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文史综合考研辅导讲义(4)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3-16


2.系统记载了各种药物的知识,内容包括校正、释名、集解、辨疑、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录、附方等项,从药物的名称、历史、形态、鉴别,到采集、加工、功效、方剂等,叙述详细。
3.纠正了以往药物书中的某些错误,以及一些反科学的言论。如以往将葳蕤与女萎两种药物混为一物,经他辨识被分清。他还批判了以往记载服食水银、雄黄可以成仙,"草子可以变鱼"等反科学说法。
4.除主要记载药物学之外,还记载大量宝贵的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症状、卫生预防等方面的医学资料,以及大量的附方、验方及不少精彩的治验病案。另外还有一些宝贵的医学史料。其中属于首次记录的病症有铅中毒、汞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肝吸虫病;首次记录的治疗技术有冰块冷敷退热法、蒸汽消毒法以及辛烈香窜原料薰烟消毒法等等。
5.博物学内容丰富。书中记载了丰富的关于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农学、天文、气象等自然科学资料。同时,还保存相当的民族学、民俗学、文字学史料以及大量的古代文献。
《本草纲目》以后历经300多年,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先后刻印达数十次之多。该书在1606年传入日本,后来又通过各种途径传入欧洲,因而本书在国内外有很大的影响。在国内,它促进了本草学、生物学的研究,本草学著作大量涌现,在国外,各国学者竞相研究,出现英、法、德、日等多种文字的节译本或全译本。

《农政全书》:明代徐光启著,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农政全书》共六十卷,五十多万字。其中作者自己写作的大约有六万多字,其余引录了二百二十九种古代和同时代的文献。徐光启不仅“杂采众家”,对大量材料进行了分类汇辑,而且“兼出独见”,加了不少评注,表明了自己的见解。全书分做十二门,包括农本、田制、水利、农器、农时、开垦、栽培、蚕桑、牧养、酿造、造屋、家庭日用技术以及备荒救荒(荒政)等方面。重点在开垦、水利和荒政等几项,篇幅占全书一半以上。这几项农政在过去农书中都没有系统叙述过,《农政全书》却集中而系统地提了出来,成为这部书的显著特色。
可以说,徐光启力图融会中西科学,突出地体现在修订历法方面。 徐光启采用西法改革历法。完成《崇祯历书》。徐光启的天文工作,奠定了我国以后三百多年的历法工作的基础。他把欧洲天文学介绍、引入我国,使我国传统天文学开始吸收了一些先进的东西,其中有比我国原有的计算公式更简捷精确的球面三角法,以及“地球”、“地理经纬度”、“时差”、“蒙气差”等概念和更先进的度量制度,如把圆周分成三百六十度,一天时间分成九十六刻等。这些西方科学知识的研究和吸收使我国的科学技术工作开始进入中西结合的阶段。
另外,在数学方面,徐光启的重要贡献是翻译了公元前三世纪亚历山大的伟大数学家欧几里得所著的《几何原本》,这是介绍西方数学的创举,这在学术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秋到第二年五月,他和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前六卷,由于利玛窦不愿再译,没有译完。   
徐光启的翻译质量很高。文字通俗易懂,错误很少,一次翻译就成定稿。首次翻译拉丁文的数学书,一切汉文名词极少成规可循。我们可以想象,徐光启的翻译工作是多么困难,需要付出多么大的创造性劳动。译本中许多数学上的专门名词和术语,如几何、点、线、面、平行线、钝角、锐角、三角形、四边形、斜方形等等,都是由徐光启首先使用而确定了下来。这些名词含义十分贴切,一直沿用到今天。这是徐光启对我国数学发展的又一功绩。
除了《几何原本》和《崇祯历书》中的一些数学翻译工作以外,徐光启还有一些数学著作。在《测量异同》和《勾股义》中,他把中西测量方法和数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比较,并且运用《几何原本》中的定理把我国古代已有的证明方法严密化,还创造了一些新的证明系统。这些工作为我国以后的数学研究开辟了道路。
总之,徐光启是我国十六、十七世纪自然科学家中的杰出代表人物。他在科学方面的功绩不局限于科学的某一部门,他多方面地融会了我国古代科学的成就和当时外来的科学知识,一身兼任了科学工作的组织者、宣传者和实践者,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徐光启在我国科学史上是一位值得我们永远纪念和学习的先驱人物。

