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新闻传播史课后题答案 自己整理(5)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1-11



三十六、目前德国有哪些重要报刊?
1、《世界报》
1946年由英军占领当局在汉堡创办,1976年迁波恩出版。1952年施普林格买下了该报75%的股权。《世界报》信息广泛,文字精炼,版面活泼。其首都新闻报道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对国际新闻也很重视。另外,该报对记者、编辑挑选较严。 要求除具有大学毕业资格,还要有专业知识。目前该报日出20半左右。此外还有一系列专版,广告约占一半篇幅。读者多为国家机关和经济界的上层人士。
2、《法兰克福汇报》
1949年11月1日在法兰克福市创刊。《法》是一家超区域性日报,在世界上有一定声望。重视经济和国际新闻,读者主要是政府部门和企业界上层人士以及独立职业者。该报最大的优势是拥有一个遍布世界的记者网,这使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不依赖通讯社而发布来自世界各地的消息,并使它在经济报道方面独领**。每日出办供订阅的附加版“经济一瞥”。该报文艺版曾连载老舍小说《骆驼祥子》。
3、《南德意志报》
1945年10月在慕尼黑创刊。1949年由周二刊改为日报。该报倾向社民党,以自由派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南》日出40到50版,周末更多。平日版分三部分:正值新闻与评论、地区新闻和文艺影剧消息、经济新闻。该报新闻版的特点是报道面广,采写的新闻有一定的文体特色,并且对所有危害社会的现象予以抨击。
《世界报》、《法兰克福汇报》和《南德意志报》并称原联邦德国“三大报”。
4、《图片报》
联邦德国最早的一份通俗画报。1952年由施普林格在汉堡创办。报纸主要篇幅不是文字报道,而是图片、大字标题、彩色线条和哗变。读者可以通过这份报纸了解身边发生的一切新闻。占联邦德国日报发行量的四分之一,居西欧各报之首。
5、《明镜周刊》
德国最有影响的新闻周刊,用德文和英文出版。1947年在汉堡创办。该刊以“展示社会的阴暗面”为己任,注意调查性报道,敢于揭露政界内幕和社会弊端。

三十七、简述两德统一后的德国广播电视制度。
1990年10月两德实现统一,民主德国全盘采纳了联邦德国的广播电视制度,沿袭原联邦德国的体制模式。现在德国实行公私并存的“双轨制”,即营广播电视系统和私营广播电视系统协调并存的体制。公共台优势:长期覆盖全国受众,拥有收看费和广告两个方面的收,业务和技术队伍齐全,又得到政府的实际支持。私营台优势:善于经营,在娱乐节目、体育节目方面格外见长,广告较少受限制。

三十八、手抄小报为何首先在威尼斯兴起?

三十九、印刷新闻纸出现后,手抄新闻与之并存相当时间。其原因何在?
印刷新闻纸出现后,由于受政治上的限制,如印花法案等影响,而且当时社会还没有大批量需求新闻信息的环境,规模不大,不好出效益,当时的报纸一般都是几千份,再加上印刷技术不发达,成本较高。导致你所说的原因。(参考)

四十、19世纪前期,意大利革命党派创办过一些什么重要报纸?他们的办报目的是什么?

四十一、法西斯党“进军罗马”后,墨索里尼对新闻界采取了些什么措施?
第一、实行一区一报制;第二、制定《新闻记者登记法》,颁布于1925年,是世界上最早的记者法;第三、像新闻界直接发布宣传指示;第四、实行新闻检查。

