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考博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知识汇编(7)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2-21



到隋唐时,佛教已经在中国经历了五六百年的发展,进入了创宗立派的鼎盛时期。佛教各宗各派在隋唐时期得到了进一步融合发展,随著思想文化大统一的趋势,一些学派在统一南北学风的基础上,通过“判教”而形成了宗派。这些宗派各具独特的教义、教规和修持方法,并为了维护自己的宗教势力和寺院经济财产而模仿世俗封建宗法制度建立了各自的传法世系。主要有以下几个宗派。

一、天台宗
天台宗是中国佛教史上创立最早的一个佛教宗派。它渊源于南北朝,初创于隋,兴盛于唐。因其实际创始人智凯长期住在天台山(今浙江省天台县境内)而得名。 智凯(538—597年),是个政治活动能力很强的僧人,与陈隋两朝帝王的关系都很密切,史称他是“陈隋两帝、师为国宝”。智凯一生建寺36所,亲自度僧1.4万余人,传法弟子32人,著书140卷,最重要的有《法华玄义》、《法华文句》和《摩诃止观》,称“天台三大部”,是天台宗的基本理论著作,尤其是《摩诃止观》,代表了智凯的成熟思想。天台宗是以鸠摩罗什所译的《法华经》、《大智度论》、《中论》等为依据,吸收了印度传来的和中国发展的各派思想,重新加以系统地组织而形成的一种思想体系。由于此宗奉《法华经》为主要经典,因此也称法华宗。天台宗的中心理论是性具实相说。其中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即:“三谛圆融”与“一念三千”。“三谛圆融”说:空、假、奉是诸法实相的基本内涵,是真理的三个方面,故称三谛,即三条真理。天台宗认为,这三谛是相互相通的,圆融无碍的,三谛于一心中是同时存在的,这就是“三谛圆融”,如此观察分析世界,便能把握佛教的绝对真理——“诸法实相”。该宗的基本观点是“心生万有”“、性具实相”和“止观”说。所谓“心生万有”,是指“心”能产生世界一切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由此出发,进而提出“一念三千”说“。一念三千”是指一心之念可以包容三千种世间(法界)。佛教把世界分为“有情世间(”即众生世间)“、器世间”(相当于自然界)和“五阴世间”(相当于一切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每一种世间又包含由“十如是”和“十法界”相互包容而形成的一千种世间,合而言之即“三千世间”。天台宗认为,这三千世间自然存在,从来就有,永恒不灭。但它们与“心”并存,“心”的任何一念同时可具三千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则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这种本然存在的“三千世间”的“实相”既存在于“心念”之中,所以又叫作“性具实相”,“观念念心,无非法性、实相”“。心”本来具有“三千世间”,而这“三千世间”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天台宗弘扬大乘空宗的观点,认为这本质就是“空”、“假”“、中”。这才是“三千世间”的根本“实相”。由于它们可以同时于“一心所得”,所以称之为“一心三观”,或“三谛圆融”。人们只要通过“止观”的修习,便可顿时把握世界万法的实相,证得最高的佛智。按照佛教的一般观点,所谓“止观”的“止”是指止息散心“,观”是指观想简择,而天台宗则加以特别的发挥,认为“止观”修习的过程是人们获得了解世界万法实相皆是“空”、“假”、“中”的般若智慧的过程,这是人们获得最终解脱,自觉觉人的根本途径。所以他们特别重视“止观”修习,甚至把它抬高为学佛的根本。“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从“止观”说出发,天台宗汲取扬雄“人之性也善恶混”的思想,提出人性“三识”并存说。所谓“三识”是指“善识”、“恶识”、“无记识”。天台宗认为人性中这三种“识”是同时存在的,只是表现不同而已。“人性复何空?为善则善识,为恶则恶识,不为善恶则无记识。此三识何容顿同水火?只背善为恶,背恶为善,背善恶为无记,只是一人三心耳”。

二、三论宗
