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思想史》(曹德本)考研笔记(4)

本站小编 网络资源/2015-07-04



第四章、墨家的政治思想
墨家学派的若干特点
墨家的创始人与主要代表人物是墨子,墨子名翟,战国初期鲁国人。著有《墨子》一书。墨子的学说注重实用性,政治思想上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经济政策上节用、节葬。墨子的学说很受下层人民的信从。
一、兼爱主张
墨子将战国时期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源看作是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墨子认为兼爱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制止社会动乱的根本办法。这里的兼爱是抽象的爱。与儒家常道的仁者爱人有许多相同点,都试图把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仁爱推广到整个社会,通过爱解决全部社会问题。但儒家认为爱要有差等,而墨子的兼爱是无差等的,而且墨子的兼爱思想没有真实的社会基础。
二、尚贤主张
墨子特别主张赏贤使能,认为不尚贤是国家失败的根本原因。赏贤使能思想是其政治学说的精华。墨子的尚贤主张对于否定旧的世卿世禄制度有一定积极意义。  墨子主张任人唯贤,任人唯能,对于国家官僚队伍也应该优胜劣汰,选用人才应不拘出身,不论贵贱。
三、尚同主张
墨子认为社会动乱的原因是由于人们的意见不统一。          一旦社会产生了君主,就出现了人们意志力的绝对力量,他主张强权就是真理,专制君主的言行不仅是善恶是非的标准,民众不得保留自己的意见,应以君主为榜样。墨子主张剥夺人们的行动自由和思想自由。       墨子的尚同思想根源于其相对主义的真理观,由于没有共同的是非观念,只能借助于专制权力确定是非,权力转化成了真理
四、非攻主张
从兼爱思想出发,墨子强烈反对战争。  原因如下:亏人而自利,战争都是以亏人自利为目的的,与偷盗行为一样属不义;战争双方都会杀人;战争影响民众生活,妨碍社会生产发展。
五、节用主张
墨子主张节用,通过节用来解决国家财政用度的不足,从而消灭贫困。他认为节用是国家积累财富的根本途径。   首先要满足人们最低的生活需求为前提,其他一切消费都在节省之列。  事实上墨子显然过分夸大了节用的作用。

第五章、法家的政治思想
法家思想的若干特点
1、法家的含义:著书定律为法家---章太炎
2、思想特点:重视法律的作用,主张以法治国;主张实行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主张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用进化的观点解释历史。
3、代表人物:前期,李悝、商鞅、慎到、申不害;后期,韩非。商鞅重法治,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韩非是集大成者,创立法术势兼用的政治理论。
一、慎到的政治理论
1、身世:慎到,战国时期赵国人。著有《慎子》《汉书艺文志》。
2、关于权势的作用
慎到认为对于君主专制统治来说法律、权术和权势中权势最为重要。君主掌握权力才能成为君主。君主专制统治是必须的,而国家权力也必须是一元的。   君臣关系本质是一种权衡关系,关键在于谁手中有更大的权力。
3、关于君主巩固权势的要领
不尊贤;  君主应该通过获得民众的支持以此要挟臣下;  君主无为以治臣下,君主必须善用权术驾驭臣下。

 二、申不害的术治理论
1、身世:申不害,战国初期郑国人。
2、术的本意是权术。
法家认为术是由君主一人掌握、用于驾驭群臣的工具。  申不害认为专制君主要用权术来驾驭臣下,因为对君主的威胁主要来自于群臣。
3、运用术的要领:
一、正名责实,君主应该明确群臣各自的职分,只有这样群臣才能勤恳地为君主做事。正名责实的目的是控制臣下的行为,使臣下恪守自己的职分,不得违背君主的意志,不得有任何主观能动性;  二、示天下以无为,聪明的君主应该任何时候都不露声色,统观全局,洞悉一切。
4、申不害的术治理论是站在君主的立场上提出的,为君主专制政治服务的政治理论,其主观目的是维护专制君主的绝对权威,一切以君主的意志为转移。
 
三、商鞅的法治理论
1、身世:商鞅又名公孙鞅、卫鞅,战国时期魏国人。战国时期第一个从经济方面认识人性的思想家。
2、商鞅变法主要内容:奖励告奸;奖励耕战;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废除井田制;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
3、商鞅的历史观:一、商鞅认识到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社会内部,每个时代的社会制度都有其内在矛盾;二、商鞅正确认识到历史上的每个时代都具有其政治特点,这些特点主要决定于当时的历史条件;    历史是不断进化的过程,商鞅充分认识到现实社会的出路不在于法古,而在于变法更礼。
4、商鞅的人性论:商鞅认为人的本性是好利的,表现在人的生存欲望和生存需求,因此每一个人在利弊之间都要趋利避害;    人的本性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后天形成的;        人性好利政治上追求爵禄,经济上追求田宅。

