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思想史》(曹德本)考研笔记(2)

本站小编 网络资源/2015-07-04


周敦颐主张天道自然无为,天道运行,阴阳生长万物,圣人达到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效法天道,以仁义化育万民,从而为儒家仁政观奠定哲学基础。“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成,义也。故圣人在上,以仁育万物,以义正万民。天道行而万物顺,圣德修而万民化。”
小结:儒家天道观从抽象思维角度论证了世界万物的本源和规律,总体而言,比天命观更加精深了,儒家哲学思想从继承殷周天命观发展到天道观是理论思维的一个飞跃,摆脱了神秘主义天命观的人格神的原始形态,走向了理性思维的道路。儒家讲天道与人道联系在一起,讲天道是为人道立定准则,为儒家治国方略进行哲学论证。
自然天道观摆脱了殷周时期的天道的原始形态,走上了理性思维的道路,讲天道与论证人道结合。
3.理学天理观
天理观是宋明理学家提出的哲学思想。宋明理学之前的天理概念多指自然法则,如庄子讲“顺以天理”,韩非讲“不逆天理”,《礼记•乐记》“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
理学讲的天理是一种神秘的宇宙本体。通过对天理的论证,把自然与社会的秩序永恒化,天理是自然与社会的最高准则。
二程认为,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是天理的体现,天与人是合一的,圣人遵循天理治理天下,“圣人奉天理物之道”,从而为其仁政思想进行哲学论证。
朱熹认为天理是宇宙间最高的主宰,是万物的最高原则,治理天下必须遵循天理的准则。“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熹的天理观为其仁政观、民本观、君臣观奠定了哲学基础。
陆九渊心学体系下的天理观:心即理。为其仁政观奠定基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王阳明的天理观主张心即理、致良知。 “去人欲,存天理”达到“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的修养目的,从而修心、成圣、治国平天下。
天理观小结:宋明理学的概念。兼容了道家、道教和佛教的思想。天理观是理学思想体系的宇宙本体论学说。天理观的理性思维程度更高,论证的方法更精深,是在天理与人理合而为一的理论形态下为儒家修身治国进行哲学论证。
总之,儒家治国方略的哲学论证,以天命观、天道观、天理观为核心而展开,从本体论角度为儒家治国方略奠定理论基础。在天人合一的理论框架下,论证了封建君主专制的合理性,论证了人的重要地位和能动性,论证了人事必须遵循自然法则,论证了人道与天道的统一、人理与天理的统一,从而为儒家仁政观、民本观、君臣观、义利观进行哲学论证。
(二)明修身之道
儒家思想体系充分体现在《大学》所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中,总的说起来就是,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述治国方略,求天下为公,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境界,即从哲学的高度认识宇宙,以伦理准则规范人生,落实到治国平天下,最终实现天人和谐。
1.人性论奠定修身的理论基础
人性论的宗旨:探讨人性本质、来源,由此说明能否通过修养而达到理想的精神境界。
先秦的人性论:强调性之修养,以致善界。
孔子的人性观:“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孟子人性理论:基本观点是性善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汉唐的人性论:品级层次之分,为了修养,提升层次。
董仲舒的性三品说:他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圣人之性,感情欲望很少,不教而能善。斗筲之性,感情欲望多,虽教也难能为善,只能为恶。中民之性,虽有感情欲望,但可以为善为恶。他认为上下两种人的性都不能叫做性,只有中民之性才可以叫做性。因为圣人生而知之,不必受教育;斗筲之人则是愚昧,不能受教育。
韩愈的性三品:认为中性可为上下。
宋明的人性论:分两种人性,在于强调后天的修养,以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张载的两种人性:“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朱熹的两种人性理论:“论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论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也”。
2.修养论阐发修身的基本途径
宗旨:解决如何通过后天修养恢复和保养先天的善性。
孔子提倡内省的修养方法,即“志于道,据于德”两个方面的修养。道之行为规范和准则,德之情感和信念。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内省方法:“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荀子的修养论为“化性起伪”。化性即教化,起伪即礼仪是人为的,主张通过后天修养,用人为的礼仪道德去教化、改变人性之恶。
