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考研简答论述 根据现当代文学文学考研的参考书和资料整合而成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28

现代文学简答

1.怎样理解文学革命的过激主义?

文学革命的过激主义

①新文化运动对传统采取猛烈抨击的态度,一时来不及分析传统文化中合理的可供现代转化运用的成分,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冲破旧垒,开拓新路,显示价值观念的根本改变;

②对西方文化径直急取,做整体性歧化选择,并对传统文化采取以批判为主的态度,也带来负面影响,但新文化运动一开始处于受压制状态,不能不立足于“破”而矫枉过正,况且这样的全面开放,为多种文化的比较选择提供了宽阔的余地。

③冲破旧思想的束缚,而采取激烈彻底的姿态,难于认真思考文化转型与选择的复杂性,又来不及充分消化西方文化经验,难免粗疏偏激,也难于接受论争对立面的某些可能合理的意见。

评价:首先,过激主义如上所述不肯否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的影响。

其次,要用历史的观念,即将一定的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时空之内来给它定位。过激主义是一种文化策略,正如鲁迅的天窗理论,当时必须采用极端的方式全面否定传统而引进西方的东西,过激主义的文化策略是由于特定的历史语境和面临的文化建设任务而做出的选择,它无疑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如果没有五四文学革命主将们的矫枉过正,很难想像中国是否会有现代文化。

第三,过激主义与新文化运动者们在精神情感上依恋传统形成矛盾,与传统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割不断、舍不掉的,如鲁迅、胡适都是典型的口头革命派。

第四,我们现在有两个传统,一个是古代传统,一个是新文化传统,今天不能去苛求过激主义,我们今天面临的历史问题(被外来文化统治了多年,需要找回传统)与五四时期已完全不同了,我们可以摒弃这些主张,但不能否定过激主义在具体的历史时空的建设意义。

2.文学革命的成绩

首先,是白话文的全面推广。五四后,各地学生爱国团体纷纷创办白话报刊,到1920年,连那些最持重的大杂志,如《东方杂志》《小说月报》等都采用白话文了。1920年一月,当时的教育部颁令,凡国民学校低年级国文课教育也统一运用语体文(白话)。1924年出版的中学语文课本,已经收有一些新闻学作家的作品。

第二,外国文学思潮的广泛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呈现我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思想大解放的局面。外国文学思潮又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新文学社团有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语丝社等。

第三,文学理论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第四,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实绩。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陆续创作了《孔乙己》《药》等。除鲁迅外,《新青年》《新潮》等报刊陆续推出了一些新文学作家的作品,小说如叶绍钧《这也是一个人?》杨振声《渔家》冰心《斯人独憔悴》许地山《命命鸟》等,诗歌如胡适《尝试集》郭沫若《女神》汪静之《惠的风》等。

3.文学革命的意义

文学革命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伟大而彻底的文学革新运动。  文学革命经过激烈的斗争以及创作实践,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具有深远的意义。

①  在思想上,它是历史空前的一场彻底反封建的文化大革命,有力地冲击和扫荡了封建思想,对中国人民的思想大解放,对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都有极重要的影响。

②在政治上,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作了舆论准备,又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它对封建思想、封建文学的坚决彻底批判,唤起了许多人的觉醒,对中国革命的思想、干部作了准备。

③在文学本身上,它宣告了漫长的中国古典文学的终结,宣告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这是划时代的伟大转变。

④ 在世界意义上,它是十月革命后世界范围内出现的革命文学潮流的组成部分,使中国文学从禁锢束缚状态走向自由开放,从闭关锁国状态面向世界,开创了中国文学一个崭新的时代,同时对世界文学革命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4.胡适在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

①提出文学的历史只是一部文字形式(工具)新陈代谢的历史,是“活文学”随时起来代替“死文学”的历史。

②他将白话文运动的提倡视为文学革命最迫切最实际的举措。A.1916年10月,胡适写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从改良旧文学的“八事”入手去实现文学的变革。其关键是从语言形式即“工具”的角度肯定白话文学,以此作为摆脱旧文学,创建新文学的突破口。B.1918年4月,胡适又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更明确的标示出要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作为文学革命的宗旨,在言文合一的口号下白话文被称作国语。

