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笔记(打印版)(4)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23


    知识的运用方式库:资料呈现方式库;教与学的策略库。 二、 积件组合平台的开发 核心思想:注重人的主体性 特点:无需程序设计;方便地组合积件库中的各类多媒体资源;面向普通中小学教师,易学易用。 三、 集成化学习环境的开发 信息库;符号簿;建构工具包;现象呈现环境;任务管理者。 四、 电子绩效支持平台的开发 EPSS实质上是一种集成化的、支持特定服务的信息系统,是智能教学系统和工作平台的接个。 EPSS由超媒体Infobase,专家系统,交互式训练系统,在线帮助系统,效能工具,应用软件,监测系统等部分构成。 EPSS主要运用一些实时的岗位训练技术来提高员工绩效。 主要用于任务支持,即提供如何完成一项任务的帮助。 特性:以计算机为基础;提供执行任务所需的细节信息;可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用户控制。 五、 网络教学与管理支撑平台的开发 1、网上课程开发系统——-web课程开发 2、网上教学支持系统——web教学实施 3、网上教学管理系统——web教学管理 我国的vclass系统有四个子系统:网络教学管理系统;网络教学子系统;网络课程开发工具;教学资源管理。 复习建议:本章前两节部分知识点较重要,后三节涉及到一些新技术,因此大致了解即可。 复习建议:本章前两节部分知识点较重要,后三节涉及到一些新技术,因此大致了解即可。
    第七章 教育技术运用 第一节 教育技术运用概述 一、 教育技术运用的内涵★★★ ★★★ 教育技术运用范畴不仅包括媒体的运用,而且包括各种学习资源的运用以及教学系统开发结果的实施。 (一) 学习资源和教学系统开发结果的利用 学习资源包括:教学媒体:不仅仅是信息载体,而且包括按教学系统设计的要求以物理形式表现出的各种学习资源; 新技术:计算机多媒体,网络通信,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为代表。 学习资源利用的过程实质上是在学习资源和学习者已有知识结构之间建立连接的过程。 一个重大发展:不再以孤立的学习资源建设为中心,将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紧密结合,通过系统化的教学设计过程来实现。 学习资源的运用:强调对教学过程的优化。 教学系统开发结果的运用:整体的,强调改革教育内容、方法、组织等全面变革。 计算机和网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学习资源,能提供教学和管理的支持: 20 世纪 80 年代初,计算机应用于教育有三种模式:指导教师 tutor;指导者 tutee;工具 tool。 20 世纪 90 年代中,我国计算机的用途:学习对象、学习工具、教学工具。 1997 年,王吉庆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作用:环境 environment;设备 equipment;评价 evaluation。 (二) 革新推广——为了使革新被采纳而通过有几乎的措施进行传播的过程。 最终目的:引起改革。 在革新推广过程中要考虑:革新特点;传播渠道;时间;社会系统; 罗杰斯将其描述为:了解;信服;决定;实施和认可。 (三) 实施和制度化——在一个组织机构中对教学革新成果的持续使用。 实施即在实际环境中使用革新成果。 二者依靠个人的努力和组织的支持。 目前存在的问题:实施过程往往被忽略。 (四) 政策和法规——是影响和规范教育技术推广和使用的强制性规范和行为 国外:美国常以政府名义制定教育技术的标准和各项计划,从而极大推动了教育技术的发展。 国内:为了推进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我国政府加快制订有关规章制度的步伐。 二、 教育技术运用各子范畴之间的关系★ ★ 莫达伦总结教育技术运用有三个阶段: 使用——————————纳入——————————制度化 (一次性使用) (永久性) (嵌入组织机构中) 三、 影响教育技术运用的因素★★ ★★ (一)社会需求因素 信息社会对教育提出新挑战 (二)学习者因素——核心因素 学习者的知识基础。能力素质,情感等,决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方法和组织形式等。 (三) 教师和教育机构因素 教师的知识水平、能力素质以及对教育技术的理解程度 教育机构的工作方式、管理方式以及对教育技术运用的理解和支持。 第二节 学习资源的应用 根据学习资源的功能不同,可把学习资源在教育领域内的运用方法分为五方面: 21
