)首先,理智是主动的能力,理智的对象是可知形式。因此没有感觉的的印象,人们不能知道或理解任何东西。
3、在科学认识中,思想把握想象的印象。这些相似的东西在撇开质料的情况下被感知,这里说明了认识的三个阶段
(1)首先,感觉接受可感形式,可感形式同时包含了可知形式,只是此时理智尚未发生作用,故对可知形式毫无认识
(2)其次,想象对个别的可感形式加以比较、归类,把相似的可感形式想象为一个印象,可知形式开始显露。
(3)最后,理智作用于想象的印象,把可知形式从可感形式中完全抽离出来,产生理性的概念。

第五节 实践科学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科学和物理学一样具有目的论的特征。所谓是实践,就是以善为目的与导向的行为。
实践科学主要有两个分支:研究个人之善的伦理学和研究公众或国家之善的政治学。
这两门科学的联系在于:个人只有在公众的政治生活中才能实现:“至善”这一终极目的
善和幸福
1、亚里士多德认为,善有不同等级,较低级的善服从较高级的善,并以较高级的善为目的。幸福是生命的自然目的,也是最高的善。
2、这种以幸福为伦理活动的终极目的的观点被称作幸福主义。
3、不同阶层的人所追求的幸福也各有不同。
4、亚里士多德幸福观力图在快乐的生活和道德追求之间保持一种平衡:一方面强调德性是幸福的本质,另一方面指出快乐是幸福的外在条件。没有的德性的快乐和没有快乐的德性都不是幸福,但相比之下,前者比后者离幸福更远。

有意与无意的行为---批判苏格拉底
1、亚里士多德并不是一个“性善论”者。
2、他认为我们的自然地倾向于获得德性,但却通过习惯培养起德性。
3、他认为一个人可能永远实现不了他的自然德性,甚至成为违反德性的恶人
4、他说:“自然赋予人用于理智和德性进程的武器很容易用于相反的目的,没有的德性的人是最邪恶、最野蛮、最淫荡和最贪食的动物。”
5、邪恶的原因是什么?
(1)苏格拉底认为:无人有意作恶。无知是邪恶的原因。
(2)亚里士多德不同意这种说法。针对苏格拉底的德性与知识等同的原则,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有意和无意的区分
有意和无意的区分是表示意志的能力或状态的区分。
有意的行为是受意志支配的行为,无意的行为不受意志支配,但是受理性之外的力量支配
无意的行为没有伦理价值,既不善,也不恶。只有有意的行为有善恶之分
善良的行为是理性的有节制的行为;邪恶行为则相反,是有意让非理性欲望驾驭理性的行为
因此亚里士多德不赞成“无人作恶”的说法。

实践智慧
1、道德行为是有意地实现道德目的之活动,可被分析为“目的”和“手段”两个构成因素。
2、亚里士多德指出:“德性确保目的正确,实践智慧确保实现目的之手段”
                   “德性显示目的,实践智慧使我们去做受目的所支配的事情”
3、“实践智慧是与理智或理论智慧(智慧)并列的理性”实践智慧的明显特征是思虑和选择
(1)思虑是对到达既定目的之最佳手段的思考
(2)选择是思虑的结果,通过思虑,选择出最佳手段。
(3)思虑和选择的对象是可欲的,过程却是理性的。使欲望服从于理性,这正是合乎与德性的有意行为
(4)思虑和选择不是但单纯的理智活动,而是受理智支配的意志活动。
(5)这两个概念的意义一方面表达了理智主义的伦理观,另一方面又包含着“意志自由”观点的萌芽。


