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基础过关2000考研复习题(6)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6-12-18


   26.C【解析】马复令是由晁错提出的,一般人家养一匹马,可以免去三个人的徭役。这是一项鼓励人们养马的政策,主要是为了加强武备,准备打击匈奴。
    27 C【解析】《治安策》是西汉文帝时期,由贾谊上书,内容主要是防止关于诸侯王尾大不掉,建议将诸侯国分成若干的小国,以削弱其力量,文帝时对此作出了一定的调整。考生应注意区分西汉的几个主要人物和他们提出的理论。
    28 A【解析】司隶校尉于汉武帝征和四年设立,置于首都所在地,他掌纠除三公之外的百官,包括京兆、冯翊、扶风在内的三辅,包括河东、河内、河南在内的三河,还有弘农七郡。考生应对汉朝设立的职官有所了解。
    29.D【解析】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之后,又发生了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赐招结宾客,阴谋叛乱的事件,所以汉武帝制定了《附益法》,主要是禁止诸侯王招结宾客,限制其活动,不得参与政事。
    30.C【解析】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于元封五年,将全国分为十三个州部,每个州部设刺史一人,监察地方。刺史监察的对象包括王国的相、郡守、郡尉以及地方的强族。
31.D
    32.D【解析】东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使者来汉朝贺,光武帝赐使者金印紫绶。倭奴国王视金即为权力象征。本选项属于对外关系,不属于民族政策。
    33.B【解析】西汉宣帝时期始设西域都护,西域都护为西汉政府设在西域的最高军政长官,统领西域诸国,推行朝廷政令,维持西域治安。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汉王朝对西域统治的确立。
34.C 
35.B
    36.C【解析】平准法是集中管理各地运输货物和大农所掌握的其余物资,根据市场价格涨落卖出或买进,达到调剂供需、平抑物价的目的,其余三项都是汉武帝时期削弱诸侯国的措施。
    37.C【解析】王景治理黄河是在东汉初年,考生应对汉代农业发展的突出人物和技术的掌握,尤其是区分东西汉时期不同的特点。
    38.B【解析】公元前104年,西汉政府设置酒泉郡与张掖郡,前101年设武威郡,前88年设敦煌郡。考生对此应有大致了解,可能在选择或名词解释中出现。
    39.C【解析】削弱三公的权力,增加尚书台的权力是光武帝刘秀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之一,东汉时期,三公、大将军或太傅如果要参与中枢决策,需要加以“录尚书事”的头衔。尚书仆射是尚书令的副职,而尚书侍郎或尚书郎是尚书台下设六曹的官员。
    40.A【解析】东汉时期,尚书台是中枢决策机构,御史台作为监察机构,御史中丞的权力位次于尚书令,所以在公卿朝见皇帝的过程中,尚书令、御史中丞和司隶校尉会同并专席而坐,即所谓的“三独坐”,本题可能在名词解释中出现。
    41.A【解析】东汉的中央军队共有四支,在中央的有北军和南军,其中北军负责保卫京师,南军负责保卫宫廷。在地方上有雍营和黎阳营,其中雍营负责守卫三辅,而黎阳营负责拱卫黄河以北。考生需对此有大致的了解,可能在细节题中出现。
    42.C【解析】土地兼并严重是从西汉末年一直遗留下来的问题,但是光武帝的度田政策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只是将带头反抗的大姓兵长迁徙到其他郡县,给予优厚的条件进行安置,度田事件最后不了了之。
    43 B【解析】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最重要的新特点是善于利用宗教,像黄巾起义中的太平道就是道教的一支,在汉中、巴郡建立了政权的张鲁,也是政教合一的代表。考生应对东汉末年的起义和新特点有大致的了解。
    44.C【解析】西汉武帝时期,从秦朝沿用的《颛顼历》已经不适用,汉武帝令司马迁和邓平、落下闳等人修订新历,即《太初历》。选项中将闰月放在九月之后是与《颛顼历》中将十月作为首月相适应的做法。考生应注意对汉代科技的代表人物和杰出成就有所掌握。
