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上古史期末复习资料(3)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1-17

问题八:僭主政治

公元前七世纪中期至六世纪中期希腊的一种政治统治形式。“僭主”在希腊最早指以 武力或非法手段夺取僭越权利的专制统领。他们往往终身独裁,采取打击贵族、争取平民的政策,注重发展工商业和海外殖民。僭主政治在客观上对希腊早期历史具 有推动作用,但终因与希腊公民政治原则相悖而别历史淘汰。

问题九: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与意义

内容

1. 重构地方行政区划。

2. 设立五百人会议。

3. 规定公民大会次数(每年定期举行例会10次)

4. 建立十将军委员会。

5. 制定了陶片放逐法。

意义

克里斯提尼改革是继梭伦改革之后把雅典的民主政治推向顶峰。国家组织完全形成, 此后,雅典的民主便像洪水般向前涌进。此后百年时间里,雅典一跃成为希腊具有领导地位的城邦,推动了雅典的繁荣。也是它在即将到来的希波战争中能够接受巨 大的挑战。 问题十:雅典民主共和国的形成过程

雅典民主共和国的形成,经历了分别以四个重大事件为代表的发展阶段:

第一, 提秀斯改革,雅典国家诞生;

第二, 阶级和等级的划分使平民与贵族矛盾激化,公元前594年出现的梭伦改革,使贵族势力受到沉重打击,国家机器进一步完备;

第三, 在旧贵族势力削弱、新兴工商业者和下层平民力量还不甚强大时,庇西特拉图实行僭主统治,巩固并发展了梭伦改革的成果;

第四, 克里斯提尼改革彻底清除了氏族制残余,完善了雅典国家机器,确立了民主政体。

问题十一:希波战争

原因

1.直接原因在于波斯对小亚希腊人的压迫以及由此引起的反抗和雅典等邦的干预。

2.较深层的原因则是波斯统治者拓疆辟土的侵略野心及其对希腊各邦发展造成的严重威胁。 成败原因

首先是因为在战争的前期阶段,希腊人所进行的是为独立和自由而战的正义战争;其次,在几次决定性战役中,希腊将领指挥、布阵得当;另外,希腊人是本土作战,熟悉地形,便于补给兵源和装备。而这些有利因素都是波斯军队所不具备的。

希腊的胜利对希腊各邦的影响

1. 希腊人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并为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2. 战争进程和结局对雅典城邦制度的发展和雅典的对外扩张影响尤深,使新生的城邦制度得以继续发展,大量的战俘奴隶和战利品使雅典的奴隶制商品经济空前繁荣民主政治更加完善,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和奴隶制的发展。

3. 战争使雅典成为希腊军事强国,斯巴达的军事地位受到挑战,这种政治格局,对于后来希腊历史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4. 希腊战胜确保了希腊诸城邦的独立及安全,使得希腊继续称霸东地中海数百年。

5. 希腊在希波战争里取胜,使得西方世界的历史中心由两河流域向地中海地区推移,希腊文明得以保存并发扬光大,成为日后西方文明的基础。

对波斯的影响

波斯在这场战争里战败,使其对外扩张的气焰受挫,并逐渐走向衰落,最后被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所灭。

问题十二:伯罗奔尼撒战争对希腊的影响

伯罗奔尼撒战争从头至尾是一场争夺霸权的斗争,它给希腊各邦带来不同程度的灾 难,从此以后,希腊各邦自由民内部分化又趋于激化,原来作为城邦支柱的公民兵随着小所有者的没落而衰败,希腊开始转入奴隶制城邦的危机时期,从这个意义上 说,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希腊历史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问题十三:伯罗奔尼撒同盟

古希腊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半岛大部分城邦组成的军事同盟。公元前6世纪中 叶斯巴达凭借其陆军实力纠集伯罗奔尼撒半岛大部分城邦组成同盟,以其为核心和领袖。同盟使斯巴达不仅称霸伯罗奔尼撒半岛,而且利用同盟使各邦建立寡头专 政。在希波战争中,同盟各邦曾与雅典联合抗击波斯入侵。公元前 5世纪70年代以后,伯罗奔尼撒同盟和提洛同盟对抗,对整个希腊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伯罗奔尼撒同盟对于斯巴达争霸希腊有重要作用,后因斯巴达在城 邦争霸中失败而解散。

