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法律硕士联考基础课试题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2-02-11

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嚄閸洖绠犻柟鍓х帛閸嬨倝鏌曟繛鐐珔缂佲偓婢舵劖鐓欓柣鎴炆戦埛鎰版倵濮橆剦鐓奸柡宀嬬秮瀵噣宕掑顒€顬嗛梺璇插绾板秴鐣濋幖浣歌摕婵炴垶菤閺嬪海鈧箍鍎遍幊搴㈡叏鎼淬劍鈷戦弶鐐村椤斿鏌¢崨顖氣枅妤犵偛鍟伴幑鍕偘閳╁喚娼旈梺鍝勵槸閻楀啴寮插☉姘殰闁靛ě鍛紳婵炶揪绲肩划娆撳传閾忓湱纾奸悹鍥皺婢ф洟鏌i敐鍛Щ妞ゎ偅绻勯幑鍕传閸曨喒鍋撻崸妤佲拺闁告繂瀚崒銊╂煕閵娿儺鐓肩€规洩缍侀獮鍥偋閸垹骞楅梻浣虹帛閿氱€殿喖鐖奸獮鏍箛椤掑鍞甸悷婊冪灱閸掓帒鈻庨幘铏К闂侀潧绻堥崐鏍吹閸愵喗鐓冮柛婵嗗閳ь剚鎮傞幆鍐敃閿旇В鎷洪梺鍛婄☉閿曘儲寰勯崟顖涚厱闁圭偓娼欓崫娲煙椤旀枻鑰挎鐐叉喘閹囧醇濮橆厼顏归梻鍌欑閹诧繝骞愰崱娑樼鐟滃秹藟濮樿埖鈷戞慨鐟版搐閻掓椽鏌涢妸銈呭祮妞ゃ垺宀搁、姗€鎮㈡笟顖涢敜闂備礁鎲$粙鎴︽晝閵壯呯闁搞儯鍔婃禍婊堟煙閹佃櫕娅呴柣蹇婃櫆椤ㄣ儵鎮欏顔煎壎濠殿喖锕ュ钘夌暦濡ゅ懏鍋傞幖绮光偓鎵挎垿姊绘担瑙勫仩闁搞劏鍋愭禍鎼侇敂閸惊锕傛煙閹殿喖顣奸柡鍛倐閺屻劑鎮ら崒娑橆伓40%闂傚倸鍊搁崐椋庣矆娴i潻鑰块弶鍫氭櫅閸ㄦ繃銇勯弽顐粶缂佲偓婢舵劖鐓涚€广儱楠搁獮鏍煕閵娿儱鈧綊骞堥妸銉庣喖宕稿Δ鈧幗鐢告煟韫囨挾绠伴悗娑掓櫊楠炲牓濡搁妷搴e枛瀹曞綊顢欓幆褍缂氶梻浣筋嚙缁绘劕霉濮橆厾顩叉い蹇撶墕閽冪喖鏌曟繛鍨姉婵℃彃鐗撻弻褑绠涢敐鍛盎濡炪倕楠忛幏锟�
闂傚倸鍊搁崐宄懊归崶顒婄稏濠㈣泛顑囬々鎻捗归悩宸剰缂佲偓婢跺备鍋撻崗澶婁壕闂侀€炲苯澧伴柛鎺撳笧閹风姴顔忛鍏煎€梻浣规偠閸庮垶宕濆畝鍕剭妞ゆ劏鎳囬弨鑺ャ亜閺冨浂娼$憸鐗堝笒閺勩儵鏌″搴′簵闁绘帒锕ラ妵鍕疀閹捐泛顤€闂佺粯鎸荤粙鎴︹€︾捄銊﹀磯闁绘碍娼欐导鎰版⒑閸濆嫭顥犻柛鐘冲姉閹广垹鈽夊▎蹇曠獮濠碘槅鍨伴幖顐ょ尵瀹ュ棛绡€缁剧増锚婢ф煡鏌熺粙鍨毐闁伙絿鍏橀獮鎺楀箣閺冣偓閺傗偓闂備礁缍婇崑濠囧礈濮橀鏁婇柡鍥╁亹閺€浠嬫煟閹邦剚鈻曢柛銈囧枎閳规垿顢涘鐓庢缂備浇浜崑銈夊春閳ь剚銇勯幒鎴濐仾闁绘挸绻橀弻娑㈠焺閸愮偓鐣堕梺鍝勬4缁插潡鍩€椤掑喚娼愭繛娴嬫櫇缁辩偞绗熼埀顒勫Υ娴g硶妲堥柕蹇娾偓鏂ュ亾閻戣姤鐓冮弶鐐靛椤﹀嘲顭跨憴鍕闁宠鍨块、娆撴儗椤愵偂绨藉瑙勬礋椤㈡﹢鎮╅崗鍝ョ憹闂備礁鎼粙渚€鎮橀幇鐗堝仭闁归潧鍟块悧姘舵⒑閸涘﹥澶勯柛瀣椤㈡牠宕熼鍌滎啎闁诲海鏁告灙鐎涙繈姊虹紒姗嗘當缂佺粯甯掑嵄闁圭増婢樼猾宥夋煕椤愶絿绠樻い鎾存そ濮婅櫣绱掑Ο蹇d邯閹ê顫濈捄铏圭暰闂佹寧绻傞ˇ浼村煕閹烘垯鈧帒顫濋浣规倷婵炲瓨绮嶇换鍫ュ蓟閿涘嫪娌悹鍥ㄥ絻椤鈹戦悙鍙夘棑闁搞劋绮欓獮鍐ㄢ枎閹存柨浜鹃柣銏㈡暩閵嗗﹪鏌$€n偆澧垫慨濠呮缁辨帒螣閾忛€涙闂佽棄鍟存禍鍫曞蓟閻斿吋鍋い鏍ㄧ懃閹牏绱撴担浠嬪摵閻㈩垪鈧剚鍤曟い鏇楀亾闁糕斁鍋撳銈嗗笒鐎氼參宕戦敓鐘崇叆闁哄啫鍊告禍楣冩煛閸℃ḿ鐭岄柟鍙夋倐閹囧醇濠靛牜鍎岄柣搴ゎ潐閹搁娆㈠璺鸿摕婵炴垟鎳囬埀顒婄畵楠炲鈹戦崶鈺佽拫闂傚倷绀侀幉锟犳嚌妤e啫绠犻幖娣妽缁犳帡姊绘担绋挎倯缂佷焦鎸冲鎻掆槈濠ф儳褰洪梻鍌氬€风欢姘跺焵椤掑倸浠滈柤娲诲灡閺呭爼顢涢悙绮规嫼闂佸吋浜介崕閬嶅煕婵傛繂鈹戦悩鍨毄闁稿鍋涘玻鍨枎閹惧疇袝闁诲函缍嗛崰妤呭吹鐏炶娇鏃堟晲閸涱厽娈紓浣哄Х閸犳牠寮婚悢鐓庣畾闁绘鐗滃Λ鍕⒑鐠囪尙绠烘繛鍛礈閹广垹鈹戠€n亜鐎銈嗗姧缁蹭粙寮冲Δ鍐=濞达絾褰冩禍鐐節閵忥絽鐓愰柛鏃€鐗犻幃锟犳偄閸忚偐鍘撻悷婊勭矒瀹曟粌鈻庨幇顏嗙畾婵炲濮撮鍡涙偂閺囥垺鐓冮柛婵嗗閳ь剝顕х叅闁圭虎鍠楅悡娑㈡倶閻愯泛袚闁革綀顫夐妵鍕敃閿濆洨鐣甸梺浼欑悼閸忔ê鐣烽崼鏇炵厸闁告劏鏅滈惁鎺楁⒒閸屾瑦绁扮€规洖鐏氶幈銊╁级閹炽劍妞芥俊鍫曞醇濞戞鐫忛梻浣虹帛閸旀洟骞栭锔藉殝閻熸瑥瀚ㄦ禍婊堟煙閻戞ê鐏ラ柍褜鍓欑紞濠傜暦閹存繍娼ㄩ柍褜鍓熷濠氬即閻旇櫣顔曢悷婊冪Ф閳ь剚鍑归崳锝咁嚕閹惰姤鍋愮紓浣骨氶幏娲⒑閸涘﹦鈽夐柨鏇樺€楃划顓㈠箳閹捐尙绠氬銈嗗姧缁查箖藟閸喍绻嗘い鎰╁灪閸ゅ洭鏌涢埡瀣瘈鐎规洏鍔戦、娆撳箚瑜嶉崣濠囨⒒閸屾瑨鍏岀紒顕呭灦瀹曟繈鏁冮崒姘鳖槶濠电偛妫欓崝鏇犳閻愮鍋撻獮鍨姎妞わ缚鍗抽幃鈥斥枎閹炬潙鈧灚绻涢幋鐐垫喗缂傚倹鑹鹃…鑳檨闁告挾鍠栧濠氭偄閸忕厧鍓梺鍛婄缚閸庡疇鈪靛┑掳鍊楁慨鐑藉磻濞戙垺鐓€闁挎繂妫旂换鍡涙煟閹达絾顥夐幆鐔兼⒑闂堟侗妾у┑鈥虫处缁傚秴鐣¢幍铏杸闂佺粯鍔栧ḿ娆撴倶閿旇姤鍙忓┑鐘插閸も偓濡炪値鍘奸悘婵嬶綖濠婂牆鐒垫い鎺戝瀹撲線鏌涢幇鈺佸闁哄啫鐗嗗婵囥亜閺冨洤袚闁绘繍鍋婇弻锝嗘償閳ュ啿杈呴梺绋款儐閹瑰洭寮诲☉銏犵疀妞ゆ挾鍋涙慨銏犫攽閻愯尙澧㈤柛瀣尵閹广垹鈽夊锝呬壕闁汇垻娅ヨぐ鎺濇晛闁规儳澧庣壕鐣屸偓骞垮劙缁€浣圭妤e啯鈷掑〒姘e亾婵炰匠鍏炬稑螖閸涱厾鏌堥梺鍦檸閸犳牜绮婚悩缁樼厪闊洦娲栧暩闂佸搫妫楅澶愬蓟閳╁啫绶為幖娣灮閵嗗﹪姊虹拠鈥虫珯闁瑰嚖鎷�40%闂傚倸鍊搁崐椋庣矆娴i潻鑰块弶鍫氭櫅閸ㄦ繃銇勯弽顐粶缂佲偓婢舵劖鐓涚€广儱楠搁獮鏍煕閵娿儱鈧綊骞堥妸銉庣喖骞愭惔锝冣偓鎰板级閳哄倻绠炴慨濠呮缁瑩骞愭惔銏″缂傚倷娴囬褏绮旈悷鎵殾闁汇垹鎲¢弲婵嬫煃瑜滈崜鐔凤耿娓氣偓濮婅櫣绱掑Ο鍏煎櫑闂佺娅曢崝妤冨垝閺冨牜鏁嗛柛鏇ㄥ墰閸橆亪姊虹化鏇炲⒉妞ゃ劌鎳樺鎶芥偄閸忚偐鍘甸悗鐟板婢瑰棛绮旈悜妯镐簻闁靛繆鍩楅鍫濈厴闁硅揪绠戦悙濠勬喐濠婂嫬顕遍柛鈩冪⊕閳锋帒霉閿濆懏鍟為柟顖氱墦閺岋絽螖娴h櫣鐓夐悗瑙勬礃缁矂鍩ユ径鎰潊闁炽儱鍘栭幋閿嬩繆閻愵亜鈧牠鎮уΔ鍐煓闁圭偓鐪归埀顒€鎳橀幃婊堟嚍閵夈儰鍖栧┑鐐舵彧缁蹭粙骞楀⿰鍫熸櫖鐎广儱娲ㄧ壕鐓庮熆鐠虹尨鍔熷ù鐘灲濡焦寰勭€n剛鐦堥悷婊冪箲閹便劑骞橀鑲╂焾濡炪倖鐗滈崑娑氱不濮樿埖鐓曠€光偓閳ь剟宕戦悙鐑樺亗闁靛濡囩粻楣冩煙鐎电ǹ鈧垿宕烽娑樹壕婵ê宕。鑲╃磼缂佹ḿ娲撮柟顔瑰墲閹棃鍩ラ崱妤€唯缂傚倸鍊风粈渚€宕愰崫銉х煋鐟滅増甯囬埀顑跨窔瀵挳濮€閻欌偓濞煎﹪姊虹紒妯剁細闁轰焦鐡曢埅锟�9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嚄閸洏鈧焦绻濋崶褎妲梺鍝勭▉閸撴瑧绱炲鈧缁樼瑹閳ь剟鍩€椤掑倸浠滈柤娲诲灡閺呭爼顢氶埀顒勫蓟濞戞瑧绡€闁告劏鏅涢埀顒佸姍閺岀喖顢涘顒佹婵犳鍠掗崑鎾绘⒑闂堟稓澧曢柟铏姍钘濇い鎰堕檮閳锋垹绱掗娑欑濠⒀冨级缁绘盯鎳犻鈧弸娑㈡煙椤曞棛绡€闁糕晪绻濆畷銊╊敊鐟欏嫬顏归梻鍌欑閹诧繝骞愰崱娑樼鐟滃秹藟濮樿埖鈷戞慨鐟版搐閻掓椽鏌涢妸鈺€鎲炬鐐村姍閹煎綊顢曢敍鍕暰闂佽瀛╃粙鎺曟懌婵犳鍨遍幐鎶藉箖瀹勬壋鏋庨煫鍥ㄦ惄娴犲ジ姊婚崒姘簽闁搞劏娉涢~蹇涙惞鐟欏嫬鍘归梺鍛婁緱閸ㄤ即鎮у鑸碘拺缂佸娼¢妤冣偓瑙勬处閸撶喎锕㈡担绯曟斀妞ゆ柨顫曟禒婊堟煕鐎n偅宕岄柡宀€鍠栭、娆撳Ω閵夛附鎮欓梺缁樺姇閿曨亪寮诲澶婁紶闁告洦鍋呭▓鏌ユ⒑鐠団€崇伈缂傚秳绀侀~蹇撁洪鍕唶闁硅壈鎻徊鍝勎i崼銉︹拺闁稿繐鍚嬮妵鐔兼煕閵娧勬毈濠碉紕鏁婚獮鍥级鐠侯煉绱查梻浣虹帛閸旀ḿ浜稿▎鎾嶅洭顢曢敂瑙f嫼闂佸