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学终极背诵版 考博(5)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1-08


1.区别对待原则的科学基础:1、运动专项竞技需要的多样性;不同专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受着不同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选择训练内容和手段时,就必须注意到不同项目专项竞技的不同需要,有计划的实施区别对待。2、运动员个人特点的多样性;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对训练的安排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另外,同一名运动员的训练状态在不同阶段.不同时刻的表现,不同训练环境条件也都对训练的内容和组织实施提出了明显不同的要求。3、运动训练特点的多变性;不同项目.不同运动员,以及在不同状态下所表现出的特点包括决定竞技能力的各个因素,这些因素的不断运动及变化,都要求教练员及时根据具体训练对象的具体情况有区别的组织训练。
2.贯彻区别对待原则训练学要点:为什么区别对待?(一)贯彻区别对待原则所需注意的因素:1、运动专项:包括专项成绩的决定因素和专项成绩的发展规律;2、训练对象:都来有不同的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及训练学方面的特征;3、训练条件。首先必须考虑训练所处的时期和阶段。教练员应了解不同时期与阶段不同运动员的不同特点,以便在训练时提出不同的要求。而场地.同伴.环境等也是贯彻区别对待原则所必须考虑的因素。(二)正确处理训练中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同运动专项都有自己的决定因素及其不同的发展规律,但有时通过各个专项的特点反映出所有运动项目共同的规律。必须强调,在集体项目中,个人训练作为集体训练的补充是非常重要的。(三)教练员要及时准确地掌握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更要注意通过课上观察、记录与运动员的成绩,通过批阅运动员的训练日记,以及通过专门组织的测试,及时、准确地掌握运动员的具体情况的变化,为科学地贯彻区别对待原则提供必要的依据。第八节  直观教练原则
1.直观教练原则科学基础:(一)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直观教练原则主要依据人的认识规律确立的。人的正确认识的形成,都要经历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运动员在学习和掌握动作的练习时,一般都是沿着直观(具体、生动的思维)—实践(建立动作表象,学习和了解技术要点)—建立概念(形成抽象思维),学会和掌握动作技能的思维认识程序进行的。(二)动作技能形成原理;动作技能与其他竞技能力的形成发展一样,都有其内在的练习和自身的体系,反映着十五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发展规律。在动作技能形成的全过程中,特别是在其初级阶段。在动作技能形成的全过程中,所获得的丰富信息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动作技能的形成。
2.贯彻直观教练原则的训练学要点:1、教练员应高度重视直观教练原则的运用;除运动多种多样的影响手段外,应尽可能地身体力行,为运动员、特别是儿童少年选手作直观的动作示范。2、注意应用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现代影像技术发展得很快,不断地为人们提供新的手段和工具。应用多维摄影、快速摄影及录像等影视手段都会取得很好的直观效果。3、注意直观教练与积极思维的有机结合。     第九节 适时恢复原则
1.适时恢复原则的科学基础:1、人体机能能力和能量储备的超量恢复机制;在一定范围内,运动负荷越大,消耗越剧烈,恢复过程就越长,超量恢复也越明显。正是由于运动训练能引起超量恢复效应,是的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成为可能并为之奠定了物质基础。所以,运动训练中的恢复,并不是满足于回到先前水平的恢复,而是要追求超量恢复。2、调整时机的把握对训练效果的重要影响。训练中掌握好关键性的时机是非常重要的。练到什么时候改歇,疲劳到什么时候该调,必须要准确予以把握,才能保证训练的成功。
2.贯彻适时恢复原则的训练学要点:如何判定?(一)准确判别疲劳程度:准确判别疲劳程度,是适时恢复的重要前提。运动员疲劳程度的判别,通常是根据自我感觉和外部观察来进行的,也常常采用一些比较客观的生理和心里测试方法,包括:1、自我感觉;2、外部观察;3、生理测试;4、心理测试。(二)积极采取加速机体恢复的适宜措施: 1、训练学恢复手段;主要包括变换训练内容和训练环境,交替安排符合,调整训练间歇的实践与方式,在训练课中穿插和采用一些轻松愉快、富于节奏性的练习等训练手段,以利于恢复;2、医学、生物学恢复手段;包括理疗恢复手段,入水浴、蒸气浴等。3、营养学恢复手段;运动后的能量补充除了考虑补充物的数量,还应注意各种营养素的是以搭配。4、心理学恢复手段。主要利用自我暗示、放松训练、气功、生物反馈等手段促进恢复。
第五章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第一节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概述
1.简述运动训练方法的概念和作用?答:运动训练方法是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办法。运动训练方法在教练员的‘训’和运动员的连的过程中被予应用,是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双边活动中共同完成训练任务的方法。运动训练方法是对运动训练过程中各种训练方式和办法的概括,是对各种具体训练昂发的集中表述。作用: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中,运动训练方法是教练员进行训练工作、完成训练任务、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应用工具。现代竞技运动发展史表明:运动训练方法的不断创新和科学运用对推动各项竞技运动整体发展水平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一种科学训练方法的诞生既是科学训练原理的具体体现,也是科学训练实践的高度总结。因此,正确地认识和掌握不同方法的功能和特点,有助于顺利完成运动训练过程不同时期的训练任务;有助于有效地控制各种竞技能力的发展进程;有助于科学地提高不同项目运动员的整体能力。)运动训练方法体系 基本结构:构成运动训练方法的主要因素是练习运动及其组合方式、运动负荷及其变化方式、过程安排及其变化方式、信息媒体及其传递方式、外部条件及其变化方式等要素