问题十四: 提洛同盟

古希腊以雅典为首的军事同盟。公元前478年底-公元前477年初雅典利用其在 希波战争中强大的军事实力,联合几乎包括小亚细亚和爱琴海诸岛的希腊所有城邦组成同盟。其最初目的是继续对波斯作战,后演变为雅典控制盟邦的工具。提洛同 盟为雅典的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为其公元前 5世纪的全面繁荣做出了贡献。后因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战败而被解散。

问题十五:

亚历山大东侵的影响

1.建立了地夸亚欧非的亚历山大帝国

2.给被侵略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3.在客观上,东征使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甚至印度文明,得到交流和发展。促使了所谓希腊化文明即一种综合古代东西方文明诸因素之后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文明的形成,它对以后地中海地区及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六章 上古罗马

问题一:

罗马古史特点

1、奴隶制度得到充分发展,是古代各国奴隶制度发展得最典型的国家。

2、古罗马政体经历了从王政、共和、元首政治到君主制的完整演变过程,在政体发展史上具有典型意义,尤其是其贵族共和政体在各国同类政体中是最为典型的。

3、在经济上,农业生产比较发达,具有浓厚商品生产性质的以奴隶为基础的大庄园社会经济中居支配地位。

4、政治斗争比较激烈,并对罗马历史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5、通过征服罗马建立起古代世界版图最大的帝国,使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展开。

6、罗马文化继承了希腊文化的主要成就,对近现代西方文化有深远影响。

问题二:塞尔维乌斯·图里乌斯改革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背景

1. 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

2. 出现阶级分化和阶级斗争

3. 王的权利不断扩大,地位不断提高,出现了国家阶级权利的

性质

内容

(一)建立新的地域部落

(二)对公民及其财产进行普查,并划分等级

(三)创设新的公民大会——森都利亚大会

意义

塞尔维乌斯·图里乌斯改革是罗马社会发展符合规律的必然结果:

1.增加了人口,扩大了罗马公民基础。

2.增强了罗马实力,特别是军事实力。

3.通过这次改革,氏族贵族和氏族制受到打击,地域关系代替了血缘关系,罗马基本上完成了由氏族制度向国家的过渡。

问题三: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的原因、成果、后果

原因

罗马共和国成立后,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更加尖锐:

(1)政治上,贵族牢牢把持着国家大权,而平民则被完全排斥在政权之外。

(2)经济上,贵族不仅占有大量土地,而且享有公有地的分配和使用的权利,平民不仅不能参加公有地的分配和使用,而且由于共和初年频繁战争导致破产、失地,有的沦为债务奴隶,有的被卖往国外。

(3)在社会、法律地位上,贵族靠自己的特殊地位和特殊权力,肆意加害平民,而平民被视为卑贱之人,不能与贵族通婚。平民为了改变这种地位和处境,同贵族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成果

(1)公元前494年,平民保民官的设立。

(2)公元前451—公元前450年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3)公元前367年李锡尼—绥克斯图法案的通过。

(4)公元前326年波提利阿法案的通过。

(5)公元前287年霍腾西阿法案的通过。

后果

(1)扩大了共和国统治的社会基础。

(2)打破了氏族贵族对政权的垄断,新贵族出现,氏族贵族与旧的平民概念消失,氏族制度的残余被彻底清除。

(3)奴隶制城邦共和制的国家机构和制度逐渐完善,更加适应奴隶制经济发展的需要。 问题四:十二铜表法

罗马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过程中颁布的一项法律。罗马社会时期,平明与贵族矛盾尖 锐,斗争日益激烈,为了限制贵族在司法上的专横行为于前450年制定十二铜表法。虽然该法律的实质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但毕竟是习惯法的汇编,使法律 以条文的形式确立下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在司法上的专制行为,是平民的胜利,是后世罗马法的渊源,对于中世纪和近代欧洲法学也有重要影响。