三论宗是依据鸠摩罗什传译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研究讲习而形成的学派。它的宗义是以真俗二谛为总纲,从真空的理论方面揭破一切五蕴诸法虚妄不实,彻底破除三毒迷惑,以建立一切无所得的中道正观。隋末的吉藏大师系统地阐发了这一理论。这一宗实际就是印度中观系统的流振龙树、提婆学院的直接继承者。此宗以吉藏(549—623年)为代表,依据的主要经典是大乘空宗的《中论》、《十二门论》和大乘有宗的《百论》,也融会了某些小乘思想。该宗的基本观点是“二谛圆融”说和“中道实相”说。三论宗讲的“二谛”与传统佛教所讲的“俗谛”、“真谛”有所不同,是对传统“二谛”说的发挥与改造。吉藏把传统的种种“二谛”说分为三个层次,并一一进行否定:第一层次是有人(指毗昙师)认为:把世间万法(物)视为实有,这是“俗谛”,是世俗之见;只有把世间万法的本质(理)看成是“无”,才是“真谛”。第二层次是有人(指成实师)认为:把世间万法的现象视为“有”,本质视为“无”,仍然是“俗谛”;只有把它们都看成非有非无才是真谛。第三层次是有人认为:把世间万法的现象和本质看成是非有非无仍然是“俗谛”,只有像三论宗那样把它们看成是非有非无,非非有非无,非二非不二,非非二非不二,使自己的认识(心)臻于无所依、无所得,“言忘虑绝”的境界,才是“真谛”。从上述“二谛”观出发,三论大师们又提出“中道实相”说。所谓“中道实相”是指世界万法(万物万象)都是因缘生起(“因缘所生法”),因而它们都是“自性空”,是“假名”,然而,从“假名”角度说,又不能说它们是绝对的“无”,应该承认它们还是“有”,只是“性空”,本性空罢了。但如从实体、本体的角度看,则它们即不能说是“有”,也不能说是“空”,它们是非有非空(无),非非有非空(无)。这种“不执二边”,不执著于“空”或“有”一边的观察世界的方法就叫作“中道”;运用它可以反映世界万法的真实面貌——实相,这种实相就叫作“中道实相”。在佛性问题上,三论宗提出“无情有性”说,认为一切无生命(无情)的东西包括草木,都有佛性,“一切草木并是佛性也”,自然人人也都有佛性,只要坚持修行,便可成佛。

三、法相唯识宗
法相唯识宗因通过分析“法相”而得出“万法唯识”的结论,故得名。也称“法相宗”或“唯识宗”。由于该宗的创始人玄奘和窥基常住慈恩寺,窥基还有“慈恩大师”之称,因此又称“慈恩宗”。由于《瑜伽师地论》为该宗的根本经典,故也有称之为“瑜伽宗”的。该宗又叫慈恩宗,开宗人是玄奘(602—664年),实际创始人是玄奘的弟子窥基(632—682年)。主要依据的经典是《解密深经》和《瑜伽师地论》,其哲学思想的代表作则是《成唯识论》。该宗继承瑜伽行派的理论,又融会地论、摄论等各家师说,提出了“万法唯识”的“八识”说。其主要内容是认为:世界万物万象,包括人的认识器官、认识能力,归根到底都是由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八识”中的“种子识”所变现,“是故一切皆唯有识”,“如是诸法皆不离识”。“八识”中的前五识相当于感性认识或感觉经验,其特点是以“境”(外部世界)为对象,与“境”发生直接联系,因而它们会因人、因事、因时而异,具有空间的差别性和时间的间断性。第六识是“意识”,相当于知觉认识,是对“境”的整体表象,它既依第七识而起,又对前五识具有某种“能变”作用,依然与“境”有联系。因而它不仅具有差别性和间断性的特点,还具有同一性和连续性以及由之而来的“分别我执”,即“自我中心”的趋向。第七识是末那识,与前六识把“境”作为认识对象不同,它以第八识为思量对象,并执著依赖第八识,“遍计所执”,形成真正的“自我中心”;但与此同时,它作为联接第八识与前六识的主要环节,既对前六识具有“能变”作用,又要受前六识的“染污”,并进而“熏习”、“染污”第八识。唯有第八识——阿赖耶识,才是永恒变现(能变)前七识以及世界万物万象的本体,故称为“种子识”“。种子识”的种子分“名言种子”和“业种子”。“名言种子”又叫“本有种子”,它先天具有,“无始末”;“业种子”又叫“新熏种子”,它由后天“作业”熏习而生。“名言种子”自身不能显现为“现行”,只有依靠“业种子”的感动、诱发,才能显现为“现行”。法相宗认为:整个世界万物万象生起变化的过程,就是以“种子识”为核心的“八识”流转过程,或者说是“种子”变“现行”,“现行”生起“种子”,“种子”再变“现行”的过程。以上述“八识”说为理论基础,法相宗进而提出,人之所以迷惑不悟,就在于第六、七两识,受到前“五识”的“染污”,且“遍计所执”,坚持“自我中心”,并染污了第八识。因此,要使人们由迷转悟,获得解脱,就必须经过“五位”、“十地”的漫长修习过程,实现“种子识”由染转净的根本转变,从而使自己的思想能“空我执”、“空法执”,真正臻入“圆成实性”的“真如”境界。这个过程也就是“转识成智”的过程。以此为基点,法相宗还提出“五种姓”说。“五种姓”指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和无姓、不定。其中无姓有情者完全没有佛性,不能成佛。

