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通论上篇重点知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考研专业课)(3)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1-25

作为一名企业家,比较明显的具有高成就需要和较高的权力欲望,但归属需要的表现比较低。小企业的经理具有很高的成就激励。因此,对于具有高成就需要的管理者,组织可以分配给他们具有挑战性和一定风险的工作任务,并给予一定的自主权,以满足他们的成就需要,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对于低成就需要的管理者,组织可以分配给他们一些例行的工作任务。

(4)目标设置理论

目标设置理论认为,组织为了提高工作业绩,目标必须是具体的且有一定的难度,对具体而且困难的目标进行清晰阐述,对员工是一种有力的激励力量。具体而困难的目标影响激励效果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可以激励人们在工作中有更大的投入,二是可以帮助人们在正确的方向上投入

(5)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来的。所谓强化是指通过不断改变外部环境的刺激因素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除某种行为的过程。

(6)综合激励理论

该理论告诉我们,激励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并不是设置了激励目标,就一定能获得需要的行动努力,使员工满意。要形成激励目标→努力→绩效→奖励→满足以及对反馈的努力这样的良性循环。

 

第二节 激励原则与激励方法

1、激励的一般原则

①目标结合原则(目标设置必须体现组织目标要求,并且满足员工个人的需要)②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原则③以奖为主、以罚为辅的原则④时效原则(激励必须及时,不能拖延)⑤民主公正原则

2、激励的方法

(1)精神激励法:目标激励,榜样激励,感情激励,荣誉激励,参与激励,培训激励

(2)物质激励法:晋升工资,颁发奖金,其他物质奖赏

 

第三节 沟通的概念与类型

1、沟通:主体与客体之间传达思想、交换信息的过程,简言之,即信息交流。

2、沟通的作用:

(1)沟通是正确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2)沟通是统一思想、保持行动一致的手段;

(3)沟通是组织成员之间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

3、单向沟通:信息的发送者与接收者的地位不改变的沟通。

双向沟通:在沟通过程中,信息发送给接收者经常换位的沟通。在这种沟通中存在着信息反馈,信息发送者可以及时了解信息接收者对所传递的信息的态度,有助于加强协商和讨论,增强对发送信息的理解。

 

4、组织沟通就是组织通过各种方式、网络和系统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组织沟通的网络,分为正式沟通网络和非正式沟通网络

正式沟通网络:链式沟通网络,环型沟通网络,轮型沟通网络,Y型沟通网络,全渠道式沟通网络

非正式沟通网络:集群型,辐射型,随机型,单线型

 

第四节 有效沟通

1、有效沟通的原则

(1)准确性原则(2)完整性原则,信息的完整性部分取决于主管人员对下级工作的支持,一般不应越级指挥(3)及时性原则(4)非正式组织策略性运用原则,鼓励非正式组织传递并接受信息,以辅助正式组织做好组织的协调工作。

2、有效沟通的障碍

按沟通过程分析

(1)信息发送者的障碍。表达障碍、语义障碍、传递形式不协调产生障碍、社会环境与知识局限产生的障碍。

(2)信息传递渠道中的障碍。信息传递手段、传递层次的障碍

(3)信息接收者的障碍。对信息进行过滤(有选择性的接收)、理解能力的障碍、信息过量障碍

按因素分析:个人因素,人际因素,组织因素,技术因素,文化因素

 

3、克服沟通中的障碍:

(1)明确沟通的重要性,正确对待沟通

(2)沟通的内容要确切

(3)沟通要有诚意,要取得双方的信任

(4)加强平行沟通,加强横向合作

(5)缩短信息传递链,拓宽沟通渠道

(6)考虑文化因素的影响。在进行沟通时,应充分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掌握文化对其价值观的影响,从而更好的理解对方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以消除或降低沟通中的文化障碍。

 

 

第七章 控制

第一节 控制与控制系统

1、控制:是按照预定标准,通过信息流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监督和调整,使之按计划进行,并趋近目标(标准)状态的活动过程。