憡绻傜€氬嘲危鐟欏嫨浜滈柟瀵稿仧閹冲洨鈧娲樼换鍫濈暦閵娧€鍋撳☉娆嬬細闁告ɑ鎮傞幃妤冩喆閸曨剙闉嶉梺鍛婄箓闁帮絽鐣烽幇鏉课у璺猴功閺屽牓姊洪崜鎻掍簴闁稿孩鐓¢幃锟犲即閻樺啿鏋戦柟鑹版彧缁插潡鎯屽▎鎾跺彄闁搞儯鍔庨埥澶愭煟閹烘垹浠涢柕鍥у楠炲鏁愰崨顓炐ラ梻浣呵圭换鎰板嫉椤掑倹宕叉繛鎴欏灩瀹告繃銇勯幇鈺佺仼妞ゎ剙顦靛铏规嫚閳ュ磭浠┑鈽嗗亜閸熸潙顕i锕€绀冮柍鍝勫€搁鎾剁磽娴e壊鍎撴繛澶嬫礃缁傛帡顢橀姀鈾€鎷绘繛杈剧到閹诧繝宕悙鐑樼厽闁靛⿵濡囬惌瀣煙瀹勭増鍤囨鐐存崌楠炴帒顓奸崪浣诡棥濠电姷鏁搁崑鐘诲箵椤忓棛绀婂〒姘e亾鐎殿喗鐓¢幊鐘活敆閸愩剱锟犳⒑鐟欏嫬鍔跺┑顔哄€濋幃锟犲即閻斿墎绠氶梺闈涚墕鐎氼噣藝閿曞倹鐓欓柛蹇撳悑閸婃劙鏌$仦鐣屝ユい褌绶氶弻娑滅疀閺冨倶鈧帞绱掗鑲╁闁瑰嘲鎳樺畷鐑筋敇瑜庨柨銈夋⒒娴e憡鎯堟繛灞傚姂瀹曚即骞樼拠鑼幋閻庡箍鍎遍ˇ顖滅不閹惰姤鐓欓柟顖滃椤ュ鏌i幒鎴犱粵闁靛洤瀚伴獮瀣攽閸粏妾搁梻浣呵归敃銉ノg€n剛纾介柛灞捐壘閳ь剟顥撶划鍫熺瑹閳ь剙顕i悽鍓叉晢闁逞屽墴閳ユ棃宕橀钘夌檮婵犮垹鍘滈弲婊堟儎椤栨氨鏆︾紒瀣嚦閺冨牆鐒垫い鎺戝暟缁犺姤绻濋悽闈涗哗闁规椿浜炵槐鐐哄焵椤掍胶绠鹃柛婊冨暟缁夘喚鈧娲╃紞渚€宕洪埀顒併亜閹哄秷鍏岀紒鐘荤畺閺岀喓鈧數枪娴狅箓鏌i幘鍗炲姢缂佽鲸甯℃俊鎼佹晜婵劒铏庨梻浣虹《閺備線宕戦幘鎰佹富闁靛牆妫楅悘锕傛倵缁楁稑鎳愰惌鍫澝归悡搴f憼闁绘挾鍠愰妵鍕疀閹炬潙娅ら柣蹇撻獜缁犳捇寮婚悢纰辨晩闁兼亽鍎禒銏ゆ⒑鏉炴壆鍔嶉柛鏃€鐟ラ悾鐑藉醇閺囩偟鍘搁梺绋挎湰缁嬫垿宕濆鈧濠氬磼濞嗘埈妲梺纭咁嚋缁绘繈骞婂┑瀣鐟滃宕戦幘鎰佹僵闁绘挸楠搁埛瀣節绾板纾块柡浣筋嚙閻g兘宕奸弴銊︽櫌闂佺ǹ鏈銊╁Χ閿曞倹鈷掑ù锝呮啞閸熺偤鏌涢弮鈧悧鐐哄Φ閹版澘绀冩い鏃傛櫕閸樻劙姊绘笟鍥у缂佸鏁婚幃陇绠涘☉娆戝幈闂佸疇妫勫Λ妤呯嵁濡ゅ懏鍊垫慨妯煎亾鐎氾拷

2008年全国法硕联考刑法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行为中,已满14周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
A.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拐卖儿童
B.强奸、抢劫、抢夺、放火、爆炸
C.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为、爆炸
D.抢劫、绑架、放火为、爆炸
2.故意杀人罪(未遂)的犯罪构成属于()
A.基本的犯罪构成  B.修正的犯罪构成 
C.派生的犯罪构成  D.减轻的犯罪构成
3.下列犯罪行为中,属于不作为行为方式的是()
A.甲因高兴将3岁儿子抛接但因失手致其死亡
B.乙分娩婴儿后为掩盖未婚先孕真相将婴儿扔出窗外致婴儿死亡
C.丙分娩女婴后不愿抚养,遂以2万元价格将其卖给他人
D.丁分娩婴儿后将婴儿弃置于火车站致其冻成重伤
4.间歇性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实施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的()
A.应当负刑事责任  B.不负刑事责任
C.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待治疗痊愈后再追究刑事责任
5.消防队员甲在执行灭火任务中,担心被大火毁容,逃离火灾现场。甲的行为()。
