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普通心理学笔记(3)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19


(2):音呼是同由声波的振动的幅度(强度)引起的心理量。人对音呼的感受范围是小于120分贝。
(3):音色:是反映声波混合特性的心理量。
音色放要取决于声能在不同频率上的分配模式。
2、声音的混合与掩蔽
(1):共鸣:产生共鸣的条件是振动物体的频率与邻近的物体的固有频率相同,这样才会产生共鸣。
(2):强化与干涉:当两个声波频率相同而相位相反时,它们的相互作用使得合成声波振幅减小,音响减弱。当两个声波频率相同而相位相同时,其相互作用使人感觉音响增强了。
(3):差音与和音:
差音:是两个声波频率之差的音调。
和音:是指两个声波频率之各的音调。
(4):声音的掩蔽:两个声音同时到达耳杂时相混合,人只能感觉到其中一个声音的现象叫声音的掩蔽。
声音的掩蔽分为三类:
第一:纯音对纯音的掩蔽;
第二:噪音对纯音的掩蔽;
第三:噪音和纯音对语言音的掩蔽。
3、听觉的疲劳和听力丧失
听觉的疲劳:在声音刺激长时间连续作用之后,听觉感受性会显著降低,这一现象称为听觉的疲劳。
听觉的丧失:长期的听觉疲劳,由于累加作用而得不到听觉恢复,最终会导致听力降低或永久听力丧失。主要有传导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
四、听觉理论
1、频率学说:
该理论认为:当有刺激时,整个基底膜产生振动,所有的毛细膜对每个声音都有反应,将机械振动转化为相应频率,振幅与相位的神经电活动。声波频率决定神经冲动的频率形成音调感觉。兴奋的毛细胞数量多少决定音响的大小。振动的不同式决定音色。
2、行波学说
行波学说是G.V.贝凯西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声波传到人耳,引起了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端向顶端移动。基底膜上各部位的振幅并不相同,频率越高,最大振幅部位越接近蜗底。频率越低,最大振幅越接近蜗顶。最大振幅所在的位置决定了音高。
3、共鸣学说
1857年,赫尔姆霍茨提出耳蜗是一排在空间上对不同频率调谐的分析器,在基底膜上每一根长短不同的纤维都与不同的频率相调谐。他认为基底膜的纤维在感受声波振动时,由于其长短不同,蜗底端较窄,蜗顶端较宽,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对高频率声音,短纤维与之发生共鸣;对低频率声音,长纤维与之发生共鸣反应。
4、齐射学说
20世纪40年代末,E.G.韦弗提出了齐射说。他认为:对于低频率的声音即400赫兹以下的声音,单个听神经纤维可以发放相应频率的冲动。对于400赫兹以上的声音,单个神经纤维就无法反应,于是听神经内具有不同兴奋时相的许多神经纤维协同活动,以轮班工拉力的形式联合齐射,对高频率作出反应。
第五节 其它感觉
一、皮肤感觉
1、触压觉:包括触觉和压觉。刺激物接触皮肤时的感觉为触觉,当刺激加强,使皮肤明显变形就引起压觉。
2、温度觉:包括冷觉和热觉。低于皮肤温度即生理零度的温度刺激作用于皮肤即产生冷觉;高于生理零度的温度刺激作用于皮肤产生热觉。
3、痛觉:刺激到达一定的强度即产生痛觉。痛觉不能精确定位,痛觉的适应也较差。(这有利于机体保护,提高机体生存能力)
二、嗅觉和味觉
嗅觉是由挥发性物质的分子作用于嗅觉器官的感觉细胞而引起的一种感觉。嗅觉的适应很快。
味觉的适宜刺激是能溶于水的化学物质。一般认为,基本味觉只有甜、酸,苦、碱咸四种。它们按不同的比例混合会产生各种味道。
三、内部感觉(又称为机体觉)
1、运动感觉:是对身体各部分的位置及相对运动进行反应的感觉。其感受器是肌梭、腱梭和关节小体,位于肌肉、肌腱和关节、韧带之中。
2、平衡感觉:又称为静觉,是对人体作直线的加速或减速运动或作旋转运动进行反映的感觉。其感受器是位于内耳的半规管和前庭。
3、内脏感觉:又称为机体觉,是对饥、渴、痛、温等状态的感觉。其感受器处于脏器上。
第六节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一、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对其它器官的感受性造成影响,或使其升高或使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其一般规律是:弱刺激能提高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强刺激则会使别一种感觉的感受性降低。
二、联觉
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是感觉相互作用的另一种表现。
三、不同感觉的补偿
当某种感觉缺失或受损,其它感觉会给予补偿。这即为不同感觉的补偿现象。

第六章 知觉
第一节 知觉的概述
一、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这种反映叫做知觉。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对感觉信息整合的反映。知觉的产生必须是以各种形式的感觉的存在为前提,并且是与感觉一起进行的。同时,知觉的产生还借助于过去经验或知识的帮助。