3.境界论展现了修身的理想追求
境界论的宗旨:解决修养目标、人生理想的道德境界,指明人生追求目标和努力方向。
孔子的“仁”为道德的最高境界。“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的境界论。
王守仁的心学境界论:“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修身,主要指人的心性修养,达到“来也不御,去也不追,乘夫天理,各安其性”。
(三)施治国方略
传统政治思想的治国方略以伦理为准则,以贤者为关键,以民本为核心。
1.义利统一是治国的伦理基础
一是主张重义轻利观。以义为先,以义导利;二是主张义利双行,义利统一。
孔子提出了"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一方面继承了春秋中期晋国大夫丕郑、里克的观点,也认为"义以生利",所不同的是孔子强调行义要符合礼的规定。认识到利益是使老百姓安定的重要因素,治国安民不能忽视利益的取得。就社会而言,孔子并不否认功利是其发展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在义利关系上,孔子又明显表现出以义制利,先义后利的思想,足食和足兵体现了功利追求,而民信则属于道德追求的范围,在这种对立下,孔子将道德追求置于优先于利的地位。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常把“义”与“仁”、“礼”等字合成一词使用,谓之“仁义”、“礼义”等。除“义”与“仁”、“礼”等合用外,孟子还常把“义”与“仁”、“礼”等道德范畴相提并论,以阐发他的仁义学说。
 “利”在孟子的思想学说中主要指实实在在的利益、好处,可以说相当于我们现在通常所使用的“利益”这一概念。
孟子认为,物利和道德是相关相联的、相生相长的。人们如果没有一定的财用作为生存的保障,就很难形成一种稳定的道德观念;没有一种稳定的道德观念,就很容易“放辟邪侈”,违法乱纪,胡作非为。这,对于一般的平民来说,尤其如此。孟子主张当政者最重要的是“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离娄上》)。董仲舒主张“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突出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而轻视功利。总体思想倾向是主张义利统一。
2.贤者治国是治国的关键
孔子主张“举贤才”。“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孟子提出了尊贤使能的思想。“尚贤使能”、“无能不官”。
二程强调“帝王之道也,以择任贤俊为本,得人而后与之同治天下”。
朱熹:“贤,有德者,才,有能者。举而用之,则有司皆得其人而政益修矣”。
3.民本文化是治国的核心内容
民本文化:治国以民为本,君以安民为务,治国应以爱民、重民、宽民、足民、富民为基本方略。
商周时期有民本思想萌芽:“保民”思想。
先儒的民本思想发端于孔子。孔子出于维护贵族统治秩序的需要,对平民的心态较为复杂。一方面,他严格区别贵族与平民,认为“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但是涉及到现实政治的评价与理想社会的设计时,孔子却处处表现出以平民利益为标准的倾向。
“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中的核心思想。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提倡“王道”政治,目的是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君与民同忧,同乐。
儒家民本思想的另一个含义是“民水君舟”说。这个思想是荀子倡言起来的。不过,“民水君舟”比起“民贵君轻”来说,在对待人民的态度上,不是前进了,而是倒退了。“民贵君轻”的重心在民,是要君为民着想;“民水君舟”的重心在君,是为君主着想。前者属于理想主义的政治理论,含有批判现实的君主政治的价值取向;后者属于现实功利主义的政治色彩,带有君主主义政治权术的味道。 “民贵君轻”的思想在秦汉以后为封建统治者所抛弃, “民贵君轻”的话。而“民水君舟”则被少数开明君主接受了,后来形成了“载舟覆舟”说,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四)求天下为公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天下是广义的天下:普天之下的一切国家。
平天下:一是指公平。孟子“平治天下”、“天下为公”;二是指均平。朱熹“平天下,谓均平也”;三是指和平。“天下皆宁”。
孔子最早提出天下为公的思想。作为一种理想境界。《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
朱熹的天下为公是做到均平、公正无私。
通过学习中国政治思想史,了解中国政治思想文化的中心价值体系,从哲学的高度认识自然,以伦理准则规范人生,掌握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理论和基本方略。