A.属于紧急避险  B.属于紧急避险过当  
C.不成立紧急避险   D.属于假想避险
6.下列情形中,属于犯意表示的是()。
A.甲为非法制造枪支而购买钢管
B.乙对朋友发誓说要杀死仇人张某
C.丙发电子邮件邀约朋友参与盗窃
D.丁向他人发送敲诈财物的短信息
7.成立犯罪不可缺少的要素是()。
A.犯罪行为  B.犯罪结果 
C.犯罪目的  D.犯罪动机
8.甲明知自己的枪法很差,但为杀乙,置乙身边丙的生命安全于不顾,向乙射击。结果没有击中乙,却打死了丙。对于丙的死亡,甲的罪过形式是()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9.区别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关键于行为人是否着手实施了()
A.有助于犯罪既遂的行为      
B.有助于实现犯罪目的的行为
C.有助于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  
D.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实行行为
10.下列情形中,属于犯罪未遂的是()
A.甲持匕首在张三每天下夜班经过的路口守候,准备杀死张三,但张三当夜没有出现在这一地点
B.乙携带匕首乘坐出租车,准备对出租车司机进行抢劫,因形迹可疑,出租车司机将车开进了派出所将其抓获
C.丙非法购进两支手枪还未来得及出卖即被抓获
D.丁为抢劫李四钱财,假装劝酒将李四灌醉,没来得及取走李四财物,因被李四的妻子发现而慌忙逃走
11.甲与乙共谋后,分别从前、后门进入李家追求李某,李某被甲追至后门处被乙一刀捅死。甲、乙的共同犯罪形式是()
A.必要共同犯罪   B.简单共同犯罪  
C.复杂共同犯罪   D.特殊共同犯罪
12.区别拐卖妇女罪与绑架罪的关键是()
A.犯罪对象是否为妇女
B.是否实施了绑架妇女的行为
C.是否通过出卖妇女获取钱财
D.是否非法剥夺了妇女的人身自由
13.下列情形中,属于牵连犯特征的是()
A.实施某个犯罪,其手段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
B.实施一个犯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
C.数个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
D.犯罪即遂状态与犯罪造成的不法状态同时存在。
14.甲于2004年11月1日实施了引诱不满14周岁幼女卖淫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引诱不满14周岁的幼女卖淫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在不具备追诉时效中断或延长的情况下,对甲的行为的追诉时效是()。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15.《刑法》第307条第1款规定:“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这种罪状形式属于()。
A.简单罪状   B.叙明罪状  
C.空白罪状    D.引证罪状