《天工开物》:《天工开物》是明末清初的宋应星(1587~1661)所著,完成于1637年。这是一部有关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总结了各个生产领域的知识。《天工开物》是保留我国科技史料最丰富的一部书,它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我国明末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它也表明这个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已经比欧洲落后了——同时期的伽利略已经用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方法发现了许多重要的定律了,而中国还停留在以收集整理资料为主的阶段。

乾嘉学派:乾嘉学派是清代乾隆、嘉庆时期思想学术领域中出现的一个以考据为治学主要内容的学派。因为它采用了汉朝儒生训诂考订的治学方法,与着重于理气心性抽象议论的宋明理学有所不同,所以有“汉学”之称。因为这一学派的文风朴实简洁,重证据罗列而少理论发挥,又有“朴学”、“考据学”之称。清代乾嘉学派的出现,一般都认为是清朝封建统治阶段残酷镇压和笼络羁縻臣民政策的产物。嘉庆以后,有人从不同的角度对考据学派提出异议和批评,乾嘉考据学也开始由极盛转向衰落。

清今文经学:清代今文经学的复兴,就时间而言始于乾嘉,盛于道光年间;就性质言,是对当时经学研究一尊东汉古文经,重视训诂名物,以字解经学风的反拨。就清代学术发展流变来看,常州学者的《公羊》学研究,虽与吴派、皖派乃至稍后的扬州学派在治学上迥异其趣,但其研究汉代今文经学,本质上仍属于汉学的一部分。

《史 记》:纪传体编年体。为我国西汉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所著。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武帝太初年间,前后3000年的史事。内容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例传,共130卷,52.65万字。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体例。

《汉 书》:中国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是东汉班彪及其子班固、女班昭及马续所著,誉之为“史汉”的《汉书》。共一百篇,分一百二十卷,总共八十余万字。叙述了上起汉高祖刘邦起兵,下至王莽覆灭,前后共二百三十年的西汉史实。其文辞渊雅,叙事详赡,结构严密,练词简洁。

《资治通鉴》:由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它和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同为古代辉煌的史学巨著,被后世并誉为“史学双璧”。

纪事本末体:以记载重大史事的发生、发展和终结为基本形式的历史著作称为纪事本末体史书。这种体裁在中国古代史籍的编撰体例中出现较晚。这种体例是以纲,兼立为标题,按类组织史料,记述历史事件的始末。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的优点,详于记事,但缺少经济、文化、制度、民族等方面的内容。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是《通鉴纪事本末》。

纲目体:从编年体史书演化而来的一种史书体裁。创始:南宋朱熹《通鉴纲目》。

会要:以记述某一朝代或某一历史时期的典章制度为主的史书,称为会要体史书,亦为政书的一种。在中国古代几种史书修撰体例中,会要体是出现的较晚的一种。唐德宗时苏冕曾撰《会要》四十卷,记述自唐初至德宗时的史事,这是全要体的首次出现。苏冕以后,经由唐、宋人两次续而成书的《唐会要》,是第一部完整的会要体史书。此后,历代撰成的会要体史书甚多,部分著作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典志:以通记数代的典章制度为主的史书,称为典志体史书,为政书的一种,这种体裁的出现是史学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史学著作自《史记》后,各朝主要史书多是以断代为书,有志的所记简略,有的无志,体例概不统一,更不能完整和系统地反映历代典章制度的状况及其沿革。政书的出现就适应了这方面的需要,也开创了史学编纂的新体裁。典志体实际上是纪体史书中书、志部分的扩大、充实和贯通,也可以说是记载历代典章沿革变迁的通史。我国第一部典志体史书,是唐人杜佑所撰《通典》。在这之后,南宋郑樵撰《通志》,宋元之际马端临撰《文献通考》,合称“三通”,是典志体史书中的代表作。“三通”的续作,是《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合称“续三通”。清朝官修的三部典志体史书,《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合称“清三通”。以上九部合称“九通”。加上刘锦藻所撰《清续文献通考》,合称“十通”。“十通”分类记述了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等各项发展变化的情况,是有关典章制度的巨著。

通史、断代史:按史书内容涵盖的历史时期划分的史书类型。中国断代史一般是指论述中国历史上一个朝代或相临数个朝代的历史著作。内容不仅限于个别问题,而是较全面地论述这一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等。