四、华严宗
华严宗因奉《华严经》为主要经典而得名,又因其实际创始人法藏被武则天赐予“贤首”,后人称法藏为“贤首大师”,故又称“贤首宗”。该宗主要发挥“法界缘起”的旨趣,因而又有“法界宗”之名。华严宗创始人为杜顺(557—640年),以后由智俨(602—668年),特别是法藏(643—712年)完成此宗的理论体系。主要依据的经典是《华严经》,同时又综合天台、三论、法相诸宗,融会大乘空有冬派,提出了“万法互为缘起”“心尘互为缘起”的观点和“四法界”说,“缘起”说本来是佛教的基础理论。《俱舍论》说:“因缘合,诸法即生。”不论大乘、小乘都以“缘起”说立论,他们或者讲“业力缘起”,或者讲“真如缘起”,或者讲“阿赖耶识缘起”,或者讲“心缘起”等等。而“万法互为缘起”和“心尘互为缘起”则是华严宗对传统佛教“缘起”说的继承、融会和发挥。在他们看来,世界万物万象虽然千差万别,但都无条件地处于无穷无尽地相互联系,即“大缘起”之中,任何一个事物、现象的生起都同时以一切其它事物、现象生起为条件。甲的生起依赖乙,乙的生起依赖丙,因而甲的生起也要依赖丙;如此类推,无穷无尽。《华严三宝章》说:“夫法界缘起,如帝网赅罗,若天珠交涉,圆融、自在、无尽、难名”,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的、无所不包的联系之网,网上的每一个珠结都相互交织地依存著,谁也离不开谁,离开了任何一个珠结,整个网就不能存在(在华严宗看来,不完整的网就不是网)。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就叫“万法互为缘起”的关系。按照大乘空宗的理论,“缘起”的事物、现象都是没有自性的幻象,是“假有”、“性空”,而这幻象形成的最终根源,在华严宗看来全在于一“心”。不过,这个“心”主要不是直指一般人的心,而是“真如”之“心”。世界一切有差别的事物、现象(“事”或“尘”)都是“真如”(“心或理”)的显现,都随“真如”之心回转。“三界所有法,唯是一心造,心外更无一法可得”,“一切分别,便内自心,曾无心外境,能与心为缘”。因而就“心”与“尘”互为缘起(境)的关系来说,它们又是互为“缘起”,叫作“心尘互为缘起”。“今尘不自缘,必待于心;心不自心,亦待于缘”,但归根到底还是以“心”作为“缘起”的根本。“统惟一真法界,谓总该万有,即是一心”。以上述“缘起”说为基础,华严宗进而提出“四法界”说。所谓“四法界”是指事法界、理法界、事事无碍法界、理事无碍法界。“四法界”说的基本观点是认为:世界万物万象由于其本性是“假有”“、性空”,因而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关系,从根本上说也就成为一种相互蕴含、相互同一、相互贯通、圆融无碍的关系,尽管它们在现象上千差万别“。事事无碍法界:一切分齐(差别)事法,一一如性(理)融通,重重无尽故”。同理,它们(事)与其赖以生起的“心(理)”也是相互贯通,“圆融无碍”的。“理事无碍法界:具性、分义、性分无碍故”。万物万象最终都同一于最高的“真如”之“心”,亦即同一于最高的“理”。华严宗否认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条件性,同时把“相互联系”的概念转换成相互同一的概念,用以否认事物的差别性。不仅如此,他们为了论证上述“事事无碍”“理事无碍”的观点,还提出了诸如依与持,摄与入,有力与无力“,废”与“同”,“有体”与“无体”以及“夺尽”等一系列范畴,并运用相对主义的方法对之展开论述,进而说明世界万物万象的全体(总)与个别(别)、相同(同)与相异(异)、相互联系(成)与相对独立(坏)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它们的区别只是“用”的区别,现象的区别,在“体(”本质、本性)上是完全同一的,最终都同一于一个绝对的本体,即“真如”之“心”或“理”。因而就事的整体与个别关系说,华严宗汲取王弼关于一多相依的观点,认为“多”(众多的、个别的事)就存在于“一”(事的整体)之中,这叫作“一能持多”“,一”能“摄多”。