16.中国公民甲在境外被一外国间谍组织收买,接受该间谍组织指派,回国搜集某沿海军事基地情报。甲的行为构成()。
A.间谍罪   B.为境外窃取、刺探国家秘密罪
C.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D.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17.甲驾驶车辆在城市主干道不慎将乙撞成重伤,负事故主要责任。由于抢救乙的医疗费用不断增加,甲感到很紧张,遂到寺庙中祈祷乙快点死去。在其祈祷后的第二天,乙死亡。甲的行为构成()。
A.过失致人死亡罪  B.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
C.过失致人重伤罪和故意杀人罪  D.交通肇事罪
18.甲欲杀乙,乘乙与朋友在餐馆聚会,向其投掷自制炸药,炸药爆炸后没有伤着乙,却致与乙一起聚餐的丙当场死亡,丁、戊受重伤。甲的行为应以()。
A.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B.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并罚
C.爆炸罪定罪处罚
D.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爆炸罪并罚。
19.甲见候车室的椅子上坐着一女子和一男子,他们面前放着一手提箱,男子在睡觉,女子在看报。甲以为手提箱是该男子的,遂提一只相同的手提箱走上前去,将手提箱互换,被女子发现。手提箱实际上是该女子的,她一直在紧盯着这只箱子。箱内财物计人民币4000元。甲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   B.诈骗罪   C.抢夺罪   D.侵占罪
20.甲为某市副市长,在代表该市到其他省、市进行招商引资活动中多次接受对方省、市赠送的礼品,价值50万元,应当交公而没有交公。甲的行为构成()。
A.侵占罪  B.受贿罪  C.贪污罪  D.职务侵占罪
二、多项选择题(21—2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解释规定:“刑法第228条、第342条、第410条规定的‘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是指违反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等法律以及有关行政法规中关于土地管理的规定。”这一解释属于()
A.立法解释B.有权解释C.学理解释  D.类推解释
22.下列关于黄同犯罪的表述,正确的有()。
A.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的,不以共同犯罪论处
B.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犯罪集团的全部罪行处罚
C.事前与盗窃犯罪人通谋、事后为其销赃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
D.实行犯的实行行为超过了共同犯罪故意范围的,其他共同犯罪人对超出共同故意范围的行为不承担刑事责任
23.下列关于缓刑的表述,正确的有()。
A.对累犯不适用缓刑