    45 B【解析】东汉时期,岭南同汉族统治地区的隔绝已经被打破,中原文明已经开始明显地影响到这里,随着大规模南下的移民和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向南传播,岭南经济在这个时期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
    46.D【解析】限制土地兼并是东汉没有解决的问题,其他三项,还包括释放和禁止虐杀奴隶是东汉初期为巩固政权而采取的措施,考生应对此重点掌握,可能在简答题中出现。
    47.B【解析】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到了西汉末年,广大的关东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的中心,可以起到牵制全国经济的作用,正是基于这种原因,王莽的“分州定域”的政策已经体现出偏重关东地区的倾向,而东汉建立以后,也将首都设在了洛阳。
  二、名词解释
  1.王莽:王莽字巨君,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幼年时生活俭朴,饱读诗书,结交贤士,声名远播。初始元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他仿照周朝的制度推行
    新政。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削夺刘氏贵族的权利,引发豪强的不满。由于他削王为候,不断挑起对匈奴和东北、西南各族的战争。赋役繁重,刑政苛暴。加之黄河改道,天灾肆虐,各地农民纷起反抗。
   【解析】对王莽的理解,除了在简答中需要对其在位期间实行的政策重点掌握外,如果在名词解释中出现,考生应注意对其早期的崛起和最终的结果有一定的了解,属于细节性的考题。
    2.谶纬之学:谶纬之学流行于中国两汉时期的一种学说。“谶”,即一种神秘的预言,假托神仙圣人预决吉凶,又分为符谶、图谶等;“纬”是相对于“经”而言的,以迷信方术、预言附会儒家经典。谶纬之学以阴阳五行学说和董仲舒“天人感应论”为依据,适应了当时封建统治者的需要,故流行一时,在东汉被称为内学,尊为秘经。
    3约法三章:公元前206年,刘邦进成阳后,本想住在豪华的王宫里,但他的心腹樊哙和张良告诫他别这样做,免得失掉人心。为了取得民心,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郑重地向他们宣布道:“秦朝的严刑苛法,把众位害苦了,应该全部废除。现在我和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
    4.灵渠:秦始皇统一北方六国之后,又于公元前211年对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地区的百越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征服活动,改善和保证交通补给成了这场战争的成败关键。秦始皇命令史禄劈山凿渠。史禄通过精确计算终于在兴安开凿了灵渠,奇迹般地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了起来,使援兵和补给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推动了战事的发展。
    【解析】灵渠的开拓,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其意义在于使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得到了发展,对秦朝的统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考生需要注意灵渠修建的背景及其意义。
    5.张家山汉简:1983年底到1984年初,在湖北江陵张家山发掘三座西汉初年古墓时,出土了一批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随葬品及大量竹简。经整理后发现其中凡五百多枚是《汉律》竹简,涉及广泛,与睡虎地秦简存在大量相似之处。其他简的内容还包括《脉书》、《算术书》等。张家山汉简的内容涉及西汉旱期的律令、司法诉讼、医学、导引、数学、军事理论等方面。
   【解析】由于汉代存世文献十分有限,所以汉简的出土对研究汉代历史有着极大的补充作用,甚至是颠覆性的,是近年来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考生应对重要的出土文献有大致的了解,张家山汉简的主要贡献还是在研究西汉早期的律令制度层面上。