左丘明:春秋时史学家。鲁国人,复姓左丘,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双目失明,曾任鲁太史。与孔子同时,或谓在其前。相传曾著《左传》,又传《国语》亦出其手。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新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史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刘知几:(661~721)唐代史学家。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刘知几一生专攻史学,通览前代各史,明其利弊得失;又屡任修史之职,深感宰相大臣监修,多所干预,不能秉笔直书,遂于景龙二年(708)辞去史职,开始私撰《史通》,详论史书之体例及内容,阐述自己对史学的见解。书成于景龙四年,是中国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对后世影响很大。

杜佑:(735-812) 唐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所著《通典》二百卷,费时三十年左右,为我国第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通史。

司马光: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北宋陕州(今山西夏县)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他经过19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元丰7年(1084年)完成了《资治通鉴》的通史巨著,内容以总结历史统治者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为主。在政治上,司马光守旧,竭力反对神宗支持的王安石变法,长期辞官退居。宋神宗死后,他被召入京,主持国政,废除了王安石变法的新政。
 
谈迁:(1594-1657),明末清初史学家。浙江海宁(今浙江海宁西南)人。其所著《国榷》是记载明代重要史实的编年体史书,记叙从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九月时太祖朱元璋诞生,到顺治二年五月清兵入南京、福王政权灭亡为止的三百一十七年间的历史。书中敢于直书《明实录》避而不谈的明朝一些重要史实;其史实注意考订精审,材料有相当的可靠性或参考价值。


【外国历史】

四大文明古国:埃及、古巴比伦、中国、印度。

佛教:公历纪元前后,佛教开始由印度传人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Chinese Buddhism)。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中 国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地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

基督教:基督教是当今世界上传播最广,信徒人数最多的宗教。公元一世纪中叶,基督教产生于地中海沿岸的巴勒斯坦,135年从犹太教中分裂出来成为独立的宗教。39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并逐渐成为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的主要精神支柱。1054年,基督教分裂为罗马公教(天主教)和希腊正教(东正教)。十六世纪中叶,公教又发生了宗教改革运动,陆续派生出一些脱离罗马公教的新教派,统称"新教",又称"抗罗宗"或"抗议宗",在中国称为"耶稣教"。所以,基督教是公教、东正教和新教三大教派的总称。
           
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是与佛教和基督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公元七世纪初诞生于阿拉伯半岛。它是由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所创,目前世界上有10亿多信徒,他们大多分布在阿拉伯国家,以及中非、北非、中亚、西亚、东南亚和印度、巴基斯坦、中国;有些国家还以伊斯兰教为国教。
流派包括什叶派、逊尼派、哈瓦利吉派、穆尔吉埃派。三大圣地:麦加,卖地那,耶路撒冷。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

玛雅文明:玛雅文明,是玛雅人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至公元800年,在墨西哥及中美洲的热带雨林的丛林中和墨西哥湾沿岸创立的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

印加文明: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又一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它的影响范围北起哥伦比亚南部的安卡斯马约河、南到智利中部的马乌莱河,全长4800公里,东西最宽处500公里,总面积达9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000万。大体说来,它包括了现今厄瓜多尔山区部分、秘鲁山区部分、玻利维亚高原地区、半个智利和阿根廷西北部。

非洲奴隶交易:如果按照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决定的不同贸易性质来划分,那末整个黑奴贸易史也可分成三个阶段:15至17世纪,西班牙、葡萄牙的封建王室及随后荷兰、英国、法国等以特许公司为代表的商业资本占统治地位,黑奴贸易实行的是垄断贸易;18世纪,工业资本冲破了商业资本的垄断,黑奴贸易进入自由贸易阶段;工业革命以后,由于近代大工业的出现而在法律上废除了奴隶贸易,19世纪黑奴走私贸易盛行。

宗教改革:宗教改革(The Reformation)是指基督宗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进行的一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代表人物马丁路德、加尔文及慈运理等人,以及发展出来的新教教派。一般认为宗教改革始于1517年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结束于1648年的威斯特法伦和约。
现实社会根源:14至16世纪,西欧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当时西欧所发生的社会变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经济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新兴的资本主义萌芽破土成长,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第二,政治上,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开始形成,反对封建贵族的特权与分裂割据。英、法两国的封建君主在与资产阶级、新贵族联盟的基础上建立了政治集权的“新君主制”。他们加强政治集权,推行重商主义,奖励文化创造,有力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但在意大利、德意志还存在着分裂割据,迫切需要政治统一;第三,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神权的文艺复兴运动。
思想渊源:宗教改革固然是社会现实变革的产物,但其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市民的宗教“异端”思想之中。