四十二、意大利《晚邮报》是一家晚报吗?该报哪一位女记者曾经采访过邓小平?简述该报的历史与现状。
《晚邮报》名为晚报,实为早刊。该报是现存的最老的报纸之一。1876年维奥利尔在米兰创办,并自任主编。初为晚报,不久后改为晨报。 该报倡导英美式的民主自由,坚持贸易保护主义观点,主张在国家保护的前提下实行自由主义制度。1885年克里斯皮家族购入该报,投入巨资更新设备,报纸销量大增。1899年,阿尔伯蒂尼继任总编。 他把工业效率原则和报纸的政治性原则很好地结合起来,使报纸走上企业化管理的道路。是意大利最先走上企业化管理道路的报纸。此外,阿尔伯蒂尼还利用报社资金,分别创办了《邮报周刊》和《小邮报》。阿尔伯蒂尼开创了意大利现代化报纸工作的新时代。
一战期间,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也是当时唯一一家向所有直接参战的编辑人员发放全薪、甚至增加薪水的报纸。它向前线派遣的记者人数也是最多的。一战后,主编阿尔伯蒂尼走上反法西斯的道路。后被墨索里尼列入禁止发行的报刊之列。但一直没有停刊。
二战后,该报代表米兰、伦巴第资产阶级利益。1974年,意大利最大的出版商里佐利收购该报的全部股份。
《晚邮报》日出约30版,版面较为严肃,广告占三分之一。较多刊登文学、艺术作品,重视经济报道和体育报道,国际新闻报道也很有分量。该报在世界二十多个重要城市有常驻记者,并拥有一批颇有名气的“旅行记者”。以思维敏捷,提问尖锐著称的女记者法拉奇就是该报的记者。1980年,她曾采访邓小平。

四十三、安莎社是一家什么样的通讯社?该社崛起的原因何在?
安莎社是1945年1月,意大利12家主要日报联合组成全国报业联合社,简称安莎社。安莎社是一家非官方的、非营利性的合作通讯社。1949年,意大利政府向安莎社提供补贴,同时享有任命主要领导人的权利。该社从此成为半官方通讯社。自70年代末期起,安莎社开始大规模的技术革新,到1982年,信息收发中心已全部实现电子计算机化。安莎社每天用意、英、法、西、葡五种文字发稿,在七十多个国家建立了分社或派有常驻记者,其国际新闻报道在欧洲各国经常被采用。

四十四、沙俄时期有哪些代表性的资产阶级报刊?它们是怎样同封建压制中创和发展起来的?
俄国早期资产阶级报刊可以分为两部分:革命民主主义派报刊和民粹派报刊。革命民主主义派由平民出身的知识分子组成,代表人物车尔尼雪夫斯基。主要刊物《同时代人》、《祖国纪事》等。民粹派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潮,代表人物米海伊洛夫斯基。主要刊物《俄国财富》、《欧洲通讯》等。
两派报刊在宣传内容上的共同点是:主张消灭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特权制,主张废除土地私有制,把土地分给农民;不同点是:后者否认农奴制废除后资本主义必然在俄国发展的历史规律,提出为保护小生产必须遏制资本主义发展。

四十五、《火星报》的创办情况如何?该报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建党过程中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1、 创办背景和经过
列宁流放西伯利亚期间,一直密切关注俄国和国际工人运动的进程。他认为出版一份具有全国影响的政治报纸,把各地分散的社会民主党人思想统一起来,是目前最紧迫的任务。从流放地回来后,列宁就立即着手进行其办报计划。因为当时俄国国内环境太险恶,列宁决定到国外去筹办。1900年12月24日,第一份全俄政治报——《火星报》在德国莱比锡创办。报头上印着“行看星星之火,染成熊熊火焰”。不久迁往慕尼黑。自1902年4月在伦敦出版。1903年春天又改在日内瓦出版。此时编辑部分成两部分:慕尼黑和伦敦部分由列宁领导,日内瓦部分由普列汉诺夫领导。列宁在创办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从52期起,《火星报》的领导权被孟什克掌握,报纸因此而成为反对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工具。此后,党内称52期以后的《火星报》为"新《火星报》",52期以前的《火星报》为"旧《火星报》"。新《火星报》于1905年停刊。
2、宣传内容(同经济派论战和宣传党的纲领)
(1)同经济派论战:
第一,针对经济派有关工人只需通过罢工储金会进行单纯的经济斗争观点,《火》号召工人“不但要组织互助会、罢工储金会和工人小组,而且要组织政党,组织起来同专职政府和整个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坚决的斗争”。
第二,针对经济派关于社会主义思想体系能够从工人运动中自发产生,无需从外部灌输进去的主张,《火》发表列宁文章予以反驳。指出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是革命的思想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参加工人运动实践,在研究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斗争规律的基础上形成,不会自发产生。
第三,针对经济派关于工人只要有罢工组织和合法团体就行,用不好建立政党的论点,列宁在《火》撰文反驳。并且论述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意义。
列宁通过《火》的宣传及其论著粉碎了经济主义思潮,打击了国际修正主义,为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奠定了思想基础。
(2)宣传党的纲领:
在《火》创办的近三年时间里,报纸发表了三百多篇论述党的工作的文章。制定党纲草案是《火》的一项重要工作。1902年将党纲草案刊出后,《火》又连续发表论文和文章,进一步阐明党的纲领和策略。在《火》的宣传、引导下,列宁的建党思想深入人心。至此,《火星报》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制定并宣传党纲的任务圆满完成。
3、组织工作
列宁就党报作用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火星报》组织工作的特点是:通过代办员网同各地方组织建立密切的联系,为建党奠定了组织基础。代办员的工作包括:收集稿件和信件;传递报纸和其他文件;为报纸募集出版和活动经费等。
4、历史功绩
第一,统一了全党的思想,为建党准备了思想基础。
第二,联合了各地分散的组织,为建党奠定了组织基础。
第三,通过广泛的讨论和宣传,为建党准备了正确的纲领。