    6.睡虎地秦简;睡虎地秦简,又称睡虎地秦墓竹简,是指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墓中发现的大量竹简,这些竹简记录的很多秦朝时的法律制度,对研究秦朝法制具有极大价值。此外,睡虎地秦简对研究秦代管理少数民族官吏的职责规定、秦代兵制和秦代诉讼制度都具有很大的价值。
   【解析】秦简的出土对研完秦代历史具有很大价值,尤其是对秦代法律制度多有记载的睡虎地秦简,考生同样需要对其有大致的了解。
    7.巨鹿之战;秦二世二年,秦将章邯镇压陈胜、吴广起义之后,继败楚地反秦武装,杀项粱,破邯郸,反秦武装赵王歇度张耳退保巨鹿,被秦将王离率20万人围困。赵将陈余率军数万屯于巨鹿北,因兵少不敢往救。楚怀王派宋玉为上将军,项羽、范增为将,率主力5万救赵,同时派刘邦西进攻秦。项羽愤杀宋玉,被楚怀王任命为上将军。项羽率领全部楚军渡过河水,下令全军破釜沉舟,每人携带三日口粮,以示决一死战之心。巨鹿之战,全歼了秦军主力30万人。这对最后推翻暴秦统治起了决定性作用。
   【解析】  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战争中至关重要的一场战争,是起义军与秦军之间势关全局胜败的一场战争,从这以后秦军主力覆灭,自此秦朝开始了即将灭亡的进程。考生需要注意这场战争的重要意义和决定作用。
    8.晁错:文景时期著名的政论家。他向文帝提出了削夺诸侯王、修改法令等主张,这都是当时急需解决的国家大事。在景帝即住之后,晁错升为内史,不久任御史大夫,成为举足轻重的国家重臣,很受景帝器重。他依旧主张削夺同姓诸侯王的封地,达到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景帝最终采纳
    •35•
了他的建议,并且要削夺吴王刘濞的封地。吴、楚等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借口,一起发动了大规模的叛乱,这就是历史上的吴楚七国之乱。
   【解析】晁错是西汉早期的重要人物,对文景之治时期的多项政策产生过重要影响,许多建议得到皇帝的采纳,尤为重要的是他的削藩政策影响甚大,导致了“七国之乱”的发生。考生还需要注意他的《削藩策》也可能在名词解释中涉及。
    9.桑弘羊:西汉政治家。汉武帝时官至治粟都尉,领大司农。参与制订.推行盐、铁、酒官营专卖政策,设均输、平准官平抑物价,打击富商大贾势力,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他反对“和亲”,主张抗击匈奴。公元前110年,桑弘羊开始代理大农令,后来又正式升任大司农,主持全国的财政工作达22年之久。昭帝年幼即位,他任御史大夫,与霍光等共辅朝政。后因与霍光争权,被杀。
   【解析】桑弘羊是汉武帝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尤其在制定经济政策方面,对汉武帝的影响巨大,考生需要注意他提出的有关盐铁经营的政策,以及这种政策时汉代政治的影响,有可能在名词解释或简答题中出现。
    10.赵过:汉武帝时任搜粟都尉。发明推广代田法,即在地上开沟培垄,作物种在沟内,在苗长出以后,将垄上的土培到苗的根部,最后沟变成垄,垄变成沟。次年垄沟轮换。这种方法,既便于管理,又可恢复地力。此外赵过亦发明了耦犁和接犁,有助于西汉农业的发展。
   【解析】在汉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创新和发明,而赵过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考生除了对代表人物的关注外,更应注重对具体新技术和新农具的了解,是细节题的考查对象。
    11轮台诏:汉武帝时,连年征战,耗费了巨额钱财,其他财政支出也相当惊人,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农民破产流亡乃至沦为奴婢的日益增多,农民起义相继发生。晚年的汉武帝,深感统治政幕有改弦易辙的必要。公元前89年,他下诏“陈既往之悔”,罢轮台之成。此后减少了边事,减轻徭赋,重视农业,命赵过推行代田法,改进农具和耕作技术,以发展生产。这些转变果然收到一定实效,社会逐步安定,封建秩序逐渐恢复。
   【解析】轮台诏的颂布代表了汉武帝晚年政策的转向,是评价汉武帝,或者汉武帝时期政策的考点之一,是学术研究热点,考生需时此着重记忆。另外,对诏书的内容也应有一定的了解,有可能在材料分析题中出现。
