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公共政策学知识点总结 考研复习资料(3)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6-12-15


3.    政策执行人员的影响。政策执行人员对政策执行形成影响的因素大体有以下方面:执行者的政策水平,执行者的政治觉悟与职业道德,执行者的意向、责任感、工作作风,执行者的知识结构和组织管理能力。
4.    政策对象的影响。政策对象的利益取向,政策对象的受教育程度,政策对象的群体力量。
5.    政策资源的影响。物力和财力资源是最基本的保障,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权威资源,制度资源。
政策执行的主要模型:
微观层面的政策执行模型:
1.    政策执行循环模型。三个阶段:拟定纲领阶段、分配资源阶段、监督执行阶段,三个阶段是相互作用的双循环过程,是周期性、非单向流动的。
优点:分析了执行要素的重复影响力,并且突出了环境因素对政策执行过程所产生的的重要基础性影响。
缺点:抹杀了政策目标群体的存在。
2.    政策执行博弈模型。E.巴德克为代表提出的用政治学里的“博弈”概念来研究政策执行过程。他们把政策执行视为一种赛局。
缺陷:以非经验的资料、虚构的理性行为为其理论基础,考虑的变量不足,变量模糊。
中观层次的政策执行模型:
1.    政策执行过程模型。T.史密斯于1973年提出,认为政策执行过程中,影响政策执行成功与否的重大因素有四个方面:理想化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政策环境。
优点:最大贡献在于提出了目标群体、执行机构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缺点:忽视了执行人员的重要性。
2.    政策执行调适模型。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政策执行者与受影响者之间的需求,二是相互调适的过程是基于平等地位的双向的信息交流过程,三是政策执行着的手段和目标具有弹性,四是受影响这的利益价值与观点将得以反馈,在政策修正和调整时予以充分反映,从而影响政策执行着的利益和价值取向。
优点:肯定了政策执行是执行者和受影响这相互作用的结果,即执行者并非简单被动地执行政策,受影响这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政策。
缺点:未能说明调适过程的是指,此外,过多强调调适而忽视其他因素的作用限制了调适模型的适用范围。
宏观层面的政策执行模型:
1.    政策执行系统模型。美国著名学者C.霍恩和D.密特尔提出,他们认为在政策决定与政策实际效果之间存在许多变量因素,这些变量因素既有系统本身的,也有系统之外的,共同影响政策决定与政策效果的关系,共分为六个方面:一是政策目标与标准,二是政策资源,三是组织间的沟通与强化行动,四是执行机构的特性,五是经济与政治环境,六是执行人员的偏好。
优点:系统模型吸收了其他模型的优点,将系统内外的多种影响因素都予以考虑。
缺点:没有很好地解释一因素影响其中的某一因素而对另外的其他因素为何不产生影响。
2.    政策执行综合模型。综合模型认为影响政策执行各个阶段的因素最主要可以分成三大类:政策问题的可处理性、政策本身的规制能力、政策本身以外的变量。每一大类有进一步可细分为几个小类,共17种因素。
该模型的显著特点:联系政策执行的不同阶段来考察变量对政策执行的影响。将政策执行分为五个阶段:执行机关的政策产出、目标团体对政策产出的顺服、政策产出的实际影响、对政策产出所感觉到的影响、政策的主要修正。
九、公共政策评估
公共政策评估的定义:
公共政策评估是人们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对公共政策方案规划、执行情况和政策效果及价值进行估计和评价的活动。
政策评估的作用:
检验政策运行效果、决定政策未来走向、合理配置政策资源、促进政策制定科学化。
政策评估模式演变:实证主义政策评估阶段和后实证主义政策评估阶段。
现代政策评估大体上是沿着从技术评估(单一评估),到道德评估(社会评估),再到系统评估(综合评估)的路线发展的。
实证主义偏重技术和事实,强调把是适合价值严格区分,即“事实——价值两分法”。
缺陷:实证主义政策评估往往导致三个问题:一是过度倾向管理主义,二是无法调和价值的多元主义,三是过分强调量化。
后实证主义强调事实与价值相结合的系统架构。
政策评估的主要模式:
1.    测量取向模式。重视量化方法和测量手段,评估者扮演着技术性的角色,主要测量各种所需要调查的变项。
2.    目标导向模式。认为评估是检测目标与行为表现之间一致性的过程。融入了反馈的概念,将评估所得到的的信息再进一步当做修正政策目标的依据;同时,该模式以是否达成特定政策目标作为政策是否成功的依据。
3.    决策导向模式。认为政策评估就是对决策的评估,因此评估者在规划评估时必须了解决策的需求。
4.    实验模式(影响评估)。评估者通过实验设计观察政策方案与执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缺陷:一是被实验对象的反应,二是实验者主观性的影响,三是测量工具的人为化。
5.    执行评估模式。认为政策评估应集中于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内部动态,了解政策之间如何配合,来达成预期的政策目标。分为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两种类型。
6.    目标中立评估模式。该模式是对目标导向评估模式进行修正的模式。优点在于:它是直接搜集现场所发生的一切现象与事物,避免预设立场和先入为主。非介入性评估是常用方法,分为内容分析法、统计资料分析法和历史研究法。
7.    回应性评估模式。认为政策评估应该以政策运作,而非以政策目标为导向,同时必须回应民众广泛的需求,从不同价值观点来判断政策成败。
8.    授权评估模式。源于授权理论,强调被评估者能力的培养,利用评估的概念、技术与发现,使被评估者能够产生不断改善与自觉的效果,在方法上可兼具定量与定性两种形式,适用范围可以从个人、组织、社区到社会等各方面,但主要还是应用到政策方案上。
9.    焦点效应评估模式。该模式没有固定的方式程序,评估者针对使用者的需求,找出适当的内容、理论、模式与研究方法,产生评估效果。常用典型方法:焦点团体访谈法、深度访谈法。
10.    新现实主义评估模式。该模式非常重视环境背景对于评估研究的影响。包括三个基本要素:环境背景、机制与造成的结果。人种志法是新现实主义评估模式常用的方法。