③重视横的移植,加紧评介西方的文学思潮理论,同时又在纵的继承中找根据,这就导致了他对中国文学传统的重估。1923年胡适创办《国学季刊》,提出“整理国故”,他以“托古改制”的立场和实用主义、进化论的观点阐释传统所得出的学术结论有诸多偏颇,但其借鉴西方学术文化思想在文学的历史观念方面获得的科学的自觉性,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理论的支持。

④在新文学的思想内容与方法上,胡适重视宣扬个性主义,主张采用写实主义。A1918年发表的《易卜生主义》提出要以充分发展的个性主义挽救中国文学的命运。同时提出要以写实的方法“实写今日社会之情状”B.胡适还在《谈新诗》等著述中提出过“诗体解放”说。

5.周作人在新文学初期的理论建设

①周作人最突出的贡献,是以“人的文学”来概括新文学的内容,标示新文学区别于旧文学的本质特征。1918年底发表的《人的文学》,他将新文学的本质界定为“重新发现‘人’”的一种手段,根本目标在助成人性健全发展。1919年初,周作人又提出“平民文学”的概念,实际上是“人的文学”的具体化。

②提出“自己的园地”的文学观,1923年周作人集结出版了评论集《自己的园地》,强调尊重创作个性,抒写表达作者各自的情丝,主张“人生的艺术派”。是对新文学中日益膨胀的功利性的一种清醒的制约。

③对现代散文文体的理论确认。1921年6月周作人发表的题为《美文》的文章,才真正从理论上确认了文学性散文的地位。将艺术性散文摆到了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位置。

6.第一个十年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

第一,理性精神的显现。新文学的先驱者们主张文学服膺于思想启蒙,注重文学作为改造社会人生的工具,强调以现代科学与民主的精神去指导新文学的创作,使第一个十年的现代文学具有了强烈的理性批评色彩。可以说,“重新估定价值”的理性批评精神与由于“人的发现”、“文学的发现”引起的理性探索精神,是贯穿于第一个十年的几乎所有的作品中的。

第二,感伤情调的流行。感伤成了这时起新文学的一种精神标记,映照着“五四”历史转折时期普遍的社会心里。如“问题小说”,冰心的《超人》许地山的《命命鸟》王统照的《沉思》叶圣陶的《隔膜》庐隐《海滨故人》在探讨人生究竟时,都诉说着感伤的情怀。“乡土小说”彭佳煌、蹇先艾、许钦文、王鲁彦等都无不隐含着乡愁。以郁达夫为代表的“自叙传”抒情体小说,如《沉沦》,冯沅君(氵金女士)的《隔绝》王以仁的《孤雁》等表现当时知识分子精神的追求与痛苦。

第三,个性化的追求。五四时期提倡个性解放,写个人到的生活,个人的情趣是普遍现象,“表现自我”成为自觉的文学追求。作家个性的风格千姿百态:鲁迅的冷峻犀利,郭沫若的雄奇豪放,郁达夫的袒露自怜,叶圣陶的平实冷静,许地山的隽永奇趣,庐隐的激切质直,王统照的宛曲纡徐,冰心的明丽晶莹,周作人的冲淡自然,朱自清的精美秀雅,闻一多的浓烈沉郁,徐志摩的潇洒空灵,冯志的幽婉舒展,废名的古朴朦胧,李金发的幽微象征等等。

第四,多样创作方法的尝试。现实主义成为五四时期乃至第一个十年最有实力的创作方法。同时一般作家更加向往浪漫主义,各种文体的创作中都充溢着强烈的主观情绪和抒情色彩。另外现代派的种种手法也对各种流派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李金发等象征派诗人注重暗示、联想和怪诞。