5、法治理论
商鞅认为法律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主张实行法治。
A.   法治的原因:法律能够定分,主要指人与人之间财产分界;   法律能够胜民,即起到约束民众行为的作用;    法律是实行富国强兵政策的保证,商鞅认为专制国家设法立制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民众服从于专制国家的需要。
B.   法治的原则:刑无等级,就是在执行法律过程中除君主之外任何人都不能逃脱法律的制裁,法律必须为全体臣民所共守;    明法利民,即公布法律条文,使法律为全体臣民知晓;    轻罪重罚,严刑峻法,以使民众对法律产生畏惧。
C.   法治理论的局限:商鞅的法治理论是为封建君主专制服务的,专制君主在法律制裁范围之外;     商鞅片面强调法胜民则国治;    刑于将过,刑于未然导致法治过程带有很大随意性。
6、商鞅的耕战思想
A. 法家主张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商鞅认为国家的强盛取决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而耕战则是综合国力的象征。处理好耕战,国家即可富强。
B.  他认为,耕和战是国家最重要的两件事。耕战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耕可养战,农业生产的发展可以使国家富强,为战争提供物质条件,培养战士;农业生产与战争相互结合,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农业主要作用在于生产力,增值财富,战争作用在于杀力统治者应运用法律工具把农民驱使道耕战的轨道上来。

四、韩非的政治思想
1、身世:战国末期韩国人,著有《说难》《孤愤》《韩非子》,集大成者。
2、历史进化论与人性好利论
因袭商鞅的历史进化论,分历史为上古、中古、近古和当今;   由于历史时代不同,人们不能拘泥于先王之道,株守圣人的作为;    认为从上古到当今,发生了几个方面的变化:一、物质财富供给关系的变化,人口增长超过了物质财富增长的速度;二、社会权力结构的变化,古代天子权势不如当今县令。所以古讲辞让今讲争夺是历史进化的结果。
其人性论受到荀子性恶论和商鞅人性好利的影响,认为:人的好利根源于人们的生存需要,人的任何行为都受好利的本性制约;  仁义道德是靠不住的,人的关系本质上是经济关系,所以不能用仁义道德的观点与认识、分析人的行为;   所以要求依靠礼和法的约束,节制和矫正人性,化性起伪。    韩非的人性好利理论,对于人际关系的实质揭露是深刻的,但是据此完全否定了伦理道德的作用,具有片面性。
3、君利至上论
韩非站在极端专制制度的立场上,认为君主利益高于一切;   君主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是君主的私有物,君主利益也就代表国家利益;   臣下应该辅佐君主,臣下利益绝对服从君主利益;    民众的存在价值就在于能为君主所利用,利用权势使民众绝对服从;    对民众的分析认为只有愚昧淳朴、守法殉诚的民众才是良民。
4、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理论
以君主利益至上为出发点,主张君主应该法、术、势兼用。三者是相辅相成的,法和术势人主统治臣民的工具,势则是运用法术的前提和条件。


关于法:a)法律的特征:法律是用文字形式肯定下来的成文法;法律的对象是民众;法律要公开,知法是守法的前提。       法律对国家的重要性:法律是全体臣民的行为规范,只有在法律约束下全体人民才能统一;法律是制止社会动乱的有力工具,只有实行法治才能避免人与人之间的争夺;法律史惩治犯罪行为的唯一准绳。    所以国家必须实行法治,坚决反对儒家的德治和尚贤主张,          实行法治的具体原则:法一而固,法律要具有统一性,全国只有一个法律,同时具有相对稳定性;以其所重禁其所轻,依据趋利避害的心理严刑峻法,禁止人民犯罪;法不阿贵,法律面前全体臣民是平等的,法律高于一切
b)关于术:术与法的差别在意法是用来通知全体人民的工具,而术的对象则是群臣、百官,是君主驾驭群臣考察群臣的手段,法律是公开的,术则要藏于胸中为君主所独有。     对于君主来说,法与术是同样重要的,君主的威胁一半来自身边,一半来自外,重要的是君主要善于统治臣下。     术的运用:君主无见其所欲,装扮得高深莫测;虚静无事,以  观疵,自己能够观人,而不让人观几;设法割断人臣与群众、大臣与大臣之间的联系,是人臣不能结党养成声望,才能唯君命是从;循名责实,参验群臣。         关于术的理论。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统治集团内部勾心斗角的真实写照,客观上适应了加强君主权力的需要,但是消极因素超过了积极因素。
c)关于势:势也就是权势,是君主掌握的生杀予夺的权力,是君主运用法和术的前提,势是君主之所以君临臣民的根本条件,有势与否是君与臣的根本差别所在。 认为三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君主能够制服臣下并不是其品行才能高,主要是其手中掌握着势。权力是决定政治地位的根本条件,道德与才能都不起作用。   势的内容就是德和刑,只有操德和刑二柄,才能制服臣下,否则为臣下所制。   因此要做到:禁止臣下结党营私;严格控制重臣的政治、经济实力;臣不得专擅兵权、人权。      评价:韩非法、术、势兼用的理论,是以加强君权、维护君主利益为出发点的极端专制主义理论,一旦付诸实践,只能是苛政,君主利益最高的理论愚弄臣下,严刑峻法的理论是不可取的。极端的君主专制制度,以君主为中心,强调御臣之术,必将演化为残暴的统治。