知觉就是把感觉器官获得的信息转换成对或事件的经验和知识的过程,其中语言在知觉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相同点:感觉和知觉都是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反映,即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在人脑中所产生的对当前事物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基础,而知觉则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
相异点:第一、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它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以及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相同的客观刺激引起相同的感觉。
知觉是以生理机制为基础的纯粹的心理活动,它的产生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物体的各种属性的综合反映的心理活动过程。
第二、感觉是对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物体的不同属性,不同部分以及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
第三、从感觉和知觉的生理机制来看,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则比感觉复杂,它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对复杂刺激物或刺激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综合的结果。
二、知觉活动过程
1、知觉活动过程一般由五个环节组成,我为知觉链。
第一环节:外界环境,指环境中作为知觉来源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特征,位置及其分布;
第二环节:中介物;
第三环节:刺激物与感官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第四环节: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系统向大脑传递各种外界信息的过程;
第五环节:大脑对传入到皮层相应投射区的信息进行整合处理的过程。
2、有关的相关的知觉理论
(1):格式塔的知觉理论
代表人物主要有M威特海默,K考夫卡、和W苛勒。
他们认为人的知觉具有主支性和组织性,并总是尽可能地用简单的方式去“整体”地认识外界事物,遵循“概略”规律并受神经系统的制约。
(2):构造主义的知觉理论强调先前经验对知觉活动的重要影响。因此把记忆引入知觉活动领域。该理论认为:有组织的知觉是从一个人的记忆中选择,分析并添加某些刺激信息的过程。当人们知觉外界物体细微我和特点时,往往借助记忆中的过去经验作“任意选择”,在这个意义上说,同样的刺激物可以由于知觉者各自经验的不同而被构造成不同的知觉图像。
(3):动作行为的知觉理论
该理论认为:知觉是知觉者借助动作行为习得的,通过活动及在活动中习得的经验影响和指导着知觉活动。重视过去习得的经验影响对知觉的影响。
(4):吉布森的知觉理论
吉布森认为:人们所知觉的环境是由具有结构的表面组成,当在观看三维空间的客观环境时,其表面均是有结构的,它为知觉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因此,知觉既依赖于一个人对事物结构的认识,而且与一个人对事物 结构的认识水平如何有关。吉布森认为:人们对事物的知觉并不像动作行为知觉理论所言的那样是由运动导致知觉,恰好相反,是由知觉指导运动。
第二节 知觉的基本特征
一、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整体性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组织加工过程。
1、接近律:视野中的接近,即空间位置相近的客体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在时间上接近的声音也容易被知觉为整体。
2、相似律:物理属性相似的客体容易被人知觉为一个整体。
3、连续律: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等特点的客体,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知觉的整体性不仅与客观事物本身的特点密切相联,而且也与知觉者本身的主观状态有关,特别是一个人原有的知识经验,可以对当前的知觉提供补充信息。即有进客体事物尽管在客观上不完备的,但在人的主观上却能够全面地知觉它,即客观上的缺失能在人的主观上弥补起来。
原因:这是因为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或它的各种属性是作为一个整体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也就是说,客观事物对人是一个复合的刺激物,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分别作用于感觉器官,它们之间形成了固定的联系,使人能在大脑中把这种联系保存下来,当客观事物再次发生作用时,大脑会对来自感官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客观刺激中缺少的东西,能用头脑中已有的这些刺激所留下的痕迹进行弥补,即通过主观上的补充,删略替代或改组,使人对客观事物产生完整的知觉。
