煜编【外国文学名词解释】考研资料-文学考研资料汇编(8)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9-04


8《玩偶之家》 挪威剧作家易卜生写于1879年。该剧作主要写了海尔茂夫妇的家庭关系由和睦转为决裂的故事。海尔茂的妻子娜拉为了治好丈夫的病,不惜假冒父亲的笔迹向人借款,海尔茂病好后对她大发脾气,娜拉如梦初醒,离开了这个“玩偶之家”。该剧作内涵丰富,尖锐地提出了现代家庭中的妇女平等权利问题;通过主人公娜拉的切身体验,指出浪漫主义的爱情观念已经死亡;性疾病对现代社会的侵扰问题。在艺术上,结构严密,剧作人物形象鲜明,对话十分出色,剧作家善于把复杂的生活矛盾集中为精炼的情节。该剧作对欧洲戏剧艺术的革新起了巨大的作用。
9《战争与和平》 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完成于1869年,是一部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它以1812年俄国的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了19世纪初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小说以包尔康斯基、别竺豪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四家大贵族作主线,在战争年代与和平时期的交替描写中,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小说描绘了559个人物,反映出各阶级和各阶层的思想情绪,提出了许多社会、哲学和道德问题。在艺术上,小说结构宏大,布局严整,众多人物形象性格迥异又血肉丰满,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但在不少章节中,过多冗长的议论破坏了小说结构的和谐性。
10《安娜•卡列宁娜》 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完成于1877年。小说由两条线索构成:一条是写安娜•卡列宁娜和渥伦斯基之间爱情婚姻的纠葛,展现了城市贵族的生活状况;另一条写外省地主列文和贵族小姐吉提的恋爱,以及列文的经济改革和精神探索,展现了宗法制农村的生活图画。小说通过安娜的爱情悲剧和列文经济改革、精神探索的悲剧,表达了作者对新旧两种制度的批判和对理想社会、理想人生的苦苦探求。在艺术上,小说的谋篇布局缜密严谨,注重描述人物心理运动变化的过程,体现出“心灵辩证法”的主要特点;通过描写人物的外部特征、内心话语来揭示其内心世界。
11《复活》 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完成于1899年。小说写贵族聂赫留朵夫出席法庭陪审时发现被诬告杀人的妓女正是他10年前诱骗过的农奴少女玛斯洛娃,于是他良心觉醒,开始悔罪,极力为她伸冤。上诉失败后,他又陪她去西伯利亚,最终感动了她,两人都在精神和道德上“复活”了。小说揭露了法律制度的虚伪和反人民的本质,探究了人民痛苦不幸的根源,大力宣传“不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宽恕”和“爱”等一整套托尔斯泰主义。在艺术上,小说以单线情节线索描绘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对人物的心理刻画细致入微,重视细节描写,具有讽刺的才能,充满强烈的批判性和深刻的揭露性。这是一部杰出的讽刺性的社会小说和心理小说。
12《汤姆•索亚历险记》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写于1876年,是一部著名的儿童惊险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姊妹篇。小说描写美国南北战争前的一个小镇,主人公汤姆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儿童,他厌恶枯燥刻板的生活环境,追求传奇的冒险生活。他生性活泼,善于说谎,会搞无穷无尽的恶作剧,却又不乏正直,勇敢,善良的品性。小说通过小汤姆与庸俗保守的小市民气的格格不入和对枯燥无味的死读书教育方式的厌恶,通过对虚伪的宗教仪式和催眠一样的牧师布道的讽刺,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美国的教育方式与道德生活的批判与否定。此外,作者对儿童心理作了生动有趣的描写,这是马克•吐温创作特点的一个新发展。
13《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写于1884年,是一部反对种族歧视、主张种族平等、富于童趣的杰作。主人公吉姆是华森小姐的黑奴,他悄悄逃走,遇到为躲避父亲毒打而逃跑出来的白人少年哈克,两人结成了深厚的友谊,去寻找可以自由生活的地方。后来吉姆遭骗子拐骗,被哈克救出。最后哈克得知,根据女主人的遗嘱,吉姆已获得了自由。在艺术上,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手法,以哈克生动活泼而又纯真朴实的口吻,天真无邪的孩子的视角,使小说更显真实生动,又不失幽默诙谐;作家把现实主义的精细镂刻与浪漫主义的热烈抒情结合在一起,把人物心理的真实描写与幽默风趣的夸张融为一体;运用美国南方方言、黑人俚语,流畅准确而富有口语化。