    一、 现代教学媒体在教学领域的应用★ ★ 现代教学媒体:幻灯、投影、视听设备、语言实验室及其配套教材软件。 主要应用于以教师为主导的班级授课环境中。 李克东、谢幼如 “多媒体组合教学”——将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共同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多媒体组合 教学是指在以班级授课形式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需要,合理地选用现代教学媒体,继承传统教学的 有效成分,使两者有机结合 ,各展所长,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共同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 现代教学媒体仍是教育技术运用的非常重要的方面,因此应该予以足够重视,但是不能不看实际需要,现实条件而盲目追 求高档次,而不管它是否真正适合学习的目的。 二、 多媒体计算机在教学领域的应用★★★ ★★★ 四个特性和功能: 1、 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体现其主体作用。 交互性和立即反馈 选择学习内容、方式、练习 2、 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既能看,又能听,还能用手操作。 3、 超文本功能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和管理。 按教学目标的要求,把包含不同媒体信息的各种教学内容组织成一个有机整体; 按教学内容的需要,把包含不同教学要求的各种教学资料组织成一个有机整体; 按学习者的知识基础和水平把相关学科的预备知识以及开阔视野所需要的扩展知识组织成有机整体。 三、 基于因特网的网络教学应用模式★ ★ 有五种不同模式: (一) 讲授式 优点:突破了传统课堂中人数及地点的限制 缺点:缺乏课堂氛围,学习情景真实性不强。 1、 同步式讲授 通过视频会议系统来实现 2、 异步式讲授 (二) 个别辅导式 学习者与教师之间通过电子邮件异步非实时地实现或在线谈方式。 (三) 讨论式 利用电子布告牌系统 BBS 和在线聊天系统 CHAT (四) 探索式 五个阶段:问题分析;信息收集;综合;抽象提炼;反思。 (五) 协作式 竞争,协同,伙伴,角色扮演。 四、 虚拟现实技术的教学应用 桑新民:把“三个世界”的学习经验综合起来。即经验世界,语言文字的世界,虚拟现实世界。 斯图尔特,托马斯 指出了虚拟显示在教育中的用途 虚拟现实技术可应用于教学的各个领域。 五、 教学代理技术的教学应用 (一) 教学代理的概念 通过在交互学习情境中与学习者进行交互,从而达到支持人类学习的自主代理,更体现辅助学生“学” 。 (二) 教学代理交互的种类 示范;指导;暗示 (三) 教学活动的生成方式 行为顺序法;层次生成法;状态机编辑法 第三节 基于 web 的网络教学系统的应用 一、 基于 web 的教学系统 (一) 主要教学功能 1、 在线发布网上课程:将教学内容在网上发布 2、 学习者的学习与探索 3、 学习者的讨论与协作 4、 多媒体授课系统:课件点播系统;同步广播授课系统 5、 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管理 A、 学习者管理系统 B、 学习管理工具 C、 网络题库 D、 作业评阅系统 E、 考试与评价系统 五种功能:联机考试功能;评价功能;网络监考功能;多媒体考试功能;学习信息收集功能。 (二) 教务管理系统 教务管理功能;专业与课程管理;系统管理 (三) 教学资源库管理系统 功能: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采集、存贮、检索和利用。 22
    资源类型:媒体素材,试题素材,案例素材,文档资料素材等。 目的:帮助学习者进行探索式学习。 (四) 网络课程开发系统 二、 自适应的超媒体学习系统 可根据学习者个别能力特征,动态呈现与学习者当前学习能力相关的,基于超媒体的教学内容。 主要功能有: 1、 教学内容的动态适应 2、 教学内容的适应性导航 3、 教学内容的动态构建 4、 自主选择学习策略 5、 协作式的问题解决 三、 基于 web 的协作学习系统 是 CACL 的发展,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一) 基于 web 的协作学习概述★ ★ ★协作学习是指学生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最大程度地扩大个人和他人的习得成果,一起经理学习过程并共同进取的一 切相关行为。 协作学习五个要素:相互依赖性,促进性交互,个人责任,社交技能,小组自加工。 核心思想:协作学习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但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中,教师是资源设计者,教学指导者, 评价者;任务分配和教学进程由计算机网络控制。 北师 黄荣怀 认为包括三个子系统: 协作学习过程:学习者特征测量、小组形成、组准备、组进程、测试; 资源设计:需求分析、学习者分析、情境创设、资源设计、协作进程设计; 评价:成绩评定、参数修正、协作评价。 (二) 协作学习过程 四个阶段: 1、 学习者特征分析(特征参数取样) 包括认知能力特征、知识水平特征、学习方式特征三方面。 2、 分组 根据学习资源库中提供的目标信息,调节分析学习者特征信息,按照协作策略库中提供的策略,来实现协作组构建。 3、 学习进程 A、 组准备:同一个协作小组的学习者确定学习目标,了解自己以及他人的角色。 