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历年新闻传播学部分考研真题合集(15)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5-05-06


    美国的节目体制与英国有些不同。它的娱乐性节目基本上是通过买卖进行的商业市场行为。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美国的电视台并没有实行完全的制播分离。例如,人们所熟知的四大台,即ABC、CBC、NBC、FOX,它们的新闻节目都是通过自制来完成的,而且即便是娱乐性的节目运作,也需经过严格的节目审查。在提供娱乐节目的众多公司中,比较著名的有维阿柯姆(Viacom)、时代华纳(Time Warner)、迪士尼(Disney)、新闻集团(Newscorp)、维万迪(vendi/Seagram)、发现频道(Discovery)等。
4 媒介审判 
解析:综合知识二会考很大一部分的热点问题,在名词解释中很多传媒业的专业名词。其本上这些词都是在业界或学界都有广泛讨论的问题,所以大家要关注热点、关注业界和学界动态。《50题》上有具体的解释。可以从表现、原因、危害,甚至是可以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来谈。
答:“媒介审判”(trial by media)是指新闻媒介超越正常的司法程序对被报道对象所作的一种先在性的“审判预设”。它是新闻竞争日趋激烈下的产物,从法理学的视角看,“媒介审判”损害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形象,是新闻媒体的职能错位,它使得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的天平过分倾斜,有悖于法治精神。
西方学者认为:“媒介审判”是一种不是依据法律程序对被告或犯罪嫌疑人实施的非法的道义上的裁判,也叫“报刊裁判”(trial by news paper)。它的历史沿革是西方国家的法律审判实行大陪审团制度,陪审团由普通公民组成,如果大众传媒在开庭审判前就对案件或涉案的当事人做过多的报道和渲染,就会影响陪审团的公正投票,从而间接影响判决的公允。
典型的案例是:上个世纪中叶发生在美国的“谢帕德案件”。1954年6月4日美国的一个外科医生谢帕德(SamSheppard)被指控谋杀自己的妻子的凶手。由于当时在事发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线索,使得案情无法开展。但是,民众和媒体的合理想象认定谢帕德医生是杀死其妻子的凶手。媒体为了炒作的需要,不断制造新闻,以此来刺激受众情绪,致使法院最终裁定谢帕德医生有罪。作为无辜的受害者谢帕德医生每年上诉,一直上诉了十二年,屡次被法院驳回。直到1965年,美国最高法院接受谢帕德医生的请求,重新审判,被判无罪。
我国学者魏永征认为,“媒介审判”是指新闻媒介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涉案人员做出定性、定罪、定刑以及胜诉或败诉等结论。“媒介审判”是对法院的审判权和犯罪嫌疑人的公民权利的双重侵犯。
5 交互性( interactivity)
解析:该名词在网络传播和新媒体的讨论中出现频次特别高,可能大家都知道它的大概意思,但要有条理的表达出来确实还是很考验能力的。,可以谈谈交互性是互联网的一大特性,交互性在QQ、社会性网站等等媒体上的体现,交互性的优越性。
答:交互性是指信息传播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传播的接受者,信息传递的双向性特征。互动性在网络和以新媒体为载体的传播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可以说是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进步。交互性至少有两种含义:一方面指用户在网络上获得信息时,可以有更多的自主权,即他们可以自己控制何时以何种方式获得何种信息。另一方面,指信息的提供者与信息的接收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指用户的反馈。或者从更广的意义上来说,交互性是一种双向交流方式。
这与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模式的单向传播有很大的不同。传统媒体在传播信息时,信息只能单向传递,即从发送者到接收者的单向流动,信息的受众只能被动的接受。在这种传播模式中,一方面媒体占有绝对地位,利用本身的优势进行大量的漫无目的的信息传递,这种传播过程很难集中锁定目标消费群体,并且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强制性。另一方面受众面对的是强大的宣传压力和无休止的广告轰炸,对信息只能是被动的接受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这就造成了传媒和受众关系的不平衡。以传统报刊和电视为例,传播的内容一旦发生,就相对静止,读者读报必须一页一页翻看,电视节目也是早已编排的时间段,而且还按照一定的次序播放,这就使信息传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大打折扣。面对数字网络化交互性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传统媒体的生命力在逐步减弱,固有传播模式的变革已势在必行。交互性媒介的实现,必将是交互性得到更广泛的运用。
二、简答题
1、谈谈网络谣言的产生及危害。
解析:这题貌似跟舆论学中的谣言的产生等问题有很大的联系,而且把这个问题放在网络传播的语境下,实际上也可以从控制研究如把关人理论的角度来谈。所以这题属于网络传播和舆论学范畴。此题明显是根据广元柑橘事件及四川地震事件设计的。这个问题的回答有两个层次,首先要把有关谣言的理论摆上来,接着再谈网络谣言与传统谣言的共性以及不同之处。所以基本可以联系一下社会热点事件,谈谈谣言产生理论,再往网络上套,同时指出网络谣言不同于传统谣言产生及传播的方式、危害以及如何避免等等问题。