中道学说---批判毕达哥拉斯派
1、“中道”是实践智慧选择德性的标准。
2、伦理学上的中道不是中值,中值是相对于事物量而言的适中,但是中道确实相对于人的情感和行为而言的适中,有实践智慧决定。
(1)毕达哥拉斯派混淆了两者之间的意义,把数学的比例关系混同与灵魂的和谐。
(2)柏拉图已经区分了数学度量和道德评价。亚里士多德采用了这一区分,把:“中道”作为道德的标准
德性的对立面是两个极端:“过分”和“不足”,过分是“主动的恶”,不足是“被动的恶”
善,德性,邪恶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见,德性与“主动的恶”和“被动的恶”的区别不是程度的区别,德性不是程度上的适中,它是与一切邪恶相分离的善。“中道”表示德性的特质和独一无二的品格。亚里士多德引用一句诗说:“人们行善只有一途,作恶的道路却有多条。”这说明了“中道”标准的唯一性和邪恶程度的多样性。

城邦国家
1、亚里士多德分别从时间的顺序和自然的顺序两方面探讨了国家的起源。
(1)从时间顺序上讲,国家是家庭和村落的延续
(2)所谓自然顺序实际上是对人的本性所做的理论分析。“认识天生的政治动物”
2、国家是为了达到人类道德和理智生活最高目的之社会组织,个人只有在公共的政治生活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德性,达到最高的幸福。
3、为了公民的幸福生活,国家应有一下的功能:
(1)国家必须保持适当的疆域,以便提供足够的资源
(2)国家必须维持社会等级制度
(3)国家的一项重要功能是教育,教育从体育和德育开始,从小培养道德习惯,铸造健全体魄。
4、亚里士多德将政体分为为了公民共同利益的好政体和执政者私人利益的坏政体
(1)亚里士多德区分了最理想的政体---君主制。现实中最佳政体---立宪制。立宪制的优越性在于稳定、持久。它是由中等阶级统治的政体,它是由少数富人统治的寡头制和由多数贫民统治的民主制的中道
5、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和政治学归根到底标志着中等阶层的利益。他的哲学的调和、综合特征也曲折地、间接地反映着他们的社会地位和文化特征。

一、早期自然哲学
2、无定
4、逻各斯
8、四根说
9、种子说
二、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人是万物的尺度
15、灵魂回忆说(柏拉图)
分有(柏拉图)
“国家是大写的人” (柏拉图)
19、实践智慧(亚里士多德)
“四因说”
亚里士多德的“神”的概念
三、中间部分6-11章
21、原子论的自然观(伊壁鸠鲁)
22、快乐主义(伊壁鸠鲁)
23、世界城邦、世界公民(斯多亚学派-芝诺)
24、不可知论(怀疑派-皮罗主义)
25、悬搁判断(怀疑派-皮罗主义)
26、流溢说(新柏拉图主义-普罗提诺)
27、教父、教父的思想倾向(基督教哲学)
28、上帝存在的知识论证明(奥古斯丁)
29、三位一体说(奥古斯丁)
30、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安瑟尔谟)
31、上帝存在的证明(托马斯)
32奥康的剃刀(奥康)
33、唯名论
34、唯实论
文艺复兴运动
人文主义
四12-15章
35、“四假相”说(培根)
36、科学的实验方法
3、科学的归纳方法(培根)
38、社会契约论(霍布斯-洛克)
39、普遍怀疑(笛卡尔)
40、“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41、实体的概念(斯宾诺莎)
42、属性(斯宾诺莎)
43、双重经验论(洛克)
44、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洛克)
45、心灵是一块白板、白板说(洛克)
46、印象和观念(休谟)
47、温和怀疑论(休谟)
48、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
49、法的精神(孟德斯鸠)
50、单子(莱布尼兹)
51、身心平行论(斯宾诺莎)

