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考试要点(6)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3-23


② 工业生产力过剩
现在工业化国家与地区越来越多,工业生产能力越来越大,激烈的市场竞争使生产能力过剩,产品销售困难,最终必然会导致部分企业破产。
③ 发达国家科技先进,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生产能力强大,但市场有限,遇到市场激烈竞争。
④ 发展中国家优势在于资源与劳动力,而缺乏机器、资金、技术、基础设施与管理。

第七章  聚落与城市化
第一节 聚落起源与发展
    城市与乡村
聚落: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在地图上常被称为是居民点。它不仅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它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城市:城市作为人口的集中地,是物质、能量、信息交流与转化的场所,是复杂的社会经济产物。地理学家认为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地。
集镇:集镇是介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过渡性聚落。既无行政上的含义,也无确定的人口标准。一般指建制镇以外的地方服务中心的统称。
集市:是指乡村地区定期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在村落或村落之外的街道进行。集市是为周围乡村地区服务的,具有中心地职能。最大特点是不定期或定期的交易活动,形成原因是经济水平低,消费人口少和消费能力有限。
    乡村
一般类型村落,从村落的平面形态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 密集型农村村落:大多出现在人口密集的旱作农业地区,这些农业地区,由于开发历史悠久,村落中的居民多代定居于该处,人口逐渐增多,最终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聚落。这种村落格局是大而紧凑,各家各户的住房排列杂乱无章,毫无条理。
② 分散型农村聚落:这种村落多分布于两种条件的地区:一是地形条件不好的地方,如山区;另一种是分布于特殊的生产地区,如水稻地区的村落。
③ 半聚集型农村:介于密集型农村村落和分散型农村聚落之间,属于这类聚落最典型的是山区小村,这类村子户数不多,各家彼此排列也不太靠近。
活动型村落:村落没有固定地点,而是随季节变化或生产、生活条件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居住地。一般出现在草原半干旱地区、牧区和少数山区。
特殊类型:美国单户型、集体农场型和经营性农场
    城镇标准
我国城镇建制的设置:
1 城市:根据我国规定,凡具备以下两条标准之一时,均可设市:
1) 聚居人口10万以上的城镇;
2) 聚居人口不足10万,但是省级国家机关所在地,或是重要工矿基地,或是规模较大的物质集散地,或是边疆地区的重要城镇,并且确实有必要由省、自治区领导的,可设市的建制。
镇:
1) 凡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均应设置镇的建制。
2) 总人口在2万以上的乡,乡政府所在地非农业人口和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务工、经商、办服务行业的人口合计超过2000人的,可以建镇。
3) 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和山区,可以比照第二条适当放宽。
4) 小型矿区、物资集散地、风景旅游区、边境商埠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和自理口粮人口两项总数虽不足2000人,如确有必要,也可设置镇的建制
第二节 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
重点,常结合具体城市或国家经济战略来考察
城市化: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以及农村价值观念向城市转变的过程,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
形式城市化:人口与非农业活动向城市集中、农村地域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直接表现为城市数量的增多与城市规模的扩大。
功能城市化: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的过程,也是城市特征强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过程。
    城市化的进程
正常的城市化进程都会经历从内部市区的城市化、外围市区的城市化、郊区的城市化、逆城市化的阶段
(1)内部市区的城市化
1.城心地区的城市化
城心:指城市中商业服务区和办公事业集中、交通沿线汇集、位置大体适中的实际上的城市中心区。
城心地区城市化的城市化主要是向心型城市化,导致地价飞涨、土地利用经济节约,形成城市中一个高密度、高能量、高效益的极核,改变了传统的城市景观,表现了城市立体发展的趋势。
2.中间市区的城市化
这一区域在城市化过程中极为稳定,地域变动幅度较小,速度和缓,是传递着城市各种“流”的过渡带。中间市区在城市化过程中表现动态性特点,城市规划有可能使中间地带变为城市中心。城市化在中间市区的主要形式是充分利用和初步改造。
(2)外围市区的城市化
外围市区也称为城乡结合部或城乡边缘区,是城市生长最明显、最迅速的区域。在这一区域城市在不断前进、乡村不断后退,城市发生平面扩张。
1.对外交通设施的延伸与城市化
城市与外部的联系必须借助发达的交通,因此处于交通线附近对外联系便利的地区往往成为城市的增长点。交通线的建设带来了经济发展和就业结构转变机会,城市建筑用地使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因此为城市外围扩展提供了动力。
2.工业的扩展与城市化
城市内部空间以及其他生产生活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部分工业项目必须向城市外围转移,一些新建项目必须布局在城市的外围市区,从而带动城市化规模的扩大。
3.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
城市人口增加和改善居住条件的欲望促使住宅外围扩展,也带动其他城市职能部门的外移。
(3)郊区的城市化
随着城市人口激增和交通方式的变革,城市迅速向四周扩展,城市与郊区的联系日益密切,郊区成为广大农村中受城市影响最为密切的地域,郊区城市化开始显现。
1.土地利用集约化
城市对生产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促使郊区土地利用方式向集约化方向发展。郊区土地利用的集约化分为三个阶段:(1)作物的商品化。普通农业向近郊农业过渡,经营大田作物改为经营蔬菜、瓜果等农副产品;(2)劳动的商品化,务农家庭逐步变成兼业家庭;(3)土地的商品化,农业土地改为城市性土地利用,兼业家庭不再从事农业。
2.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受城市经济的转换和向外扩散的影响,发达国家大城市的工业、商业、服务业先后向郊区转移,郊区产业结构不断走向高级化。
3.城市网络化
城市网络化:指以各种现代交通工具、通信手段、管理和绿地为载体,以各类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城市为基础形成的具有高度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能量交换的城乡系统。
