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考研重要知识点集锦(4)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3-19


        第三圈——轮作式农业圈。以谷物和饲养作物的轮作为主要特色。
        第四圈——谷草式农业圈。谷物、牧草、休耕轮作地带。
        第五圈——三圃式农业圈。距离城市最远、最粗放的谷物农业圈。
        第六圈——畜牧业圈。最外圈,以畜产品如黄油、奶酪供应城市市场,距城51-80km处。
4、当代世界城市化基本特征
   (1)城市化进程加快
   (2)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随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基础设施网络的逐步完善,大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城市间出现新的城镇,城市间的距离日益缩小。如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等。
  (3)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在发达国家,城市化伴随着工业化进行,其发展已有200年历史,目前城市化水平较高,一般在70%以上,农村地区也在逐步城市化,乡村居民在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上已接近城市居民,因此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已逐渐放慢或趋于稳定。而在发展中国家,乡村人口多,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的区域差异大。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是发达国家的两倍。
 (4)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逆城市化指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增加速度超过大城市,出现人口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乡村扩散的新现象。逆现象出现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厌恶城市环境,追求较宽裕的活动空间和新鲜的空气;另一方面是由于交通信息的发达,有人要求由城市迁往乡村。逆,实际上是一种更高形式的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阶段。
5、综述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规律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重要性——区域空间结构是区域经济的一种重要结构,因为区域经济活动是在地理空间上进行的,一方面各种经济活动的产生需要把分散在地理空间上的相关要素组织起来,形成特定的经济活动过程。另一方面,各种经济活动之间需要相互联系、相互配合,但是它们的区位指向又不尽相同,于是,就需要考虑如何克服地理空间的约束而相互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大的经济系统。
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1)前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2)过渡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3)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4)后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
唐富藏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1)早期发展的集中阶段;(2)集中后分散阶段;(3)分散后地方中心成长阶段。
陆大道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1)社会经济结构中以农业占绝对优势的阶段;(2)过渡阶段;(3)工业化和经济起飞阶段;(4)技术工业和高消费阶段。
6、旅游发展的经济效益
   (1)、旅游业的经济特征:是一种无形的出口产业,是一种零散的综合产品,是一项极不稳定的出口产业
        (2)、旅游开发在不同的地区所需的成本和取得的效益,取决于开发地区的资源状况、经济结构和地理区位。发展旅游业赚取外汇是实现工业化的一种手段。
        (3)、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旅游业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赚取外汇,改善收支平衡状况。旅游业收入属于非贸易收入,作为非贸易外汇收入的国际旅游收入是国际贸易中最大的项目之一。
        (4)、旅游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旅游业的直接就业是由游客直接消费产生的。旅游业为妇女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多。
        (5)旅游与税收:旅游业通过本身的经济活动,在增加外汇收入的同时还能通过旅游税带来盈利。
        (6)旅游与经济结构: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旅游目的地区域产业的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7、现代人文地理学主要特征
   (1)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
        在人地关系理论研究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改变地理环境的规模和速度不断强化,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经济发展等都给当代社会带来一系列全球性和地区性的矛盾。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协调人地关系成为人文地理学者研究的主题。人地关系的协调论思想奠定了现代人文地理学的统一性和综合性,探索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模式、途径和方法成为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中心课题。人地协调论、可持续发展论成为现代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当代人文地理学在哲学方法论上表现出多元化趋向。一方面,科学哲学首先引入人文地理学,大大加强了学科的自然科学基础;另一方面,西方人文地理界也相继受到了人本主义、结构主义思潮的影响,从其他社会科学引入一些新观念、方法和技术,大大丰富了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将人文地理学改变为对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及人与地方关系的诠释。
    (2)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
         首先,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在人文地理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次,20世纪70年代,人文地理引入心理学的分析方法。
         第三,现代地理学观察和收集资料、信心的手段有了根本性的变革。
    (3)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
         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很大的发展,在人地关系研究方面,既注重生态观点,同时社会化和人文化的倾向得到强化。人文地理研究日益向实用性发展,面向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那些实际问题。
8、举例分析城市化发展的机制
  (1)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
       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基本前提。1)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剩余粮食的生产力的生产能力是城市化形成的第一前提。2)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化形成的第二前提。
  (2)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城市是工业的基地,城市基础经济部门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程度。工业生产相关产业部门较多,且联系比较紧密,倾向于集中布局以获取组织效应与节约效应。集中的结果是城市化空间规模的渐趋扩大,城市对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容纳作用增大,实现内涵的城市化与城市的现代化。可知,城市工业的发展是促进城市化的内在力量。
  (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城市生活质量,决定城乡人口的流动方向,因而也就决定了区域的城市化水平。
  (4)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在决定性力量
       经济发展为城市化的实现提供了某种可能,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5)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人口政策的相对宽松必然会促进人口向城市流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比重逐渐提高;相反,城市对外来人口的限制必然会阻止城市化进程,使城市化进程呈现出人口比重与人均收入水平低相关的非正常状态。
9、综述区域主导产业的基本特征
   在区域产业结构中,主导产业是区域经济组织的核心。一般来讲,具有下列特征的产业才能作为主导产业:
   (1)高比较优势参数
        主导产业是在区域优势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区域比较优势可以用比较优势系数来测度。它是由比较集中系数、比较生产率系数、比较输出率系数和比较利税系数等构成的一个综合指标。
   (2)高产业关联度
        主导产业通过与相关产业的关联来组织、带动他们的发展。某产业的关联度可以通过计算其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来判断。
   (3)高需求收入弹性
        主导产业必须是高需求收入弹性的产业,所谓需求收入弹性是指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产品的需求增加率与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率之比。
   (4)高生产率上升率
        综合生产率上升率最高的产业可作为主导产业。
   (5)高产业创新能力
        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担负着组织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是推进区域产业发展的动力源,因此,只有具有高创新能力的产业才能成为主导产业。
10、文化扩散
    文化从文化源地产生后,一直处于虽时间的扩散过程中,结果使文化区有的在扩大,有的在缩小。文化扩散分为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
   (1)扩展扩散
        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的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特点:空间上的连续性,新的分布区由旧的分布区扩大而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而位于新的分布区内。
        由于传播情况不同,扩展扩散可分为三种类型:接触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接触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其扩散;等级扩散——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存在等级现象;刺激扩散——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
  (2)迁移扩散
     人是文化的载体,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某种文化下的人或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时,会将该文化传播到各地。如中国的饮食文化。
11、人口迁移机制
    一般认为,人口迁移和流动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因素的一种反应,这类因素以区位吸引力形式而存在,这种吸引力可能因环境或个人价值观的变化而产生。解释迁移的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一类是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原因很多:(1)最主要是经济方面,即寻找可以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2)生态环境的变化也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动,如20世纪80年代非洲萨赫勒地区大干旱造成成千上万的环境难民。(3)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也是重要原因。如1947印巴分治使1500万穆斯林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
12、城市化机制
   1)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
       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基本前提。1)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剩余粮食的生产力的生产能力是城市化形成的第一前提。2)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化形成的第二前提。
  (2)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城市是工业的基地,城市基础经济部门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程度。工业生产相关产业部门较多,且联系比较紧密,倾向于集中布局以获取组织效应与节约效应。集中的结果是城市化空间规模的渐趋扩大,城市对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容纳作用增大,实现内涵的城市化与城市的现代化。可知,城市工业的发展是促进城市化的内在力量。

相关话题/人文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