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是指15~17世纪,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路和“发现”新大陆的通称,它是地理学发展史中的重大事件。
    14、15世纪时,欧洲各国已有资本主义萌芽。15世纪末,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和英国等,迫切要求向海外寻找市场和原料出产地。但是奥斯曼帝国牢固控制了东西方贸易通道,从地中海经埃及出红海,向印度洋的航路又在阿拉伯人手中。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国家为了扩展商业和殖民活动,积极鼓励航海事业,开辟新航路。这是促成地理大发现的主要原因。
    其次,欧洲商人和航海家对黄金的贪欲是促成地理大发现的另一原因。此外,西班牙和葡萄牙都位于欧洲突出于大西洋中的地区,地理位置也有利于航海业的发展。
    影响:地理大发现引起了人们思想上的变革,对地球科学的进步和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都起了很大促进作用。古代学者关于大地球形的猜测,通过地理大发现,特别是环球航行得到了证实,宗教迷信关于地球形状的种种说法最终被否定;证明了地球上存在着一个统一的世界大洋,海洋与陆地相比较,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推动了全球海洋和陆地的考察研究;促进了地球科学的进步,也促进了天文学、航海学、天气预报学的发展及造船技术等科学技术的近代化过程;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和世界市场的出现,开始了殖民掠夺,同时也促进了西欧各国经济的发展。

启蒙运动\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世界近代史上两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上的准备。文艺复兴是启蒙运动的前奏,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
    起源和影响力:文艺复兴源于意大利,然后扩及欧洲各国,它的中心是在意大利。启蒙运动则起源于英国,然后蔓延至欧洲,进而影响到全世界,它的中心是在法国。从效应上看,启蒙运动甚于文艺复兴,它对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起到了影响和推动作用,许多启蒙思想家的著作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推动了革命的步伐。
    指导思想: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性论”,核心是反对天主教神学思想,主张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人文主义者忠君思想非常浓厚,启蒙运动则将矛头直接指向了封建制度,主张消灭专制主义,追求的是政治民主权利,表现出了强烈的战斗性。
    推动者:人文主义者大都是天主教徒,与旧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并不是无神论者,他们虽然反对天主教会,否定对教皇、教会的绝对服从,却不否认上帝和教会的存在。他们的思想观点和作品还受宗教的影响,从根本上说还是唯心主义者,片面夸大帝王将相和英雄个人的历史作用,忽视人民群众的作用。启蒙思想家都是唯物主义者,但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他们否认天主教的上帝的存在,不承认这个上帝的存在。他们或者是无神论者,或者是自然神论者。伏尔泰主张的“上帝”,则是自然规律和人的理性的体现,这也反映出启蒙思想家一方面强烈地反对封建神学思想,另一方面又没有完全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人为的设置一个上帝来表达自己的理性学说,可以是对封建神学的妥协。
    人文主义者和启蒙思想家都提出了人权学说。严格地说,人文主义者的人权学说非常朦胧、肤浅。启蒙思想家心目中的人权学说内容在深度上、广度上都比前者有所推进,包括生存权、财产权、安全权、反抗权等。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人权只能是资产阶级的人权,人民群众则不能享有这种权利,因而是狭隘的人权学说。
人文主义者重在批判,少有对未来社会的构想。英国杰出的人文主义者代表莫尔虽然也描述了人类社会的理想模式,但大都流于空想,很难付诸时间。启蒙思想家则是强烈的批判与伟大的构想兼而有之,构想比较符合实际,空想成分很少。如孟德斯鳩的“三权分立”学说,伏尔泰的君主立宪学说,卢梭的共和学说。
多样性:文艺复兴比启蒙运动表现出了多样性。英国的莫尔的著作《乌托邦》中提出了废除私有制的思想,是对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弊端的一种反抗;意大利和德国由于处于分裂割锯的状态,因而他们的人文主义者表现出了实现统一,结束分裂,政教分离的要求,如马基雅维利和伊拉斯莫,他们都是爱国主义者。

