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新修(精心整理超全版2014年考研必备)__郑杭生(5)

本站小编 辅仁网/2017-12-30


边际文化是指文化的边缘地带,它离中心文化较远,受中心文化的影响较弱,而往往容易受与之比较接近的其他文化的影响,从而表现出一种混合的文化形态。如果边际文化同时也难以受到其他重要文化的影响,那么它就有可能处于一种不太发达的状态。
    (四)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就不同文化的比较而言,文化可以区分为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所谓评比性文化是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孰优孰劣的文化,一般说来,屏蔽性文化都是比较容易鉴别其价值的文化。
所谓非评比性文化,也可叫做中性文化,是指在文化比较中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的文化,这类文化通常与人们的行为方式、社会的风俗习惯等相联系。承认非评比性文化的存在,意味着承认各族群的平等和尊重各族群的文化差异。中性文化在一个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多方面的功能。在我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应该正确对待和处理中性文化问题。
3、文化由哪些要素构成 ?
(1)象征符号
象征符号是人类通过意识控制而创造或构建起来的象征体系,用来引导人们的互动、交流、思维、情感、学习和控制。
(2)价值观念
文化价值观是指社会成员共同持有的关于是非、善恶、好坏、自我与他人利益关系的观念和倾向。价值观对社会成员的价值判断和行动选择有着巨大的影响。
(3)规范体系
文化的规范体系为社会秩序奠定了基础。规范体系是按照一定的价值原则建构起来的社会行动规则系统,包括正式规范和非正式规范。
(4)物质文明
物质文明是由该文化中的社会成员所共同创造的物品集合体,包括技术、工具、住宅、食物、服饰、书籍等人工制品。它是人类创造的,同时也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物质基础。
4、怎样理解文化的社会功能?
(1)认同功能。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也是人与动物区分的重要标志。。
(2)规范功能。文化为社会提供了系统的行为规范,使人们相互间的行为功能协调和相互配合。文化所包含的规范体系有:风俗、道德、法律和价值观念。
(3)整合功能。文化使社会形成一个整体,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基础。
(4)涵化功能。人需要通过文化涵化才能成为社会人。只有接受文化熏陶,掌握文化规则,并按规则行事,才能被社会或他人接纳。人由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实际上是个人不断学习和运用文化的过程。
5、文化与文明的区别有哪些?
首先,文化与文明虽然都是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但是文化比文明的产生要久远得多,文明是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特征。
其次,文化与文明虽然都是人类创造所获得的成果,但是,文明只是反映人类所创造的具有进步和积极意义的成果,而文化则包揽了一切。
再次,文化与文明虽然都是人类社会现象,但文化主要表现为物质的或精神的发展状态。只有当文化使人类脱离生物本能和野蛮行动而产生理智行为并建立起物质的或精神的生活方式的时候,才能成为文明的表现。文化是文明存在的基础,文明是文化的进步表现,具有积极的行为意义。
6、文化的结构
    任何一个社会的文化均有其特定的文化体系,而不是一盘散沙。文化的这种系统或体系所表现出的不同层次,就是文化的结构。社会学主要从文化特质、文化丛和文化模式三个层次上分析文化的结构。
(一)文化特质
    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或最小单位,它既可以表现为物质的形式,也可以是非物质的形式。其基本特点是,每种文化特质都可以独自成一个单位,有其特殊的历史和形式,不会与其他特质相混淆。
    (二)文化丛
    文化丛也叫文化特质丛,是指因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合在一起的一组文化特质。它往往与人们的某种特定活动有关,而且往往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特殊结合,如春节庆祝活动等。
   (三)文化模式
    所谓文化模式是指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包括文化特质与文化丛)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这种形式往往表现了一种社会文化的特殊性。在社会学关于文化的研究中,文化模式的研究具有最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可以促进一个社会文化的总体认识。例如,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都是不同的文化模式。
7、什么是文化震惊和文化边际?
文化震惊:作为文化交流过程中文化冲突之一种的“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种文化当中的人,在初次接触到与其自身文化迥异的另一种文化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必须正确对待和适当处理这种客观现象,避免失误。
文化边际是指文化的边缘地带,或两种文化的交界地带。
8、试比较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 。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有着很大差异,因而在文化交流过程中,比较与评价各种文化时就存在着“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两种倾向。
所谓文化中心主义,也叫种族中心主义,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常有一种倾向,容易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等看成是最好的,并以此为标准,来衡量、评判其他文化,对自己所不熟悉的文化抱有怀疑甚至敌视的态度。文化中心主义在近现代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欧洲中心主义。
所谓文化相对主义,是20世纪前期由美国人类学家在反对欧洲中心主义思想时提出来的,它主张一个民族中的文化现象只能用该民族内部的文化价值标准来加以衡量,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各民族的文化无优劣之分。文化相对主义在反对民族歧视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
极端的文化中心主义会盲目排斥一切外来文化,而极端的文化相对主义则否认了事物绝对可比的一面。两种极端都是错误的,都具有明显的形而上学倾向,缺少辩证法。
9、试用文化堕距理论分析当今中国的有关社会问题。
文化堕距理论是由威廉•奥格本提出的,其主要观点是:文化相互依赖的各个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不一致,因而导致各种社会问题。
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迁。制度首先变迁或者变迁速度较快,其次是风俗、民德,最后才是价值观念。
物质文化:先进的生产工具。制度:政策法律。风俗、民德。价值观念:现代化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第六章   人的社会化
