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问题整理(2)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4-09


②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它以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为中介,以货币形式对社会提供信用。
③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变动不一致。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某些缺点,成为当代经济中信用的主要形式,但它还不能完全取代商业信用。
(4)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关系表现在:
①商业信用先于银行信用而存在,是银行信用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例如,一些银行信用业务就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产生的。
②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互相补充,共同促进经济发展。商业信用与商品生产和流通有密切关系,能直接为产业资本循环服务,因而在一定范围内发挥重要作用。在商业信用无能为力的地方,银行信用能够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从而促进整个经济发展。
12、简要说明利率市场化及我国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
(1)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它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2)一是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经营机制的根本性转变。使商业银行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二是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要求。为了尽快实现国内金融业的转轨,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有效对接,客观上要求我们积极主动地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
三是有利于促进金融创新。一方面,利率市场化赋予银行金融产品定价权,客观上为商业银行开展金融创新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使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大,这在客观上又对金融创新产生了强大的动力。商业银行只有通过持续有效的金融创新,才能规避利率风险,为资产增值、保值提供机会。
四是有利于改善中小企业信贷服务。近年来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每年需解决大量人口的新增就业,解决新增就业的最主要贡献来自于城镇中、小企业;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也是中小企业信贷服务不断改善的过程。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会促进金融市场主体的发育和充分竞争,有助于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融资。