欧洲工业革命:受文艺复兴的影响,16~17世纪欧洲发生科学革命,现代科学诞生。17世纪英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17~18世纪欧洲发生启蒙运动,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得到广泛传播。它们为工业革命准备了科学知识和方法。18世纪下半叶英国发生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现代化启动。继英国以后,18世纪法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启蒙运动的中心从英国转移到法国,并达到高潮,引发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民主精神传遍欧洲。欧洲开始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移。1871~1913年欧洲和美国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有直接的作用,如化学工业、电力工业和内燃机等重大发明,都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19世纪德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德国是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之一,她仅用40多年时间(1871~1913年)就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20世纪美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之一。19世纪以来,现代大学、科学研究机构和工业实验室的发展,使科学和技术发展加速,它们加快了现代化进程。20世纪70年代以来,北美和欧洲发生了知识革命(信息革命),第二次现代化启动,美欧开始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移。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创新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信息科技、生物科技、材料科技、纳米科技、空间科技和环境科技等发展迅猛,高技术、信息化、知识化、网络化和创新化波及全球,新时代新经济高速发展。

欧洲1848年革命: 19世纪40年代中期,在欧洲大陆,一方面,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但仍然处于无权或少权状态,封建落后势力发展的障碍。另一方面,遭受着外来压迫的东南欧各国希望结束外国统治,取得民族独立。那时候,各地相继出现了农业歉收和经济危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更加恶化,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加剧。
1848年,意大利各地相继爆发资产阶级革命,驱逐外国统治者,掀开了1848年欧洲革命的序幕。2月法国发生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把1848年革命推向高潮。
1848年欧洲革命范围广泛,遍及除俄国以外的欧洲大陆大部分地区。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民主革命,它沉重地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在这场革命中,无产阶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法国大革命:1789-1794年法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

普法战争:1870—1871年,以法国为一方与以普鲁士及北德意志联邦和德国南部其他邦为另一方之间发生的战争。
这次战争是普鲁士和法国之间的深刻矛盾所引起的。普鲁士力图统一德国并将其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竭力削弱法国及其在欧洲的影响。法国则力图根本挫败普鲁士,使它无法建立一个统一强大的德国,从而保持法国在欧洲大陆的优势地位,制止革命运动的发展,防止第二帝国发生政治危机。
 
巴黎公社: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和在巴黎存在72天(3.18—5.28)的有史以来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府。法国社会内部存在深刻的社会矛盾,工人阶级组织性和觉悟大大提高、普法战争引起国内总局势恶化,是巴黎无产阶级起义和巴黎公社诞生的条件。
公社是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公社的全部活动都具有旨在对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深刻的社会性,也具有国际意义。但是,在巴黎开始的革命没有在全国取得胜利。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15—16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兴起并迅速发展。新航路的开辟,使英国逐渐成为大西洋航运中心,便利了英国的海外行动,推动了手工业生产部门资产主义的兴起。也影响到农村的生产方式,15世纪晚期圈地运动兴起,产生了一批资本主义的牧场和农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成为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这一时期统治英国的都铎王朝为加强王权、加强专制统治进行宗教改革,鼓励发展工商业和海外掠夺,在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所有这些造就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基础。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开始了在英国的统治。经济上,不经议会同意而强行征税;宗教方面,实行宗教专制,残酷迫害“清教徒”。由于以上两方面的矛盾,造成了斯图亚特王朝政治上的紧张局面,导致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1640年新议会召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反对派,提出限制王权的要求,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经历了内战、共和国的成立、护国主的统治、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

英国殖民扩张:英国的工业革命自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30年代末基本完成,是最早进行和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工业国,成为世界各国工业品的主要供应国。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要求英国迅速扩大国外市场和原料产地。自19世纪初开始,英国凭借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在世界各地大肆进行殖民扩张。