1、什么是社会化 ?社会化概念在社会学史上有哪些发展?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过这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
社会化概念的内涵有一个从狭义到广义的发展过程。
20世纪50年代以前,以少年儿童为对象,研究个体如何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
20世纪50年代开始,认为社会化更是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新倾向:①重视研究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失序对于个体成长的影响;②拓宽对个体概念的理解,认为个体既可以指个人,也可以指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群体或社会单元。
2、社会化主要有哪些类型?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1)初始社会化。
初级社会化发生在生命早期,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初级社会化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
(2)预期社会化。
预期社会化是指一种在过程中学习未来所要扮演的角色的社会化形式。预期社会化大量发生在青年时期。
(3)发展社会化。
发展社会化是在初始社会化为基础上,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亦称继续社会化
(4)逆向社会化。
逆向社会化是指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的过程。
(5)再社会化。
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3、社会化的生物基础和社会主体各有哪些?各自的作用及特点是什么?
(一)社会化的生物基础: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二)社会化的主体:
   (1)家庭
家庭是个体出生后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对个人的早期社会化甚至一生的社会化都具有重要意义。①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它为个人一生的社会化奠定了基础;②家庭环境对个人社会化的意义在于对儿童感情和爱的培养;③ 家庭中父母的权威对儿童社会化具有重大影响。  
(2)学校
随着儿童和青少年年龄的增长,学校和教师的影响逐渐成为他们社会化中最重要的因素。首先,学校是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构。其次,学校是一个组织机构。
(3)同龄群体
同龄群体是指由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等方面都比较接近的人们所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它是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同龄群体对个人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它的群体规范和价值往往被个人作为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参照系。
    (4)工作单位
工作单位是个人进行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在工作单位中,个人学习职业规范和职业技能,学会扮演职业活动中的各种角色,掌握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技巧。同时,工作单位也提供了一个检验家庭和学校社会化成果的场所。
(5)大众传媒
是指社会组织为在广大社会成员之间传递信息、互通情报所采用的各种通讯手段,如广播、电视、报纸、书籍、杂志等等。
大众传媒通过新闻报道、舆论宣传、知识教育、生活娱乐等方式,为广大社会成员理解和接受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奋斗目标、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等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社会环境条件。
4、关于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主要有哪些理论?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分析和研究社会化的理论视角)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理论
    (1)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库利最早将“自我”概念引入社会化研究。他认为自我和人格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
他将自我意识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首先,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其次,在做出行为后,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最后,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做出下一步反应。
    (2)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
米德将自我分成“主我”和“客我”两部分。“主我”是能动的部分,为人格发展提供动力。“客我”是内化了的社会要求和期待。他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即学会理解他人对于角色的期待,并按照这种期待从事觉得行为的能力。
米德将社会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模仿阶段。简单理解和模仿父母的动作,自我意识很弱。嬉戏阶段。扮演特定、重要的角色。博弈阶段。“客我”的范围已经覆盖了整个社会。
    (3)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强调人格形成过程中的生物因素,“无意识”驱动人格发展。
他将人格分成“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本我受本能驱动,遵循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起调节作用;超我遵循完美原则。
他把人格发展过程分为五个时期: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两性期。人格在前三个时期已经确定。
    (4)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
人在成长的各个阶段都会遇到某种心理问题,都要对社会环境提出的要求做出反应。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出现“认同危机”。给以后的社会化过程留下隐患。
    (5)生命历程理论
兴起于20世纪初,在60年代后得到迅速发展。将生命历程理解为一个由多个生命事件构成的序列,是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的产物。

相关话题/社会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