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试参考书目
713传播历史与理论《传播历史与理论》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传播学史传播基本原理传播者和传播体制研究传播内容与文化研究传播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传播效果研究等。主要题型可能有: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等。1《传播学总论》(第二版)胡正荣 清华大学出版社;2《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段鹏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3《21世纪初大众传播发展战略研究》胡正荣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暂无4《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沃纳·赛弗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5《传播学史》[美]罗杰斯 上海译文出版社;
816传播实务本科目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公共部分,共80分,所有考生必答;第二部分为分专业(方向)指定选作部分,共70分,考生根据报考专业(方向)选择题目答题。公共部分(传播学传媒教育传媒经济学都必需):80分6《传播研究方法》柯惠新,王锡苓,王宁,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7《政治传播:历史发展与外延》段鹏,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8《媒介经营管理》凌昊莹,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9《理解传媒经济学》吉莉安·道尔,清华大学出版社;传播学指定部分10《传播政治经济学》文森特著 黄红宇等 上海译文出版社;11《传媒法规与伦理》王军,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仅08传媒政策与法规方向要求此书)传媒经济学指定部分12《传媒经济学教程》喻国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3《传媒经济理论》卜彦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传媒教育指定部分14《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麦克卢汉,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5《传播的偏向》英尼斯著,何道宽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6《数字媒介社会》〔日〕水越伸著;冉华,于小川译,武汉大学出版社;17《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波兹曼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复试参考书目
传播学(050302)01方向9024理论传播与传播史①《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五版)》巴兰戴维斯 清华大学出版社②《中西新闻比较论纲》童兵 新华出版社③《新闻媒介通论》袁军 北京广播学院④《中国广播电视国际传播策略研究》段鹏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⑤《大众媒介与社会》库兰 华夏出版社02方向9025应用传播①《电视收视率解析》刘燕南 北京广播学院②《受众分析》刘燕南等译 中国广播电视③《电视传播研究方法》刘燕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④《广播经营战略研究》凌昊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⑤《媒介经营管理》凌昊莹 复旦大学03方向9026媒介与女性①《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刘利群 中国传媒大学②《女性主义媒介研究》(荷)祖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③《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美)朱丽亚?T.伍德 暨南大学出版社04方向9027国际传播①《全球传播的起源》[法]阿芒·马特拉 清华大学出版社②《媒介学引论》[法]雷吉斯·德布雷 中国传媒大学③《传播的观念》陈卫星 人民出版社④《政治的常识》[英]海伍德编,李智译 中国人民大学05方向9028教育学①《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 人民教育或《教育概论》叶澜 人民教育②《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等 北京师范大学③《外国教育史》王天一等 北京师范大学④《大教学论》夸美纽斯 人民教育06方向9029传播研究方法①《社会研究方法(第十一版)》(美)艾尔·巴比著邱泽奇译 华夏出版社②《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柯惠新等 北京广播学院07方向9030传播心理学①《大众传播心理学》(修订本)刘京林 中国传媒大学②《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刘京林等编著 中国传媒大学③《新闻心理学概论》(第五版) 刘京林 中国传媒大学④《广告心理学》余小梅 北京广播学院08方向9031法学基础①《新闻传播法教程》魏永征 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年版②《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 张千帆 法律出版社③《法学概论》(第11版)吴祖谋 李双元 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09方向9027国际传播①《全球传播的起源》[法]阿芒·马特拉 清华大学出版社②《媒介学引论》[法]雷吉斯·德布雷 中国传媒大学③《传播的观念》陈卫星 人民出版社④《政治的常识》[英]海伍德编,李智译 中国人民大学传媒经济学(0503Z3)9034传媒经济管理综合①《经济学原理》(第6版)曼昆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②《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6版)周三多等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③《媒介经济学——经济学在新媒介与传统媒介中的应用》(第1版)柯林·霍斯金斯等 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④《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竞争》(第1版)李怀亮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⑤《传媒经济学教程》(第1版)周鸿铎 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年⑥《传媒经济理论》(第1版)卜彦芳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⑦《文化生产及产品分析》(第1版)何群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传媒教育(0503Z7)9028教育学①《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 人民教育或《教育概论》叶澜 人民教育②《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等 北京师范大学③《外国教育史》王天一等 北京师范大学④《大教学论》夸美纽斯 人民教育版社,第二版 P228-244
学费学制奖学金
(一)学费 0.8万每年(二)学制 3年(三)奖学金 基本学制内,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以享受研究生优秀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社会捐赠奖学金)校内勤工助学金(研究生助研助管助教)研究生资助金(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研究生学术会议资助金“优秀学位论文”培育资助金)。(1)国家助学金:博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1.2万/人/年,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0.6万/人/年,国家助学金按月发放至学生校园银行卡账户,一年发放12个月。(2)国家奖学金:博士研究生为3万元/人,硕士研究生2 万元/人,一次性发放至学生校园银行卡账户中。(3)学业奖学金: 自2014级研究生起,学业奖学金一次性发放至学生校园银行卡账户中。(4)“助研”岗位津贴为博士研究生1000元/月,硕士研究生600元/月,每年发放12个月。“助管”岗位津贴为500元/月,每年发放10个月。“助教”岗位津贴为博士研究生1000元/月,硕士研究生600元/月,每年发放8个月。津贴于上岗后次月发放至学生校园卡账户中。(5)“优秀学位论文”培育资助金:研究生院每年组织申报,由个人提出申请,获批后,资助经费按4:6的比例分两次拨付至学生校园卡账户中,其中申请通过后拨付经费的40%,分10个月发放,毕业前发完;结项验收后拨付经费的60%,一次性发放。资助金额为硕士生2万/人,博士生5万/人。2019-2020年
丽丽老师
咨询微信:**
高分热线:** **
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