B、 组进程:需要学习资源库提供学习内容,协作资源库提供协作资源。 4、 测评 各学习者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一般教学测量手段——自测成绩 协作组学习过程中的协作情况——内聚力量植测量——协作档案 第四节 信息化教育形式的教学应用 ★信息化教育——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形态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一、 信息化教育形式的应用概述 祝智庭进行了分类:价值观(个体主义,集体主义) ;认识论(客观主义,建构主义) 位于中心的是集成化教学系统。 二、 各种信息化教育形式的教学应用 1、 个别指导 Tutorial——个别授导类 计算机呈示与提问——学习者应答——计算机判别并提供反馈 分为程序式个别指导;对话式个别指导(苏格拉底法)——属于智能导师系统 2、 操作与练习 Drill and Practice——个别授导类 操作:记忆与联想 练习:形成和巩固问题解决能力 3、 学习监测——个别授导类 4、 教学模拟——情境模拟类 有不同的方法:演示法;实验法;探索法;体验法。 5、 教学游戏——情境模拟类 往往与案例研习的 CAI 模式相联系。 6、 智能导师 Intelligent Tutor——个别授导类 7、 问题解决 Problem-Solving 8、 微型世界 Micro world——情境模拟类 基本特点:学习者对模拟的环境可交互,可模拟,可建构。 9、 虚拟实验室——情境模拟类 10、 情境化学习 Situated Learning——情境模拟类 方法:A、认知学徒模式:示范法;教练法;支架法。 23
    B、抛锚式学习:将教学安排在有意义的问题求解环境中,每个环境能支持学生进行持续的探索,学生能从多个角度对其中的 问题进行持续求解。 11、 案例学习 Case Studies——信息查询类 12、 基于资源的学习 Resources-Based Learning——信息查询类 要求学习者利用各类资源进行自学。 13、 查询学习 Inquiry Learning——信息查询类 14、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合作学习类 强调利用计算机支持学习者同伴之间的交互活动。而个别化 CAI 注重人机交互活动对学习的影响。 15、 虚拟学伴 Virtual Learning Companion——合作学习类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让计算机模拟教师和同级学习者的行为。 16、 虚拟学社——合作学习类 由网上虚拟现实工具 MUD/MOO(多用户异步通讯系统)所支持的异步式学习交流形式 17、 协同实验室 Collaboratory ——合作学习类 18、 计算机支持讲授 Computer-Supported Lecturing 多媒体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的多种应用。 19、 虚拟教室 Virtual Classroom——远程授导类 20、 认知工具 Cognitive tools ——学习工具类 三、 信息化集成教学系统的应用 信息集成教学系统包括:集成化学习环境;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网络教学支持平台;集成化教学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室和 校园网等) (一) 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应用 1、 构成 A、 计算机网络系统:教室范围内的局域网,有 Internet 出口 B、 网络教学支持系统:核心控制系统(使多媒体教室的功能得以实现)和网络教学管理系统(涉及具体教学活动) C、 教学资源信息系统:辅助备课资料库,教学资源库,资源搜索工具。 2、 基本功能 A、 实时广播:屏幕广播和声音广播 教师可将屏幕、声音传给全部学生或部分学生或单个学生。 B、远程控制 教师可要求学生机远程执行某种命令 C、学习视察 教师不离开自己作为便可掌握全班学生学习情况 D、 实时分组 E、 在线交谈 F、 学生管理 G、 电子举手 H、 遥控 老师可直接控制、操作任何一个学生机 I、 其他 资源管理、电子备课等。 出现了智能远程教室 (二) 校园网的教育应用 祝智庭 提出了校园网的教育应用模型 七个方面的应用: 学校基本功能:教学、管理、信息资源; 学校功能的外延:课外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支持平台:通讯。 复习建议:本章也不是重点部分,相比之下,第一节和第二节的部分内容还较重要,需要记忆。其他的知识也要多看, 复习建议:本章也不是重点部分,相比之下,第一节和第二节的部分内容还较重要,需要记忆。其他的知识也要多看,以 完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自己的创新。 完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自己的创新。