7.《呐喊》《彷徨》的艺术特色

第一,“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眼光与小说模式。

①独特的题材。以启蒙主义为目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以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正是从这样的启蒙主义文学观出发,鲁迅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

②独特的观察与表现视角。鲁迅始终关注“病态社会”里人的“精神病苦”,如,《故乡》里最震撼人心的不是闰土的贫困,而是他一声“老爷”所显示的心灵的麻木。鲁迅对知识分子题材的开掘也是着眼于揭示他们的精神创伤与危机,如《在酒楼上》辛亥革命独战多数的英雄摆脱不了孤独者的命运,在强大的封建统治的压力下,像一只蝇子飞了一小圈,又回来停在原地,在颓废消沉中无辜消磨着生命。《孤独者》甚至“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借此“复仇”,虽“胜利”了,却又“真的失败了”。《伤逝》五四时期勇敢地冲出旧家庭的青年男女,眼光局限于小家庭凝固的安宁与幸福,既无力抵抗社会经济的压力,爱情也失去附丽,只能回到旧家庭中。

③独特的模式。

A看与被看的模式。人物之间只有一种关系:一面“看别人”,一面“被别人看”,由此构成了看与被看的二元对立。根据被看者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两类:a.好奇的看客看不幸的人,他们麻木、混沌,实际上显示了一种人性的残忍。在好奇的看客看被看者的背后,常常还有一位隐含的读者再看,用悲悯的眼光,激愤地嘲讽着看客的麻木与残忍,从而造成一种反讽的距离。b.群众与先驱者间的看与被看的关系。例如,《药》里,人们争先恐后赶去看杀夏瑜,看与被看的模式进一步发展为吃与被吃的关系,夏瑜的血蘸着馒头被华小栓吃进肚里,这也就具有某种象征意味:“华家”愚昧的民众,不但自身被吃,同时又在吃人,而被吃者正是夏家的启蒙者。

B“离去—归来—再离去”的模式,也称为“归乡”模式。在这一模式的小说中,无论是《祝福》《故乡》还是《在酒楼上》孤独者》,叙述者在讲述他人的故事的同时,又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两者相互渗透、影响,构成了一个复调。例如,《故乡》的叙事是从“我”回到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说起的,作者显然采取了横截面的写法,将完整的人生历程的第一阶段“离去”推到了后景。小说虚写了这样一个“我过去的故事”:当年被“聚族而居”的封建宗法制度的农村社会所挤压,“我”不得不离本乡、“逃异地”,到现代都市寻找别样的出路。二十年过去,依然在为生活而辛苦辗转,却失去了精神的家园。此番归来正是为了寻梦:那“时时记得的故乡”不过是心象世界的幻影。因此,整篇小说所写的其实是“我”的一个心里历程:“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的现实图画逐渐取代那想象中理想化了的“神奇的图画”,“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由“十分清楚”而变得“模糊”。而现实的闰土的故事无疑起了惊醒的作用,帮助我完成了幻境与现实的剥离。“我”由希望而绝望,再度远走,从而完成了“离去—归来—再离去”的人生循环。

第二,“格式的特别”—“创造新形势的先锋”

①结构方式上,鲁迅的《狂人日记》之所以被称为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有头有尾、环环相扣的完整的故事和依次展开情节的结构方式,而是以13则“语颇错杂无伦次”不标年月的日记组织小说的。在艺术表现上,通过主人公的自由联想、梦幻直接剖露他的心理;而且作品中的叙述描写都带有主人公的感情色彩,都渗透于主人公的意识活动中。小说“日记本文”采用了白话文体,却又精心设计了一个文言体的“小序”从而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叙述者两重叙述,两重视点。表现了狂人的世界和正常人的世界。这样小说文本就具有了一种分裂性,对立的因素相互嘲弄与颠覆、消解,形成反讽的效果。