相关话题/新闻传播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中国传媒大学文史综合811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考研辅导班讲义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16
  • 南昌大学2017新闻传播学硕考研真题回忆
    南昌大学17新传学硕考研真题回忆 【南昌大学】学硕: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 1. 文艺春秋 2.BBC 3. 东方风来满眼春 4. 开、好、管 5. 选择性接触 二、简答题 1. 简述新闻舆论形成的条件 2. 简述《民报》的主要内容 3. 简述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的原理原则 4. 甘地的新闻思想 三、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7
  • 2007-2016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历年真题
    厦门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基础) 一、填空 1、___开始,纸张在传播中开始独占鳌头:我国最早的关于报纸的记载是孙樵《___》卷的《读开元杂报》一文。 2、1815年,《___》在马六甲创办。____年《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创办;1822年,在澳门创办的第一份葡萄牙文报刊是__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07
  • 2019考研:新闻传播学三个基本问题
    1、什么是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创立乃基于这样一个信念:由于现实被合理地分成了一些不同知识群,因此系统化研究便要求研究者掌握专门的技能,并借助于这些技能去集中应对多种多样、各自独立的现实领域。(华勒斯坦等,1997:9)新闻学作为一个职业规范性学科,它探讨的,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06
  • 2018年四川大学文学新闻传播学院考研真题
    四川大学 学硕:636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 1. 书脊 2. 传播流 3. 空符号 4.DAGMAR 5. 威尼斯手抄小报 6. 涵化理论 7. 知识劳工 8. 后真相 二、简答题 1. 从受众角度分析弹幕的传播效果 2. 简述新闻、舆论与宣传的区别与联系,并举例说明。 3. 介绍罗兰巴尔特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04
  • 2018年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考研真题
    浙江大学 学硕:807新闻与传播实务 1. 声画组合的基本模式(又称稳定模式)是什么?每个要素发挥了什么作用?请举例论证。 2. 新闻专业主义防止商业逻辑侵犯新闻逻辑,你同意吗?为什么?举例论证。 3. 网络时代还需要新闻的专业堡垒吗?为什么?举例论证。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04
  • 2018年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考研真题
    暨南大学 学硕: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选做4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多选不给分) 1. 《新闻学大意》 2. 舰队街 3. 舆论反转 4. 首因效应 5. 网络直播 6. 长尾理论 二、简答题(选做3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多选不给分) 1. 简述近代中国民营报纸的活动内容及意义/贡献 2. 简述大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04
  • 2018年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考研真题
    学硕:714新闻传播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 报刊的有机运动 2. 《每周评论》 3. 王韬 4. 人民日报改版社论《致读者》 5. 信息茧房 二、简答 1. 人民性与党性的统一 2. 美国分别在1984年,2017年两次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谈谈你的看法 3. 新闻界对真理标准讨论的作用 三、论述 1.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04
  • 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811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考研试题(回忆版)
    名词解释:楚辞 :北方民歌的形式和楚国方言, 代表作有屈原的离骚第二个我死活想不起来,如果有其他人想起来了斑竹帮忙补充下吧- -沈从文: 湖南凤凰人,著名文学家,作家,代表作,边城 丁香姑娘义和团运动:要说山东兴起,然后发展到北京,清政府先是支持后和外国侵越者一起绞杀,此运动GC是进攻东郊民巷使馆区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810新闻传播学综合二考研试题(回忆版)
    本来想等着自己考上了再来论坛给大家提供些信息呢(感觉P.S那样子比较有资格说话),但是想想等到那时估计试题都忘光光了,还是尽力先做一点好事吧,等将来如果能有幸进复试再来给大家分享经验也不迟哈(请同壕战友进行补充)新闻理论一.名词解释: 1.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2.时务文体 3.BBC 4.公共广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608新闻传播学综合一考研试题(回忆版)
    新闻传播综合一 名词解释 50分 1沃尔特2 北大新闻学研究会 3 时务文体 4 镜中人 5 虚拟社区 6 采访权 7 全媒体 8 9 公共广播系统10BBC材料分析 4个 40分1 政府和新闻界之间存在冲突的平衡制约机制2 公民新闻 3 作者传递的是文字 读者反映的是意义 4 某地政府聘请媒体基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中国传媒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中国传媒大学2005年考研真题-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暨南大学2004年考研真题-新闻传播学笔记
    第一章 绪论一 新闻传播事业的广泛影响:新闻传播活动自古就有,真正的新闻传播事业则是于16-17世纪,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充分发展以后产生的。新闻传播事业的性质:新闻传播事业既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又是社会经济基础的一部分,是横跨于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特殊事业。“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管理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南京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新闻传播学
    南京大学2006年新闻传播学考研试题南京大学06年新闻传播史试题一、名解新闻职业道德拉扎斯非尔德 成舍我 新生事件二、简答1. 三贴近的内在依据和重要意义 2. 沉默的螺旋解决了哪些问题留下了什么问题? 3. 《民报》与《新民丛报》论战的内容和结果 4. 普利策的新闻活动以及给传媒的启示三、操作题目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