    12.合市:民族间由官方组织的定期的商业交换关系,叫做“合市”或“互市”。合市在西汉已出现。东汉时期,汉和匈奴之间,定期“合市”。每次合市,汉商以大量的铁器、丝织品和其他手工业品,交换匈奴的数以万计的牛马。汉和羌、鸟桓、鲜卑以及西南各族之间,也定期合市。舍市这一交换形式在促进民族间的经济、文化变流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汉族的小商贩还载负货物,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以商品换取民族地区的土特产,进行民族间的物资交流。
   【解析】合市是汉代同周边少数民族进行商业贸易交流的产物,促进汉族同周边少数民族之间文化和经贸的发展,此外这种交流还扩大到同周边国家和西方国家间的交流,所以需要考生对此进行重点记忆,尤其是在经济史和交通史方面。
    13.五铢钱:中国古铜币。汉武帝元狩五年,“罢半两钱,行五铼钱”。钱形圆,有方孔,正面和背面都有外鄣,外郭同文字一样高低,可保钱文不受磨损,钱重五铼,铸有篆字“五铼”二字。此后至700多年间,各代均有铸造,但形状大小不尽相同。唐高祖武德四年废五铢,改铸开元通宝,但五铢钱继续在民间流通。钱币界称该钱为“长寿钱”。
   【解析】五铢钱的流通使汉代的货币高度统一,对国家控制全国的金融货币流通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又因为流通时间之久,在中国金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考生需注意它产生的作用和流通的意义。
    14尚书台:东汉中枢机关。秦代于少府内设尚书,有令、丞。汉成帝时,初置“尚书”员5人,开始分曹办事。东汉光武帝刘秀鉴于西汉末年大权旁落于贵戚大臣,所以竭力把权力集中于君主,凡机密之事全部交给尚书,以此制约三公。因而加重了尚书的职权。因尚书的官署在宫禁内而称为
    台阁,故有尚书台之称。尚书台权力重,但台官职位卑微,长官尚书令不过千石,尚在九卿之下,这样位卑权重,皆由皇帝亲任干练之士充任,便于控制,发挥效率。
    【解析】尚书台的设置在东汉政府机构设置中的变革,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而且是后世的政府机构演变的雏形,这个考点在机构沿革吏中有可能考到,但是它在东汉后期的政治史中所产生的作用并不大。
    15.郡县制:春秋时期已有县、郡的设置。至战国末年,各国郡县的设立已很普遍。秦统一后郡县制递遍行于全国,汉继秦制,比秦更为严整。县之下置有乡、亭、里。里是民户聚集之处,犹如后世之村藩。秦称郡之长官为守,汉景帝时改名太守,西汉时郡的军事平时似主要由郡尉主管。县之长官为令、长。郡县制确立后,中央通过考课和监察以加强对地方政权的控制。秦汉的郡县制代替了罔的分封制,也即从地方分权演进为千强枝弱的中央集权制,为后来地方行政体制奠定了坚固的基础。
    【解析】郡县制在秦汉达到了鼎盛时期,是地方行政体制的框架,考生对此题应重点掌握,包括郡县行政体制的主体和辅助机构,专门设立的监察机构,此题可能以简答的形式出现。
    16布衣将相:西汉初年的政治格局总体来说有一种平民化的倾向,首先西汉的建立者刘邦出身于平民,而跟随刘邦建立王朝的将领和大臣们,绝大多数也是出身低微。这种情况是对自春秋战国以来贵族政治的一种打破,开始动摇世卿世禄的局面,权臣的地位不再受到其身份的保护,有可能在瞬间失去,而对有才学的平民阶层向上层流动开辟了道路,而原本出身平民的大臣在制定政策的时候更能参考平民百姓的实际需求。清代学者赵翼将西汉初年的这种政治局面称为“汉初布衣将相之局”。
   【解析】西汉和年的平民化政治格局,同自春秋战国以来对贵族政治垄断的打破是一脉相承的,考生需注意这种政治格局沿革的演变,另外需要注意其对整个汉代,尤其是西汉早期政治的影响,以及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中的地住。
    17.“算缗”、“告缗”;“算缗”、“告缗”都是汉武帝时期出台的打击商人的经济政幕。其中“算缗”开始推行于汉武帝元狩四年,内容是商人、手工业者和高利贷者必须向政府申报资产。如果商人瞒报或者是虚报自己的财产,那么不仅要没收所有财产还要罚戍边一年。“告缗”在“算缗”实行的五年后开始推行,即汉武帝元鼎四年。内容是鼓励百姓相互告发身边没有按照“算缗”制度缴纳税钱、隐瞒财产的人,并按照规定将没收财产一半奖励告发者。自此绝大多数的商人宣告破产,政府则收获了大量的财产、奴婢和私田。
    【解析】作为汉武帝时期一项具有代表性的经济政策,“算缗”、“告缗”可能在评价汉武帝的大题中出现,也可能在细节题中出现,需要考生熟悉其中的具体内容,并掌握这项政策对西汉政治、经济的影响。