四十六、简述《火星报》时期列宁的新闻思想。
1、关于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列宁认为,思想性、坚定性、政治路线的明确性以及对敌斗争的不妥协性,是机关报极为重要的品格。
2、关于报纸的功能。列宁指出:“报纸不及时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列宁认为,通过报纸集中地、系统地向全中进行革命的宣传鼓动,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批判机会主义观点,讨论党的策略纲领,就能改变党内思想混乱、组织涣散的状况,为建党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
3、关于出版自由。列宁指出俄国工人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是政治斗争,其首要任务时争得政治自由,而取得政治自由的首先要求是争取出版自由。
4、关于报纸的群众性。列宁在文章中指出,一定要把机关报办成一切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机关报。大家都来畅谈对运动的贡献和在运动中的收获。这样,就能办好全俄社会民主党人的机关报。

四十七、简述《真理报》在十月革命前的发展情况以及它在俄国革命运动中的重大贡献。
《真理报》是列宁亲自筹划领导下创办的大型群众性政治日报。
(一)第一阶段
1912年5月5日在彼得堡问世。该报是布尔什维克全俄性的政治讲坛,是真正的工人的报纸。《真理报》大量刊登工人通讯,介绍工人生活、工作情况,他们遭受的剥削、压迫,以及各个企业罢工的消息。也是依靠工人们的捐款,《真理报》才能出版。此外,工人们还为《真理报》提供稿件,组织订阅,扩大发行。《真理报》读者范围之广、影响面之大,是当时俄国的其他报纸无法比拟的。一战前,沙皇政府采取非常手段镇压革命,《真理报》被迫停刊。这一阶段的《真理报》虽然只存在了两年多,却为布尔什维克当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造就了新的一代工人革命者,为十月革命的胜利作了充分的准备。
(二)第二阶段
1917年,《真理报》复刊。这一阶段的《真理报》为准备和实行十月革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揭露临时政府的本质,宣传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思想。
2、宣传列宁的《四月提纲》,以此来统一全党思想。明确指出布尔什维克的战略计划——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3、宣传四月代表会议精神,促进苏维埃改组。把列宁提出的“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作为报纸的中心任务,为争取工农兵群众做了大量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工作,倡导并发起“改选苏维埃代表”的群众运动。反复宣传工会的重要性,促进全俄各地工会建立和工人群众的布尔什维克化;号召农民用革命手段夺取土地,还加强了对军队的政治工作。
4、直接宣传和推动十月武装起义。
1917年10月27日,《真理报》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份中央机关报。
(三)第三阶段(卫国战争时期的《真理报》)
卫国战争时期的《真理报》被称为是卫国战争年代一份最先进的前线报刊。它的宣传内容:

相关话题/外国新闻传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