第九章 20世紀歐美現實主義文學
1长河小说 是指20世纪初的肖伯纳戏剧、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多夫》、德莱塞《美国的悲剧》、托马斯•曼《布登勃洛克一家》等作品。他们的创作继承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其思想与艺术观念基本相同,且大都热衷于写作多卷本的长篇小说,力图通过一个家庭的历史变迁或一个人物的一生遭遇,对社会历史风貌作史诗性的反映。罗曼•罗兰称这类作品为“长河小说”。
2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 出现于30年代的苏联,是在继承传统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文学,后被定为苏联文学和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这一概念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描写现实,并将这种描写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相结合。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是典范性作品,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亦堪称代表。这一概念本身存在缺陷,并又遭到扭曲,对后来苏联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又复杂的影响。
3《母亲》 苏联作家高尔基写于1905年。小说共两部,第一部主要写主人公巴维尔在马克思理论的指导下、在革命实践中逐步成长的过程;第二部通过母亲尼洛夫娜的精神觉醒,描写人民群众在革命运动中所显示的巨大力量。作品既有由残酷现实激起的愤世嫉俗和批判激情,又有目睹旧生活秩序的动摇而引发的对未来的憧憬和浪漫主义感受;作者以动态的眼光看待现实的发展,表现主人公的复活历程以及人际关系的变化;在文学史上首次塑造了巴维尔这一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奠定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新型创作方法,在世界无产阶级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静静的顿河》 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写于1925年至1940年,共四部8卷。小说通过写葛利高里悲剧性的人生道路,一方面描写了苏维埃政权在顿河地区从建立到巩固的历史进程,另一方面写了麦列霍夫一家由盛而衰的历史命运。这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全面展示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国内战争结束的整个时代的风云变幻,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多彩多姿的历史画卷。其中既有重大的政治历史事件,也有硝烟弥漫的战场厮杀,还有洋溢着浓厚乡土气息的哥萨克人的劳动、爱情和日常生活。小说结构庞大复杂,内重丰富;人物众多,个性丰满;别具地域色彩与艺术魅力。
5《日内瓦医生》 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写于1957年。小说以主人公日内瓦的生活遭际为主线,反映了十月革命前后错综复杂的时代风貌和革命的艰难曲折,揭示了战乱所造成的深重灾难和巨大牺牲,展现了知识分子接受革命和新生活的苦难历程,同时也暴露了革命中的某些偏颇和失误,具有史诗性特点。在小说中,对现实的赤裸裸的写实与浪漫激情的抒发相结合,屠格涅夫式的对大自然的诗意描绘与托尔斯泰式的对人类历史的哲理思考交相辉映,散文与诗歌的有机融合与相互印证,隐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都赋予了小说以新颖而独特的风格。该作品于1958年或诺贝尔文学奖。
6《儿子与情人》 英国作家劳伦斯写于1913年。小说以煤矿工人莫莱尔一家的生活为中心,描述了主人公鲍勃从出生到成年的整个过程,其中交织着夫妻、父子、母子和情人间的复杂感情,展现了现代文明社会中的一个恶性循环:男人毁了女人,女人又毁了儿子们,儿子们重又毁了自己的女人。作家在小说中探究了人性的变异与心灵的扭曲,以此来批判工业文明对人的自然天性的摧残,在心理探索的过程中,表现了社会批判、文化批判的思想。
7《虹》 英国作家劳伦斯写于1915年。小说描述了布兰文一家三代人恋爱婚姻的故事与精神发展的历史,他们的探索从整体上反映了现代人的困惑、苦闷、挣扎和憧憬,表达了人们打碎枷锁、实现新生的强烈愿望。在艺术上,小说具有传统与现代两重性:其结构、布局、叙述方式都带有明显的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特点,但作品重在揭示人物的心态情绪和感情流程;在传统的“全知全能”式的作者叙述中注入了大量的心理分析和展现心理的意象呈现;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结合,写景状物具有了灵性,与人的心灵感受息息相通。