2. 运动训练手段概述:1、释义: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以提高某一竞技运动能力、完成某一具体的训练任务所采用的身体练习。2、作用:(1)运动训练手段的不断创新和科学运用对推动竞技能力水平的作用同样是十分巨大的。(2)不同的训练手段具有不同的功效,科学地认识和应用不同训练手段的功效和特点。有助于科学地完成运动训练过程不同时期的具体训练任务;有助于科学地提高不同运动基础上运动员的各类竞技能力。    第二节  运动训练的整体控制方法
1.模式训练法:结构与特点:(简述)1、基本结构:模式训练法由训练的目标模型、检查手段、评定标准和训练方法四种构件组成。训练的目标模型给出了未来运动训练过程目标发展的指标体系,检查手段采集运动训练现实状态的信息工具,评定标准是鄄别现实状态与训练模式间差异性质和程度的鉴标体系,训练手段是根据训练模式所提出的发展目标以及评定结果反馈信息所提出的练习方法。A 目标模型(必须明确训练目标,即期望训练出达到何等水平、具有什么特征的运动员);B 检查手段(由检查项目、检查方式和检查工具);C 评定标准(为教练员提供识别运动训练过程状态的依据);D 训练方法(根据说不定结果选用藉以实施模式训练、解决具体训练问题)。2、特点:A 信息化特点;B 定量化特点。(三)应用:1、应用过程:教练员通过正向控制通道,运用训练模式、训练手段控制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方向;通过反馈调控通道,运用评定结果了解运动员现实情况,修正训练的相应环节或教练员的指导方案,经过如此多次闭环式的控制过程,使运动员的训练结果科学地逼近训练模型指示的预定目标。2、应用范例:它的应用三个步骤:A 按照检测基础上的要求测验,并对照评分标准找出与检测成绩对应的标准分数,同时按照“综合性、均衡性、适应性”的计算方法评出等级,以确诊出运动员现实的基本状况;B 根据训练模型确定出下一阶段训练过程的发展目标,并根据差距,确定训练重点,选择训练手段,实施严格的模式训练;C 在预定的时间按照检测基础上的要求测验,以检查模式训练的结果,并对照评分标准找出问题,继而又进入新的一轮应用过程。
2.程序训练法结构与特点:(简述)1、基本结构:由训练程序(由训练内容、时间序列和联系形式)、检查手段、评定标准和训练方法。其中,每一构件又由不同的要素组成。从结构角度上看,程序训练法与模式训练法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控制运动训练过程依据的不同。模式训练法是以训练模型为控制依据,程序训练法则以训练程序为控制依据。至于程序训练法中的检查手段、评定标准及训练手段等构件的组成特点及具体功能可参见模式训练法中相应的内容。这里集中讨论的是程序训练法结构中的训练程序。训练程序由训练内容、时间序列和联系形式三个要素组成。2、基本特点:A 具有系统化特点 ;B 具有定性化特点;C 具有程序化特点。
(三)应用:1、应用过程:教练员通过正向控制通道,运用训练程序、训练手段控制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方向;通过反馈调控通道,运用评定标准、检测手段了解运动员的现实情况,以便修正教练员的指导方案或根据训练程序指出的内容继续实施程序训练。经过如此多次闭环式的控制过程,使运动员的训练结果科学地逼近训练程序指示的预定目标。
第三节   运动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
1.分解训练法应用特点及分类:1、单纯分解训练法。应用特点:分解的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相对复杂,分解后的各个部分可以独立训练。练习的顺序不必特别要求,便于教练员安排训练。2、顺进分解训练法。应用特点:训练内容的进程与技术动作,战术配合过程的顺序大体一致;后一步骤的练习内容包括前一部分的内容。3、递进分解训练法。应用特点:应用递进分解法,需把训练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先训练第一部分;掌握以后再训练第二部分;掌握后将第一二部分合起来训练;掌握两部分后再训练第三部分,掌握后将三部分合起来训练。如此递进式的训练,直至完整的掌握技术或战术。4、逆进分解训练法。应用特点:训练内容的进程与技术动作、战术配合过程的顺序恰恰相反;多运用于后一个环节为关键环节的技术和战术的训练。
3.重复训练法的应用特点及分类:1、短时间重复训练法的应用特点:一次练习的负荷时间短,约在三十秒内,负荷强度大,动作速度快,间歇时间充分,单一动作或组合动作的各个环节前后稳定。间歇过程多采用肌肉按摩放松方式,以便能尽快促使机体恢复技能。重复次数和组数相对较少。2、中时间重复训练法的应用特点:一次练习的负荷时间应较长,通常为三十秒到两分钟;练习时,负荷时间可略长于主项比赛时间或负荷距离可略长于主项比赛距离;负荷强度应较大,负荷心率应在180次每分以上,并与负荷时间呈现负相关性;单一练习动作的各个环节或组合技术的基本结构应前后稳定;能量代谢主要有糖酵解供能系统完成;间歇时间应当充分。3、长时间重复训练法的应用特点:一次练习过程的负荷时间更长,通常在2—5分钟之间;技能主导类项群技术动作的练习种类较多,同时参与技术、战术训练的人数较多,战术功放过程转换次数较多,训练实战环境气氛较浓,组织难度增大;负荷时间略长于主项比赛时间或负荷距离略长于主项比赛的距离;负荷强度与负荷时间呈负相关;有氧和无氧混合供能性质明显。一次练习完毕后间歇时间应当十分充分。
4.说明间歇训练法的类型及其在训练中的应用特点?答:间歇训练法的类型:间歇训练法分为三种,即:高强性间歇训练方法、强化性间歇训练方法和发展性间歇训练方法。在训练中的应用特点:以体能类为例。1、高强性间歇训练方法的应用特点是:一次练习的负荷时间较短(40秒之内);速度力量的负荷强度较大,心率负荷指标多在每分190次左右;间歇时间极不充分,以心率降至120次为开始下一次练习的去定依据;练习内容多为单个技术或组合技术;练习的动作结构基本稳定;能量代谢系统主要启用磷酸盐系统以及乳酸能系统。2、强化性间歇训练方法的应用特点:对体能主导类运动项群来将,一次练习的负荷实践略长于主项比赛时间(约在40—90秒或90—180秒左右),速度负荷强度通常略低于主项比赛强度的5%--10%左右,心率负荷控制在每分180或170次左右即可,间歇时间以心率降低至120次为开始下一次练习的确定依据,动作结构前后稳定。3、发展性间歇训练方法的应用特点是:一次练习的负荷时间较长,负荷时间至少应在5分钟以上,负荷强度控制在平均心率为每分160次每分左右,间歇时间以心率降至120次为开始下一次练习的确定依据,一次持续练习的动作种类可以单一,也可多元,供能以有氧代谢系统为主。

