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总结(2)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2-26


5 心电图是反映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它与心脏的机械收缩活动无直接关系。记录心电图时,由于电极安放位置和连线方式不同,记录到的心电图在波形上有差异,但基本上都包括:P波、QRS波、T波和U波。
 
P波表示心房去极化,
QRS波群表示心室去极化,
T波表示心室复极化,
U波表示心肌舒张时的负后电位或浦肯野氏纤维复极化。
心电图各波之间的时程关系有重要意义:
PQ间期代表由窦房结产生的兴奋经由心房——房室交界——房室束——心室,并引起兴奋所需时间,
QT间期代表心室开始兴奋到完全复极到静息状态的时间,
ST间期代表心室各部分已全部进入去极化状态。
三 血管生理
1 每单位时间流经血管系统的血量叫做血流量。每单位时间流经某一器官的血流量叫做器官血流量。器官血流量的多少经常与器官当时的代谢水平有关。血流量与血管两侧压力差成正比,与血流阻力成反比。
2 血液流经动脉血管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称为动脉压。血液充盈是形成血压的基础。动脉血压的形成与心室射血和外周阻力两个因素有关。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压急剧升高,大约在收缩的中期达到最高值,此时动脉压称为收缩压。心室舒张,动脉压在下降,在心舒末期动脉压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3 影响动脉压的主要因素有每搏输出量、心率、外周阻力、大动脉管壁弹性及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
4 静脉回流的促使因素有骨骼肌的挤压作用及胸壁负压的抽吸作用。
5 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管径小于100微米的血管系统中的血液循环叫做微循环。典型的微循环一般由微动脉、后微动脉、前毛细血管、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和微静脉组成。其中前毛细血管管壁上有丰富的环形平滑肌,称为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此括约肌与后微动脉的平滑肌不直接受神经支配,而受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真毛细血管的管壁由一层扁平内皮细胞组成,通透性好,便于进行物质交换。微循环的血液可通过:直捷通路即血液从微动脉经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而后回到微静脉;迂回通路即血液从微动脉经后微动脉和由真毛细血管构成的毛细血管网到微静脉;动静脉短路即血液从微动脉经动静脉吻合支直接回到微静脉。微循环的调节受血管活性物质的调节,从机体各部来的活性物质(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血管紧张素)使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局部性血管活性物质(组胺、缓激肽、乳酸等代谢物质)使其舒张。
6 组织液是血浆滤过毛细管壁而形成的,生成组织液的有效滤过压可用下式表示: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有效滤过压为正压,液体滤出毛细血管生成组织液。一部分组织液进入淋巴管,即为淋巴液。组织液与毛细淋巴管内淋巴液的压力差是促进液体进入淋巴管的动力。
四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1 心迷走神经对心脏产生抑制作用,其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可与心肌细胞的M型受体结合。心交感神经对心脏起兴奋作用,其神经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可与心肌细胞的ß受体结合。支配血管的神经主要是调节血管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活动,分为缩血管神经和舒血管神经。
2 生理学中通常将中枢神经系统中与某一机能的神经元集中的部位称为控制该机能神经中枢。最基本的心血管中枢在延髓。下丘脑是心血管活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整合部位。大脑皮层也含有有关神经元。
3神经系统对心血管的调节是通过各种心血管反射实现的。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多,通过中枢机制,使迷走紧张加强,心交感紧张和缩血管紧张减弱,其效应为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动脉血压下降。反之,当动脉血压降低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减少,使迷走神经减弱,交感紧张加强,于是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高,血压回升。