二、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根据的需要,对外来刺激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
知觉对象与知觉的背景之间的区别是:知觉对象具有鲜明完整的形象,突出于背景之前,知觉对象是有意义的容易被忙的。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关系是相对而言的。知觉的对象和背景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知觉对象的选择受到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当一个人同时面临着很多刺激时,客观上说,同时作用于人的这些刺激之间并不存在着轻重缓急,但人对这些刺激的取舍,则受到对象和背景之间本身具有的结构特点的影响,对那些强度大的,对比明显的,色彩鲜艳的活动性的刺激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客体本身的组合符号“良好的图形”原则,即简明性,对称性的客体,容易被迅速而准确地知觉,记忆。
此外,知觉选择性受到知觉者的需要,兴趣,爱好,任务,知识经验以及刺激物对人的 是否重要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知觉过程和结果。
三、知觉理解性
知觉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难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概括赋予说明的组织加工的过程。
不同的知识经验影响了对同一知觉对象的理解。
言语指导也是影响知觉理解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言语能够指示知觉的,当外界的对象标志不明显时,通过言语的指导,可以唤起人的过去经验,补充知觉的内容,有助于对知觉对象的理解。
四、知觉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是指人能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特性的组织加工的过程。知觉恒常性有以下四种:
1、大小知觉恒常性
大小知觉恒常性是指人对物体的知觉大小不完全随映象的变化而趋于保持物体实际大小的特性。
原因:这是因为人类所具有的学习能力,能够把物体的距离因素估计在内,当在不同距离判断同一物体的大小时,结果始终比较一致。
从大小知觉具有恒常性的特性,可用下列公式表示大小知觉恒常性:
S=I*D或 I=S/D
S指知觉中物体的大小,D指知觉中物体的距离,I指视网膜中的视像。
该公式表明:在视网膜视像大小不变的情况下,主观感觉到的大小和主观感觉到的距离之间的关系。
一个人在面对熟悉的物体时,其大小知觉S没变,而视网膜上的视像却缩小了,这时,观察者就把物体的距离知觉为较远;如果视网膜视像大小没变,而知觉的大小变大了,观察者就会把物体知觉为较近。
当一个人面对不熟悉的物体时,就会以视网膜视像的大小和观察的距离作为基础来判断物体的大小。可见,在正常知觉条件下,人的知觉对象往往都是各种比较熟悉的物体,它们都揭示了物体的距离及其实际大小,使人保持知觉恒常性。
2、明度及颜色恒常性
明度及颜色恒常性是指人对物体所因有的明度和颜色的知觉不完全随感觉 映象的变化而趋向于保持不变的知觉特性。
完全恒常性是指当客观刺激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的知觉仍保持不变。
完全无恒常性是指客观刺激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当稍有任何点变化,人的知觉也会完全随之发生变化。
人的实际恒常性一般是在完全恒常性和完全无恒常性之间发生。
实际恒常性是指客观刺激在一定限度内变化时人的知觉并不随之发生变化。
3、形状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是指人对客观事物形状变化而反映客体本身形状不变的知觉特性。
由于人在生活实践中把从不同角度获得的物体的映象,同触摸觉,视觉,运动觉之间建立了牢固的联系,因此对该物体的知觉形状及保持不变。这说明人的过去经验在形状恒常性中起着重要作用。
4、方向恒常性
方向恒常性是指人不因身体部位的改变或视像方向变化而对知觉对象的方位保持相对稳定的知觉特性。
当身体部位变化时,与身体部位相对的外在环境中上、下、左、右的关系也随时变化。从生理活动看,方向恒常性是内耳中的前庭器官,半规管的功能与视网膜上的视像信息整合而产生的结果。从心理活动看,人们在运用视觉和前庭信息时存在着个体差异,尤其是当这两类信息有矛盾时,有的人更多地依赖于内耳前庭信息;有的人则更多地依赖于来自外部环境的视觉信息。
场独立性:指知觉判断是独立的,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场依存性:指知觉判断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
5、恒常性的度量
布伦斯维克提出了知觉恒常性的比率公式:BR=(P-R)/(C-R)
其中:P是对物体知觉的大小,C是物体实际的大小,R是按视角计算的网像大小,R可以用物体的实际大小除以物体对眼睛的距离求得。