    18.同姓王:西汉建立初期,一些在楚汉战争中有重大战功的将领,被分封为诸侯王,他们都拥兵自重于一方,西汉建立时的疆域,实际上有一半是掌握在异姓的诸侯王手中,这种状况给中央的集权统治带来了威胁,所以在政权稳固后,刘邦开始着手翦灭这些异姓诸侯王。同时刘邦认为秦朝的统治败亡原因之一是因为缺乏同姓的诸侯王拱卫中央的统治,所以在翦灭异姓诸侯王的同时,刘邦开始分封同姓诸侯王,共计九个诸侯王。非同姓不王的政策虽源起于西汉,但之后的封建王朝都遵守了这一条政策。
    【解析】西汉初年前灭异姓诸侯王,分封同乡诸侯王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考生不但要注意它的产生原因和其后的影响,同时要与西汉“七国之乱”、削藩和推恩令等诸侯国演变的过程放在一起来考查。
    19.中朝:“中朝”是与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所组成的“外朝”相对应而言的,“中朝”主要由皇帝身边亲近的人员所组成。汉武帝主持政务以后,不仅频繁地任免丞相,并将丞相分为左右两人。以削弱相权。另外就是“中朝”的出现,汉武帝注意从身份低微的平民中选拔人才,并担任皇帝身边的职位,名义上是侍奉皇帝的日常事务,实际上参与了政策的制定。“中朝”经过发展壮大后,其作用已经明显超过了相权,成为皇帝身边重要的秘书机构。
    【解析】君相之争是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一条主线,其中许多政策源起于汉朝,考生应能够将“中朝”,制度放在古代通史中考查。另外,这一主线也是汉武帝时期的政治变化之一,可以放在对其个人的评价之中,并了解“中朝”的构成情况。
    20汉宣帝:宣帝名刘询,汉武帝刘彻曾孙,出生数月,即逢刘据巫蛊事件。由于刘询幼年遭遇变故,长期生活在民间,因此对百姓的疾苦和吏治得失有所了解,这对他的施政有直接影响。霍光死后他开始亲政,他大力整顿吏治,强化皇帝权威。刘询在住期间,励精图治,任用贤能,贤相循吏辈出。【解析】汉宣帝是西汉武帝后,比较杰出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国家的政策,但是由于西汉自武帝后的弊端积重难返,所以汉宣帝的统治,没有使西汉王朝再次辉煌。考生应注意宣帝时期的政策变化。
    21.西域都护:汉朝设立的西域最高行政军事长官。西域都护官秩二千石,相当内地郡守,其下设副校尉、丞、司马等属吏。西域都护的设置,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加强了民族间的团结和经济文化交流,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同时,因其在当地实行屯田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域农业生产的发展。王莽时期撤除,东汉或设或撤,安帝永初元年撤除。
    【解析】汉朝与西域的关系是汉朝历史中的重要考点,在我国的边疆民族史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所以考生需要熟练掌握这方面的重要人物、事件和机构等等,都有可能在名词解释和选择题中出现,西域都护就是其中之一。
    22.《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又名《吕览》,为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集合众多门客共同编辑,完成于秦始皇八年。吕不韦组织其宾客各自著速所见所思,“集论”以为《吕氏春秋》,以为天地万物古今之事,都充备其中。该书是以儒家学说为主千,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以封建大一统政治需要为宗旨,熔诸子百家之说于一炉的理论巨著。
  【解析】《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史学的代表著作,但是它的意义并不限于史学,主要还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各派学说的一个总结,代表了文化大一统的方向,考生需对其中的内容和本书的意义有所了解。
    23.《四民月令》;四民是指士、农、工、商,此概念早于春秋时已出现;月令是一种文章体裁,《四民月令》,是后汉大尚书崔寔模仿古时月令所著的农业著作,成书于2世纪中期,叙述田庄从正月直到十二月中的农业活动,对古时谷类、瓜菜的种植时令和栽种方法有所详述,亦有篇章介绍当时的纺绩、织染和酿造、制药等手工业。自西汉《汜胜之书》到后魏《齐民要术》的出现,中间相隔500多年,期间只有《四民月令》一部农业生产书籍,能反映当时的农业发展。
   【解析】《四民月令》是研究汉代农业的重要史料,而且涉及范围相当之广,包括很多手工业中的行业,孝生对此应有大致的了解。
