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基础考研复习讲义(8)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5-01


政府工具也就是政府作用的方式和行动的机制,是为实现和达到目标采取的明确方法。
二、政府工具的分类
政府工具粗略地可以分为市场化工具、工商管理技术和社会化手段三类。
市场化工具指政府利用市场这种资源配置手段来达到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的目的的具体方法,包括民营化、用者付费、管制与放松管制、合同外包、内部市场等。工商管理技术是把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借鉴到公共部门中来,吸取有效经验达成政府的政策目标。包括战略管理技术、绩效管理技术、顾客导向技术、目标管理技术、全面质量管理技术、标杆管理和流程再造技术等。社会化手段指政府利用社会资源,在一种互动的基础上来实现政策目标,如社区治理、个人与家庭协作、志愿者组织、公私伙伴关系等。
三、政府工具的意义
第二节 传统的行政方法
一、行政手段
1、行政手段:是指政府凭借政权力量,依靠从上到下的行政组织制定、颁布、运用政策、指令、计算的方法,来实现国家对行政工作的领导、组织和管理的目的。
2、行政手段的种类:(1)行政命令手段。(2)行政引导手段。(3)行政信息手段。(4)行政咨询服务手段。
3、行政手段的运用:优点:a、与法律手段相比,行政手段有简便、灵活的特点,能迅速有效地处理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具有一定的弹性。b、与经济手段相比,行政手段具有无偿性的特征,上级可根据管理工作需要,有权无偿调拨使用下级的人、财、物、技术,不必考虑价值补偿问题。c、与思想教育手段相比,行政手段更能直接、迅速、有力地贯彻上级的方针、政策,有助于组织内部统一目标、意志、行动,有效控制全局,时效性强。行政手段的缺陷是:a、行政手段不利于发挥下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b、纵向层级信息传递迟缓,易失真,横向沟通困难。 因此,运用行政手段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兼顾客体需要,遵循逐级负责的原则,在权限范围之内,控制其使用范围,高度注意操作技巧,防止长官意志和主观随意性,力求精简而高效。
二、法律手段: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领域内,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把国家法律、法规实施到具体的行政活动中,以达到有效而合理的管理目的。
1、法律手段的特点:(1)权威性。 (2)强制性。 (3)规范性。 (4)稳定性。
2、法律手段的分类:(1)行政决定(行政许可、行政奖励、行政命令、行政处罚);(2)行政检查(义务性、限制性、单方自主性);(3)行政处置(紧迫性、即时性、直接强制性);(4)行政强制执行(行政性、强制性、执行性)。
3、法律手段的作用:优点是:(1)法律手段是行政管理中运行其他方法的基础、前提和保障,为行政活动提供基本的规范程序。(2)它调节各种管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使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都纳入法制化轨道,有助于行政管理的集中统一,保证行政管理工作和社会生活的秩序。(3)法律手段的权威性、强制性使人们自觉抑制、摒弃不合法的思想和行为,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缺陷是:法律手段的规范性、稳定性,使其缺乏处理特殊问题的弹性和灵活性,对管理系统的发展可能起阻碍作用。在意识形态领域,法律手段常无能为力,往往产生合理与合法之间的矛盾。
三、经济手段:是行政主体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价格、信贷、利率、税收、工资、奖惩等经济杠杆和方式,通过调整经济利益关系而实施管理的方法。
1、经济手段的特点:(1)利益性。 (2)间接性。 (3)多样性。
2、经济手段的作用。政府的经济管理方法能因情因地制宜,由于以物质利益为基础,物价调整、利率升降、税收调控等经济手段能充分有效地调动组织和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横向组织间的沟通、联系与合作。
四、思想教育手段:是指依靠宣传、说服、沟通、精神鼓励等方式,激励人们的积极性,使行政人员和管理对象自觉自愿地去从事政府所鼓励的工作或活动,实现行政目标的方法。