从公式中可知:当知觉P等于视网膜像R,则BR=0,表明没有恒常性,当知觉P等于实际大小C,则BR=1,表明具有完全恒常性。因此,从0到1之间的数值表明了各种不同程度的恒常性。
对于数量的变化较大的物理量,如明度等知觉恒常性一般采用索勒斯比率公式:
TR=(lgP-lgR)/(lgC-lgR)
以上公式可用来计算大小恒常性,也可用来计算形状,明度和颜色知觉的恒常性。
第三节 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一、距离知觉
距离知觉是指人对物体远近距离的知觉。
知觉物体距离的线索有以下几种:
1:单眼视觉线索
(1):遮挡:某物体部分地掩盖了另一物体,人对遮挡物体知觉为较近,被遮挡的物体知觉为较远。
(2):线条透视:同样大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视角大些,知觉为较近,反之则较远。
(3):空气透视:物体的清晰度受空气透明度的影响。空气透明度大,物体清晰度高被知觉为较近,反之则较远。
(4):明暗和阴影:明亮的物体显得近一些,灰暗或阴影中的物体知觉为较远。
(5):运动级差:当周围环境静止不动时,而观察者的头部或身体移动时,由于在同一单位时间内不同距离的物体的视角变化的差异(近物体视角变化大,远物体视角变化小),便引起了相对运动视差。近物体被知觉为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最近的物体向后移动较快,较远的物体向后移动较慢,遥远的物体向观察者相同的运动方向移动。
(6):结构级差:是指随着人的视野向远处延伸,运动视差,(客体的密度分布)的有规律的逆缩的变化。
2、双眼线索
双眼线索是指由眼睛的运动觉等而不是由视觉提供的知觉物体距离的线索。包括以下几种:
(1):水晶体的调节:当看远物体时水晶体扁平,看近物体时水晶体比较凸起。,睫状肌的紧张度,就成为调节水晶体凸度的动觉信号,传递到大脑后,成为人估计物体的线索之一。
(2):双眼视轴的辐合:视轴是指眼睛的中央窝,节点与物体3个点的连线。在观察物体时,两只眼睛的视像落在中央窝这一视网膜上感受性最高的区域,才能获得清晰的视像。为此,两眼的视轴向鼻侧辐合,相交于物体上并形成一夹角,称为辐合角。看近物体时,辐合角大,肌肉调节大,看远物体时,辐合角小,肌肉调节小。肌肉的动觉信号为知觉物体的远处提供了依据。但双眼辐合提供的信息有一定范围的。当物体距离超过30米时,两眼视轴几乎平行,对距离知觉作用就会消失。
3、双眼视觉线索
双眼视觉线索的双眼视差是产生物体立体知觉的最重要的依据。
当人看一个立体物体时,由于两眼间相距约65毫米,两眼视像便不完全落到对应部位上,这时,左眼看物体的左侧多些,右眼看物体的右侧多些,它们都偏向鼻侧,如图6-20所示。
ABZ为一立体物,当眼睛注视Z点时,Z便落在两眼中央窝的Z1,Z2点上,A和B分别落在a1,a2和b1,b2上,a1和a2,b1和b2为非对称点,视像向鼻侧偏移,即a1Z1>a2Z2。B1Z1<B2Z2,这样立体的物体在两眼视网膜上便有了差异,这一差异称为双眼视差。两眼的不对称的视觉刺激转变为神经兴奋传到大脑皮层,通过整合便产生了立体知觉。
二、方位知觉
方位知觉是指人对物体的空间关系,位置和对自己在空间所处的位置的知觉。
对物体方向的知觉主要由视觉,动觉和前庭分析器来实现,对声音的方向定位是由听觉和动觉分析器来实现。
1、视觉的方向定位
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的相对位置不同提供了空间方位的信号。根据物理学中的折射原理,视像确实是倒的,但人的主观上并不觉得外界物体是倒的,这可用经验或暂时神经联系的接通来解释。在实际生活中,视网膜上视像的位置经常与触摸觉和与物体在空间活动的经验相互验证而形成联系,以后就凭借视觉来分辨对象的空间方位。
对于上下方向的定位,主要依靠视觉和前庭分析器的协同活动来实现。在一般情况下,视觉起着主导作用。天空与地面的关系是上下的最主要的标志。
如果没有了客观物体的参考,人是无法辨认东西南北的方向的。
2、听觉的方向定位
人对声源的方向定位表现为以下四条规律:
第一:声音在左右耳两侧时,很少发生辨认混乱;
第二:当确定声音来自前方时,对前方水平线上的声音辨认最准确。当声音偏左右两侧时,辨认准确性稍差。
第三:人对来自上下方向或前后的声音容易混淆,即在前——上——后——下各作一个圆锥体,圆锥体围线与轴成45度角,这样每一耳朵仿佛延伸出一个喇叭形圆锥面,在每侧耳朵圆锥面上的各个声音容易相互混淆。
听觉也分为单耳线索和双耳线索:
(1):单耳线索:由一只耳朵获得的线索,称为单耳线索。
单耳线索可有效地判断声源的远近。声音强为近,弱为远。
(2):双耳线索:由双耳获得的引起听觉空间知觉的线索,称为双耳线索。
两耳离开声源的距离不同造成听觉刺激的不同,主要有:
第一:时间差:声源定位在先获得刺激的一侧;
第二:强度差:声源定位在声音较强的一侧;
第三:声波位相差:由于同一声波在波形相位处产生的压力各不相同,所以当声波在侧方时,同一时间内进入两耳的声音波位相有所不同,从而使双耳鼓膜所受到的声压产生差异,成为人辨别声音的信号之一。
第四节 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一、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指人对客观物质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时间知觉没有专门的感受器。
1、时间知觉的线索
人总是通过某种衡量时间的媒介来反映时间的。
衡量时间的媒介有外在标尺和内在标尺两种:
