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理论专题笔记(基础版)(11)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4-09


限度:其内在精神是保护新闻自由的实现,任何不合法的控制都是不合理的,这就是现实的新闻控制的根本含义。一防欠度、过度;二对控制合理性进行监督
1、司法控制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本国新闻媒介的管理采取法律形式。目前世界各国的新闻法规主要有三种形式:①成文《新闻法》,如欧洲大陆国家;②判例法,如英美;③没有独立新闻法律,而是散见于《宪法》《民法》等条款中,如日本中国。尽管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民族对新闻自由有着不同的定义,但新闻自由总是任何现代国家的一个基本价值;保护新闻自由总是现代国家宪法的一个基本条文。新闻法规所要处理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保护新闻自由的同时防止滥用新闻自由,从而在确保国家利益、公众利益不受侵害的前提下,鼓励新闻媒介满足公众的需要。
①    国家安全法:媒介不得以任何形式危害国家安全是各国新闻法规中不可或缺的条文,包括:不得煽动推翻合法政府、破坏和谐社会秩序;不得泄露国家机密;不得煽动宗教、种族对立等。
②    关于新闻诽谤:新闻诽谤是各国涉及面最广、案情最复杂,也是最令新闻界、司法界头疼的问题。在我国又称作“新闻侵权”。诽谤:无确凿证据而散布对他人不真实的事实并损害他人声誉。判定条件:1、特定对象;2、故意歪曲夸大事实;3、含有恶意;4、公开传播并造成实际恶果。在新闻报道中,真实性是防止触犯诽谤的最主要的手段,在确认诽谤罪时,新闻真实是否定诽谤的最有力辩护。
③    关于隐私权: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信息依法受到保护而不被他人侵扰、知悉、公开的权利。判定条件:1、是否为私人内容;2、是否愿意公开;3、是否与公众利益有关;4、权利主体是不是公众人物。
2、媒介自律   
新闻法规是一种他律,新闻职业道德是一种自律,两者相辅相成,促使新闻工作者完成社会使命。
新闻职业道德
新闻职业道德:又称新闻伦理或新闻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和处理新闻机构内外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它包括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责任四分方面。①职业理念:这涉及新闻工作的宗旨、“为什么”、“为谁”从事新闻工作;在我国,为人民服务是中国新闻工作的根本宗旨。②职业态度:新闻工作必须严肃、严谨、认真、踏实。③新闻纪律:《记者行为原则宣言》规定两条,一是用公平合法的手段获得新闻,二是保护新闻来源。还有就是拒绝有偿新闻。④职业责任:确保新闻真实、客观、公正、全面。
我国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
基本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
基本规范:1997年中华全国新闻记者协会修订《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主要内容有: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坚持正确舆论导向;③遵守法律;④维护新闻真实性;⑤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⑥发扬团结协作精神。这也可以看做马克思主义的新闻伦理。

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首先,从内在意义上来说,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是新闻媒体实现自身发展和繁荣的关键。
第一,加强职业道德是保证新闻真实的必要条件。真实是新闻的本质要求,作为以传播信息、报道新闻为根本任务和首要职责的新闻媒体,追求新闻真实自然也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第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媒体增强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只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才能使新闻传播者真正以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为己任,切实做到“三贴近”。只有这样,媒体才能够得到受众的承认,才能够增强其公信力和美誉度。
其次,从外在意义上来说,
第一,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是维护公众权利的必然要求。当前媒体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把“职业权利”误当作“公权力”,片面理解“专业主义”,把专业职责凌驾于社会职责之上,忽视人本价值。只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才能使新闻从业者充分认识到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严格遵守行为规范,切实维护好公众的权利。
第二,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是促进社会良性运转的重要途径。①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信息环境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媒体作为信息环境的主要塑造者,必须以负责任的态度从事新闻活动,为公众提供完整清晰的世界图景。②在我国新闻媒体长期被视为党政机关和公权力的代表,媒体常常以此为理由,干预其他社会机构的正常独立运转。只有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使新闻媒体明确自身的定位和职能,才能使媒体不越位,不缺位,更好的维护社会系统的良性运转。
目前新闻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一)个人原因
① 对经济利益的过分追逐是新闻道德失范的最直接原因。② 知识面窄,个人素质不高。③媒体和记者角色转型的冲突——新闻记者作为“无冕之王”享有足够的权威,权力一大,就容易滥用权力,而新闻法的缺陷给了一些从业人员可乘之机,也使得相关失范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
(二)行业规范方面的原因
①新闻单位内部缺乏切实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规范条例,使新闻职业道德毫无操作性可言, 也增长了部分新闻人员失信的胆量,所以相关规范有待改进和补充。②全国性新闻行业协会缺乏权威性,要改变道德失范现象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社会转型原因
我国总体正处于一个社会大转型时期,矛盾复杂、价值观多元化以及利益诉求的多元化导致社会浮躁气息浓烈,造出了部分国民道德素质不高,间接影响了社会总体风气。
(四)体制原因
①作为党和人名的喉舌,新闻机构在理念、业务等各方面都受到行政制约,特别是如果党的宣传政策、方针、路线出现问题,就会造成全局性的新闻职业道德沦陷。②法治不健全的情况下,领导个人素质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新闻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