②作家主体精神、生命体验的介入,充分体现了鲁迅小说的“主观抒情性”的特征。《伤逝》中涓生明确意识到与子君之间只剩下无爱的婚姻以后,他所面临的“说”与“不说”的两难的选择,这种两难,正是终身折磨鲁迅的人生困境之一。

③主体渗入小说的形式。《在酒楼上》《孤独者》中,小说中的叙述者“我”与小说中人物是“自我”的两个不同侧面或内心矛盾的两个侧面的外化。作者主体的渗入,使小说具有了自我灵魂的对话与相互驳难的性质。这都是“灵魂的深”的开掘,显示了鲁迅自身的矛盾与困惑,构成了鲁迅小说诗性的丰富内涵。

8分析《彷徨》中祥林嫂、爱姑、子君等妇女形象和妇女问题的提出。

祥林嫂(《祝福》)爱姑(《离婚》)子君(《伤逝》)遭封建社会迫害的妇女,她们对封建主义的压迫有过反抗的行动,但最终都以悲剧告终。

《祝福》展示了封建礼教对妇女压迫的深重残酷。作品通过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深刻揭示了封建礼教的系统周密、强大深固。从鲁四老爷、四婶到婆婆等这样一个周密的封建观念的大网络,决定了中国妇女的悲惨命运,也无情压碎了祥林嫂们的一切努力挣扎。

《离婚》中的爱姑,不能忍受丈夫另有新欢、叫她走就得离婚回娘家的极不公正的待遇。她的反抗是强烈的,但在七大人装腔作势的威风下终于屈服。

《伤逝》中的子君,是另一类型的妇女。她是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知识女性。她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是妇女个性解放的呼声。她以此为思想武器,为自己的恋爱婚姻自由而奋斗,和涓生建立起小家庭。封建势力的压迫、个性解放思想的局限性是造成悲剧的思想根源。

作品通过这三个妇女形象的描写,揭示了妇女的问题:

1)祥林嫂等的悲剧都是封建社会、礼教造成的,因此妇女解放必须反封建。

2)作品也表现祥林嫂和爱姑都还没有摆脱封建礼教的精神枷锁,她们的反抗缺乏清醒的意识和明确的目标。启示人们:妇女解放,必须自身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才能进行有效地斗争。

3)作品通过子君的悲剧说明离开了社会改革,妇女追求个人的自由幸福,是很难实现的。个性解放思想虽有一定的反封建作用,但不能解决妇女解放问题。

9.分析《彷徨》中涓生、魏连殳。吕纬甫等知识分子形象和在知识分子道路的探索

1)小说集《彷徨》中涓生(《伤逝》)、魏连殳(《孤独者》)、吕纬甫(《在酒楼上》)是基本属于同一种类型的知识分子。他们都是新知识分子,接受了民主主义、个性解放等西方近现代思想影响。

2)涓生为自己爱的权利而奋斗;魏连殳被人说成是“一个可怕的新党”。常在报刊上“发些没顾忌的议论”;吕纬甫年轻时敏捷精悍认真,敢于在小城封建迷信思想深重的氛围中破坏神像。但是他们的反抗都以失败告终。

失败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1)中国社会黑暗势力的强大,封建传统思想和习惯力量的根深蒂固,因此觉醒者受到的压迫是最深的。

2)觉醒者自身的思想局限性和性格弱点。涓生、魏连殳、吕纬甫等进行反抗的思想基础是个性主义。这些觉醒者在强大的旧势力压迫下,表现出自私卑怯(涓生)、动摇妥协(吕纬甫)、消沉颓废(魏连殳)。涓生在爱的小舟遭到社会黑风恶浪时,认为最重要的是救出自己,视子君为累赘,终于遗弃了子君而造成悲剧。吕纬甫敏捷精悍认真变成现在的“敷敷衍衍,模模糊糊”。魏连殳以躬行所恶来报复社会、世俗的压迫、冷遇,却陷入更深的精神孤独和痛苦的境地,以自戕式的毁灭宣告了自己的失败。