政策评估的标准:
1.    生产力标准。是评估每一项政策的根本标准。凡是能尽最大程度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政策就是好政策,反之就是错误的。当然,不能机械地理解生产力标准,有些政策如经济政策、科技政策的实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有些政策如教育政策等则通过人才培养和改变意识形态,间接地促进生产力变化。
2.    效益标准。政策效益指达到政策目标的程度。这一标准关注的是政策实际效果与理想目标是否相符,多大程度相符,还有什么距离和偏差。要具体运用这一标准,必须考虑一下几个要素:首先,要坚持以达成的政策目标来衡量效益;其次,要分析政策效益的充分性;再次,要分析政策的总体效应;最后,要注意政策的全部效益。
3.    效率标准。政策效益是政策效益与政策投入之间的比率。效率标准所关注的核心内容是一项政策是否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有效的产出,而不是关心如何有效地执行政策和完成政策目标。这是效率和效益的不同。运用效率标准时,经常进行成本利益分析和成本效能分析。
4.    公正标准。公正标准是衡量政策执行后导致与该政策有关的社会资源、利益及成本公平分配的程度。公正是衡量政策效果的一项重要标准,只有建立在公平基础上的效率才是真正的高效率。
5.    政策回应度。政策实施后满足特定的社会团体需求的程度,即政策回应度。确立这一标准,目的是要从总体上衡量政策对社会的宏观影响。政策对社会需求的回应是一个国家或政治系统维持自己的生存、稳定和发展的基本功能。研究政策回应度的着重点,不在于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形式,而在于政策的内容和实际结果。
政策实施的阶段:
1.    准备阶段:
第一,确定评估对象。确定品股对象实质上是解决评估什么的问题。
第二,制定评估方案。包括评估者、评估对象、评估目的、评估标准、评估方法。
第三,挑选和培训人员。
2.    实施阶段:是整个评估活动最重要的阶段。
第一,收集政策相关信息。
第二,综合分析政策信息。
第三,全面评估政策效果。
3.    总结阶段:是评估者处理评估结果、撰写评估报告的阶段。
政策评估的主要方法:
1.    成本——效益评估法:这种方法是把在整个政策运行过程中所投入的成本和所取得的收益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方法。
有三条准则:
一是效益相等时,成本越小的方案越优。
二是成本相等时,效益越大的方案越优。
三是效益与成本比率越大越好。当成本和效益均不限定时,选取效益与成本差值最大的方案。
2.    前后对比法:前后对比法是对政策执行前后的有关情况进行对比,它作为政策评估的基本方法,分为四种具体形式:
(1)简单“前——后”对比评估。这种方式是将政策对象在政策执行前和政策执行后的两种情况进行对比,以政策执行后的值减去政策执行前的值,便是政策的效果。
优点:简便明了。缺点:无法明确这些效果是由政策本身引起的,还是由外在的其他因素造成的。
(2)“投射——实施后”对比评估。首先根据政策执行前的请款建立趋向线,然后将趋向线投射到政策执行后的某一个时间点上,最后将政策执行后的实际情况与该时间点对比,以确定政策效果。
优点:考虑了非政策因素的影响,比前一种方式更加准确。缺点:难于详尽的收集政策执行前的相关资料、数据,以建立起政策执行前的趋向线。
(3)“有——无”对比评估。在政策执行前和政策执行后这两个时间点上,分别就有政策和无政策两种情况进行前后对比,然后再比较对比的结果,确定政策效果。
优点:可以基本排除非政策因素的作用,较精确地测量出一项政策的效果。
(4)“控制对象——实验对象”对比评估。在政策执行前评估者将评估对象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控制组,前者被施加政策影响,对后者不施加政策影响。然后对比这两组在政策执行之后的情况,以确定政策的效果。这种方式是社会实验法在政策评估中的具体应用,但要求政策执行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3.    统计抽样评估法:抽样是指选择调查对象总体的一部分,并基于对这一部分的观察,对总体进行推断的一种非全面的调查方法。统计抽样法是根据抽样调查的资料进行统计推断的一种科学方法。从被观察的调查对象总体中抽取的那部分,称之为样本。
特点:(1)从部分样本推算全体;(2)按随机原则抽选,保证被抽中的对象在全体中具有代表性;(3)利用数理统计原理,对抽样误差进行控制,使得抽样结果的准确性更高;(4)可以快速、及时地获得数据资料。
分类:任意抽样和非任意抽样。 任意抽样四种方式:单纯随机抽样、机械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整体随机抽样;非任意抽样三种方式:随意抽样、判断抽样、定额抽样。
4.    专家判断评估方法。组织有关方面专家全面考察政策制定、执行,最后撰写评估报告,鉴定政策的成效。优点:一方面,专家专业化程度高,视野开阔,对政策效果能进行比较科学的分析;另一方面,专家相对政策制定者、执行者和政策对象来说属于外人,“旁观者清”,因此可以比较客观的、公正的评估,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
5.    执行群体自我评估法。由政策执行人员自己对政策的影响及预定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金进行评估。优点:执行人员对政策实施的整个情况比较了解,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评估结论迅速调整政策目标和措施,使评估活动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缺点:自评时难免带有感情色彩,是评估结果失去客观公正性。

相关话题/湖南师范大学 公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