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西综考研病理学:高血压病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6-22

高血压病(hypertensive diseas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正常人的血压在不同生理状态下有一定幅度的波动,且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但舒张压比较稳定。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使用的高血压诊断标准规定:

1、正常成人血压收缩压18.6kPa(140mmHg)或以下,舒张压12kpa(9OmmHg)或以下;

2、成年人高血压收缩压21.3kPaf160mmHg)或以上,舒张压12.6kPa(95mInHg)或以上;

3、临界性高血压,血压值介于上述正常值与高血压值之间。

1979年,我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修订为:在安静休息状态下(测定血压前必须休息15分钟以上),收缩压等于或高于21.3kPa,舒张压等于或高于12.6kpa,两项中有一项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但是血压升高并不就是高血压病,因为很多疾病均可出现血压升高现象,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引起的肾性高血压,垂体和肾上腺肿瘤引起的内分泌性高血压等,这类高血压是继发于这些疾病的,故称为继发性高血压。而高血压病是指没有明确的器质性疾病为原因的高血压。故称为原发性高血压。临床上必须排除由其它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后,才能诊断为高血压病。高血压病约占高血压总数的80%~90%,继发性高血压仅占10%~20%。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根据普查资料,我国的发病率为3%~10%,主要发生在中年(35~40岁)以后,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不同职业中发病率有显著差异,如长期精神紧张、注意力高度集中而又缺乏体力活动的职业者发病率较高。

【病因及发病机理】高血压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从生理学角度看,决定动脉血压的因素主要是心输
出量和外周阻力,前者取决于心肌收缩力和血容量,后者取决于全身细、小动脉的舒缩状态,因此,凡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血容量,特别是能引起全身细、小动脉收缩的各种因素,均能发生高血压。这些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精神神经因素由于不良情绪(如忧郁、恐惧、悲伤等)、长期精神过度紧张等刺激,使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失去对皮质下中枢的控制和调节,故皮质下血管活动中枢。

【植物神经中枢】功能失调。当血管活动中枢产生长期固定的收缩冲动占优势的兴奋灶时,既可引起全身细、小动脉痉挛,使外周阻力增加,从而导致血压升高。持久的血管收缩,还可引起细、小动脉硬化,进而造成恒定的高血压。精神神经因素可能在本病发生的始动机创中起重要作用。

2、肾源性因素当肾血流减少,使肾小球旁细胞受刺激;或者血钠减少、血钾增高,使致密斑细胞受刺激时,均可使肾素分泌增加。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动增强,使细、小动脉强烈收缩,增加外周阻力;使醛固酮分泌增加,引起钠、水潴留,增加血容量,从而使血压升高。近年证明血管平滑肌也具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其活性增高对高血压病发生发展也起着一定作用

近年来还发现肾髓质所产生的前列腺素A2和E2,具有调节肾血流分布和扩张肾外小动脉的作用;由肾。胰等器官产生的激肽酶可作用于激肽原使其转化为激肽,激肽也有扩张血管和利钠利水的作用。两者均可使血压下降,构成肾的降压系统,对维持机体正常血压起着重要作用。当前列腺素和激肽酶产生不足时可促使高血压进一步发展。

3、内分泌因素肾上腺素能加强心肌收缩力使心输出量增加;去甲肾上腺素能引起全身细、小动脉痉挛;肾上腺皮质激素,包括去氧皮质酮、醛固酮及皮质醇等,可引起钠、水潴留和增强血管收缩反应。上述内分泌激素分泌增加均可引起血压升高。

4、钠、钾、钙因素摄钠过多可引起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食盐摄入量高的人群较摄入量低的人群高血压发病率高,而限制钠的摄入或服用利尿剂以增加钠的排泄,可降低已增高的血压。这是由于钠的潴留可使血容量增加;使中枢和外周交感神经的紧张性升高;使激肽、前列腺素等扩血管物质产生和释放减少,血管紧张素产生增多,并可增加血管对血管紧张素等的敏感性,引起血压增高。相反,钾和钙的摄入量与血压呈负相关,给某些高血压患者补充钾和钙可使血压下降。