B.由公安机关对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进行考察
C.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
D.缓刑的对象是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犯罪分子
24.下列选项中,应当以单位犯罪处罚的有()
A.某有公司明知他人进行走私,为其提供贷款的
B.某有限责任公司领导层为了单位利益,集体决定走私假币的
C.自然人投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后,该公司以实施走私为主要活动的
D.自然以走私石油为目的注册有限责任公司后,该公司大量走私石油的
25.下列行为中,构成挪用公款罪的有()。
A.某国有公司经理将本单位公款10万元借给亲友使用半年
B.某有公司经理以个人名义将本单位公款10万元供另一公司使用半年
C.某高校校长为方便学生实习,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本校公款100万元借给某设计研究院使用半年
D.某村异委员会主任个人决定,将社会捐助的用于该村灾民房屋重建的水泥50吨借给其表弟经营建材业务半年
三、简答题(26、27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6.简述刑罚特殊预防、一般预防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7.简述强奸罪(未遂)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区别。
四、辨析题(28小题,8分。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着重阐明理由。)
28.请对“因为刑法分则没有规定见危不救罪,所以见危不救行为不构成犯罪”这一说法进行辨析。
五、法条分析题(29小题,10分。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刑法理论。)
29.《刑法》第263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1)入户抢劫的;(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4)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5)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6)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7)持枪抢劫的;(8)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请回答以下问题:(1)条文中“其他方法”应如何理解?(2)条文中“入户抢劫”应如何理解?(3)条文中“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应如何理解?(4)条文中“持枪抢劫”是否应当包括“持假枪抢劫”的情形?为什么?