    第八章 教育技术管理 第一节 教育技术管理概述 一、 教育技术管理的涵义★★★ ★★★ 管理——是发挥某些职能,以便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人的努力和物质资源来实现某个目标的活动。 教育技术管理——是教育技术应用领域的各级管理人员,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等一系列的方法、手段和制度来调 度所有资源,以便达到既定目标的教育活动过程。 二、 教育技术管理的特点★★ ★★ 1、 教育目标的主导性:是否最好地利用已有条件来达到目标 2、 管理思想的现代性:应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现代管理思想,积极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 3、 管理工作的开放性:积极利用一切有利因素 4、 服务的广泛性 5、 地位的从属性:受到教育这个大系统的指导和制约 24
    6、 管理的复杂性 7、 事业的开拓性 三、 教育技术管理意义★★ ★★ 1、 管理是推进教育技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 管理对整个教育技术工作起着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和全面协调的重要作用。 3、 教育技术管理是实现教育技术目标的关键。 4、 教育技术管理是提高教育技术效率和效益的保证。 第二节 学习资源管理 一、 硬件资源的管理 硬件资源: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资源。 (一) 计划与购置 1、 定义 2、 主要内容 3、 主要依据 如校园网方案的设计原则:实用性;先进性;经济性;开放性;可靠性。 (二) 验收和记帐立卡 验收工作包括:清点数目;外观检查;性能检查;大型、精密、贵重进口仪器设备验收;写出验收报告 (三) 保管与使用 当前趋势:将计算机辅助管理引入学校的设备管理 (四) 维护与整理 (五) 制订管理规章制度 1、 计算机房管理 2、 校园网安全管理 二、 软件资源的管理 软件资源:各种媒体化的学习材料和支持学习活动的工具性软件。 主要讨论非印刷类资源,尤其是网络软件资源的管理。包括: 教育教学资源库(多媒体素材库,题库,案例库,课件库,网络课程库,文献资料库) ;资源产品展示库;电子图书库;工 具软件库;影片库; (一)软件资源的质量管理————教育技术管理的核心 1、质量要求:思想性,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和技术性。 2、审定 3、出版发行管理与用户评价。 (二)软件资源库的管理 (三)软件内容的管理 1.媒体素材库内容的管理要求 2.网络题库内容的管理要求 3.课件库内容的管理要求 4.软件资源管理应具备的基本功能 5.软件资源的编目和保管 6.软件内容传输管理 三、 学习资源管理的两种主要方法★★ ★★ (一)集中管理——将大部分重要的图书资料、媒体、信息资源和软件资源集中于库房统一管理。 (二)开放式管理——资源中心的图书资料、硬件和软件资源完全开放,任由学习者选取,但应在资源中心内使用,特殊情况 下也可借出。 第三节 教学过程管理 一、 现代教学的新特点★ ★ 1、教学媒体多样化 2、教学信息传递立体化 3、教学对象都层次化 4、教学方法系统化 教学过程可采用一系列自成体系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可采用系统设计的教学方法。 二、 教学过程管理的基本原则 综合性原则;连续性原则;个性化原则;最优化原则。 三、 教学过程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教学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即计算机管理教学 CMI 即利用计算机的统计分析和信息处理功能来支持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管理职能。 Concputer Mamaged Instuctin(计算机管理教学) 25
    CMI发端20世纪60年代中期 其出现与个别化教学模式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行为目标概念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现代管理思想 的产生有很大关系。 (二)学校综合信息管理 1、教职工信息管理 :教职工人事档案、业务档案、继续教育。 2、教务管理:教学计划管理、自动排课管理、题库管理(题库系统、试卷管理、考试系统、系统维护) 3、学籍管理 在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和学生成绩管理 4、图书管理 5、总务管理 6、学校概要信息管理 7、信息处理:系统报表和信息浇漓 8、 系统维护:用户管理;数据维护;系统代码维护;工具;打印输出。 (三)远程教学过程管理及其系统管理 远程教学过程管理包括:学生管理,教师管理,专业及课程管理。 系统管理包括:用户管理和网络系统管理。 