5、家族性因素有高血压病家族史的家族,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常高达59%。并认为这是由于高血压病患者存在多基因遗传缺陷、多个遗传因子通过不同机理影响血压而引起血压升高。

综上所述,可见多种因素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上均起一定作用。但是,高血压病的发生究竟是何种因素起始动和决定作用,至今仍不完全清楚。目前一般认为,高血压病很可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调节障碍时,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类型和病理变化】高血压病分为两种类型,良性高血压病和恶性高血压病。

(一)良性高血压病

良性高血压病又称缓进型高血压病,起病隐匿,呈慢性经过,病程长达10~20年以上,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约占高血压病的95%以上。其病变发展过程可分为三期。

1、机能改变期(一期)表现为全身细小动脉呈间歇性痉挛,当血管收缩时血压升高,血管痉挛解除后血压又恢复正常。这是高血压病的早期,血管尚无明显的器质性改变。血压一般在18.6/12kPfl上下波动,患者偶有头晕、头痛等症状,可持续多年,经过适当休息和治疗,可以完全治愈。

2、动脉系统病变期(二期)病变主要为细、小动脉硬化改变。

(1)细动脉硬化:这是良性高血压病的基本病变。发生于全身各器官的细动脉(直径小于100um的动脉,如肾小球入球动脉、脾中央动脉等),由于细动脉反复痉挛,使管壁受压、缺氧,内皮细胞和基底膜受损,内膜通透性增加,致使血浆蛋白不断渗入内皮下间隙,并凝固形成均质的玻璃样物质;同时,长期血压升高和细动脉反复痉孪,还可使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合成基底膜样物质增多,与浸润至管壁的血浆蛋白混合。随玻璃样物质不断增多,压迫中膜可使平滑肌萎缩,最后造成血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失去原有的舒缩能力。这种改变称为细动脉硬化。

(2)小动脉硬化:小动脉在长期承受高压情况下,其内膜发生纤维组织和弹力纤维增生,中膜平滑肌细胞肥大和增生,结果也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这种改变在肾的弓形动脉和叶间动脉尤为显著。

此期,由于全身细、小动脉硬化,管腔狭窄,管壁弹性减弱,致使外周阻力持续增加,血压即持续升高并相对恒定,舒张压多在14.6kPa以上。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常有头痛、眩晕、健忘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此期可有心、脑、肾轻度器质性变化。

3、内脏病变期(三期)为高血压病晚期。由于血压持续升高,特别是全身细、小动脉硬化,使组织供血不足,导致全身各器官的病变。

(1)心脏的病变:心脏的主要病变为左心室肥大。由于血压长期升高,左心室必须加强收缩力,克服外周阻力,以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久后,左心室即逐渐发生代偿性肥大。此时心脏重量增加,一般均在400g以上(正常为250g,严重者可达900~1000g;左心室壁明显肥厚,可达1.5~2.5cm(正常为0.9cm),乳头肌和肉柱均明显变粗大。镜下心肌纤维普遍肥大。早期心室腔并不扩张而心肌收缩力则明显增强,心脏肥大处于代偿阶段,称为向心性肥大。左心室的这种代偿作用可维持相当长的时间。晚期,左心室代偿失调,心肌收缩力降低,逐渐出现心腔扩张,称为肌原性扩张。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由于长期待续高血压,还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故高血压病中晚期心冠状动脉常合并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加重心肌供血不足,促进和加重心力衰竭。

这种由于高血压而引起的心脏病称为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上表现为心左界扩大(主要是左心室肥大)和反复发作的左心衰竭,血压持续于较高水平,收缩压常在24kPa以上,舒张16kPa。

(2)肾的病变:由于肾小球入球动脉硬化,管腔狭窄,肾小球因缺血而逐渐变性、坏死,最后发生纤维化和玻璃样变;其相应的肾小管亦因缺血而萎缩、消失。而相对正常的肾小球则发生代偿性肥大,肾小管扩张。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及淋巴细胞浸润,小叶间动脉和弓形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由于上述病变为弥漫性,两侧肾又同时受累,故大体形态可见双侧肾对称性缩小,重量减轻,表面呈现弥漫分布的细小颗粒;切面肾皮质变薄,皮髓质交界处的叶间动脉和弓形动脉因管壁增厚而呈哆开状。这种改变称为原发性固缩肾。