第二编  思想发展期
引言  秦汉隋唐时期的社会特点
一、社会政治状况
(一)统一与分裂交替的复杂政治格局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历时15年。秦始皇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
汉朝:公元前207——公元220年,历时437年。其中,西汉公元前207——公元25年,历时232年,由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东汉23——220年,历时195年。西汉末期,王莽篡位,黄巾起义。
吴、蜀、魏三国:公元220年曹操死。曹丕称帝,国号魏。曹丕代汉称帝。东汉亡。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
西晋南北朝:公元265年司马炎废魏帝,建立西晋,魏亡,265年西晋统一全国。
公元291—306年八王之乱。
公元308年匈奴人刘渊称帝。
公元316年匈奴刘曜攻占长安,西晋亡。
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即位,东晋开始。
公元420年刘裕建立宋朝(刘宋),东晋亡。南北朝开始。
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西魏、东魏。公元550年高洋建立北齐,东魏亡。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帝,建立陈朝,梁亡。字文觉建立北周西魏亡。
隋朝:公元581——617年,公元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历时36年。

相关话题/政治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西方政治制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政体:一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具体内容包括国家机关尤其是中央国家机关的设置和组织形式,产生程序、权力划分和相互关系。 国家结构: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整合成为一个成其为国家的政治共同体,即国家的整合形式,具体指国家整体和部分之间的权力关系,具体则表现为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 政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7-04
  • 【经典资料】肖秀荣考研政治辅导笔记(精华版)
    考研政治复习攻略(精华版) 【复习精髓】首要从宏观上把握风格和特点,然后知识点的细化复习。所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俯视之,无论考研学习还是以后的学习,从好的思想境界来说不都这样嘛!!命题热点: 1.具有丰富知识含量和理论含量的,命制出来有区分度的2.社会热点问题和现实联系密切的3.纪念日有关的4.重大又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7-02
  • 2011年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理论考研真题
    2011年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理论考研真题 政治学综合一 第一部分政治学原理(100分) 一、简答(4*10) 1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和方式。 2美国总统制下两党制的特点。 3福利国家的含义及其特征。 4政治权利的含义及其内容。 二论述(2*30) 1论我国政治参与的现状、不足,以及你的建议。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之比较。 第二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6-29
  • 2009年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理论考研真题
    2009年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理论考研真题 政治学综合一 政治学基础: 名词解释:(20分) 1、政治参与2、政治冷漠3、4、 简答题: 1、联邦制的特点。(10分) 2、政治社会化的作用。(10分) 3、(10分) 论述题: 1、从利益的角度谈谈你对改革开放的认识。(25分) 2、比较中外利益集团的异同。(25分) 马克思主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6-27
  • 2008年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理论考研真题
    2008年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理论考研真题 政治学综合一 政治学基础 名词解释(20):1.两党制2.司法权3.政治文化4.间接民主 简答:1.政治参与的特点(10) 2.联邦制的特点(10) 3.人民代表大会政体的特点(10) 论述:1.行为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局限性(25) 2.市场经济与政治民主的相关性(25) 马克思主义政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6-27
  • 名师说:2016考研政治分数80+有多难?
      2016考研复习即将进入六月强化复习阶段,该阶段也是很多应届考生面临期末考试的时期,在此提醒大家,一定要及时调节好心理状态,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及考研复习。新东方在线整理2016考研前期备考阶段常见疑难问答,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  1、家境不好,如果读研肯定要自己想办法筹学费,哪所学校费用低或者奖学金助 ...
    本站小编 新东方教育 2015-06-22
  • 考研政治复习总是浮于表面怎么办?
    考研是一件辛苦的事情,本身没有多少趣味性可言,且任务又艰巨,复习量又大,尤其是碰上政治这样形而上的学科,难免会心生枯燥厌倦之感。近来都 教授就听很多小伙伴反映政治复习总是浮在表面、深入不下去、看半天也不知道讲的到底什么意思2016考研 ...
    本站小编 文都教育 2015-06-22
  • 2016考研政治:大纲公布前如何复习
      2016考研复习早已开 始,关于新大纲是否变化还言之过早,现阶段应该踏实地看看基本的考点。但这并不是说没有变化,一些考点的增删,语言表述的调整等等都会出现。有些考生非要 等到大纲出来后再开始学习,这大可不必。出来之前应该已经有了基本的掌握,根据新大纲的调整再整理一下即可。一般来说,到时候网上或者其他 ...
    本站小编 跨考教育 2015-06-22
  • 2016考研政治考点解析之现象和本质
     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一系列的基本规律和范畴。我们在考研政治中讲到了唯物辩证法的五大范畴,即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下面,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吴迪老师为大家梳理现象和本质这对范畴。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 ...
    本站小编 跨考教育 2015-06-22
  • 名师精讲考研政治 否定之否定规律so easy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辩证法三大规律中的第三个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道路,即事物发展的道路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今天,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吴迪老师就为大家梳理这一规律的知识。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 结果。第二,否定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 ...
    本站小编 跨考教育 2015-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