简答题
1、希腊哲学的思辨精神特点是什么?
1、 静观:2、辩证:3、演绎:4、理智: 5、实践:
2、简答题 四因说
1、关于运动的原因,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四个原因,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
2、(1)质料因:问题:事物为什么在运动中继续存在?回答:因为它们由不变的质料构成,即质料因(2)形式因:问题:事物为什么会以某一种特定的方式运动?回答:因为他们有各自特定的形式,表述本质的定义即形式因(3)动力因:问题:事物为什么会开始或停止运动?回答:因为它们受到推动或作用,推动者或作用者即动力因(4)目的因:问题:事物为什么要运动?回答:因为它们由朝向各自的目的。解释运动朝向目的的理由即目的因
比如:雕塑活动的质料因是铜,形式因是雕像的模型,动力因是雕塑者,目的因就是雕像的完成
3、四因 通常是一致的,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都统一于形式这个概念。这样的运动的本原等就都可以用质料与形式的关系加以说明了。“三本原说”“现实与潜在的关系”“四因说”都是从不同角度和方面,对运动中事物的质料与形式的关系进行分析,它们是将分析方法运用于运动现象所得到的产物。


1、无定说(阿那克西曼德)
无定说是米利都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阿那克西曼德提出的说法。他认为世界万物和性质的多样性不能被归结为某一特定的物质形态和属性,他把生成万物的本原称为“无定”无定是调和各种规定性的中性状态。阿那克西曼德把“无定”分化为万物的过程当做生成,把与之相反的万物归复于“无定”的过程当作消亡,生成和消亡构成世界的运动。由此他提出“补偿原则”,第一次明确地表达出运动必然性和原因的观念。
2、“是者”(巴门尼德)
“是者”是被巴门尼德看作真理的对象,具有高度的概括和思辨性。,“所是的东西不能不是”“是者不是,而不是的东西必定是”通过这样说法的赋予“是者”普遍性。在存在与思想的关系中,他认为“思想和存在是统一的”即思想内容需要和思想的对象是统一个东西,巴门尼德把“是者”和“非是者”对立,通过思辨,巴门尼德规定了“是者”的性质:不生不灭、连续性、完满性。
、逻各斯(赫拉克利特)
逻各斯是欧洲古代和中世纪常用的哲学概念。赫拉克利特用“逻各斯”专门表示说出的道理,并且认为正确的道理表达了真实的原则。就“逻各斯” 是人们认识的道理而言它是理性、理由;就“逻各斯”是世界的本原而言它是原则、规律、道等。“逻各斯”是与火是同一本原的内外两个方面。逻各斯是 “世界的秩序”它表现为“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火的运动是可感的,但是支配可感运动的逻各斯却是不可感的。逻各斯是万物的内在的原则,要靠理性才能发现它。
3、芝诺悖论(芝诺)
芝诺悖论是芝诺提出的否认运动可能性四个论证。分别是“二分法”“阿基里和乌龟赛跑”“飞矢不动”“一倍的时间等于一半的时间” 论证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芝诺悖论继承了思辨的风格,首次运用悖论方法进行诘难。这些悖论在人们习以为常的运动观念中他提出连续和间断、无限和有限、整体和部分的矛盾,深化了早期哲学家对于一和多、不变和变之间关系的讨论。亚里士多德推芝诺为辩证法的创始者。
4、四根说(恩培多克勒)
四根说是由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提出的,他认为,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根,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恩培多克勒认为,火、土、气、水是作为万物的四根,四根本身没有组合与分离的能力,它们之间分合需要用外部原因来解释,这些原因就是使根相互眷恋的“爱”,和使根相互斗争的“恨”。恩培多克勒用四根说明事物的可感性质,用爱恨说明事物的生灭变化。虽然他的学说通常被称为四根说,但实际上,他认为本原在数量上实际是六个。
5、种子说(阿那克萨戈拉)