    24.巫蛊之祸:巫蛊之祸是汉武帝晚年发生的一场宫廷政变。传统迷信认为“巫蛊”之术可以害人。汉武帝晚年多病,疑其为左右人巫蛊所致。征和元年,丞相公孙贺用巫术诅咒、在驰道埋木偶人的事件被人告发,公孙贺父子后来死于狱中。次年,江充诬告太子宫中埋有木人,太子捕杀江充,武帝发兵追捕,太子也发兵抗拒。激战五日后,太子兵败出逃泉鸩,皇后卫子夫随即自杀,后官吏欲捕太子,太子自尽,两皇孙亦死。这段历史被称为“巫蛊之祸”。
  三、史料分析题
  1.【答案要点】汉初开放民营,使经营盐铁的商人富比王侯,汉武帝迫于财政压力和对商人的反感,在桑弘羊的主持下“笼盐铁”,将盐铁的经营收归官府,实行专卖。在产盐和产铁的地方,分设
盐官和铁官进行管理。盐专卖是在官府的监督下由盐民生产,官府定价收购,并由官府运输和销售。铁专卖是由官府统管铁矿采掘、钢铁冶炼、铁器铸造和销售等一切环节。
    盐铁专卖的具体做法,就是在鼓励平民从事食盐生产,官府供给他们主要的生产工具,平民生产出来的食盐由政府统一收购,不得私自买卖。官府在各地设立盐肆,任命官吏,负责出售食盐;在政府无力设置盐肆,进行经营的地方,特许一些小商人进行分销。铁矿的开采、冶炼、锻造也全部由官府控制,产品归官府所有,由官府设置官吏负责销售。盐铁的价格都由政府统一规定,以保持价格的稳定。任何人不得私自铸铁煮盐,违者没收工具产品,处以重刑。为了管理盐铁专卖,武帝还任命大盐商大铁商孔仅和东郭成阳担任盐铁丞,并在盐铁产地设置盐官和铁官,负责盐铁的生产和收购,在不出产盐铁的地方设置小盐官和铁官,负责盐铁销售,回收废铁。盐铁专卖所得的高额利润全部上交中央政府。
    盐铁专卖政策为西汉政府提供了巨额的收入,尤其是耗费巨大的抗击匈奴、开通西域以及开发西南等,一直都是依靠盐铁的收入来支撑的。盐铁的专卖迫使那些巨商大贾退出了盐铁生意,斩断了他们的聚财之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兼并,延缓了平民贫困化的过程,对农业、手工业的生产都有较大的帮助。而且盐铁专卖的实行使诸侯国境内的盐铁资源都收归中央政府,诸侯不能再依靠盐铁之利作为经济后盾,这进一步消除了诸侯割据的隐患,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的巩固。盐铁的专卖并不仅仅是一项经济政策,还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因此成为西汉政府的一项基本国策。
    2.【答案要点】(1)东汉末年党人反对宦官的斗争是一次企图改良的行动。面临宦官擅权的黑暗统治,一些比较正直的官僚、儒生为了挽救社会危机,缓和阶级矛盾,提出了一些改革主张,在政治上,坚决要把宦官赶出政治舞台,选拔清贤奉公之人。在经济上也提出一些改革主张。尽管收效甚微,但党人的作为在当时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应给予肯定。

相关话题/历史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历史唯物主义——考研政治整理
    历史唯物主义 人类社会怎么样:社会发展动力系统 (2012年多选 第18题)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无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6-12-14
  • 2015年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综合考研真题
    中国史部分 一、名词解释 宗法制、宗主督护制、秦律与汉律、两税法、大礼议、两宋书院、中央研究院、四清运动 二、简答题 1、两宋雇佣与手工业发展。2、试分析战国时期国家体制 3、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作用与反法西斯战场的地位 三、材料题 一段关于文献资料类型的材料,古文献、竹简等 (1)作者是 (2)孔子璧书是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6-12-11
  • 2015年复旦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
    名解名词解释: 1、春秋三传 2、租庸调制 3、刘智 4、马嘉理事件 5、唐才常 6、双十协定 7、荷马史诗 8、十字军东征 9、新航路的开辟 10、联合国 简答题: 1、古文翻译为《国语楚语下》观射父答楚昭王问话,及其史料的价值意义 2、《职方纪要》内容及其意义 3、四部当代思想史著作作者加一句话评论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6-12-11