问题五:罗马征服地中海后阶级关系的变化

1. 奴隶制由家内奴隶制发展成为发达的奴隶制。后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后成为罗马社会的主要矛盾。

2. 形成新的阶层——经营金融、商业和高利贷以及承包公共工程,包收各省税收的而富有的“骑士”阶层。

3. 由于土地兼并、农业上大量使用奴隶、沉重的赋税和频繁的战争的影响,罗马的自由民纷纷破产,小土地所有者反对大土地所有者的斗争又开始激化了。

4. 罗马同被征服者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激化。

5.骑士元老贵族之间的矛盾也变得突出。

问题六:前三头同盟

公元前60年,由凯撒、克拉苏和庞培组成的政治联盟,相对于屋大维、安东尼和雷必达组成的后三头同盟。

在镇压公元前73年罗马爆发的奴隶起义中,克拉苏和庞培成了罗马的风云人物。但他们因为和元老院的冲突而废除了苏拉留下的制度。公元前60年,克拉苏、庞培与凯撒结成秘密的政治同盟,一起反对元老院,史称“前三头”。 前53年,克拉苏在对帕提亚(安息)的征战中

战死,“前三头同盟”解体,凯撒与庞培间渐趋对立。后凯撒战胜庞培在罗马建立个人独裁统治。

问题七:后三头同盟

前43年,由屋大维、安东尼和雷必达组成的政治同盟,相对于由凯撒、克拉苏和庞培组成的前三头同盟。

凯撒死后,罗马政局趋于动荡,各派争权夺利,最终形成屋大维、安东尼和雷必达供职的局面。他们对外扩张,对内残杀政敌,也相互争斗,最后屋大维获胜,建立元首政治,罗马进入奴隶制帝国时代。

问题八:元首政治

罗马帝国初期屋大维式的个人独裁统治。屋大维成为罗马最高统治者后,由于共和制 的影响犹在,他便采用“元首”称号实行个人独裁统治,建立元首政治。元首政治的实质是隐蔽的君主专制,元首独揽行政、军事、宗教和司法大权,成为罗马的最 高主宰者。元首政治在推动了罗马进入“和平时代”,后被君主专制取代。

问题九:三世纪危机

罗马帝国后期爆发的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危机。罗马帝国后期由于奴隶制的衰落和奴隶 制社会矛盾的尖锐化,爆发了三世纪危机,主要表现为农业萎缩,工商业萧条,财政枯竭,城市衰落,人民起义不断和外族入侵,帝国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三世 纪危机沉重打击了罗马的奴隶制,加速了其衰落和社会的转型。

问题十:基督教

产生的背景

1.公元前后,罗马建立起庞大的奴隶制世界性帝国。统一的大帝国促使希腊和罗马哲学熔于一炉,东西方民俗和宗教互相渗透。

2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引起的起义的失败使被压迫民族,尤其是下层劳动人民把义愤和渴望更加强烈地寄托于宗教激情。

当时罗马帝国境内,各种形式的宗教到处派生、流传。基督教即产生于这样的历史环境中。 基本教义

1、 十诫。

2、 三位一体。

3、 信原罪。

4、 信救赎。

5、 因信称义。

6、 信天国和永生。

7、 信地狱和永罚。

8、 信末世。

早期基督教的政治主张

(1)揭露了罗马帝国的反动统治,具有反抗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性质。

(2)宣扬废除私有制,实行财产公有,斥责社会财富不均,鄙视富人和支持穷人。

(3)主张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反对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

基督教对欧洲产生的影响

1.政治上,教会超越国王的权力,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教会还确立封建法律。

2.经济上,教会拥有大量的地产成为当时市场、集市的管理者和开办者。

3.文化上,教会垄断教育、控制人们的思想。

问题十一: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的统治及评价

戴克里先

(1)建立四帝共治制

(2)军事改革。

(3)税制改革

(4)币制改革

(5)残酷迫害基督教徒,没收教产。


相关话题/上古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