(1):外在标尺:包括自然界的周期性变化和其它客观的自然现象和计时工具。通过这些现象来判断物质变化过程所经历的时间知觉称为物化时间感。
(2):内在标尺:是指人体内的一些有节律的生理过程。
2、时间的估计:
(1):人具有判断时间间隔精确性方面的时间知觉能力。一般说来在这方面,听觉和触觉的时间知觉较强。
视觉辨认精度:1/10——1/20秒;
触觉辨认精度:1/40秒;
听觉辨认精度:1/100秒;
(2):在时间知觉中,人的个别差异和误差较大;一般说来,对于1秒钟左右的时间间隔,人的估计最精确,短于1秒的时间常被高估,长于1秒的时间常被低估。
(3):人的时间知觉还与自身活动的内容,情绪,动机态度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一个人对持续时间越注意,就越觉得时间长,对于预期性估计要比追溯性的估计显得长些。但在事后回忆时,时间知觉与当时的时间估计相反,即有趣的活动时间长,厌倦,单调的事情回忆时间短。
二、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指人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知觉。
1、真动知觉:指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性位移,而引起的知觉。
(1):人的运动知觉直接依赖于物体位移的速度,物体运动速度太快或太慢都不能引起运动知觉。
(2):物体运动速度超过一定的限度,人看到的便是弥散性的闪烁;
(3):当物体运动时,人得到关于物体运动信息的一种假设便是:当相邻视网膜上的点相继受到的刺激是运动知觉的信息来源之一。物体在空间的连续位移,使视网膜上相邻部位连续地受到刺激,经过视中枢的信息加工,便产生了运动知觉。这种运动知觉便称之为:网像运动系统。
(4):运动知觉还是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的结果,参与运动知觉的有视觉,动觉,平衡觉,其中视觉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由大脑指示眼睛运动所产生的信息可能与由视网膜映象所提供的信号之间会产生相互抵消的作用。这种来自身体运动时肌肉动作的反馈信息与视网膜映像信息的相互作用的系统称为:头——眼运动系统。
2、似动知觉
似动知觉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的条件下,把静止物体知觉为运动,或把没有位移的物体知觉为位移的运动。
(1):动景运动:又称为Q现象,是指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时,人看到的原来两个静止的物体的连续运动的现象。
动景运动的原因:
第一:因为当视网膜受到两物体刺激时,会引起皮层相应区域的兴奋,在适当的时空条件下,这两个兴奋点的回路之间发生融合,因而得到“运动”的印象。
第二:似动现象与刺激物的强度,时间间隔和空间距离密切相关。这可用科尔特定律表示:
Q=f(s/ig)
Q为最适似动;S为两个刺激物的空间距离,I为刺激的强度;G为两个刺激先后呈现的时间间隔。Q定律表明:当刺激间的时距G不变时,产生最佳运动的刺激强度与空间距离S成正比。当空间距离恒定时,刺激物的强度I与时距G成反比,当强度不变时,时间和空间距离S成正比。
(2)、自主运动:又称为游动运动或自动效应。指人在注视暗室里一个微弱的,静止的光点片刻后感到光点在来回移动的现象。
第一:产生自主运动的原因:在黑暗中光点失去了周围空间的参照系,从而使它的空间位置不明确有关。
第二:另一种观点认为:自主运动是由于眼睛的不随意运动的信息使人觉得光点在运动。
(3)、诱导运动:是指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邻近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现象。
第五节 错觉
错觉是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觉。
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错觉大多属于视错觉。
错觉的种类很多,一般分为以下7种:
1、线条横竖错觉:垂直线段看起来比横线更长;
2、缪勒——莱尔错觉:
3、奥伯逊错觉;
4、戴尔错觉;
5、赫尔岭错觉;
6、佐伯纳错觉。
7、楼梯错觉。有时是正向放着的楼梯,有时是倒放的楼梯。
错觉产生的原因:(还不能真正解释错觉的产生)
第一:是从生理机制和功能方面作生理学的解释,认为人的感官和大脑的神经机能参与了错觉产生的过程;
第二:是从心理学方面解释,认为人的错觉纯性心理活动的结果,是人当前的知觉与过去经验之间产生矛盾而做出思维推理的过程。
第三:某些几何图形错觉可能是视分析器内部的兴奋和抑制的诱导关系造成的。根据高级神经活动同时诱导的规律,网膜上某些点的皮层相应部位的较强的兴奋,引起了皮层邻近部位的抑制。这种兴奋和抑制的镶嵌关系可能造成视觉的某些错觉现象。
第四:人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知觉当前事物。在知觉过程中,各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在经验中所形成的许多条件联系,都帮助人有效地知觉当前的情况,更完善地反映客观现实。但是一量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受到限制,当前情景又跟过去经验相矛盾,这时,如果只根据个别分析 信号按照经验习惯去知觉当前刺激物,那么就容易发生错误。