六、案例分析题(30小题,15分。)
30.甲于1990年10月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2004年3月被假释。2006年5月,甲通过互联网得知某单位有钢材销售后,与乙商量,要乙扮作自己的助理,携带款项前往洽谈生意。在甲与该单位谈判中,乙一直在场。经谈判,双方签订合同,合同约定,甲预付货款总金额30%后,可提走合同项下全部钢材,余款待甲提走货物后一星期内支付。甲按全同支付了15万元预付款,提走了价值50万元的钢材。钢材到手后,甲、乙与丙谈判销售钢材,丙对钢材来路表示怀疑,甲不得不说出实情。最终,丙支付30万元现金买下了该批钢材。甲分给乙3万元后潜逃。案发后,乙被抓获,主动提供了甲的藏匿地点,使公安机关顺利将甲抓获归案。阅读、分析案情后,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分别认定甲、乙、丙行为的性质。(2)甲的假释考验期是多少年?假如甲因其骗取50万元钢材的行为被判处12年有期徒刑,对甲应如何决定执行的刑罚?(3)对乙应如何处罚?并说明理由。
2008年全国法硕联考民法学试题
 七、单项选择题(31—5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31.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民事关系的是()
A.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B.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关系
C.发包人与设计单位之间的关系
D.专利授权机关与专利申请人之间的关系
32.下列权利中,其客体既可以是动产也以是权利的是()
A.所有权  B.抵押权   C.地役权   D.留置权
33.甲、乙、丙三人合伙经营一电器商场,效益不佳,已欠债2万元。三人经协商一致邀请有经营能力的丁加入到合伙之中,丁在被告知合伙经营状况后出资加入其中,并以合伙人的身份参与经营。两年后,该电器商场因故停业。对丁入伙前电器商场对外所欠的2万元债务,依法应当()
A.由甲、乙、丙、丁四人承担按份责任
B.由甲、乙、丙、丁四人承担连带责任
C.由甲、乙、丙三人承担按份责任
D.由甲、乙、丙三人承担连带责任
34.根据民法通则规定,高等院校属于()。
A.机关法人       B.企业法人 
C.事业单位法人   D.社会团体法人
35.民法通则所称的重大误解不包括()。
A.对民事行为性质的误解
B.对民事行为相对人的误解
C.对民事行为内容的误解
D.对民事行为动机的误解
36.根据民法通则规定,可撤销行为在当事人申请撤销之前为()。
A.有效行为   B.效力未定行为  
C.无效行为   D.部分无效行为
37.下列行为中,属于事实行为的是()
A.签订合同   B.承认债务  
C.创作作品   D.设立遗嘱
38.下列事由中,能够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是()
A.权利人早请仲裁  B.权利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C.义务人被宣告死D.当事人所在地发生不可抗力
39.下列对所有权关系的判断,错误的是()
A.所有权关系司于物权关系
B.所有权关系属于绝对法律关系
C.所有权关系的客体包括物与行为
D.所有权关系的权利主体是待定的,义务主体是不特定的。
40.下列情形中,属于所有权继受取得方式的是()
A.以所有的意思占有无主财产 B.拾得他人遗失物
C.获取自有财产的孳息    D.依照遗嘱取得遗产
41.甲到乙处修理汽车,由于所携带的钱款不足,将自己的名贵手表留于乙处,双方商定甲次日付款取表。则乙对甲的手表享有()。
A.留置权    B.质权     C.抵押权    D.所有权
42.甲将邻居乙未上锁的自行车推进车棚,并以自己的名义缴纳了保管费。甲的此种行为属于()
A.合同行为B.无权代理C.无因管理  D.侵权行为
43.下列行为中属于要约的是()。
A.投标           B.发布拍卖公告 
C.寄送价目表   D.刊登招股说明书
44.根据合同法规定,居间人为委托人提供了媒介服务,但未促成合同成立的,居间人有权要求委托人支付()。
A.约定的报酬         B.必要费用  
C.约定报酬的一部分   D.报酬和费用
45.根据民法通则规定,可以由法人享有的人格权是()。
A.姓名权   B.消像权   C.名誉权   D.隐私权
46.根据婚姻法规定,下列情形属于无效婚姻的是()
A.与丙同居多年的甲与乙缔结的婚姻
B.甲因受胁迫与乙缔结的婚姻
C.甲因受欺诈与乙缔结的婚姻
D.甲与其祖父的外孙女缔结的婚姻