涓生、魏连殳、吕纬甫等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形象及其悲剧,提出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道路问题,表明了个性解放、个人奋斗不是小资产阶级的正确道路,应别寻新路。

8.《故乡》的叙述方式

《故乡》的叙述方式相对于传统小说是一种革命和创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独特的叙事模式、精心选择的叙事角度和灵活的叙事时间。

第一,独特的叙事模式:“离去—归来—再离去”的叙事模式。《故乡》的叙事是从“我”回到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说起的,作者显然采取了横截面的写法,将完整的人生历程的第一阶段“离去”推到了后景。小说虚写了“我过去的故事” :当年被“聚族而居”的封建宗法制度的农村社会所挤压,“我”不得不离本乡、“逃异地”,到现代都市寻找别样的出路。二十年过去,依然在为生活而辛苦辗转,却失去了精神的家园。此番归来正是为了寻梦,但那“时时记得的故乡”不过是心象世界的幻影。现实的闰土的故事无疑起了惊醒的作用,“我”由希望而绝望,再度远走,从而完成了“离去—归来—再离去”的人生循环。

第二,精心选择的叙事角度。鲁迅始终关注“病态社会”里人的“精神病苦”,《故乡》里最震撼人心的不是闰土的贫困,而是他一声“老爷”所显示的心灵的麻木。

第三,灵活的叙事时间。《故乡》打破了传统小说依次展开情节的结构方式,而是通过主人公的思维方式、回忆、联想来组织小说。

9.《孔乙己》的叙述方式

10.《狂人日记》的叙述方式

11.分析评价《狂人日记》的思想艺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狂人日记》的思想是“暴露礼教和家族制度的弊害”、

1)揭露了礼教“吃人”的本质。这是对封建礼教和家族制度的最深刻最本质的揭露,是对封建统治者以仁义道德“吃人”的中国几千年历史和文化的最深刻最本质的揭露。

2)揭露了封建礼教毒害之深。人人“吃人”也“被人吃”。吃人者不仅有封建家族制度象征的大哥;也有妇女和下层人民,他们是受封建礼教毒害最深的;也有青年和小孩。

3)作品通过塑造狂人形象,表现对封建统治的大胆怀疑和批判精神,也表现出严格的自审精神,寄希望于未来,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狂人是个具有现代意识的封建叛逆者形象,是清醒的启蒙主义者形象。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狂人日记》思想上的深刻性和对民族状况和前提的“忧愤深广”的特色。

艺术形式上的主要特色:

1)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结合。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一个患“迫害狂症“者的故事,人物和环境都具有真实性。同时作者运用了象征和暗示等手法,赋予人物和环境以象征意义。

2)运用日记体形式;以心理描写为主;运用简练的白话语言。

文学史上的意义:

《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成为中国文学进入现代的标志:

1)它以彻底深刻的反封建思想,以渗透于全篇的现代意识,显示其现代意义。

2)艺术形式上,西方现代主义象征方法的创造性运用,心里描写的细致,日记体的格式,成熟的白话,具有现代意味。

12.不同时代的阿Q形象(阿Q的接受史)

①20年代的启蒙思潮和三四十年代的民族救亡思潮都提出了“民族自我批判”的时代课题,阿Q也就自然成为“反省国民性弱点”的一面镜子。人们关注阿Q的核心是他的“精神胜利法”,认为“精神胜利法”是中华民族觉醒与振兴的最严重的思想阻力之一。鲁迅的《阿Q正传》正是对我们民族的自我批判。

②50年代至70年代末,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强调要对文学作品进行阶级分析,于是阿Q就被视为“落后的农民”的典型,关注重心也发生了转移。首先强调的是阿Q是未庄的第一个“造反者”表现了农民的革命思想。其次阿Q与辛亥革命的关系也引起普遍重视,批评家认为鲁迅是“从被压迫的农民的观点”对资产阶级领导及其领导的辛亥革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③80年代初的思想解放运动中,人们重读《阿Q正传》。尽管关注的重点并无变化,却给予了完全不同的意义解释,强调的是阿Q造反的负面:即使阿Q成了“革命”政权的领导者,他将以自己为核心重新组织起一个新的未庄封建等级结构。辛亥革命的教训也被阐释为“政治革命行动脱离思想革命运动”,忽略了农民的精神改造。阿Q再一次被确认为“国民性弱点”的典型。