临床上早期可无明显症状。晚期随纤维化肾单位越来越多,肾小球滤过率逐渐降低,可出现肾功能不全,患者发生全身水肿、尿中出现蛋白及管型,严重者可引起尿毒症。

(3)脑的病变:高血压病时,由于脑细、小动脉痉挛和硬化,常引起以下改变。

1)脑出血:俗称中风(apoplexy),这是晚期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出血主要发生在大脑基底节和内囊,少数也可发生在大脑白质、脑桥和小脑。常为较大范围的出血,出血区域的脑组织完全破坏,为血凝块所充满临床上患者表现突然昏迷、呼吸加深、脉搏加快、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当出血扩展到内囊,则出现对侧肢体瘫痪和感觉丧失;如出血灶破入脑室,患者常迅速死亡,脑脊液呈血性。患者出血后如能存活,出血灶发生液化,由胶质细胞增生包绕,最后形成囊肿。

关于脑出血的机理,有以下几种可能性:

①硬化的细、小动脉因管壁脆弱,常易局部扩张形成微小动脉瘤,这种动脉瘤直径仅0.05~2mm,呈多发性,在脑出血病例中其发生率高达60%~90%,这些微小动脉瘤常可由于各种诱因的影响使血压骤然升高而破裂出血;②由于脑内细、小动脉长期痉挛和硬化,使局部脑组织缺血,酸性代谢产物聚集,引起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加上血管内压力较高,也可造成漏出性或破裂性出血③脑出血多发生在大脑基底节区域的原因,是因为供应这一部位血液的豆纹动脉是从大脑中动脉呈直角分出,在大脑中动脉压力较高的血流作用下,使已有病变的豆纹动脉容易发生破裂。

2)脑软化:高血压病时发生的脑软化常为小灶性、多发性,是局部脑组织因动脉硬化而引起的缺血性坏死,一般较少引起严重后果。坏死灶逐渐通过小胶质细胞吞噬、吸收,最后由胶质细胞增生修复。

3)高血压脑病:高血压病时,由于脑内细、小动脉发生普遍而剧烈的痉挛,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引起急性脑水肿和颅内高压。患者表现血压显著升高、剧烈头痛、呕吐、抽搐,甚至昏迷,这种情况称为高血压脑病。它在高血压病的第一、二期即可出现,恶性高血压病更常见。

(4)视网膜病变:高血压病时视网膜血管亦发生改变,且与高血压病各期的变化相一致。早期视网膜动脉痉挛,血管变细(1级);以后依次发展为视网膜动脉狭窄变硬、动静脉交叉处压迫(2级);眼底出血或絮状渗出(3级);视神经乳头水肿(4级)。患者因此可发生视力障碍,临床上常可通过眼底检查来判断高血压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二)恶性高血压病

恶性高血压病也称急进型高血压病。本病较少见,仅占高血压病的5%,多见于青壮年,可以起始即为恶性,也可由良性高血压病恶化而来。主要病变为全身细动脉壁发生纤维素样变性和小动脉的闭塞性动脉内膜炎改变,以肾、脑损害最严重。临床上表现为起病急,进展快,血压显著升高,舒张压多持续在17、3~18.6kPa(130~140mmHg),预后差,患者大多于1年内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或脑血管意外。