控制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的各层面的目标,使其各层次的计划值与相应的实际运作成效,保持有效的动态平衡,对组织内的运作活动与环境变化产生的机遇和风险,运用有效的方法和设备进行度量比照、监控纠偏、调整应对等,以保障组织目标实现的系统管理过程。

2、有效控制的基础:

(1)科学计划;组织计划是控制的总体标准。有计划,才有控制。完成计划实行目标是控制的最终目的。计划制定得越详细、明确、可行,控制也越容易有效。管理控制本身也要制定计划。

(2)及时收集准确的信息;信息是控制的基础和前提,有效控制必须有准确及时的信息。有效的信息必须准确、及时、完整。

(3)建立明确的责任制;每一个人明确自己的职责和要达到的标准,才能在工作中自觉地履行职责,按标准完成任务,使有效控制得以实现。

(4)建立严密的组织;建立专门的施控机构,配备专门的施控人员,明确其职责。控制中还应该注重沟通协调。

3、有效控制的影响因素

(1)信息不畅,不准的影响。信息反馈不实,层次过多、环节过多、程序繁杂、文牍主义造成信息传递缓慢。

(2)管理者分权不当的影响

(3)组织制定标准不实的影响

(4)组织控制制度不完善的影响

(5)组织各部门资金运作不协调的影响

4、提高控制有效性的举措

(1)树立现代控制理念。建立新的施控者与受控者关系的理念,提高有效控制的效率,必须重视反馈。

(2)合理分权。权利下放和责任落实相一致,保证权责对等。切忌越级授权。分权要从实际出发。

(3)建立控制制度

 

第二节 控制的种类

1、按管理控制标准值的选择分类:

程序控制:程序控制一般以时间为序,控制标准值s常常以时间t为自变量,函数式为s=f(t)

追踪控制:追踪管理控制也称跟踪管理控制,其控制标准值S常常以控制对象所跟踪的先行量C为自变量函数式为s=f(c)

自适应控制:自适应控制没有明确的先行量,控制标准s是过去时刻已达状态Pt的函数。也就是说s值是通过学习过去的经验而建立起来的。

2、按组织整个营运过程分类

预先控制:又称事前控制、前馈控制。它是根据可靠准确的信息,用科学先进的方法,在组织营运之前,对营运中可能出现的潜在问题和产生的偏差进行预测和估计,采取防范措施,在问题产生之前将其排除。

现场控制:又称即时控制,过程控制,是在组织营运活动中展开的控制。现场控制主要有监督和纠正两项职能。

事后控制:也称反馈控制、成果控制。它是将计划的结果决策预期计划、标准进行对比,然后分析和评价,采取举措,改进控制方法,或者调整完善计划,修订控制标准。

 

第三节 控制程序和要点

1、控制的程序包括三个阶段:①确定管理控制标准②监控度量运作成效③纠正运作偏差

 

2、管理控制标准,是一种作为模式或者规范而建立起来的度量单位或量化尺寸。包括:①从组织的各类计划文件中选出的对运作成效进行评价的指标;②根据计划和技术文件,细化的量化作业指标。标准确定应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

 

3、制定控制标准的方法

(1)统计方法。对企业历史上各个时期的营运数据进行分析,为未来营运建立标准

(2)根据评估建立标准的方法。根据管理人员的经验、判断和评估来建立标准

(3)通过对工作活动进行分析来制定标准的方法。

 

 


相关话题/管理学通论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管理学通论下篇重点知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考研专业课)
    管理学通论(下篇) 第八章~第十四章 第八章 战略管理 第一节 战略及战略管理的内涵 1、 企业战略:企业战略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为谋求长期生存与发展对企业经营活动做出的长远的、系统的和全局的重要谋划。 2、 (1)总体战略,又称公司战略。根据企业的目标,选择经营领域,合理配置企业所需的资源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25
  • 张中华《管理学通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675.html 封面 内容简介、编委 目录 上篇 管理学原理  第一章 管理导论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二章 决 策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三章 计 划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四章 组 织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