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和要求
首先,从理论层面来说,① 加强对新闻媒体从业者的教育。加强诚信教育,加强政治素质教育,使新闻从业者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发扬党的新闻事业的光荣传统。② 要提升相关新闻职业道德研究的学术质量。目前我国对新闻职业道德的阐述主要集中在抽象的学理研究,可操作性不强。因此,需要提高这方面的学术研究质量,为加强职业道德奠定坚实的理论支撑。③ 要将记者的“权力”意识转变为“权利”意识。认识到自己拥有的是“职业权利”而不是“公权力”,是新闻工作者确定职业意识的第一步。只有牢固树立了职业意识,才能明确自身的定位和责任,不越权,不缺位。
其次,从实践层面上来说,① 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一系列明确具体的职业规范。我国目前新闻职业道德的规定,偏重于对新闻道德原则的方向性概括,缺少可操作的明确的细致约定,对实践发挥的指导作用和约束力不强。② 要立足于行业控制,使职业角色通过职业理念内化而形成。要充分发挥记协等新闻记者行业组织的作用,加强从业人员对其自身的控制,做好新闻从业者队伍的清理整顿工作。③ 建立媒体信用等级评价体制,强化群众监督意识,奖惩分明。④ 深入推进新闻体制改革,使新闻机构独立于行政控制与商业主义侵蚀,从而使新闻从业人员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理念得到贯彻。
3、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修养和素质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与社会生活有着极为广泛的联系;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色彩;反映引导舆论具有权威性;节奏快难度高的创造性工作。
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肩负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重大使命。
新闻专业主义+4修养
对我国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坚持“专业主义”,还要具有以下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和修养:
1、政治理论修养: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邓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是做好新时期新闻工作的重要保证。具备扎实的政策修养,生动的创造性的把党的政策宣传、贯彻到人民群众去,并在群众的实践中检验党的政策。
2、文化知识修养:新闻工作者要重视学习、善于学习,不断用新知识完善自己,进而运用新知识处理新闻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既能做新闻领域的专家,又能做其他领域的杂家。
3、业务技能修养:社会活动能力;新闻敏感能力;语言文字能力。
4、职业道德修养:略

新闻专业主义
新闻专业主义:是新闻工作的职业精神、职业原则和专业要求的总和,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标准和正当的业务手段,它以履行媒体的圣洁使命为目标。内容:①新闻业是一种独立的职业,媒体中立的立场、客观的报道是保证新闻独立的切实措施;②媒体是一种公共信托,要树立为公众服务的理念;③媒体要传播真实、真相;④对读者忠诚是一切媒体生存发展的基础。价值:①要求媒体积极发挥信息功能和监督功能,承担起“守望者”的角色;②对于贯彻新闻的真实、客观、公正、全面原则,引导记者揭示社会发展趋势具有重要作用;③可以帮助媒体提高认识,注意划清与政治集团、经济集团错误控制的界限,警惕被邪恶力量所利用。

按照塔奇曼的观点,新闻的专业主义产生于19世纪90年代,报业的“职业化”和专业新闻教育的诞生为这一观点提供了依据。黄旦先生将新闻专业主义的根源追溯到19 世纪60 年代,他认为,正是19 世纪30 年代产生的以独立、中立为追求的便士报之发展以及19 世纪60 年代前后独立报刊之出现促成了其形成。
新闻专业主义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职业价值理念【客观性原则】,还是与之相关联的一套系统化职业组构方式以及可操作化的工作模式,包括专职工作、专业培训、专业协会、法律保障、自律精神等等,它的形成标志着新闻行业从政治权力、利益集团为主导的宣传模式走向了以中立、客观为尺度的信息模式。
新闻专业主义教育的展开
作为一种逐渐成型的职业意识形态,专业主义的职业信念需要落实到行业中的个体身上,使之内化为新闻人的价值观、行为标准和从业实践的规范,从而得到实践和延续,学院式的新闻学教育是实现这种内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也被视为新闻业走向专业化的重要标志。纽约《世界报》的创始人普利策较早意识到新闻学教育的重要性。1912年,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成立了,其主办的《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成为新闻学研究的权威刊物。20世纪20年代,普利策的呼吁得到广泛的响应。美国大学新闻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威斯康星大学新闻学院首任院长布莱尔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新闻学应该成为一门社会科学而不是职业学科,因为一个更为负责的新闻界能改善美国的民主。学院式的专业教育在提升新闻从业者的专业责任感、塑造职业理念和职业操守以及对从业者进行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方面作用显著,从那以后,美国新闻业一改“黄色新闻”泛滥之势,一批高水准的媒体也应运而生。
    行业协会和专业规范的确立
    19世纪中后期,新闻记者俱乐部之类的专业组织纷纷成立,新闻工作者开始寻找适当的专业规范。1922年美国报纸编辑协会(ASNE)的《新闻规约》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伦理规范,也是以客观性为核心的新闻专业主义意识形态完整的表述。其序言明确提出:“新闻工作对其从业者,除了行业和知识的要求外,还要针对新闻工作者的特殊使命对其追求正直品质的情况有所要求。”

从内部来看,新闻专业主义至少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 专业新闻机构、职业新闻人、新闻价值标准和新闻伦理。正是在专业新闻机构的组织和管理之下,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职业新闻人将被普遍性认可的新闻价值标准作为工作尺度,并以新闻伦理为基本的精神指向和道德规约,才能保证新闻生产的专业性和独立性,即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以及新闻的基点———公共利益。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解构与重构
解构:新媒介技术推动了新型传播交往关系的形成,并在很大程度上解构了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专业主义:
①以公民新闻网站、新闻网志、微博等为代表的非专业型新闻生产撼动了科层式的新闻传媒机构,使专业传媒机构的专属权力扩散化、弱化——职业新闻机构与非职业化组织或个人的并存构成了新媒体时代新的传媒生态,组织新闻生产的既有报纸、广播、电视、专业新闻网站等专门机构,也有公民新闻网站以及作为个体的广大网民、手机用户等等

相关话题/新闻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