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荣《新闻学概论》超详细笔记(新闻与传播学考研必备)(2)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9-18



第二节 两种新闻定义
新闻的两种定义: 1、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2、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 新闻是报道,表达出新闻的形式。新闻是信息,表达出新闻的实质。 报道是对可以查证的事实的客观论述。 分析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是对事实发生的原因、意义、影响所作的解释以及对未 来发展趋势、结果所做的预测。分析的前提是掌握全面的事实,分析的依据是事实(背景 材料),分析的结论也同样必须是事实,或者是构成该事实的必要材料。 判断是对某一事件利与弊、是与非、对与错、得与失、善与恶、荣与辱所作的结论。 这种结论,有强烈的主观倾向,有鲜明的价值取向。

4

新闻既然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那么,它就应该尽可能多地向人们提供可以查证 的事实,也不妨做些分析,但应尽可能避免下判断,更不要以判断来代替事实。

第三节 新闻本源
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记者不仅仅要从事实出发找新闻,而且必须从事实的变动中着手找新闻。因为,变动 产生新闻,变动是新闻之母。 新闻最主要的功能是:反映世界的最新变动。 新闻本源≠新闻来源新闻来源是指新闻从何处获得,所以又称新闻出处。在新闻报道 中,西方国家的新闻媒介都明文规定:所有新闻都能交代新闻来源。新闻来源一般有三条 途径:一是记者采访他人;而是记者在现场亲眼目睹;三是查阅有关资料或他人来信。

第四节 新闻要素
新闻要素是指构成新闻的必须材料。新闻有五要素才能构成一条完整的新闻。 新闻五要素: Who(谁)what(做了什么)when(时间)where(地点)why(原因) 也有将 how 作为要素的,但一般通用五要素。 新闻五要素的三大作用: 第一,有助于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迅速浓情每一个事实的要点。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 五要素是弄清每一个事实的阶梯。 第二,有助于记者迅速地抓住新闻的重点,尤其在新闻导语的写作中。 第三,有助于明了新闻体裁的要义。不同体裁对五要素有不同侧重点。消息强调 what,通讯强调 how,深度报道强调 why。

第五节 新闻类别
一、以新闻内容来分类
在中国,可以分为政法新闻、经济新闻(或称工交新闻、财经新闻)、文教卫 生新闻(包含文艺)、体育新闻、社会新闻。

二、以新闻发生地来分类
国际新闻、全国新闻、地方新闻。 三、以新闻的时间性来分类 突发性新闻,是对出乎人们意料而突然爆发的事件的报道。 延缓性新闻,是对逐步发生变化的事情的报道。 四、以新闻与读者的关系来分类 可以分为软新闻和硬新闻 硬新闻,是指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硬新闻有极严格的时间要求, 报道必须迅速,时效性要求强。另一个要求是报道尽可能准确,信息尽可能量化。 软新闻是指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娱乐的新闻。它和人们的切身利益并无直接关系。 软新闻的发生往往没有明确的时间界限,多数属延缓性新闻。软新闻讲究写作技巧,须用生 动活泼的文笔来写。 总体上说,人类必须在硬新闻获得满足之后才会需要软新闻;从总体上说,新闻媒介 也是以传播硬新闻作为生存、发展的基础的。但并不是说任何媒介都应以硬新闻为主。

第三章 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
第一节 新闻与信息
“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新闻在本质上是一种信息。

一、信息的定义
广义信息是指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自的属性。信息与物质、 能量构成客观世界。三者等量齐观。 一般信息是指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只强调对象与人的作用 与联系。如图书资料,金文石刻等。 狭义信息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在新闻学中,信息这一概念就是指狭义信息即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二、信息的特点

5

正因为信息能够而且必须消除人们的随机不确定性,因此,信息必然包含着新的情况、 新的知识、新的内容。这是信息最基本的特点。 从与新闻报道相结合的认识角度出发,信息还具备以下特点(一般特点): 1、共享性或称使用不灭性。这是信息和物质的显著区别。 2、扩缩性。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既可以压缩也可以扩展。从三十字到几万字都可以说 明同一件事。 3、组合性。两个以及两个以上的信息的有机组合,可以产生出新的信息来。 4、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这是信息和物质的又一显著区别。人们可以从不同侧面、不 同角度来认识信息。 5、相对性。信息的相对性是人们对外界信息的选择性注意密切相关的。人们所注意 到的信息与接受者的内在需求相关。