④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人们开始转向对“阿Q精神(性格)的人类学内涵的探讨,认为阿Q几乎面临人的一切生存困境:基本生存欲求不能满足的生的困恼、无家可归的惶惑、面对死亡的恐惧等等,而他的一切努力挣扎都是一次绝望的轮回,无可奈何只好返回自身寻求思想上的安慰,以摆脱完全绝望的处境。从这个意义上说,“精神胜利法”的选择几乎是无可非议的。但这种选择又确实丝毫没有改变人的失败的屈辱的生存状态,却使人坠入更加绝望的深渊。鲁迅对这一生存困境的正是,揭示了人类精神现象的一个重要侧面,从而使自己具有了超越时代、民族的意义与价值。

12.分析《阿Q正传》的思想及艺术成就

《阿Q正传》是鲁迅唯一的中篇小说。

思想成就之一:

小说通过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社会典型环境的描写:

1)塑造了辛亥革命时期贫苦农民阿Q的典型形象。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在

13.从《野草》看鲁迅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14.《朝花夕拾》的闲话风

①“闲话风”是作者与读者的精神对话:作者掏出心来,真诚地袒露自己生活与内心的秘密、真实的欢乐与痛苦,希望引起读者的共鸣、联想、议论与诘难,达到精神的互补,而非趋一。因此,“闲话风”散文别具平等、开放的品格,又充溢着一股真帅之气。如《阿长和<山海经>》“我的保姆”的“伟大的神力”和她那发自天天性的质朴的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位博学而方正的私塾老师朗读“极好的文章”时的沉醉,以及隐藏在“瞪眼”与“怒色”之后的温情。显露了鲁迅心灵世界最为柔和的一面,又内蕴着深沉而深刻的悲怆,两者互为表里,构成了《朝花夕拾》独特韵味。

②“闲话风”的另一面是“闲”,即所谓“任心闲谈”。《朝花夕拾》正是“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处处显示出余裕、从容的风姿。“闲话”也称“漫笔”,不仅指题材上“漫”无边际,而且是行文结构上的兴之所至的随意性。如《狗·猫·鼠》思想与艺术天马行空般的自由驰骋,正表现着心灵的开阔与自由。“闲话”还表现了一种追求“原生味”的语言趣味。鲁迅曾说过,如果把只隔一层薄壁板的邻居的高声的谈话如实记录下来,删除了不必要之点,是可以成为很传神的文学语言的。《朝花夕拾》正是这类“听闲谈而去其散漫”的语言主张的成功实践。它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生活语言的的丰富性、生动性与复杂性。