8《约翰•克里斯朵夫》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于1904年至1912年。小说以音乐家克里斯朵夫一生的奋斗为经,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二三十年间的欧洲生活为纬,反映了世纪之交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探索,表现出作家反对现存秩序的进步立场和坚持人类进步文化的艺术观点。作者通过主人公的幻想、追求、奋斗,写出了小资产阶级的极度精神不安,具有“现代心灵的道德史诗”特点;全书各卷如交响乐的几个乐章,分成序曲、发展、高潮和结尾,气势浩荡,浑然一体,具有交响乐一样的宏伟气魄、色彩;风格朴素中隐含着绮丽,流畅中蕴涵着精粹。
9《魔山》 德国作家托马斯•曼写于1924年。小说通过写大学毕业生汉斯在一所肺结核病疗养院的所见所闻,揭露了住在疗养院的病人们空虚腐朽的寄生生活。作家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疗养院的病态环境和病人形形色色的醉生梦死的病态心理。这是一部传统的教育小说,汉斯最终摆脱了等候死亡的思想,离开疗养院,企图有所作为。作品还着力描写了对哲学问题、人生观问题、时局问题等范围广泛的辩论和内心思索,反映了作家对一战前后的分析和思考,因此又是一部“时代小说”。
10《布登勃洛克一家》 德国作家托马斯•曼写于1901年。小说通过写一个旧式资产阶级家庭在精神道德和经济上的没落,刻画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揭示了弱肉强食的资本主义法则,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德国从自由资本主义走向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过程。作家以现实主义写法为主,形象地塑造了布登勃洛克、汉诺等一系列人物形象;全书结构严谨,章节疏密相间,详略得当;语言精炼,对话生动,常用幽默和嘲讽。小说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成为20世纪德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作。
11《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写于1939年底流亡瑞典期间,是一部为反法西斯斗争服务的历史剧。剧作以德国三十年战争为背景,讲述了女主人公“大胆妈妈”带着两个儿子和一个哑女,拉着货车随军叫卖,把战争视为谋生的途径、发财的来源,而最终落得家破人亡的悲剧。剧作内容简洁,添加歌唱性因素,充分调动了观众的思维;采用开放形式,使剧作呈现出一种无头无尾的“松散”状态,并运用共时性场景技巧,以新的表现方法构成布莱希特史诗剧的艺术特点。
12《了不起的盖茨比》 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写于1925年。小说通过叙述者尼克的视角,客观冷静了叙述了主人公盖茨比追求黛西的爱情梦与“美国梦”的破灭,及最终被害的悲剧,深刻揭示了“美国梦”的虚假实质。小说的叙事视角新颖独特,情节叙述欲抑先扬,增强了小说的可信性与可读性;比喻、拟人化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不落俗套,象征意象种类繁多,起到了暗示人物的本性、反映时代的特征、深化和丰富小说的主题意义的重要作用;行文简洁流畅,诗意盎然,而不乏幽默,深得读者的喜爱。
13《飘》 美国作家米切尔写于30年代。小说以美国南北战争前后的亚特兰大及周边奴隶主庄园生活为场景,以郝思嘉为中心人物,广泛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美国南方社会的历史风貌,展现了南方社会各色人等在这场社会变革中的命运,并以南方女性作家特有的视角和观点对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进行了独特的反映。这部作品思想内容丰富复杂,结构严谨,情节紧张曲折,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通俗文学的传奇色彩,在真实的历史生活背景上塑造了一系列立体感强的圆形人物,心理描绘十分出色。该小说被译成十几种文字,在全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4《巴巴拉上校》 爱尔兰作家肖伯纳写于1905年。剧本描写一个大资本家、大军火商安德谢夫的女儿巴巴拉参加了宗教慈善事业,她满以为救世军的事业无比高尚,甚至不愿接受父亲给救世军的捐款。后来她发现救世军原来是她父亲一类的资本家出钱兴办的,她的理想破灭了。后来,她和未婚夫向安德谢夫投降,并继承了他的事业。剧作家成功地塑造了安德谢夫这个形象,通过犀利辛辣的讽刺,深刻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

相关话题/外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