相关话题/细胞 临床 组织 系统 高血压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2016考研西医综合:常见肿瘤的病理组织类型总结
    病理学中涉及到疾病尤其是肿瘤的病理组织分型较多,最常见哪一型是易考点也是拿分点,有分型相似的地方,容易记混,现总结出来方便大家复习。一、心血管系统疾病1.心脏良性肿瘤:(1)心脏黏液瘤,最常见;(2)横纹肌瘤,多见于婴幼儿,常为多发性。2.心脏恶性肿瘤:很少见,以血管肉瘤、横纹肌肉瘤较多见。二、呼吸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6-22
  • 2016考研西医综合冲刺考点: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表现
    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表现1.妊娠早期行妇科检查确定子宫大小及是否与妊娠周数相符;必要时行B型超声检查,最早在妊娠第5周时即可见到妊娠囊,多普勒超声法在妊娠第7周时方能探测到胎心音。2.妊娠中期借助手测宫底高度或尺测耻上子宫长度以及腹围,协助判断胎儿大小及是否与妊娠周数相符;B型超声检查胎头双顶径值;进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6-22
  • 2016考研西医综合冲刺考点:循环系统记忆秘诀
    循环系统记忆秘诀1、急性心衰治疗原则端坐位腿下垂强心利尿打吗啡血管扩张氨茶碱激素结扎来放血激素,镇静,吸氧。2、心原性水肿和肾原性水肿的鉴别心足肾眼颜,肾快心原慢。心坚少移动,软移是肾原。蛋白。血。管尿,肾高眼底变。心肝大杂音,静压往高变。第一句是开始部位,第二句是发展速度,三四句是水肿性质,后四句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6-22
  • 2017西综考研病理学:趋化性白细胞
    趋化性白细胞游出血管后,以阿米巴运动的方式定向游走,向炎区集中,是于炎区中存在某些化学物质,对白细胞具有化学吸引作用所致,这种现象称为趋化作用,能吸引白细胞定向游走的物质称趋化因子。趋化因子可以是内源性的如补体成分,也可以是外源性的如细菌产物。各型白细胞都具有被一定趋化因子吸引的特性,所以不同的炎症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6-22
  • 2017西综考研病理学:白细胞附壁
    炎症过程中,不仅有液体的渗出,而且还有各种白细胞的渗出。白细胞通过血管壁游出到血管外的过程即为白细胞渗出。炎症时渗出的白细胞称为炎细胞,炎细胞进入组织间隙内,称为炎细胞浸润(inflammatorycell infiItration)。炎细胞浸润是炎症反应的重要形态学特征,也是构成炎症防御反应的主要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6-22
  • 2017管理学考研:综合标准与矩阵组织
    9.3部门化综合标准与矩阵组织矩阵组织有很大的弹性和适应性优势:1:可在短期内完成重要的任务2:由于在项目中集中了各种人才,便于知识和意见的交流3:成员来自于各部门,可促进部门间的协调和沟通局限性:1:可能职员会产生临时观念,影响工作责任心2:要接受命令,在工作中可能有时会感到无所适从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6-22
  • 2017西综考研病理学:吞噬细胞
    吞噬细胞;巨噬细胞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起源于骨髓组织,生成后由骨髓输入到血液成为单核细胞,再移入各类组织中成为巨噬细胞。炎区的巨噬细胞主要由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自血管游出后转化而来,亦可由局部组织内的组织细胞增生而来。它具有较强的吞噬功能,能吞噬较大的病原体、异物、坏死组织碎片甚至整个细胞。常见于急性炎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6-22
  • 2017西综考研病理学:嗜酸、碱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胞质内含有丰富的嗜酸性颗粒即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如蛋白酶、过氧化物酶等但不含溶菌酶和吞噬素。具有一定的吞噬能力,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杀伤寄生虫。多见于各种慢性炎症。如果炎区内有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常提示为寄生虫感染(如血吸虫病)或变态反应性炎症(如哮喘、过敏性鼻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6-22
  • 2017西综考研病理学: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淋巴细胞多见于慢性炎症,尤其是结核杆菌、病毒。梅毒螺旋体、立克次体感染时。T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转变为致敏淋巴细胞。当其再次与相应抗原接触时,致敏的淋巴细胞释放多种淋巴因子,发挥细胞免疫作用。如淋巴毒素能直接杀伤带有特异性抗原的靶细胞;趋化因子能吸引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游走抑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6-22
  • 2017西综考研病理学:休克时细胞的损伤
    休克时细胞的损伤是各器官功能衰竭的共同机理,而细胞的损伤首先表现在生物膜发生损害。休克时细胞的生物膜损伤最早表现为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通透性增高,Na加泵障碍,使细胞眼内K加逸出而细胞外Na加和水进入细胞内,引起细胞水肿和细胞器肿胀;细胞膜上腺苷酸环化酶系统受损,使细胞内各种代谢过程发生紊乱。线粒体的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