“种子说”由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提出,他认为构成万物的细小微粒是种子。种子的性质与事物的可感性质相同,事物有多少种性质,构成它的种子就有多少类;数目众多的一类种子构成事物的一种性质或一个部分。“种子”的存在和性质都是设定的,种子在数量上无限多,在体积上非常细微,在种类上与可感性质相同。可感事物的各部分都分别由与它同质的种子构成
6、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普罗泰戈拉的名言。命题的本义:它放在智者运动的背景中来理解。它是表达一种感觉主义认识论的命题,用柏拉图对它的理解来讲,意思指“事物就是对我显现的那个样子”人们经常引用它来表达不同的思想。在这里人可以被理解为与世间万物相对立的人类,还可以被理解为与其他人相对立的个人,分别表达了人类中心主义和唯我主义的观点;当然尺度也有不同的理解,人是按照自己的欲望还是依据自己的认识来衡量万物的呢?后人根据自己的不同理解表达出不同的思想。
7、“德性就是知识”
是苏格拉底提出的,他认为内在心灵的原则就是德性,“德性”是指过好的生活或做善事的艺术,是一切技艺中最高尚的技艺。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学会并确切知道的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德性等同于知识,“德性就是知识”与“认识你自己”是两条相互呼应的原则一个人对他自己的认识,就是关于德性的认识。
8、灵魂回忆说(柏拉图)
灵魂回忆说是柏拉图提出的,灵魂是一些不纯粹的理念,向往着身体,在为堕入身体之前,对理念领域有所观照,包含着天赋的知识,在附着身体之后,由于身体的干扰或“污染”它忘记了过去曾经观照到的东西,只有经过合适的训练,才能使它回忆起曾经见过的理念,因此,学习就是回忆。“回忆说”主要针对智者对否定知识的可知行,其关键在于肯定一个人可以学习他所知道的知识。
9、分有(柏拉图)
分有是柏拉图的理论中的一个核心观念,柏拉图用“分有”说明个别事物与型相之间的隶属关系。柏拉图认为,事物的类别是型相,一类事物中的每一个都具有这个型相的一部分,即每一个事物都有一个型相。他认为理念型相是可感事物的原因,因为可感事物分有了理念型相,不难理解,分有一开始是一个解释事物存在的原因的概念。
10、实践智慧(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指出:“德性确保目的正确,实践智慧确保实现目的之手段”“德性显示目的,实践智慧使我们去做受目的所支配的事情”。“实践智慧是与理智或理论智慧(智慧)并列的理性”实践智慧的明显特征是思虑和选择。思虑和选择的对象是可欲的,过程却是理性的。使欲望服从于理性,这正是合乎与德性的有意行为。思虑和选择不但单纯的理智活动,而是受理智支配的意志活动。这两个概念的意义一方面表达了理智主义的伦理观,另一方面又包含着“意志自由”观点的萌芽。
11、“四因说”(亚里士多德)
四因说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种观点,由"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组成,其中目的因是终极的,是最重要的。他相信自然界的每一件事物都是有其目的的。“四因说”都是从不同角度和方面,对运动中事物的质料与形式的关系进行分析,它们是将分析方法运用于运动现象所得到的产物。亚里士多德的“四因”是对以往哲学的概括和总结。四因不仅对哲学的影响巨大,对科学的影响亦延续至今。
1、亚里士多德“神”的概念
亚里士多德关于“神”的概念有三层意思:第一,不动的推动者或第一推动者;第二,纯形式或纯活动;第三,纯思想或思想的思想,神实际上是形而上学的最高原则和首要原因的代名词,是为了解释可感物质实体的合理性而做出的理论设定,亚里士多德之所以称之为神是为了强调最高实体依然是个别实体,是理论神。
三、中间部分6-11章
12、原子论的自然观
在自然观上,伊壁鸠鲁接受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认为世界万物是由原子和虚空构成的。但是他对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做了三个重要的修正和发展,首先是原子形状是有限,并不是无限的,只不多地数不清而已;其次是原子有重量,认为重量是原子在虚空中运动起来的原因;最后,认为原子是有偏斜的运动,认为原子相互碰撞而形成万物。