三、信息对新闻工作的要求
观念上的要求 1、提供信息是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摆脱以宣传为第一功能的观点。 2、新闻必须致力于消除读者的不确定性。 业务上的要求 1、变一次性的终端报道为分阶段的连续报道。信息的作用在于为人们的决策提供依 据,为决策以及随之而来的行动需要提供信息,这就要有一定的提前量。 2、加强深度报道。这是依据信息可以扩缩的特点。 3、加强新闻的综合评述。这是信息的组合型特点在新闻报道中的具体运用。 4、加强全方位报道。又称“全息”报道,这是运用信息使用的多角度特点。

第二节 信息与宣传
一、宣传与新闻
宣传与新闻相同点 宣传与新闻都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宣传与新闻从人类一诞生就开始了。在实际生 活中,人们又常常利用新闻来进行宣传,这在中国的新闻媒介中运用的尤为普遍。 宣传与新闻区别: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的基本职能是告知人们所需要的信息。宣传是运用 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 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这是两者最基本的区别, 由此引起其他一系列区别: 1、出发点不同 宣传的出发点是出于宣传者自身的需要,他们把一定的观念传播出去,让受众了解、 理解、接受,从而争取受众的信任和支持。而新闻的出发点是出于受众的需要。因为信息 是消除人们认识上的不确定性,是人们一切行动决策的前提。所以说,宣传活动是宣传者 出于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而追逐受众;新闻活动却是受众出于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而 追逐信息。宣传追逐受众,受众追逐信息。 2、归宿点不同 宣传者传播一定的观念,其最终目的是要人们理解它,接受它,支持他。有主观意图, 力图影响人们的思想,让受众自觉地按照宣传的意图去行动。 新闻发布者发布新闻,除了以新闻谋利外,对新闻本身没有自己的主观意图,任凭新 闻接受者自己去分析、判断,作出决策。 3、传播的方式不同 信息是消除人们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因此,一条信息的传播从来是一次性的,第二 次、第三次都已经是明日黄花。 宣传却需要重复,无论是意识形态还是广告,为了加深人们印象,利于人们了解和理 解,往往用同一形式或不同形式向人们重复地宣传一种观念。 4、传播的要求不同 信息沟通要求定量的准确,具体为: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及时,准确。宣传要 求定性的准确,即观点与材料的统一。观点要求正确、鲜明;材料要求真实、典型,能够 恰到好处地说明观点的正确。 在实际新闻工作中两者往往出现一定的特殊的复合现象:即媒介的所有者或新闻工作 者自身出于某种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新闻报道宣传一定的思想、观念,表达自己对 新闻事实的理解和评价。

6

当人们把新闻与宣传结合在一起或者利用新闻作宣传时,一定要尊重新闻传播信息的 基本要求,不能把新闻当做宣传品。

二、决定宣传效益的因素
宣传的 7 个环节: 1、宣传者——谁来宣传(who) 2、被宣传者——向谁做宣传(whom) 3、宣传内容——宣传什么(what) 4、宣传场合——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什么地方做宣传(where)从宏观看,有封闭 环境和开放环境。封闭环境信息渠道单一,外界干扰小,没有竞争性的或敌对性的信息,观 点,就容易取得预期效果。后者较难。 5、宣传时机——在什么样的时机做宣传(when) 6、宣传动机——为什么要宣传、要达到什么样的预期目的(why) 7、宣传方法——怎样宣传(how) 即 6W 1H:who,whom,what,where,when,why,how

第三节 新闻与舆论
一、舆论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 见或态度。舆论作为公众意见(公共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 以公共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并因此具有许多独特的个性: 1、公开性 从分散的个人意见到成为群体性的公众意见必须经过公开的社会讨论和交流,而已经形 成的公众意见要发挥其影响力,必须面向社会公开传播,作为民意的显示,实现舆论对于社 会公共生活的直接或间接干预。也可以说,舆论在公开讨论中形成,又公开表达以实施干 预。而且自始至终,都是在社会公共领域内产生并发挥作用的。 2、公共性 舆论在公共领域内产生并发挥作用,因而具有公共性。具体体现是舆论指向的公共性 和作用目标的公共性。 要吸引公众参与,形成广泛的社会讨论,最终整合形成一致意见,那么,这一意见指 向的事物必须具备公共性,即利益上对公众而言的切近性,或说涉及公共利益。 3、急迫性 舆论涉及的都是近在眼前而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是舆论的急迫性。指向与目标 的现实迫切感决定了舆论的社会急迫性。 4、广泛性 舆论的广泛性是指舆论存在范围的广泛性和影响范围的广泛性。这种影响和存在的广 泛,原因主要在于舆论主体公众聚合的随机和多元舆论,以及意见指向的涵盖范围的广阔。 5、评价性 舆论是一种意见,它不是一般的客观陈述,而是对事物作出的判断,带有明显的主观 倾向,也就具备了一种评价性。