1、思想教育手段的特点:(1)潜在性和长期性。 (2)内在稳定性。 (3)主动超前性。
2、思想教育手段的种类:(1)行为激励方法,包括目标激励、奖惩激励、竞争激励、反激励;(2)参与管理方法,通过团体决策、咨询制度、建议制度和信访制度实现;(3)行政责任方法,包括机关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3、思想教育手段的作用:其优点是:思想教育手段能帮助人们明辨是非、消除隔阂、加强沟通团结,能从根本上调动人们的主观积极性,作用持久稳定。缺陷是:进行思想感悟需时较长、工作艰巨,而且结果具有不确定性,有时仅能进行思想动员,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运用思想教育手段要取得实效,必须按人的思想活动规律,采取正确的原则和灵活的方法进行教育,把自我教育和典型示范教育相结合,要注意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将思想教育与实践相结合,说服教育为主、多种方法为辅,特别是教育主体本身要以身作则,身先垂范。
第三节 当代政府治理工具
一、市场化工具
1、民营化,以英国、新西兰和其他欧洲国家最为典型。
2、用者付费,常常与特许经营相结合。它的优点:一是能够克服免费提供公共物品所导致的对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浪费;二是无偿提供公共服务将导致无目的的补贴和资助,对社会公平造成损害;三是可以使价格真正起到信号灯的作用,即市场机制在公共服务领域得以有效应用;四是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缓和政府的财政危机。
3、合同外包,常常使用竞争性招标投标的方式。
4、特许经营
5、凭单制。它的基本特征是,凭单围绕特定物品而对特定消费者群体实施的补贴,凭单不同于补助,是直接补贴消费者而非生产者,凭单通常采取代金券的方式而非现金。
6、分散决策,也就是分权和权力下放。
7、放松管制,在美国最为典型。主要是在市场机制可以发挥作用的行业完全或部分取消对价格和市场进入的管制,使企业在制定价格和选择产品上有更多的自主权。
8、产权交易,这种方法最早在渔业方面使用,作为一种管理渔业、电波波段、环境的工具而经常使用。控制有害物的排放采用的也是一种交易产权的方式。
9、内部市场,将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共部门人为地划分为生产者和购买者两方或公对公的竞争。促进内部竞争,以提高服务质量。在英国、新西兰、瑞典等国家运用较多,如英国的家庭医生资助计划。
二、工商管理技术
1、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简称TQM,是以质量为中心,建立在全体组织员工参与基础上的一种管理。内涵是:第一,对全面质量的管理;第二,全过程的管理;第三,全员参与的管理;第四,科学的管理。
2、目标管理
简称MBO,是通过参与式的目标设置、实施和评价等活动来管理组织的一种方法。目标管理有三大特征:第一,面向成果的管理;第二,分权与自我控制的管理;第三,参与式管理。
3、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利用绩效信息协助设定统一的绩效目标,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先顺序的安排,以告知管理者维持或改变既定目标计划,并且报告成功符合目标的管理过程。它包括三个最基本的功能活动:第一,绩效评估;第二,绩效衡量;第三,绩效追踪。绩效管理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其重要的意义在于组织动运作和管理上进行成本与效益的考虑,是进行有效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手段。
4、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是管理者有意识地政策选择、发展能力、解释环境,以集中组织的努力达成目标的行为。战略管理旨在将计划功能与整体的管理工作整合在一起。它包括对环境与组织历史的判断与考察,对组织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的评估,对面临的需要解决的问题的诊断和认识,对问题解决的决策与选择,对资源的配置和对人员管理的决策。
5、顾客服务