城市工业、第三产业、住宅不断向郊区扩展,各种交通、通信设施向外围延伸,重新塑造地区的城市网络结构,朝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4)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是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具体表现为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迅速发展;乡村人口数量增多,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
    城市化机制
1)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
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是城市形成的第一前提;2、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形成的第二前提
2)    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
城市化是工业化产生的劳动分工在空间上的反映,工业对于城市的发展的主导地位仍然存在,城市成长的有力方式仍是工业企业的发展,现代化工业向城市集聚的倾向仍延续。
3)    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现代工业的发展使工业化在城市化过程中作用逐渐减弱,第三产业作用日益突出。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会尽可能提高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对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不断提出新要求;跨国公司数量增多,刺激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城市居民对消费服务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刺激城市迅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服务性行业;第三产业需要大量劳动力,使其成为现代城市的主要就业部门,城市规模越大,第三产业在就业中比例越高。
4)    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
经济发展为城市化的实现提供了某种可能。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一种经济转换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聚集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提高。
5)    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人口政策的相对宽松必然促进人口向城市移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比重逐渐提高;相反,城市对外来人口的限制必然会阻滞城市化进程,使城市化进程呈现出城市人口比重与人均收入水平低相关的非正常状态。
    世界城市化特征
1.城市化进程加快
世界城市化进程加快主要由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引起的。到1980年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已超过70%,进入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
2.大城市迅速发展,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
随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基础设施网络的逐步完善,大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世界一些地区出现了规模巨大的城市群,例如美国五大湖延岸城市群,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等
3.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
发达国家工业化较早,城市化水平较高,而发展中国家乡村人口多,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德区域差异大。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是发达国家的2倍。
4. 出现“逆城市化”倾向
逆城市化是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增加速度超过大城市,出现人口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乡村扩散的新现象。逆城市化的出现主要由于厌恶城市环境,追求较宽裕的活动空间和新鲜空气;由于交通信息的发达,有人要求从城市迁往乡村。逆城市化实际是一种更高形式的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阶段。
    当代中国城市化特征
(1)有计划逐步发展,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中国的城市化是有步骤逐渐发展的,且速度在加快,全国城镇人口比重不断增加。
(2)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
乡村积极建设各种类型的工业小区,政府放松小城镇的户籍管理制度,推动了农村地区人口和产业集中,最终推动我国乡村城市化进程。
(3)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群和一批超大城市正在形成
我国目前已拥有一批巨型城市和超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同时还出现了城市群,如环渤海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并出现城市连绵区;另一方面小城镇也不断成长,从而构成一个规模等级结构合理,布局集中分散有致、职能分工合作的国家城市体系。
(4)城市化的省际差异明显
我国城市化的省际差异明显,除了几个直辖市和港澳外,城市化水平较高的省份多位于东北、东南沿海省份,城市化较低的省份从西南向中部地区延伸。我国城市化的省际差异是自然、政治、经济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三节 城市与城市地域结构
    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了解,常识)
(1)从防卫角度出发而选择的区位
1、利用河流
2、利用海洋
3、制高点和隘口
(2)城市区位与交通的关系
1、城市与水运
2、城市与陆运
3、海上交通与城市
    城市与自然环境
(一)地质环境与城市
地质条件特别突出的是地震,这是对城市造成巨大灾害的一种力量。它的特点一是力量大,二是突发性。
(二)地形与城市
城市的建设与所在地的地形条件关系十分密切,一般来说,平坦而地势稍高的地形是比较理想的。
(三)气候与城市
气候与城市关系很大,如多雨地区要考虑防洪与排水,寒冷地区要注意取暖、防冻。特别突出的要注意城市本身所带来的严重气候影响问题:热岛效应与排水。
(四)水资源与城市
城市一方面需要大量供水,另一方面又要大量排水,特别是排除污水,如不加处理也会给下游城市及周围地区带来严重问题。
(五)城市的生物环境
创造优美的文化景观与田园风光城市——既是反映人对回归自然的潜在愿望,也是现今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课题。

相关话题/人文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