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笔记第84页《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2-01-12

用户: 188****8628
时间: 2022-01-12 16:31:24 来自: iPad (5th generation)

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的内容第84页备注了学习笔记
a.文学理论要以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成果为基础。许多文学理论就是在批评的实践活动中提出和完善的。例如,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文气说”,就是曹丕在评论“建安七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中国古代诗论中的“滋味说”,就是钟嵘在评论五言诗的基础上提出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分析哈克奈斯、敏·考茨基、拉萨尔等人的作品时,对“真实性”“倾向性”“现实主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做出了有价值的理论概括。 b.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是文学批评的指导,离开这种指导,文学批评就失去了灵魂,成为一堆材料和感想的随意堆砌。 总的来说,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是相互促进的,两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②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区别 a.研究对象不一样 文学批评是以文学作品为核心向外辐射,理性地兼及一切文学现象、活动的判断、分析及评价。文学理论研究文学的普遍规律,具体而言,它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作为研究内容。 b.研究任务不一样 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以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和评价的文学活动。批评家必须要有审美体验、理性分析,最后做出价值判断。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
点击查看资料全文:
前往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用户188****8628正在学习的资料简介: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手机扫码阅读全文

第一编 导 论
 第1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1.3 考研真题详解
 第2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2.3 考研真题详解
第二编 文学活动
 第3章 文学作为活动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3.3 考研真题详解
 第4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4.3 考研真题详解
 第5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5.3 考研真题详解
第三编 文学创造
 第6章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6.3 考研真题详解
 第7章 文学创造过程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7.3 考研真题详解
 第8章 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8.3 考研真题详解
第四编 文学作品
 第9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9.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0章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10.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1章 叙事性作品
  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11.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2章 抒情性作品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12.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3章 文学风格
  13.1 复习笔记
  13.2 课后习题详解
  13.3 考研真题详解
第五编 文学消费与接受
 第14章 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
  14.1 复习笔记
  14.2 课后习题详解
  14.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5章 文学接受过程
  15.1 复习笔记
  15.2 课后习题详解
  15.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6章 文学批评
  16.1 复习笔记
  16.2 课后习题详解
  16.3 考研真题详解



相关话题/文学理论 考研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