二、舆论的社会功能
舆论作为公开的社会评价,它所实现的社会功能是以公开表达的集合式的公众意见直 接或间接地干预社会生活,这是由其“民意表达和民众力量的显示”的本质特性所规定的。 舆论是公众针对特定公共事务的一致意见(态度),其目的就是要使公共事务最大限度地符 合公众的共同意志和要求。是社会控制的有力形式之一。 两大方面具体表现: 1、对国家政权、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约。 舆论针对公共事务,在一个社会中,国家权力是最重要、最大的公共权力,它成为舆 论监督和制约的最主要的对象。这种控制又体现在三方面: (1)对国家政府决策过程的监督制约。特别是在某些涉及面广、与人民利益密切相关 的重大决策上。 (2)对决策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的监督。 (3)对于决策和执行人物行为的监督。 2、对公众行为的鼓舞或约束。

7

鼓舞公众成员合乎社会公德的行为,约束、制止损害公德的行为发生。这是舆论控制 作用的又一方面的表现。 从综合舆论对公共决策和公众成员个人行为两方面的监控作用可以看出,对一个社会 的整体维系和稳定,健康发展的舆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此外,舆论还常常在社会改 革和革命中担当启蒙思想、争取群众的先导作用,为改革和革命赢得人心、获取正确的社 会评价铺平道路,这时,它又成为先行者和启蒙者。 舆论的负面影响: 舆论虽然是公众集中意志的表达,但由于公众认识水平等自身条件的限制和外在客观条件 的制约,这种集中立场并非在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某些特殊情况下,真理可能掌握在少 数人手中:“千人之诺诺,不如一人之谔谔”。舆论是双刃剑,大多数时候是促进历史进 步的催化剂,但也扮演过不光彩的绊脚石的角色。舆论的作用是正负双向的,它的质量并 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存在高低之分,好坏之别。衡量舆论质量的标准是舆论作用于社会 实践的后果,包括直接与间接、长期与短期结果等。 三、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 新闻媒介与舆论的三方面关系: 1、反映并代表舆论 分散的个人意见要公开表达,参与大范围的社会讨论,最终形成的一致意见也要公开 表达才能作用于社会,成为具有实际意义的公众意见。公开表达对于舆论,既是必要条件 又是最后形成的标志,而公开表达又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媒介。新闻媒介履行的是面向全体 社会成员的大众传播,对社会全面开放,其传播涵盖范围之广、公开性程度之高,都是其 他传播渠道所难以比拟的。同时,它的传播又是连续、大规模的运作。这样,公众就很容 易、也就很自然地选择在新闻媒介上发表评论,最后的“达成一致”通常也是在新闻媒介 上形成并广为发布的。 在现代社会中,新闻媒介鉴于其最直接、最经常、最普遍的反应公众意见的舆论表达作 用,逐步从单纯的表达渠道,“晋升”到了公众代言人、民意代表的地位,作为“广泛的, 无名的社会舆论的工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拟态公众”。新闻媒介在舆论领域实际已同 时扮演了公众论坛和公众代言人的双重角色,它既是舆论的载体,又常常是舆论主体(公 众)的影子。 2、引发舆论 舆论要形成,必须要有意见指向——特定公共事务。我们对外界信息重要程度的判定 也主要依据新闻媒介判定的顺序。新闻媒介也许不能从根本上决定人们如何判断和思考, 但是至少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们思考什么、关心什么。 3、引导舆论 主要体现为两点: (1)通过持续不断的信息流,构筑现代信息环境,作用与人们的认识,引导舆论。现 代人在媒介信息的汪洋大海中,人们眼中的现实,是媒介有意无意地营造出来的媒介现实, 是媒介拟态环境。 (2)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意见表达引导公众意见。这是指新闻媒介通过报道中隐含的意 见倾向(即“用事实说话”),或者通过直接的评论,表达观点立场,引导舆论。“沉默的 螺旋”作用下,由于媒介意见传播具有公开、广泛、持续时间长、声势浩大的特点,在社会 意见中具有独特的权威感,因为很容易成为主流意见(优势意见)。