答:谣言是一种最松散、最自由的缺乏根据的信息传播形式。当社会生活遭遇人为或自然力的破坏、社会动荡,出现环境危机时,倘若正常渠道的意见传播迟缓或被打断,而人们的信息需求又大于体制性渠道的消息供给,人们便表现出惊恐或猜测的忧虑。一些观点相同的人开始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聚集在一起,互通情报,交流不安,即社会底层群体的自发活动取代了上层组织的信息传播功能,这就促成了谣言的形成。
而网络谣言的产生主要原因是:一、造谣者对社会现实的严重不满或别有用心。这是从传播源的角度看网络谣言的产生。任何谣言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就造谣主体而言,要么是对这种大环境严重不满,而又无处发泄,转而上网发泄这种不满情绪;要么是别有用心,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恶毒攻击对方,包括个人、单位乃至政党和国家,一些政治性谣言尤其如此。二、网络媒介的“不守门”行为这是从传播媒介的角度看网络谣言的产生。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守门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传统新闻媒介中“守门人”对消息可靠性的把握和可传性的选择是比较严格的。但是网络却为每一个人提供了进入公共领域的渠道,谣言就很容易在网络上传播。而且网络媒体通常把时效性放在第一位,尤其将突发事件的首发视为自己实力的最重要标志,很多新闻门户网站经常依赖网民的自由投稿获得信息,这就造成检验事实真实性的困难。更有很多新闻网站在新闻竞争的过程中往往不顾事实,利用人们对新、奇、特消息的兴趣而提升点击率,“不守门”现象广泛存在,导致网络谣言泛滥。三、受谣者对谣言信息的心理认同,这是从受众的角度看网络谣言的产生。网络谣言之所以能得到快速传播,除了网络本身的特点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受众对谣言内容的高度关注和内心认同。与此同时,谣言的传播者要么确信所传信息是真实的,要么希望所传信息是真实的,而绝不是有学者所说的模糊感。总之,传谣者对所传播的谣言信息有心理认同感。如四川汶川大地震后,网上谣传其他地区还会有大地震,立即有人响应,并表现出不安。又如贵州翁安打砸抢事件发生后,网上谣传当地政府官员贪赃枉法、强奸民意、鱼肉百姓,以致官逼民反。部分网民表示支持,并大量转帖传播这类信息。
网络谣言的危害极大,它可能伤害个人,使之有口莫辩,在人前抬不起头,甚至产生轻生念头;它可能使企业、单位甚至行业名誉受损,经营受挫,困扰不断,甚至蒙受巨额经济损失,面临破产倒闭;它可能引起民众愤怒,导致社会动荡。(这里大家最好能结合具体的社会事件来谈,特别是要强调网络谣言由于其在网络上传播的特征及危害。)
要对付谣言,就要创造宽松、透明的社会环境;对涉及重大问题的谣言,及时进行反谣言的行动;同时运用新闻媒介制止谣言。
2、请谈谈大众传播研究中的内容分析法及其适用性。
解析:属于研究方法这一块。07年专业课一的简答题考了内容分析的定义和特点。这是第一次在专业课二中出现研究方法,也印证了专业二是专业一的延伸的说法。由于同时简答题,所以跟前面的一样回答就行。
答:内容分析法是一种主要以各种文献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是一种对文献内容作客观、系统的定量分析的专门方法,其目的是弄清或测验文献中本质性的事实和趋势,揭示文献所含有的隐性情报内容,对事物发展作情报预测;是一种半定量研究方法,其基本做法是把媒介上的文字、非量化的有交流价值的信息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建立有意义的类目分解交流内容,并以此来分析信息的某些特征。
内容分析法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
1)就研究材料的性质而言,它可适于任何形态的材料,可以用在对任何信息形式的研究中,即它既可适用于文字记录形态类型的材料,又可以适用于非文字记录形态类型的材料(如广播与演讲录音、电视节目、动作与姿态的录像等),如书籍、杂志、诗歌、报刊、歌曲、绘画、演说、信件、法律等等;
2)就研究材料的来源而言,它既可以对用于其它目的的许多现有材料(如学生教科书、日记、作业)进行分析,也可以为某一特定的研究目的而专门收集有关材料(如访谈记录、观察记录、句子完成测验等),然后再进行评判分析;
3)就分析的侧重点讲,它既可以着重于材料的内容,也可以着重于材料的结构,或对两者都予以分析。
内容分析法特别适合于对于各类信息的研究并回答研究中的经典问题:谁说了什么?对谁?为什么?怎样?结果如何?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内容分析要求解答什么,为什么及产生何种结果这一系列的问题。适于其的内容一般应具有能重复操作、被人的感观体验、意义明显、可以直接理解等特征。潜在、深层的内容不适于采用内容分析进行研究。
内容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1、分析传播内容短期或中长期的发展趋势。2、就各种传媒对同一问题、同一事件的报道,或就不同国家的同一类传媒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3、研究传播内容是否符合有关法规和政策;研究传媒借助传播内容实现的宣传策略、宣传方法以及某一方使用的宣传战术。4、了解和解决科技、文化等特殊信息在传播中的问题和困难,兼及受传者的类型和数量等。
内容分析的特点是:一、客观的:内容分析定义中的客观是指,可以通过多种方法研究分析同一内容,并且最后能够得到相同的结论。二、系统性:内容分析采用的是一套“系统的”分析方法,也就是说需要制定并共同遵守一整套对内容编码的规则和程序。三、定量的:从理论上说,任何编码者如果能够理解整套规则和规程,就能够在信息内容上得到和其他编码者一样的编码。这说明内容分析中得到的数据结果是定量的。四、明确的传播内容:内容分析涉及的是明确的内容,而不是隐含的内容。明确的内容是指讯息实际表达的、不需要进一步挖掘其含义的内容;隐含的内容是指那些需要从字里行间发现其特定含义的内容。
 内容分析法的优点在于:一、较为客观。二、.结构化的研究。结构化的最大优点是结果便于量化与统计分析,便于用计算机模拟与处理相关数据。三、.非接触研究。四、定量与定性结合。这是内容分析法最根本的优点,它以定性研究为前提,找出能反映文献内容的一定本质的量的特征,并将它转化为定量的数据。但定量数据只不过把定性分析已经确定的关系性质转化成数学语言,不管数据多么完美无缺,仅是对事物现象方面的认识,不能取代定性研究。因此这种优点能够达到对文献内容所反映“质”的更深刻、更精确、更全面的认识,得出科学、完整、符合事实的结论,获得一般从定性分析中难以找到的联系和规律。五、揭示文献的隐性内容。
