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叶徐版)》名词解释(考研参考)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3-26

《语言学纲要》(叶徐版)名词解释

(考研专用 终极版)

 

备考建议:

1. 第一轮边读边理解,不理解的地方可以问老师或同学。(前提)

2. 第二轮着重记关键词,理解的过程中划出关键词。多读,理解记诵。

3. 第三轮熟悉必要的专业套话,在能用自己的话连贯起关键词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答题语言,说专业的话自然更能得老师喜欢。

4. 三轮后就要抓重点牢记,结合报考学校的专业课历年真题有所侧重地复习,考过的尤其是常考的在名词解释旁做好标记,必须牢记,不能混淆。

(名词解释只要反复多过几遍,很多就能脱口而出了,第一二轮会比较痛苦,但一轮是一轮的效果,只要能坚持下来,就一定会一轮比一轮轻松,当你回望第一轮时的你,你自己都会佩服自己。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坚持就是胜利!)

 

致考研学弟学妹的话:

学弟学妹们好!

你们手里的这份名词解释的编辑是由两位考研方向为中文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学姐共同完成的,是我们一个个字日夜敲出来的,为的就是大家有最好的体验。(百分百诚意~~)这份资料主要作为叶蜚声 徐通锵所著《语言学纲要》的备考资料之一。在 《语纲》这本书的复习阶段,我们会发现它和《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不同,语言学的色彩更浓厚,专业术语多,很多地方晦涩难懂更是难以记诵。因此我们在备 考时综合教材和三本参考资料书总结出一份较为通俗易懂的,较好背诵的名词解释。这份名词解释覆盖广,不同的报考院校所考深浅程度不同,可能遗漏点略有一 二,但也是极为少数的情况。笔者也欢迎使用者多提建议,指出编辑中出现的错误。笔者认为,叶徐版的《语纲》名词解释只用这一份资料就足够了!两位编辑者都 是考研过来的学姐,在总结过程中综合周围同学报考院校的历年真题,不断完善充实这份名词解释,标出了常考重点和基础知识点。“★”为院校常考或必须掌握 的,“☆”是次重点。(指参考标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更多侧重报考院校命题规律而定。)在 这里提醒学弟学妹们注意,对名词解释的全面掌握也有助于你的简答题和论述题,在答简答题和论述题时,涉及相关名词概念一定先答名词解释,这些都是满满的套 路,不会做的题更该如此,在不会做题的情况下也能妥妥地得分。当然,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报考学校的需要,进一步完善自己需要背诵的内容。(不过此份资料现在 以单价12/份出售,因为毕竟是我们的劳动成果,希望得到大家认可和体谅,致谢!)

祝各位学弟学妹金榜题名!

                     

曾经也奋斗在一线的考研学姐们

2017.01.01

 

 

 

导言

1.语言学

语言学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科学。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语言的结构规律和演变规律,使人们懂得关于语言的理性知识,提高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水平。语言学分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个领域。

2.专语语言学(具体语言学)

以某一种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它包括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两种。总之,专语语言学只研究某一种语言。

3.共时语言学

是语言学的分支,从一个发展的横断面描写研究语言在某个历史时期的状态和发展。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

4.历时语言学

语言学的分支,又叫历史语言学,是从纵向发展的角度研究某种语言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的发展变化。

5语文学

又叫传统语言学,用于指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产生之前的语言研究,这时的语言研究尚未独立,语言学作为其他学科的附庸存在,语言研究的主要是为了阅读古籍和语言教学,从而为统治者治理国家或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服务。

6.“小学”

在中国古代,“小学”先从教授字的形(六书)、音、义开始,就把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统称为“小学”。“小学”一直是经学的一部分,包括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三个分支学科。

7.普通语言学

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特征、发展规律,是综合众多语言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语言学,是语言学的重要理论部分。