第一编  思想形成期
引言:先秦时期的社会特点
一、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道路与商周社会经济结构
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有重要作用:
一是地理环境的作用
二是家长制家庭关系的作用
三是部落征服的作用
由此,国家特征:
一是部落征服的特征
二是土地公有的特征
三是郡主专政的特征

第一章    商代、西周时期的政治思想
第一节、商代的王权至上思想
一,祖先崇拜的观念
二,由祖先崇拜发展起来的王权至上观念
第二节,周公明德慎罚,敬天保民的政治思想
一,天命不常
二,天命与人事统一,从民情中知天命
三,敬天保民

第二章、儒家的政治思想
得名原因:六艺之教与孔子职业有关;懂得古代利益,以相礼为职业的人为儒。“六艺”或“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
儒家特点:崇尚西周以来的传统文化;重视伦理道德的作用,儒家政治思想本质上是伦理政治;以孔子为师。

二、 孔子的政治思想
1、身世:孔子名丘,字仲尼。伟大的教育家,开创私人办学之风,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编写删定了“六经”连同《论语》集中反映其政治思想;思想家,并且赋予社会批判精神。
2、仁、礼学说
仁与礼是孔子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仁,包含下列含义:
(1)  爱人为仁,孔子认为爱人是仁的基本内容,社会的各个等级之间都应该相互仁爱,说平孔子是从伦理学层面上理解社会的政治生活的。
(2)  克己复礼为仁,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个人的行为完全符合礼的规范。“仁”是指一个人的内在道德品质,主要取决于其个人的道德修养。
(3)  仁的特征是厚重敦朴;仁的根本是孝悌。在家庭内部优良品质体现为孝悌,在家庭外部体现为忠恕,即诚实待人和宽容。

相关话题/政治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西方政治制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政体:一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具体内容包括国家机关尤其是中央国家机关的设置和组织形式,产生程序、权力划分和相互关系。 国家结构: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整合成为一个成其为国家的政治共同体,即国家的整合形式,具体指国家整体和部分之间的权力关系,具体则表现为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 政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7-04
  • 【经典资料】肖秀荣考研政治辅导笔记(精华版)
    考研政治复习攻略(精华版) 【复习精髓】首要从宏观上把握风格和特点,然后知识点的细化复习。所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俯视之,无论考研学习还是以后的学习,从好的思想境界来说不都这样嘛!!命题热点: 1.具有丰富知识含量和理论含量的,命制出来有区分度的2.社会热点问题和现实联系密切的3.纪念日有关的4.重大又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7-02
  • 2011年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理论考研真题
    2011年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理论考研真题 政治学综合一 第一部分政治学原理(100分) 一、简答(4*10) 1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和方式。 2美国总统制下两党制的特点。 3福利国家的含义及其特征。 4政治权利的含义及其内容。 二论述(2*30) 1论我国政治参与的现状、不足,以及你的建议。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之比较。 第二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6-29
  • 2009年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理论考研真题
    2009年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理论考研真题 政治学综合一 政治学基础: 名词解释:(20分) 1、政治参与2、政治冷漠3、4、 简答题: 1、联邦制的特点。(10分) 2、政治社会化的作用。(10分) 3、(10分) 论述题: 1、从利益的角度谈谈你对改革开放的认识。(25分) 2、比较中外利益集团的异同。(25分) 马克思主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6-27
  • 2008年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理论考研真题
    2008年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理论考研真题 政治学综合一 政治学基础 名词解释(20):1.两党制2.司法权3.政治文化4.间接民主 简答:1.政治参与的特点(10) 2.联邦制的特点(10) 3.人民代表大会政体的特点(10) 论述:1.行为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局限性(25) 2.市场经济与政治民主的相关性(25) 马克思主义政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6-27
  • 名师说:2016考研政治分数80+有多难?
      2016考研复习即将进入六月强化复习阶段,该阶段也是很多应届考生面临期末考试的时期,在此提醒大家,一定要及时调节好心理状态,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及考研复习。新东方在线整理2016考研前期备考阶段常见疑难问答,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  1、家境不好,如果读研肯定要自己想办法筹学费,哪所学校费用低或者奖学金助 ...
    本站小编 新东方教育 2015-06-22
  • 考研政治复习总是浮于表面怎么办?
    考研是一件辛苦的事情,本身没有多少趣味性可言,且任务又艰巨,复习量又大,尤其是碰上政治这样形而上的学科,难免会心生枯燥厌倦之感。近来都 教授就听很多小伙伴反映政治复习总是浮在表面、深入不下去、看半天也不知道讲的到底什么意思2016考研 ...
    本站小编 文都教育 2015-06-22
  • 2016考研政治:大纲公布前如何复习
      2016考研复习早已开 始,关于新大纲是否变化还言之过早,现阶段应该踏实地看看基本的考点。但这并不是说没有变化,一些考点的增删,语言表述的调整等等都会出现。有些考生非要 等到大纲出来后再开始学习,这大可不必。出来之前应该已经有了基本的掌握,根据新大纲的调整再整理一下即可。一般来说,到时候网上或者其他 ...
    本站小编 跨考教育 2015-06-22
  • 2016考研政治考点解析之现象和本质
     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一系列的基本规律和范畴。我们在考研政治中讲到了唯物辩证法的五大范畴,即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下面,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吴迪老师为大家梳理现象和本质这对范畴。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 ...
    本站小编 跨考教育 2015-06-22
  • 名师精讲考研政治 否定之否定规律so easy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辩证法三大规律中的第三个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道路,即事物发展的道路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今天,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吴迪老师就为大家梳理这一规律的知识。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 结果。第二,否定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 ...
    本站小编 跨考教育 2015-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