它们既是“一中多,多外别无一”;也是“多中一,一外别无多”。就“理”与“事”的关系来说,同一的“理”存在于千差万别的“事”之中,而且这存在于众多的“事”中之“理”乃是“理”的全体而不是“理”的部分。“一一事中,理皆全遍,非是分遍”,“一一纤尘,皆摄无边真理,无不具足”。综上所述,就是“四法界”说的“精髓”,也是它得出的基本结论。与之同时,华严宗还主张人人都有佛性,认为成佛之道在于“舍妄入真”;只要去掉妄念,唤起真心,便可“烦恼不生”,进入“涅盘”境界。华严宗的主要思想理论是“法界缘起”说。此宗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构成,这两个方面互相依持,相即相入,圆融无碍。为说明这一道理,又用四法界、六相、十玄门等概念来加以说明。华严宗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思想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特别是对宋明以后形成的程朱理学影响尤为明显,理学把“理”或“太极”作为天地万物的最高本体,又使“理”寓于天地万物之中,万物都是“理”的具体体现等等,这些学说都与华严宗的“法界缘起”思想密切相关。华严宗不仅对以后中国佛教和发展,而且对整个中国学术思潮的演进,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五、禅宗
禅宗是中国化最为典型的中国佛教宗派。因主张用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而得名。又由于自称“传佛心印”,以觉悟所谓众生心性的本原佛性为主旨,故又称“佛心宗”。它渊源于印度佛教而形成于传统文化之中。于隋唐时正式创立,至唐末五代时极盛,宋元以后仍继续流传发展。禅宗一向以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的“教外别传”相标榜。它的传承上溯至佛心印的摩诃迦叶。传至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来华,为东土初祖。其有五位弟子,则称东土五祖。他们为中国禅宗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和组织基础,完成了禅宗的初创。传说创始人为菩提达摩(?—528年)。下传慧可(487—593年)、僧灿(?—606年)、道信(580—651年),至五祖弘忍(601—674年),以后因对证悟迟速理解的不同而分为南北两宗。南宗以惠能(638—713年)为代表,主要倡导顿悟说;北宗以神秀(606—706年)为代表,主要倡导渐悟说。以后南宗又分为沩仰、临济、云门、法眼、曹洞五派。此宗依据的主要经典为《楞伽经》、《金刚经》、《大乘超信论》和《维摩诘经》,其代表作则是《坛经》。其特点是力图综合其它各派佛学所共有的一些基本思想,并使烦琐的教义称归于简易。其主要观点是“心即真如”说和“识心见性”论。所谓“心即真如”,是指人人都具有能作为生起世界万物万象的“真如”本体之心;万物万象都随它而生起,而流转,而消失。“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真如”之心不在主体(人)之外,而在主体之中,“万法自在心,何不从心中顿见真如”。从“心生万法”的基本观点出发,进而导出“心物一体”、“理事圆融”的命题。《景德传灯录》说:“灵源明皎彻,支派暗流注。”“灵源”指“心”,“支派”指由“心”派生之“物”。“物”既发源于“心”,所以心、物一体。又说:“事有涵盖合,理应箭锋柱。”“盖”是形容“事”。“盖”有大小方圆之分,比喻“事”亦有大小方圆之别,然而,从“理”上看,如同箭,箭箭相顶,一以贯之,“理”贯穿于一切“事”之中,所以“理”与“事”是相通、圆融的。这个理是“真如”之“理”,也即是“佛性”,它存在于心中,因而心即是道,心即是理。“心是道,心是理(性),则心外无理。心能平等,名为之理;理能照明,名为之心”。因此,要了彻真理,把握佛性,关键在于“观心”、“识心”,“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只有“观心”、“识心”,方可明理见性。而“观心”、“识心”之要则在于“无念”,排除一切妄念,以体验万物万象的本性皆是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一句话,是“自性空”的道理,也就是惠能所说的,“识心”必须“立无念无宗、无相无体、无住无为(为)本”。