3.谈谈你对“受众即市场”理论的看法。
解析:属于受众研究这一块,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及其他书的受众部分都有。这道题其实与08年的“对收视率的追求暗含着一种什么样的受众观”大同小异,二者都是“受众即市场”理论。真是奇了怪了,怎么感觉专业课一考了专业课二的题,专业课二考了专业课一的题,不过没关系,毕竟咱都考综合知识而的嘛,在哪上面不是考啊?!所以考综合知识二确实有省事了不少的感觉。
答: “受众即市场”的受众观在19世纪30年代以后大众传媒向企业经营形态转变的过程中就已经出现,在大众传播事业成为信息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就更为常见。

相关话题/北京大学 新闻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2014年考研北京大学中国史综合真题
    2014年考研北京大学中国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层累地造成古史 2、八王之乱 3、蒙古千户百户制 4、《大诰》 5、中国本位文化建设运动 6、七千人大会 7、清华简 8、殿本 二、指出下列钱币分别属于哪个朝代 鬼脸钱,红线,荚钱,交子,中统钞,刀布,错刀,半两,贝 三、一段文言文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5-05
  • 2013年同等学力申硕新闻传播真题
    2014年同等学力申硕考试在即,中国教育在线整理了2013年同等学力申硕新闻传播真题,供广大考生复习参考! ...
    本站小编 中国教育在线 2015-04-25
  • 北京大学女硕士面貌清纯酷爱古装(图文)
    北京大学女硕士面貌清纯酷爱古装(图文)
    本文选自小雅的博客,点击查看原文。  早前一组拍摄于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古装小师妹照片走红网络,因其小师妹扮相俏皮伶俐,被不少网民以北大小师妹相称。而据调查发现,这位古装美女不仅爱古装,还爱游戏,成绩好,并考取了北京大学研究生。因此或将成为走红网络学历最高的小师妹。  毕业于 ...
    本站小编 新浪教育 2015-04-23
  • 北京大学医学部2015年考研复试分数线公布
     北京大学医学部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基本线及有关事宜通知  一、复试基本分数线  (1)学术型 门 类 一级学科 英语 政治 综合 专业基础 总分 备注 医 学 基础医学 ...
    本站小编 新浪教育 2015-04-23
  • 北京大学2015年考研复试分数线公布
    (注:箭头表示与2014年该校分数线对比变化 表示上升 表示下降)  根据教育部有关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以及北京大学和各院系的招生计划,我校按照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等不同类型考生的初试成绩,分别确定2015年 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基本分数线。满足以下各项单科成绩和总成绩要求的考生,还须达到院系确定的复试分数 ...
    本站小编 新浪教育 2015-04-23
  • 北京大学1999-2010政治学考研真题
    1999年的试题: 一.政原 名解: 1.公共选择 2.政治选举 3.政治决策 3.民主集中制 简答: 1.政治与非政治的区别 1.制度分析对政治分析的意义和局限 2.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威的区别与联系 3.政治权利对政治民主的作用 问答:1.用利益关系的构成内容分析政府职能 2.政治民主、依法治国、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制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4-21
  • 北京大学医学部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大学医学部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已发布,详情请点击进入查看。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4-21
  • 北京大学医学部2015年硕士招生专业目录
    北京大学医学部2015年硕士招生专业目录已发布,详情请点击进入查看。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4-21
  • 北京大学医学部2015年接收推免研招专业目录
    北京大学医学部2015年硕士推荐免试招生专业目录已发布,详情请点击进入下载。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4-20
  • 北京大学2015推免研究生简章(校本部)
    北京大学2015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办法(校本部)已发布,详情如下:  按照教育部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有关规定,北京大学通过推荐免试方式接收全国重点大学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包括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本科起点的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一、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