47.甲在遗嘱中指定所留房屋归其子乙,存款归侄女丙。甲死之后乙、丙两人被告知3个月后参加甲的遗产分割。但直至遗产分割时,乙和丙均未做出是否接受遗产的意思表示。根据继承法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乙、丙的行为均视为接受遗产
B.将乙、丙的行为均视为放弃接受遗产
C.将乙的行为视为接受遗产,将丙的行为视为放弃接受遗产
D.将乙的行为视为放弃接受遗产,将丙的行为视为接受遗产
48.根据民法通则规定,下列侵权行为中适用过错推定的归责原则的是()。
A.产品致人损害   B.环境污染致人损害 
C.动物致人损害   D.建筑物致人损害
49.根据我国民法的有关规定,以下情形中权利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是()。
A.生命权受到非法侵害   B.名称权受到非法侵害
C.合同债权受到非法侵
D.承包经营权受到非法侵害
50.甲公司与乙农场签订一份购销合同,由乙农场供应甲公司一批奶牛。乙农场将部分患有传染病的奶牛交付给甲公司,致使甲公司饲养的其他奶牛大量染病。根据合同法规定,甲公司()。
A.只能要求乙农场承担违约责任  
B.只能要求乙农场承担侵权责任
C.有权要求乙农场同时承担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
D.有权在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中选择其一要求乙农场承担
八、多项选择题(51—5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51.影响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因素包括()
A.财产   B.智力   C.年龄   D.性别
52.下列有关于益物权的判断,正确的有()。
A.用益物权属于定限物权  B.用益物权属于他物权
C.用益物权具有物上代拉性         
D.用益物权以支配物的使用价值为内容
53.下列行为中,属于有偿法律行为的有()。
A.承揽合同    B.租赁合同  
C.赠与合同    D.运输合同
54.根据专利法规定,发明和实用新型取得专利权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新颖性  B.创造性  C.实用性  D.先进性
55.根据继承法规定,继承人所为的下列行为中,可导致其丧失继承权的有()。
A.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B.伪造遗嘱情节严重  
C.遗弃被继承人   D.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
九、简答题(56、57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56.简述物权与债权的区别。
57.简述我国侵权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的种类及各自的适用范围。
十、辨析题(58小题,8分。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着重阐明理由。)
58.我国民间有一种说法:“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请运用异法的基本原则和异事法律行为理论对其加以辨析。
十一、法条分析题(59小题,10分。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民法理论。)
5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92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
试运用民法原理分析该条法律规定。(要求回答条文所规定制度的概念产、构成要件、法律效力)
十二、案例分析题(60小题,15分。)
60.甲公司因生产经营需要,于2007年10月10日以自有的2号厂房作抵押向A银行借款200万元,双方于10月15日办理了抵押登记手续。同年10月30日,甲公司又以自有的专利权作质押与B银行签订了100万元的借款合同及专利权质押合同,但未办理质押登记。2008年1月7日,甲公司的2号厂房因意外事件被烧毁,保险公司为此赔付甲公司保险金260万元。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1)A银行对甲公司的2号厂房是否享有抵押权?请说明理由。(2)B银行对甲公司的专利权是否享有质权?说请明理由。(3)A银行对保险公司支付给甲公司的260万元保险金是否享有权利?请说明理由


相关话题/法律硕士 联考 基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