相关话题/新闻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史上最全面的上海大学新闻传播考研经验贴
    史上最全面的上海大学新闻传播考研经验贴 (强烈推荐打印出来) 前言:其实每一段日子都值得铭记。只是考研这段日子更特殊,也更深刻罢了。其实努力了就会有回报,这也应是考研人应有的信念吧。虽然付出有时也会和结果不成正比。所以我觉得考研是一场全能竞赛。比拼的不只是努力,更是毅力、体力、精力、智力的汇聚。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8
  • 2014西安交大新闻传播学440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4西安交大新闻传播学真题(回忆版)440 一、名解 1.涵化理论 2. 传播政治经济学 3.《男人、女人、讯息:人类传播概论》 4. 5.互动循环模式 二、简答 1. 2.怎样理解要有互联网模式思维 3. 三、论述 1.怎样看待标题党,举例说明 2. 四、材料 1.呼格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8
  • 烟台大学2015年新闻与传播专业考试真题
    烟台大学2015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考试科目名称: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考试科目代码:334 报考专业名词: 新闻与传播 所用试卷类型:A 一、名词解释(共30分,每题6分) 1、社会化媒体 2、新闻跳笔 3、视觉的美学强势选择 4、微内容 5、特稿 二、简答题(共40分,每题10分) 1、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8
  • 2015-2014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
    2014传播学考研试题 711新闻传播理论 一、名词解释 1、舆论 2、新闻道德 3、信息环境 4、集合行为 5、社会责任理论 二、简答题 1、网络新闻舆论形成、演化的特点。 2、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的关系。 3、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网络传播的多媒体传播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4
  • 2015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
    2015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 334 一、名词解释: 解释性报道、议论性导语、系列报道、新闻发现力、现场观察 二、操作题: 1、写一个采访提纲关于利率下调 ; 2、改写标题复合型标题两个并列式标题一个 ; 3、改写消息公共稿类型的一个材料 ; 4、分析媒体选稿标准 是关于楚报的头版稿件分析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3
  • 2013名校新闻与传播专硕真题
    山东大学 上午334 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 1.传播过程的特征 材料是小明和小强电子邮件讨论国学问题。你来我往的回复。 2、美国性丑闻事件,一个人用自己的邮件列表发送给了大家,赶在了传统平媒前,另一个检察官把事件全文发表在互联网上,短时间内2000万人下载。分析这件事。 3、用相关传播理论分析马诺现象rd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2
  • 2011复旦大学等名校新闻传播考研真题
    2011年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基础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沉默的螺旋 2。知识沟假说 3。新闻专业理念 4。时务体新闻传播学,新闻 5。每周评论国内最 6。中国报学史 7。洋旗报新闻传 二,简答 1。宣传的七种策略新闻传播 2。大众媒介的受众分类 3。1927年国民党新闻统制的主要措施,其核心是什么? 4。简述邹韬奋的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2
  • 厦门大学考研之中国新闻传播史(古代与近代部分)复习笔记总结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木铎:中国古代传播活动中一种特殊的媒介,在夏商周时期,有一种被称为遒人的政府官员,摇动木铎,巡行于各地,既宣传政令又进行必要的采风。 唐代官方的新闻传媒:朝报、进奏院状、诏书、露布(中国古代特别是三国个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主要传播工具,主要用帛,也有用木版的,因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1
  • 厦门大学外国新闻传播史笔记
    英国 德国 法国 美国 日本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1
  • 厦门大学考研备考《外国新闻传播史〉笔记(全)
    《外国新闻传播史》笔记(全) 总论篇 1.《每日纪闻》 公告式的官方公报。是古代统治者采用的重要传播方式之一。 公元前59年古罗马,凯撒当选执政官后下令创设。当时的名称是阿尔布,后来人们称之为《每日纪闻》。 是将每日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纪录,用尖笔书写在罗马议事厅外一块涂有石膏的特质木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