相关话题/现当代文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现当代文学资料考研保密版(北大、复旦、武大、南开)
    编委(18人):何明(北大)、王娟(北师)、罗国斌(人大)、杨新明(清华)、郭建平(社科院语言所)、任乐平(北语)、张志亮(复旦大学)、田雪华(华东师大)、辛军强(南京大学)、随红侠(南开大学)、朱生喜(武汉大学)、蔡小平(华中师大)、李志勇(浙江大学)、刘璐(山东大学)、徐宏(吉林大学)、高满军(东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8
  • 南昌大学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2007-2017)
    一、现代汉语试题(50分)1、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词与词组的区别(2)借喻和借代的区别(3)什么是复句?2、论述题(每题13分,共26分)(1)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2)学习语法的重要性 二、古代汉语试题(50分)1、名词解释(15分)(1)《诗经》 (2)《论语》 (3)《说文解字》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并指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4
  • 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资料中国文学史冲刺点睛篇
    中国文学史冲刺点睛篇 第一部分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比较难复习,一是因为文学史时间跨度大,上下几千年。二是内容多,有很多风格各异的作家、作品以及抽象的文学理论。注意掌握主要的作家流派和重要的文学现象,尤其要多参看历届的真题,做到有的放矢。 下面从从文学流派团体、作家在文学史的地位、主要文学创作的特点、主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2
  • 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资料沈从文
    第十二章 沈从文 一、边地湘西的叙述者、歌者 (1)首先应大致了解沈从文特殊的身世经历给他带来特殊的气质,那就是常以乡下人 的眼光(其实又不可能除去知识者的身份)来看待中国的常与变。应理解其处于左翼 文学与海派文学之外,以地域的、民族的文化历史角度,去思考和表现现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2
  • 华中科技大学2019现当代文学考研经验贴(内附真题)
    一、试卷分析 华科考大综合,文学类考生用同一张卷子。 专业一610汉语言文学基础,外国文学古代文学现当代各一道论述题,都不偏,只要熟悉教材都有话可说,如何答深入就是后话了。 另外文学类也要考现汉古汉的知识,好消息是只出在名词解释,一个5分,且较为基础,我是临考花几天,借了考语言类室友的笔记,背了她整理的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1
  • 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纲要
    中国现、当代文学纲要 上编: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绪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特质和历史地位 1、改造民族灵魂的文学 2、中国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及世界文学 (一)第一个十年(1917――1927) 1、个性解放旗帜下文学的觉醒 2、鲁迅 (1)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者 (2)《呐喊》、《彷徨》――中国现代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7
  • 2020年西北大学文学院809综合一(含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评论)考研全套资料
    目录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7种电子书、3种题库。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电子书]全国名校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含北师、中传等)[免费下载][电子书]全国名校外国文学考研真题及详解(含南开、中山等)[免费下载]说明:本校的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
  •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笔记(第一、二个十年)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导论:中国现代文学的相关解释 一、 关于现代 二、 分期问题 三、 现代化的基础(近代文学的铺垫) 导论 一、 关于现代 古代-----近代-----现代------当代 1、 不仅仅是时间概念(包含诸方面,也不仅是经济) 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学,是中国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复习笔记讲义
    现代文学史课程讲稿 绪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发展进程及本质特征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背景。理解中国现代文学欲融入世界文学之林的历史诉求。掌握五四新文学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意义。 讲授内容:概述中国现代文学各阶段的历史特征及发展进程 重点:中国现代文学三个十年的整体风貌 难点:各阶段文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题目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 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简答、简析题 1.简析周作人《人的文学》一文的内容及意义。 周作人1918年发表了《人的文学》一文,提出新文学应当是人的文学,反对封建的非人的文学。他所谓的人的文学,是以合乎人性的人的灵肉一致的生活为是的文学。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复习笔记整理打印版
    本资料提供了很多典型试题,很有代表性,因此必须认真地把每道题做好,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很多题都有答案,也只是参考。答题时除了名词简答要有根有据,论述题考察知识广度和深度,除非无从下手自说一套,但要自圆其说,正确合理,虽不强求一致,但一定要跟所考学校指定书观点一致。 目 录 《中国现当代文学》大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朱栋霖版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教案讲义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案 现代文学部分 绪论 一、中国历史的分期与中国文学的分期 (一)中国的历史分期 古代:1840年鸦片战争前,分远古、中古、近古 近代:1840年1919年 现代:1919年-1949年 当代:1949年后 (二)中国文学分期的几个概念 中国文学:包含古代、近代、现代、当代文学。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第一编 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 第1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一) 1.新民体 答:新民体是梁启超在报章杂志上创立的新的散文体裁,因发表于早期《新民丛报》而得名。新民体是中国传统文体的一次解放,打破了古文、时文、散文、骈文、的界限和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1-05
  • 2019年浙江财经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初试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涵盖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阶段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的主要内容,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性课程。考试目的:测试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运动、文学现象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2019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专业目录
    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9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专业目录已经公布,详情如下: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