4 化学感受器反射
缺氧或二氧化碳增多——化学感受器——传入神经——延髓缩血管——交感神经紧张——心搏加快,肾上腺髓质分泌,小动脉收缩——血压升高
5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是最重要的心血管系统全身性体液调节因素。而激肽(最常见的有血管舒张素和缓激肽)可使血管平滑肌舒张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是舒血管物质。
6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素由球旁细胞分泌后进入血液,可使血管紧张素原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Ⅰ可刺激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同时还能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能使小动脉收缩而使血压升高,还能促进醛固酮的分泌,发挥其保钠排钾、、增加循环血流、导致血压升高,还可转变成血管紧张素Ⅲ,血管紧张素Ⅲ的缩血管作用小于前者,而刺激醛固酮分泌的作用大于前者。
7血管加压素,能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起抗利尿作用,又称抗利尿激素。
第四章 呼吸
一 呼吸
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即动物吸入氧和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整个呼吸过程包括外呼吸、气体交换和内呼吸三个相互衔接,同时进行的环节。
二  肺通气
1 肺通气是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气体进出肺取决于两个因素:推动气体流动的动力和阻止气体流动的阻力。气体流动依靠压力差,在自然呼吸条件下,当吸气肌收缩时,胸廓扩大,肺随之扩张,肺容积增大,肺内压暂时下降,低于大气压,空气就顺此压力差而进入肺,造成吸气。反之,当吸气肌舒张或呼气肌收缩时,胸廓缩小,肺也随之缩小,肺容积减小,肺内压暂时升高,高于大气压,肺内气体就顺此压力差流出肺。
2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由肺泡Ⅱ型细胞合成和释放,其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其生理作用是降低肺泡内液层的表面张力 ,使肺泡保持正常状态。
肺泡扩张,表面活性物质少,降低表面张力作用小,表面张力大,肺泡回缩力大,肺泡不至于胀大破裂。反之,肺泡缩小,表面活性物质多,降低表面张力作用大,表面张力小,肺泡回缩力小,肺泡不至于萎缩。
3 肺泡内的压力,叫做肺内压。胸膜腔内的压力,叫胸膜腔内压。胸膜腔内压比大气压低,为负压。胸膜腔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胸膜腔内压为负压有重要的生理意义:肺扩张的条件,促进静脉淋巴回流,利于逆呕、呕吐。
4肺通气的阻力包括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两类。顺应性是指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展性 ,是用来表示肺与胸廓是否容易扩张,易扩张者,弹性阻力小,顺应性大;不易扩张者,弹性阻力大,顺应性小。
5 肺容量是指肺内容纳的气体量,由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残气量、功能残气量、肺泡量等组成。
6 肺通气量包括每分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每分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量)*呼吸频率。
三 气体的交换与运输
1 静脉血流经毛细血管时,由于氧气分压比肺泡气低,二氧化碳分压比肺泡气高,肺泡气中的氧气向血液扩散,而二氧化碳向肺泡扩散。在组织,动脉血经毛细血管时,氧气由血液扩散到组织细胞,氧气被利用而产生二氧化碳,后者由组织细胞扩散入血。
2 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受氧气分压的影响。氧离曲线或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是表示氧气分压与血红蛋白氧结合量或血红蛋白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既表示不同氧分压下,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情况,也反映不同氧分压时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情况,曲线呈S形。