13、快乐主义(伊壁鸠鲁)
    伊壁鸠鲁派认为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始点和终点。快乐即使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而不受干扰。构成快乐的是清晰的推理,寻求选择和避免的原因,排除那些使灵魂不得安宁的观念。强调精神上的快乐,高于感观上的快乐。但是快乐主义经常被后人鼓吹单纯的追求感观的快乐和欲望的满足。
14、世界城邦、世界公民(斯多亚学派-芝诺)
斯多亚学派的伦理学包括“世界主义”的政治理想。人都应该遵从理性而生活,而理性人人具有,因而人与人是平等的。人的本性都是宇宙性的一部分,人都是平等的。整个世界应该是一个具有完善德性的,与宇宙秩序相一致的大家庭,不应该有财富,种族,门第等级差异。晚期斯多亚派中既有奴隶也有皇帝,正体现了他们的理想。
15、悬搁判断(怀疑派-皮罗主义)
既然现象都是不真实的,,皮罗认为我们无权做出关于现象的判断,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沉默,毫不动摇地坚持不发表任何意见。这种悬搁判断实际上是一种对于生活和实践的理论态度,它不是不让我们去生活,而是要我们免除因为认识而生的痛苦和烦恼,从而保持心灵的安宁。
16、流溢说(新柏拉图主义-普罗提诺)
“流溢”是普罗提诺哲学重要概念之一,用来说明“一”生万物的方式,一切存在皆以“太一”或“神”为源泉。“一”由于自身充盈,故而自然要溢出但这种流溢却无损于自身的完满。“一”首先流溢出“努斯”而“努斯”也像“一”那样能够流溢出的影像是“灵魂”,而灵魂的流溢物就是可感世界。
17、上帝存在的知识论证明(奥古斯丁)
这是奥古斯丁提出来的。通过实存的确定性知识寻求来源,反推上帝的存在。奥古斯丁把知识能力和知识对象按等级排序,认为只有处于最高等级的理性才能拥有真理和知识。这些真理来源有三种可能;要么低于理性,要么来自于理性,要么高于理性。真理只能源于高于理性。在人类的知识等级中有一个处于最高等级的真理,为人理性提供规则,使之认识真理。这最高等级真理就是上帝。
18、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安瑟尔谟)
这是安瑟尔莫提出来的。上帝存在是一个自明的,必然的真理,否认上帝的存在必然导致逻辑上的自相矛盾。因而证明上帝的存在不需要借助有限的经验事实,只需要借助先验的逻辑力量,仅从概念就可以推演出上帝的存在。安瑟尔莫把证明概括为三段论:(1)大前提:上帝被设想为一个无与伦比的东西。(2)小前提:一个无与伦比的东西意味着它不仅处在于心灵之中,也存在于现实之中。(3)结论:上帝存在于现实之中
19、上帝存在的五路证明(托马斯)--简答题
托马斯为了证明上帝的存在提出五路证明:(1)事物的任何运动都是由它之前的另一个运动者引起的,推论下去,最后必然追溯到一个不受其他事物推动的第一推动者。(2)任何事物都以另一个事物为动力因,因此必然有一个最初的动力因(3)任何事物都以其他事物获得其存在的必然性,由此,比有一种东西,本身是必然的,同时又能赋予其他事物以必然性和存在的理由。(4)事物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良好,真实,高贵等品性,其标准就在于它们与最高,最真实,最高贵的东西的接近程度,因此,世界上必然有一种东西,作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得以存在和具有良好以及目的安排的。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受到某一个知识有智慧的存在者的指挥。综上,可推出世界是存在的。
21、唯名论
中世纪经验哲学中个别与共相之争的两个派别之一。唯名论是中世纪的“经验论”,它主张现实存在着的只是个别具体的事物,上帝是不可能通过理性来证明的,它只是信仰的对象。否认共相具有客观实在性,认为共相后于事物,只有个别的感性事物才是真实存在的。代表人物有罗瑟琳,罗吉尔.培根等

相关话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