第三章 金融市场
一、概念
1、金融市场: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制的总和
2、货币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金融交易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3、资本市场:是金融市场的主要子市场,一般指经营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中长期资金市场
4、国债回购交易:是指买卖双方在成交的同时约定于未来的某一时间以一定价格双方再行反向成交
5、金融衍生工具:是指以杠杆或信用交易为特征,以货币、债券、股票等传统金融工具为基础而衍生的金融工具或金融商品
二、简答
1、简述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1)金融市场主体(即金融市场的交易者,包括企业、政府、金融机构和家庭在内)
(2)金融市场工具(即资金短缺部门、单位或借入资金的部门、单位或筹资者,向资金盈余部门、单位或借出资金的部门、单位或投资者融入资金所出具的契约或凭证)
(3)金融市场媒体(包括经纪人和金融机构)
(4)金融市场的组织方式(主要包括拍卖方式和柜台方式)
 2、简述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
(1)融通资金功能:指金融市场在社会总储蓄向总投资的转化当中所充当的中介功能
(2)资源配置功能:指金融市场带动了社会物质资源的流动和再分配,将社会资源由低效部门向高效部门转移
(3)宏观调控功能:指政府通过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
(4)经济“晴雨表”功能:指金融市场的变化反应了微观及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
3、简述基础性金融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及金融衍生市场的主要构成 基础性金融市场主要由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及外汇市场构成;
货币市场主要由同业拆借市场、票据贴现市场、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短期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市场等子市场构成;
资本市场主要由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基金市场构成;
金融衍生市场主要包括金融远期市场和期货市场、金融期权市场、金融互换市场。 
第四章 金融机构
一、概念
金融机构:也称金融中介机构,是资金盈余者与资金需求者之间融通资金的信用中介。
二、简答
1、试述金融机构产生的原因
(1)处理信息问题的竞争优势
(2)业务分销和支付优势
(3)风险转移优势
2、简述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
(1)融通资金的信用中介,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
(2)创造信用货币,扩张信用 
(3)提供广泛的金融服务
3、简述现代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1)存款性金融机构
(2)非存款性金融机构
(3)官办和半官办的专业信用机构
4、简述我国现行金融机构体系及构成
(1)货币当局和金融监管机构(即一行三会)
(2)商业银行(分为国有商行、股份制商行、城市商行及住房储蓄银行)
(3)非银行金融机构
(4)境内开办的外资、侨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 
第五章 商业银行
一、概念
1、商业银行:现代商业银行是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具有综合性服务功能的金融企业。
2、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的经营活动。
3、担保贷款:是指以特定的担保品或第三人的信用作为保证的贷款,如果借款人不履行义务,银行有权处理其用作保证的担保品,或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按照约定履行义务。
4、信用风险:指借款人在贷款到期时,没有能力向银行偿还本金或者有意不履行还款义务而给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5、市场风险:指由于不确定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和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化而给银行贷款带来的风险
6、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操作过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
7、抵押贷款:抵押贷款指借款者以一定的抵押品作为物品保证向银行取得的贷款。
二、简答
1、简述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
(1)信用中介职能: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2)支付中介职能:通过代理客户支付货款和费用,对付现金等,称为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的货币保管人、出纳和支付代理人。
(3)信用创造职能(商业银行的独有职能):通过原始存款和存款准备金制度,形成数倍的派生存款。
(4)金融服务职能:代发工资,代缴水电费等
2、简述商业银行资本的功能及其构成
(1)资本的功能:营业功能、保护功能和管理功能
(2)资本的构成:
1)普通资本(包括普通股、资本盈余和未分配利润)
2)优先资本(包括优先股、资本票据和资本债券及可转换债券)
3)其他资本
4)其他来源
3、简述影响商业银行资本需要量的主要因素
(1)整个国家及银行所处地区的经济形势
(2)银行信誉的高低
(3)银行负债机构
(4)银行资产质量
(5)银行业务经营活动的规模
4、简述《巴塞尔协议Ⅱ》和《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
《巴塞尔协议Ⅱ》
(1)最低资本要求:资本充足率不小于8%;有关资本的定义加入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
(2)监管审核
(3)市场约束(增强银行信息的透明度)
《巴塞尔协议Ⅲ》
(1)全球各商业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限将从现行的4%上调至6%;
(2)由普通股构成的“核心”一级资本占银行风险资产的下限将从现行的2%提高至4.5%;
(3)各家银行应设立“资本防护缓冲资金”,总额不得低于银行风险资产的2.5%。
新巴塞尔条约的三个条款:
a.最低资本要求:即最低资本充足率达到8%,而银行的核心资本的充足率应为4%。目的是使银行对风险更敏感,使其运作更有效
b.检查审理程序:监管者通过监测银行内部能否合理运行,并对其提出改进方案
c.市场制约机能:即市场自律:要求银行提供信息透明度,使外界对他的财务、管理有更好的了解
5、简述商业银行负债的主要构成
(1)自有资本
(2)存款
(3)短期借入款
6、简述商业银行资产的主要构成
(1)现金资产:库存现金;法定准备金;存放同业;托收未达款(应收账款)
(2)票据业务:包括票据贴现和票据抵押贷款业务
(3)贷款业务: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最主要资产业务,包括担保贷款、消费贷款和公司业务贷款等。
(4)证券业务:包括有价证券抵押贷款和有价证券投资两种。
7、简述抵押贷款与质押贷款的异同
相同点:都是担保贷款的一种。
不同点:
(1)定义不同。
(2)方式不同。抵押贷款不转移财产,质押贷款转移财产。
8、简述贷款五级分类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哪些为不良贷款
(1)五级分类内容:正常性贷款;关注性贷款;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
(2)不良贷款: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
 9、简述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目标
(1)取得利益 (2)降低风险 (3)补充资产流动性
10、简述商业银行无风险及有风险表外业务的主要构成
无风险表外业务
汇兑业务;结算业务;代理业务;信托业务;租赁业务;银行卡业务;咨询业务
有风险表外业务
担保和类似的或有负债;承诺;与利率或汇率有关的或有项目
11、简述商业银行贷款审查的6C原则
(1)品德(主要考察借款人是否具有清偿债务的意愿以及是否能够严格履行合同条件);
(2)能力(主要指借款人的偿还能力)
(3)资本(即借款者的货币价值)
(4)担保或抵押
(5)环境(指厂商得以在其中运营的经济环境或贷款申请者的就业环境)
(6)连续性(事业的连续性,指借款企业持续经营的前景)
三、论述
1、请论述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种类,并支持商业银行采取哪些贷款保护措施来规避风险?
贷款风险的种类有:
(1) 信用风险。
(2) 市场风险。
(3) 操作风险或利率风险。
贷款风险的防范或贷款保护是:
(1)减少信用贷款的比重,扩大抵押贷款比重,以防止信用风险的发生。
(2)对存贷款利率实行浮动利率,以避免市场利率变动给银行带来经营损失。
(3)建立贷款呆帐或坏账准备金,防止贷款风险给业务经营带来的冲击。
(4)对于大额贷款,可采取银团贷款或几家银行联合贷款方式,共同承担风险。
(5)对贷款进行风险转移,采用投保等方式。
2、请指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以及商业银行如何实现这些原则的协调?
(1)盈利性 (2)安全性 (3)流动性
(4)“三性”的对立统一
对于三性的矛盾和统一,银行经营的总方针就是谋求三性的尽可能合理的搭配协调。三性的相对地位是:盈利性为银行目标,安全性是一种前提要求,而流动性是银行的操作性或工具性的要求。银行经营的总方针,就是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通过灵活调整流动性,来致力于提高盈利性。
3、商业银行管理理论主要有哪些?
(1)资产管理理论:认为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以及主动能够加以管理的是资产业务。其中包括真实票据论、转换理论、预期收入理论和超货币供给理论。
(2)负债管理理论:银行可以主动管理负债,通过积极的竞争去争取各种存款机想欧洲美元、联邦资金借款来影响资金来源。主要包括购买理论和销售理论。
(3)资产负责联合管理理论:协调搭配作出最优化的资产负债组合,以满足三性要求。
4、简述商业银行经营的基本原则

相关话题/货币银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