一般地说,禅宗主张“性本清净”,人人皆有佛性。但在证悟方法上南宗与北宗略有不同。北宗认为,佛性虽本来清净,但可受到染污,从而使得人们在“净心”之外,又有“染心”,故需经过长期禅定修习,磨除妄念,方可证得般若智慧。而南宗则一般认为同一本源清净之心只有体用之分,并无净染二心之别。从“心”之“体”,或者说从“本体之心”而言,它是“不染万境而常自在”的;从“心”之“用”而言,由于它表现为见闻知觉,表现为一种“主体之心”的作用,则可产生种种妄念。这似乎是“矛盾”,然而它们却是统一的,这统一就在于“直下无心”,或者叫“不于境上生心”。只要人们在与外境接触的过程中,万念俱寂,一切都不认识、不思想,“于念而无念”,“于相而离相”,即可顿然达到主体之心与本体之心的冥合而立地成佛。

六、净土宗
净土宗因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法门而得名。该宗倡导简易的念佛法门,故又有“念佛宗”之称。相传东晋慧远曾在庐山邀集僧俗18人成立“白莲社”,发展往生西方净土,慧远因此而被奉为净土宗初祖,净土宗也因此又称“莲宗”。一般认为,净土宗的实际创始人应该是唐代的善导。净土宗奉为主要经典的则是“三经一论”,即《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和世亲的《往生论》。这些经论所宣扬的都是阿弥陀佛西方净土。众生只要信仰阿弥陀佛,并称念其名号,临终便可往生该净土。所谓西方净土,原来是大乘佛教的说法,十方三世有无数佛,每一个佛都有属于自己教化范围的国土,称为“佛国”或“佛刹”,又因佛的国土清净无染,相对于世俗人所居的“秽土”而言,称为“净土”。佛经中常常讲到的净土,就是西方阿弥陀佛的净土。关于阿弥陀佛净土的经典数量最多,因此对西方净土信仰越来越普遍,逐步成为净土信仰的主流。净土思想尽管是一种虚幻的思想,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一些美好愿望,所以在民众中影响很大。净土宗提倡简便法门,认为不必广研佛典,也无需静坐修持,只要信愿行具足,一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就可进入佛国净土。它以修持者的念佛行业为内因,以弥陀的愿力为外缘,内外相应,往生极乐世界。由于此宗教义简单,法门易行,因而很容易在社会上流行。现实苦难中的百姓把追求美妙的佛国净土作为一种精神寄托与安慰,因此,净土宗创立后,很快发展成为中国佛教中有广泛影响的宗派。净土宗后与禅宗合流,成为佛教各派中在民间流传极广,影响极大的一个宗派,有些地方甚至出现过“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景象。许多人虽不一定懂得净土宗,却都知追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由于净土宗的修行方法特别简单易行,不需要像有些宗派所说的那样要经过累世修行,不需要汗牛充栋的经籍典章,更不需要深奥繁琐的经院哲学。所需要的,只是口诵念佛,就能横起三世,往生极乐世界。因此净土宗特别受到人们,尤其是社会下层民众的欢迎,从而发展成为中国佛教中最为流行的派别之一。

七、律宗
律宗,以研习及传持戒律为主而得名,因其所依据的是小乘法藏部的《四分律》,故又称“四分律宗”。又因创宗人道宣常住终南山而名“南山宗”或“南山律宗”。佛教有戒律,如五戒、十戒等。律与戒不同,律是指佛教专为出家的比丘、比丘尼所制定的禁戒,在家信徒不得闻知。僧侣通常依《四分律》受戒,比丘戒250条,比丘尼戒348条。出家人依戒法规定受持此戒,即取得正式僧尼资格。道宣(596—667年),6岁落发,后从智首律受具足戒,并听其讲《四分律》四十遍。既而入终南山,潜心著述。由于道宣在重点研习弘传律学的同时,还广泛参学,具有相当广博的知识,并曾参加过玄奘的译场,因而深受大乘唯识学等思想的影响。他对《四分律》也常是以大乘教义来作解释的。律宗自称是唯识圆教宗。其主要学说为心法戒体论。道宣作《四分律》,把诸戒分为止持与作持二门。止持为“诸恶莫作”。作持为“众善奉行”,包括受戒、说戒、安居、悔过及衣食坐卧的种种规定《。四分律》成了中国佛教戒律的基本依据。

相关话题/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