  • 黑龙江省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创历史之最
    人民网哈尔滨11月25日电(杨海全)记者从黑龙江省招生考试院获悉,2017年黑龙江省硕士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报名工作刚刚结束。全省报 名人数共计67189人,比去年增加了10544人,增幅为18.6%,为该省历年来报名人数最多的一年。其中,报考全国统考的考生53117人,推荐免 试3522人,单独考试236人,管理类联考8101人,法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6-12-04
  • 陕西师范大学911中国历史文献考研真题
    陕师大911真题 13年初试 名词解释 正史 三礼 刘知几 城濮之战 说课 合作学习 简答题 1、 为什么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2、 简述《汉书》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3、 中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政书? 4、 训诂的书籍 5、 中学历史教学有哪些特点? 6、 简述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6-10-07
  • 厦门大学642历史学基础考研真题
    厦门大学642历史学基础2014-2016考研真题 目录 2014年厦门大学642历史学基础考研真题...................................................................................... 1 一、名词解释(100分) .....................................................................................................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6-10-07
  • 厦门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汇总
    厦门大学历史学1999-2004考研真题汇总(含世界史) 目录 厦门大学199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国通史) ............................................................ 1 名词解释 .....................................................................................................................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6-10-07
  • 清华大学2008建筑历史(非历史专业)考研真题
    2008 年清华建筑历史(非历史专业)试题 2008 年 03 月 02 日 星期日 22:32 一、填表(20 空 10 分) 序号 建筑名称 建造时代 建造地点 例 帕提农神庙 古希腊 希腊雅典 1 拉维莱特公园 2 义慈惠石柱 3 万神庙 4 佛宫寺释迦塔 5 施罗德住宅 6 妙应寺白塔 7 法隆寺金堂 8 麟德殿 9 坦比哀多 10 长陵祾恩殿 11 吉萨金字塔 12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27
  • 兰州大学历史学历年真题
    兰州大学2000年历史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1、太康失国 2、郡国并行 3、怛罗斯战役 4、察合台 5、监察御史 二、简答题(任选两题,每题25分,共50分) 1、女岐无合夫,焉取九子出自何书?反映当时是何种社会? 2、何谓王与马共天下? 3、何谓ldqu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2
  • 西南交通大学2003建筑历史与建筑技术考研真题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