第四节 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是对教学设计和项目开发过程的计划、监督与调控。 以网络资源库的建设和管理为例: 一、 网络资源库项目的计划 (一) 网络资源库项目的估算 估算方法:时间、资源、工作量的估算 影响估算精确度的因素:项目的复杂性(与估算风险成正比); 项目的规模(与估算风险成正比);项目的结构化程度(与估算风险成反比); 估算依据:软件的功能、性能、限制、接口、可靠性。 (二) 网络资源库项目的建设计划 1、 设计网络资源库的模块化结构 建设网络资源库要以学科建设为依据。 建设网络资源库首要问题是采集学习资源。——先进行需求分析 网络资源库提供相应的管理系统:资源管理和系统管理。 2、 资源管理功能 按物理属性分类:试题管理,案例管理,媒体素材管理,网络课件管理,文献资料管理。 资源按学科组织建设和使用,但按照物理属性分类存储和管理。 3、 系统管理功能 用户管理;网络故障管理;网络配置管理;网络性能管理;网络计费管理;网络安全管理;分布式复制代理。 4、 资源库目录服务系统 存在两种体系结构:集中管理和分布管理 5、 资源库系统的逻辑结构 服务器端管理软件负责整个资源库的管理与维护。 (三) 网络资源库项目的开发过程管理 主要是考虑从开始开发到交付用户这一段开发时间的安排。 二、 网络资源库项目开发过程管理 包括跟踪、管理、质量监控和进度控制。 项目管理人员常用的跟踪方式有五种。 三、 网络资源库项目管理的组织 较大的网络资源库项目需成立完整的项目组织机构: 项目管理委员会;项目管理小组;项目评审小组;软件产品项目组。 四、 质量管理————在所有开发阶段都应引入。 五、 风险管理 根据风险内容,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估,进行有效的风险驾奴与监控。 第五节 知识管理 一、 知识管理 (一) 知识的含义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辞海》 知识的分类: 我国:来源于生产实践的知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的知识;来源于科学实验的知识。 国外:显性知识(事实知识和原理知识) ;隐性知识(技能知识和人力知识) (二) 知识管理的含义★★ ★★ 26
    在教育领域,是将各种教学资源转化成具有网状联系的规范知识集合,并对这些知识提供开放式管理,以实现知识的生产、 利用和共享。 (三) 知识管理的原则★ ★ 1、 积累:是知识管理的基础 2、 共享:要尽可能地公开 3、 交流:是使知识体现其价值的关键环节——最高层次。 二、 知识管理工具——是实现知识的生成、编码和转移的手段和方法。 不仅具有信息管理工具的功能,且提供理解信息的语境。 有三大类工具: (一) 知识生成工具: 知识获取、合成、创新功能 (二) 知识编码工具 将知识有效存储并以简明方式呈现给使用者 分为知识仓库和知识地图两种 (三) 知识转移工具 知识流动过程:隐性/个人知识——显性/个人知识——隐性/集体知识——显性/个人知识 障碍:时间差异,空间差异,社会差异。 三、 知识管理对网络学习的作用★★ ★★ (一) 有利于学习者进行意义建构 辅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发现式学习,既可利用现有大量学习资源,又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知识框架概念。 可共享整个知识,互通有无,达到知识的高度共享和交流,进行协作学习。 (二) 有利于快速获取大量知识 知识管理工具帮助学生一开始就建立了知识地图,学习者利用它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大脑中构建一个包容较大的知识图式 结构,此后,学习者可以根据背景或兴趣,自主探索和发现。 (三) 有利于非良构领域知识的学习 认知灵活性理论将知识分为:良构领域的知识和非良构领域的知识。 随机通达教学 在不同场合从不同方向以不同角度切入同一个概念。 知识管理工具,在超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方便实现随机通达教学的过程。由于其提供了大量的知识素材,并用一种网状的 和超文本的形式将这些知识组织了起来,满足认知灵活性理论对教学的要求。 复习建议:这一章节也不是重点部分,但从头到尾还应该大致了解的。尤其是一些与现代生活、教学联系紧密的, 复习建议:这一章节也不是重点部分,但从头到尾还应该大致了解的。尤其是一些与现代生活、教学联系紧密的,较大影 响现代生活和教学的,更要多看,多思考。 响现代生活和教学的,更要多看,多思考。