8.理论语言学

是普通语言学的一个部分,与应用语言学相对。理论语言学主要以语言系统的描写、语言运用机制、语言能力以及语言发展的历史为主要研究对象。

9.应用语言学

研究语言应用的学科,实际上是一种交叉学科,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问题而产生的新的学科。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是指语言教学(包括聋哑盲教学)、文字的创制和改革、正音正字、词典编撰等;广义的应用语言学还包括与计算机有关的机器翻译、情报检索、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

  10.历史比较语言学

19世纪30年代兴起的一个语言学的重要流派,它以历史比较法为基础,研究具有共同母语的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以及它们的历史发展。它的出现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补充)

结构主义语言学

是指20世纪以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现代语言学之父,结构主义语言学鼻祖,《普通语言学教程》作者)的语言学理论为背景产生的学科。该理论认为语言研究对象是脱离具体环境的语言符号体系,而不是言语体系;强调共时特征的价值,轻视历时的意义。受这种理论影响的三大语言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 转换生成语法学

20世纪50年代,美国形成的以乔斯基为代表的语言学派。强调从认知学的角度,对人类语言共性的解释。区分先天的语言能力和后天的语言知识,认为语言有生成能力,是有限规则的无限使用,转换是生成的重要手段。

 

 

 

 

 

 

 

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

11语言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来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是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的体系。语言,包括口语和书面语。

12.说话

说话是人们运用语言材料和规则表达思想的活动。说话既要有物质媒介(语言),也要有信息内容(思想)。

13言语

是对语言的运用,它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人的说和写的过程,是人的一种行为,叫言语活动,也叫言语行为;一是指人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东西,也叫言语作品。

14交际工具

人类交际所使用的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此外,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之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15.思维

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一种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思维是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机能和过程。根据思维活动的不同形态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16.社会

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习惯的人类社会的共同体,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族和民族。与此相关的现象就是社会现象。

17.社会现象

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一切活动---产生、存在和发展密切联系的现象。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18.符号

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它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的要素,是一定的形式和一定内容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在这一点上,符号和隐含某种信息的自然征候(事物本身的特征,隐含的信息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不同。

19.语言符号

语言是一种符号,因为它能代表或指称现象。语言符号由音、义的结合构成的。“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只有音和义相结合才能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的符号。

20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语言符号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音和义的结合是任意的,没有必然联系,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它是就语言符号的音和义的相互关系来说。这种音义的任意性关系又叫约定性。

21.语言符号的依存性

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是就语言起源时的情况来说的,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至于符号的音义关系一经社会约定而进入交际之后,对人们就有强制性,音义之间就具有互相依存的关系不得任意更改

22.语言符号的线条性

语言符号的使用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跟着一个符号依次出现。依次出现的符号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不能随意编排。符号的线条性是由规则支配的,对社会成员具有强制性。

23.语言符号的二层性

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语言结构要素的各个单位,在语言结构中,并非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分为了不同的层和级。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即音与义相结合而划分出来的结构成分。音位经组合而与某种意义相结合就能构成语言的符号及符号的序列,这是语言的上层。这一层又可以分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这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结构单位,是构词材料;第二级是由语素的组合构成的词,是造句材料,是交际的基本单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语言系统的层次结构可以图示为音位→语素→词→句子。

24.语言发展的渐变性

语言从旧质过渡到新质不是经过爆发,不是经过消灭现存的语言和创造新的语言,而是经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旧质要素的逐渐死亡来实现的。语言结构的体系的演变只能采取渐变,不能爆发突变。

25.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

指语言结构体系是不平衡的,即词汇、语义、语音、语法的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与社会联系最直接的是词汇、语义变化最快,语音次之,语法最慢。

26.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相对,表层结构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音形式,即通过语音形式所表达出来的那种结构,表层结构是由深层结构转换而显现的;深层结构是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义解释的那种结构。

27.组合关系

语言符号的组合方式是顺着时间的线条前后相续,好像一根链条,一个环节扣着一个环节,处于组合链中的两个符号或符号列之间构成的关系称为组合关系。


相关话题/语言学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