3    从组织中扩散入血的二氧化碳,一部分与血红蛋白的氨基结合,生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在肺部氧合血红蛋白增多,促使其解离释放二氧化碳。从组织扩散入血的大部分二氧化碳,进入红细胞内,在碳酸酐酶的作用下,生成碳酸,然后解离为碳酸氢根和氢离子,随着红细胞内碳酸氢根浓度增高,碳酸氢根顺浓度梯度扩散入血浆,而血浆中氯离子转移到红细胞内,进入血浆的碳酸氢根与钠离子结合,形成碳酸氢钠;存留于红细胞内的碳酸氢根与钾离子结合,形成碳酸氢钾。二氧化碳便以碳酸氢的钠盐和钾盐形式运送至肺。而存在于红细胞内正离子增加,促进氯离子从血浆扩散入红细胞内。
4    二氧化碳解离曲线是表示血中二氧化碳含量与二氧化碳分压关系的曲线,曲线表明血中二氧化碳含量随二氧化碳分压上升而增加,几乎成线性关系而不是S形曲线。
四 呼吸的调节
1 脊髓是呼吸反射的初级中枢,延髓是最基本的呼吸中枢,内有吸气神经元和呼气神经元。在脑桥有呼吸调整中枢,可调整延髓呼吸中枢的活动。
2 当肺因吸气使肺泡扩张到一定程度时,能抑制吸气,这种由肺受到不同程度的牵张而发生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叫肺牵张反射,又称黑伯反射。包括肺扩张反射和缩小反射。肺牵张反射的感觉冲动是颈部两侧的迷走神经干。
3 血中保持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是维持呼吸中枢的正常兴奋性所必需的,血中二氧化碳含量稍微升高,可引起呼吸加深加快。二氧化碳对呼吸的影响主要是由于作用于延髓的化学感受器。
4血中氢离子浓度增高,可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反之,则使呼吸减弱。
5    机体得不到充足的氧或不能利用氧,可通过外围化学感受器,反射性的加强呼吸运动。
第五章 消化和吸收
一 概述
1 饲料经过消化系统物理的、化学的和微生物的作用,其中营养成分变成比较简单能被机体利用的过程,称为消化。
2 消化道平滑肌是可兴奋组织,在静息时,除其静息电位和神经纤维一样外,尚有一种缓慢的、大小不等的、节律性的去极化波,称为基本电节律,又称慢波的电位变化。消化道平滑肌兴奋性较低。离体后置于适宜环境,仍能进行节律性运动。具有一定的紧张性、较大的展长性和持续的紧张性。对电刺激不敏感,但对化学、温度和牵张的刺激较敏感。
3胃肠道的粘膜上皮细胞之间具有大量多种类型的内分泌细胞。由这些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称为胃肠激素。主要的胃肠激素有:为促胃泌素、胆囊收缩素、促胰液素、促胃动素、抑胃肽等。胃肠激素可作为循环着的激素起作用,或作为旁分泌物在局部起作用,也可作为外分泌物进入胃肠腔内起作用。
二 口腔内消化
1 动物凭借视觉和嗅觉去摄食,不同动物摄食方式不同,但唇、舌、齿是各种动物摄食的主要器官。
2 唾液是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以及口腔黏膜上的小腺体所分泌的混合分泌液。对润滑饲料,使饲料粘合成团,维持胃内酸碱度,参与营养物的消化,杀菌以及对汗腺不发达动物的体温调节都有重要作用。
三 单胃消化
1 胃液是胃黏膜各腺体所分泌的混合液,除水分外,有盐酸、胃蛋白酶、凝乳酶、黏液及内因子等。
盐酸由壁细胞分泌,有致活胃蛋白酶原,使蛋白质变性,进入小肠后促进胰液和胆汁分泌以及杀菌等作用。
胃蛋白酶由主细胞产生,初分泌出来为不活动状态的酶原,在盐酸或已激活的胃蛋白酶作用下,转变为胃蛋白酶。可使蛋白质及多肽分解为胨、多肽和少量氨基酸。
凝乳酶初分泌出来以酶原的形式,在酸性条件下激活为凝乳酶,能使乳中的酪蛋白原转变为酪蛋白,酪蛋白与钙离子结合,形成酪蛋白钙,凝固利于消化。
黏液由胃黏膜的黏液细胞分泌而来,其主要成分为糖蛋白,呈碱性。黏膜覆盖在胃黏膜表面,具有润滑和保护黏膜的作用。
由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是一种糖蛋白,可与VB12结合,形成复合物而吸收。
2 胃液的分泌可头期、胃期和肠期。头期是由进动作引起;胃期是食物进入胃后,对胃的刺激所引起的胃液分泌;肠期是食物进入小肠后,还有继续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
3 胃的运动有三种,一种是以平滑肌长久地缩短为特征的紧张性收缩;另一种是舒张和收缩交替进行的蠕动。第三种是容受性舒张。当嚼咬和吞咽时,食物对咽、食管等处感受器的刺激,可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地引起胃底和胃体肌肉的舒张,称为容受性舒张。
四 复胃消化
1 瘤胃内有微生物存活繁殖的良好条件,因此瘤胃内含有大量微生物。
2 饲料在瘤胃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消化:
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在细菌纤维素酶作用下分解成纤维二糖,再变成己糖(葡萄糖),然后经丙酮酸和乳酸阶段生成挥发性脂肪酸、甲烷和二氧化碳。VFA作为主要能源物质被重吸收利用,甲烷和二氧化碳通过呼气排出体外。

相关话题/生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