    第九章 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的评价 第一节 教育技术的评价范畴概述 一、 关于教育评价★★★ ★★★ 评价:在量或质的记述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判断:对事物进行量或质的记述。 事实判断:对事物的现状,属性及规律的客观描述 客观性 价值判断:根据评价者需要和愿望对客观事物作出评判 客观性与主体性 教育评价————根据教育目标及有关标准,对教育活动进行系统的调查,确定其价值和优缺点并据此予以调整的过程。 功能: 1、 诊断功能 诊断出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 导向功能 3、 激励功能 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4、 调节功能 调节教师教学策略 学生调整学习策略 二、 教育技术评价范畴所包含的内容★★ ★★ 1、 问题分析 使用信息搜索和决策策略来确定问题的本质和范围。 2、 标准参照测量(也叫内容/目标/范畴参照测量) 确定学习者对预定内容的掌握程度的技术。 3、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与总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 二者不同: A、 目的、职能不同 前者:改进教育活动的质量 后者:指向更一般的等级评定 B、 报告听取人不同 前者:是内部导向的, 进行教育活动的教育工作者 后者:是外部导向的, 各种制定政策的管理人员。 C、 覆盖教育过程的时间不同 前者:指向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在过程中进行评价 后者:指向教育活动全过程,在教育过程结束后进行评价。 27
    D、 对评价结果概括化程度的要求不同 前者:分析性。无 后者:综合性。有较高的概括化程度。 第二节 学习资源的评价 一、 学习资源评价的基本原则★★★ ★★★ 学习资源评价:根据教学目标,测量和检验教学产品所具有的教育价值。 “五性”原则:思想性;教学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 二、 教学产品的常见评价类型★ ★ 1、 形成性评价 改进教学产品 2、 总结性评价 确认产品有效 3、 专家评价和用户评价 专家评价:制订标准——确定教学产品——初审——专家审议——终审 用户评价:确定产品教学目标——挑选教师、学生——准备好评价条件——现场评价——访谈测试教师、学生——评价报告 三、 学习资源的评价流程 (一) 学习资源评价方案设计 包括评价目的,评价准则,各准则相应的权重,量表和标准及表格等。 (二) 学习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一个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评价要素;评价标准;指标权重。 1、设计原则 指标与目标一致性;直接可测性;体系内指标相互独立性; 指标体系的整体完备性;指标的可比性;可接受性。 2、评价体系设计的一般过程 A、分解目标 B、归类合并 C 、建立评价标准 标准的强度与频率;标号;标度 D、标准的描述:描述式标准;期望评语量表式标准;客观可数等级式标准。 E、指标的权重 方法有专家会议法和特尔斐法。 特尔斐法:确定项目,制定调查表 ——选择专家——征求意见——归纳结果——提交分析报告(再回到“征求意见”) 加权方法:总体加权;局部加权;单项加权 第三节 学习过程的评价 含义:针对不同形式与方法,依据一定标准,采用适当工具方法对学习方法进行描述,并根据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 一、 学习过程评价的类型 (略) 二、 面向学习过程评价的常见测验评价标准★★ ★★ 据对测验结果解释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常摸参照测验:考察学生对某门学科知识技能所能达到的水平衡量学生相对水平的测验。 标准参照测验:考察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衡量学生实际水平的测验。 综合地利用二者。 二者共有的特性: 1、效度 Validity 一个测验所测量的结果与该测验所要求测量内容的相符程度。 2、信度 Reliability 一个测验所测量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 3、可用性 测量的实际 确定范围的教学目标————用标准参照测验 范围较宽的学习结果————用常摸参照测验 三、 学习过程的评价方法★ ★ 1、 契约评价 强调以学为主,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使得学生在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时有一个具体 的目标或依据,也为了客观合理的评价。 2、 量规 Rubric 量规简单来说,是一种定量评价的标准,而且是结构化的。这些标准是从与评价目标相关的多个方面详细规定评价指标, 具有操作性、准确性高、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特点。 注意两条原则: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水平来设计结构分解; 根据教学目标的侧重点确定各结构分量的权重。 3、 评价包 Portflio 28

相关话题/教育技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