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史》易考知识点(3)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7-14


    除林道静外,作者还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的形象。他们是以“党的使者”的身份出现的,对林道静走上革命之路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外,作家杨沫为更加形象地揭示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向革命之路的艰难性,还塑造了堕落为时代渣滓的余永泽,贪图享乐,经不起磨练的白莉萍,在物欲的诱惑下叛变革命的戴愉等,他们与林道静、卢嘉川,以及几经动摇最终走向革命的许宁、王晓燕祥成了鲜明的对比。
(四)、《青春之歌》的创作特色:
     《青春之歌》布局严密,层次清晰,结构严谨。作品以林道静为中心,组织清节,贯穿众多人物、复杂的事件,概括了广泛的社会内容。繁而不乱,有条不紊。
      作者善于选择富有个性特征的细节、善于通过对比来刻划不同人物的心理特征。如卢嘉川的献身精神与余永泽的自私自利,林红的傲雪寒梅的高洁与白莉萍的腐化堕落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好的展现了人物不同的精神境界。
茹志鹃
(一)作者生平:
      茹志鹃(1925—1998), 曾用笔名阿如、初旭。 祖籍杭州,生于上海。幼年父母双亡。一九四三年参加新四军。一九五五年从南京军区转业到上海。  
主要作品有
短篇小说集:《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百合花》等。
长篇小说: 《她从那条路上来》等。
散文集:   《惜花人已去》等。

(二)《百合花》的思想内容:
    《百合花》是茹志鹃的代表作,也是当代文学史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撷取解放战争时期一支动人的小插曲,再现了人性的至真、至纯、至美。作品以第一人称“我”为叙述视角,通过我的所见所感,刻画了一位憨厚、质朴的可爱的小战士和一位羞涩、美丽而又善良的新娘子的动人形象。

(三)茹志鹃小说的独特性
1、取材和切入生活的角度是别致的。她不描写生活的巨流大波,而是撷取生活的一朵浪花加以精细的描绘,使之成为时代的折光。
   作品虽然取材于解放战争,但作者却借助“我”与小战士去往前沿阵地包扎所的路上的情感流动及在前沿阵地包扎所小战士向当地群众借被子这一平凡的事件,展开了对人与人之间关系富有诗意的描写。
2、善于把握人物内心世界的起伏、回旋,并以生动的细节描写予以表现。
3、茹志鹃的小说中有一股浓浓的抒情意味。
“伤痕文学”
新时期的文学潮流是从“伤痕文”学开始的。                                                 
   “伤痕文学”指的是揭露和控诉十年浩劫和极左路线给党、国家和人民所造成的严重创伤的作品。
1978年8月11日,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在上海《文汇报》发表,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争论。《伤痕》敏锐地写出了对文革历史的沉痛反思,写出了一种永远的心灵伤痕,在当时引发了强烈的反响,“伤痕文学”也因此而得名。

 “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品有王蒙的《最宝贵的》,张贤亮的《邢老汉和狗的故事》,郑义的《枫》、宗璞的《我是谁》,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等.
“伤痕文学”的文学史意义:创造了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批社会主义时期的悲剧;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文学的先导。
不足:“伤痕文学”绝大多数作品在艺术上都很粗糙,某种程度上是“文革”时期那种声讨式的批判稿的延续。
二、“反思文学”
1979年的《人民文学》第二期刊登了茹志鹃的短篇小说《剪辑错了的故事》。以这篇小说的出现为标志,在此后的几年间,形成一股以小说创作为主的“反思文学”思潮。
与此前出现的“伤痕文学”相比,“反思文学”的思想基础是感性认识上的理性思考,作家们已经突破了“伤痕文学”对“文革”灾难的简单呈现,开始进一步思考灾难产生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反思文学”的作家多是50年代的“右派”,通过自己苦难的人生体验,揭示社会和历史的悲剧,剖析悲剧人物的命运,刻画悲剧人物的性格,对近十几年来的社会历史进行了理性的反思。
代表作品有:王蒙的《布礼》、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古华的《芙蓉镇》等。

三、“改革文学”
1978年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改革的浪潮。改革开放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话语,也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内容。于是在80年代前半期出现了改革文学的热潮,涌现了大量描写社会改革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改革开放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生活、思想观念、文化心理的变革与冲突,读者从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各阶层精神风貌的急剧变化,体味其中新旧历史交替中的痛苦和欢乐  。
改革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 1979年蒋子龙发表了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成功地塑造了改革者乔光朴的形象,揭开了“改革文学”的第一页。这一阶段的改革小说还显得有些单一和粗糙,有模式化的倾向,大多表现改革者与极左路线以及旧的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冲突。 
(二) 1981年张洁出版了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标志着改革文学的发展进入了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的作品折射出改革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整体变化,特别是思想、道德和伦理观念的变化。影响较大的作品有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张贤亮的《男人的风格》、柯云路的《新星》、贾平凹的《腊月•正月》。
(三)1985年以后,改革文学进入了第三个阶段,这一时期的改革文学题材进一步扩大,更趋于生活化和日常化,作家侧重于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写改革中人心世态、风俗习惯的变化,如贾平凹的《浮躁》,张炜的《古船》等。

相关话题/中国当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