主要指:以顾客为中心,从顾客的角度出发开展活动和提供服务;以追求顾客满意为基本精神;以社会和顾客的期待为理想目标。作为一种管理工具,顾客导向技术要求公共机构做到顾客至上,民众优先,了解顾客,针对顾客的需求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以顾客价值作为政策的基点,注重与顾客互动、沟通,依据收集的顾客相关信息改善行政机关的产品与服务,为顾客创造利益和价值。
6、标杆管理
7、流程再造,主要是对组织结构、组织文化与运作流程进行重塑。
三、社会化手段
1、社区治理,优点在于不花或者很少花政府的钱,调动公民的积极参与,受到广泛的支持和欢迎。
2、志愿者服务,最大的优点是创新。
3、公众参与及听证会

第十一章 公共组织的变革与发展
第一节 组织变革与发展理论
一、组织变革
1、组织的生命周期
一般来说,组织的生命周期具有如下几个阶段:(1)产生阶段;(2)成熟阶段;(3)衰落阶段;(4)消亡阶段。
2、组织变革
组织变革主要可以从结构、人员、技术三个层面进行。
组织变革可以分为许多种类、层次和程度。从过程看,可分为渐进式变革和革命式变革。从变革的内容看,可分为技术变革、能力变革、产品和服务的变革、人力资源变革、
二、组织发展
1、组织发展的含义
组织发展是指通过对组织存在问题的系统分析,运用一套应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改善人际关系或个人组织关系,提高组织运作能力,培养新型组织文化的一种有计划地促进组织自我更新的活动。组织发展主要体现为人际关系、技术及制度三个层面。
2、组织发展与组织变革的关系
组织发展属于组织变革的范畴,是组织变革的一种干预或介入技术。组织变革的含义较为广泛,指从一种旧状态转为一种新状态,如果是经预先计划的变革措施,以增进组织效能和适应环境发展的,称为“计划性变革”。计划性变革仅强调组织效能的提升,不一定涉及改变组织气氛或价值。而凡是涉及组织气氛、组织成员态度或价值观的变革,就可以称为组织发展。也就是说,组织发展不仅强调促进组织健全并提高组织效能,更重视创造开放性和解决问题的组织气氛,增进成员彼此间与团体间的相互依赖,促进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协调一致。
3、组织发展的历程
(1)问题认知。(2)搜集资料。(3)诊断问题。(4)发展行动计划或策略,又称为介入或干预技术。(5)建立成员认同。(7)采取行动。(8)评估。
4、组织发展的干预技术,包括面对问题会议、调查回馈、弹性工作时间制、矩阵式组织、目标管理、实体布置、建立团队、过程咨询、角色分析技术、工作丰富化、敏感性训练、组织行为修正。
5、成功组织转型的因素
这主要包括:对变革必要性的广泛共识;清晰而持久的领导,包括来自高层人员的支持;在诊断问题并计划实行变革的过程中实施广泛的参与;灵活渐进的实施过程,该过程包括实验、反馈和调整,并在成功基础上使变革制度化。
第二节 全球公共部门改革浪潮
一、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部门改革
西方发达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基本取向是采用工商管理理论、方法及技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强调顾客导向以及提高服务质量的管理主义或新公共管理。它往往被描述为一场追求“三E”(economy,efficiency,effectiveness,即经济、效率和效益)目标的管理改革运动。
1、英国公共部门改革
“雷纳评审”标志着商业管理技术在英国公共部门的引入。
2、美国公共部门改革
“戈尔报告”又称《从过程到结果:创造一个少花钱多办事的政府》。2001年8月,布什政府颁布了《总统管理议程》,被认为是美国行政改革体现新公共管理思想的又一重要举措。它提出“以公民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以市场为基础”的政府改革原则,从人力资本战略管理、开发竞争性资源、改进财政绩效、推广电子政府以及预算和绩效整合五个方面对联邦政府提出了具体的管理要求。
3、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公共部门改革
新西兰的公共行政改革被许多西方国家奉为典范。
4、欧洲大陆国家的公共部门改革
欧洲大陆的行政改革带有明显的管理主义色彩,或多或少以新公共管理为取向。
二、公共部门改革的全球化浪潮
三、全球公共部门改革的主要内容
1、政府职能的优化。重新界定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率。一方面在政府内部实行大部制,将相交的职能尽可能集中到一个部门,精简机构,减少横向协调困难。另一方面,从大量社会事务中解脱出来,将这些职能交给或还给社会。政府则制定法律和规章制度,监督和执行法律和法规。

相关话题/公共管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