相关话题/运动训练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2013-2015成都体育学院考研运动训练学考研真题
    2013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75分) 1. 清谈谈你对运动训练过程中超量恢复现象的理解。 2. 采用间歇训练法进行100米跑训练时表现出哪些训练学 特点? 3. 结合专项拟定一份赛前训练周的周训练计划。 二.论述(第一题35分第二题40分共75分) 1.结合一个运动项目谈谈该项目力量训练的特点与主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6-12-18
  • 2014年成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考研试题
    2014年 成都体院研究生考试真题 体育教程基本理论 一、判断 错误的改正 1、体育的产生和发展受地域的影响 所以在人脑中的体育概念不可能统一 2、体育形态的多样性和体育发展的地域性 特征,所以体育有时候出现无序性 杂乱无章是正常现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6-12-18
  • 2013年成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考研试题
    一:简述题(以下三题选做2题,每题30分,共60分。) 1. 如何认识和评价体育的社会地位。 2. 如何认识体育与教育的关系。 3. 如何认识教育和政治之间的关系。 二:论述(第一题为必答题,2、3题选做一题共90分。) 1. 2012年11月以来,陆续有马拉松赛及学生1500米测试中 猝死现象发生,同时又发生一些院校在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6-12-18
  • 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
    运动训练学 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3.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百年回顾1竞技体育在世界范围广泛开展2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体制3运动竞赛活动日益活跃④现代奥运会百年盛世⑤运动竞技水平及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⑥竞技体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6-12-16
  • 运动训练学考研复习终极背诵版
    第一章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第一节 竞技体育概述 1.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1生物学因素: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逐步形成竞技体育;2个性心理因素:人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及追求胜过对手的动机推进了竞技运动形成;3社会学因素:人们逐渐认识到竞技体育在培养、教育及审美等到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30
  •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考试运动训练学笔记
    北体大研究生考试运动训练学笔记 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2.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一是生物学因素,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逐步形成竞技体育;二是个性心理因素,人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2-05
  • 首都体育学院2010运动训练学考研真题
    简答 1.运动训练学的任务? 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运动训练活动的普遍规律,从而指导各专项运动训练实践,提高运动成绩。运动训练学的主要任务有: 1从众多专项的训练实践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共性规律 2深入探索未被人们所认识和认识还不十分清楚的运动训练规律 3进一步健全运动训练理论和内容体系 4广 ...
    本站小编 网络资源 2015-07-08
  • 2010年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考研试卷解析
      学校:北京体育大学 专业:运动训练学 题型说明及变化解析 具体题型 第1题 名词解释5个第2题 简答题3 ...
    新浪考试 2010-01-14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5年 运动训练学试题(硕士)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试题(运动训练学) 请将所有答案标明题号,写在答题本上,试题纸上请勿 ...
    网络资源 免费考研网 2009-01-13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5年运动训练学试题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试题(运动训练学)   请将所有答案标明题号,写在答题本上,试题纸上请勿答 ...
    考研 Freekaoyan.com 2008-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