相关话题/普通心理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三人行最新彭聃玲普通心理学习题详解
    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7
  • 2020年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818普通心理学[专业硕士]考研全套资料
    目录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11种电子书。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电子书]2020年心理学(基本理论)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免费下载]说明:本考试科目近年真题不能提供。2.指定教材视频讲解[电子书]彭聃龄《普通心理学》【教材精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
  • 2017考研普通心理学:其他感觉
    其他感觉 ESP=Extra-sensory perception1.皮肤感觉触压觉:非均匀分布的压力在皮肤上引起的感觉,分为触觉和压觉两种。人能分辨皮肤上两个点的最小距离较两点辨别阈限。触觉:外界刺激接触皮肤表面,使皮肤轻微变形压觉:明显变形(什么狗屁定义)温度觉: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3
  • 2017考研普通心理学:听觉
    1.听觉刺激声波是听觉的适宜刺激,它由物体振动产生。声波的物理性质包括频率、振幅和波形,而这三种特性反应到听觉上就是音调、音响和音色。人耳能接受的振动频率为16Hz-20000Hz,而1000Hz-4000Hz是人耳最敏感的区域。2.听觉的生理机制耳的构造和功能:人耳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3
  • 2017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觉概述
    1.知觉的含义知觉:感官得到的外部世界的信息经过头脑加工,产生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知觉过程包含:觉察、分辨和确认,它以感觉作为基础,但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加和。2.知觉中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自下而上的加工(数据驱动):知觉依赖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特性进行加工自上而下的加工(概念驱动)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3
  • 2017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性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这种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的过程与注意的选择性有关,当注意指向某种事物的时候,这种事物便能成为知觉的对象,而其他事物便成为知觉的背景。人们的知觉是由对象及其背景的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3
  • 2017考研普通心理学:空间知觉
    1.形状知觉形状知觉是视觉、触觉、动觉协同活动的结果。主观轮廓表明,当视野中出现了不完整因素时,视觉系统倾向于把它们完整起来,变成比较简单、稳定、正规化的图形。主观轮廓:当客观上不存在刺激的梯度变化时,人们在一片同质的视野中也能看到轮廓。图形组织塬则:邻近性、相似性、对称性、良好连续、共同命运、封闭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3
  • 2017考研普通心理学: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我们知觉到客观事物和事件的连续性和顺序性(额叶在时间知觉中起重要作用)有四种具体形式:对时间的分辨、对时间的确认、对时间的预测、对持续时间的估量。时间知觉的依据:根据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根据有机体的各种节律性活动;借助计时工具。影响知觉的因素:感觉通道性质听觉>触觉>视觉数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3
  •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笔记完美加强版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笔记完美加强版 第一编绪论 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想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4
  • 中山大学2007年考研真题-普通心理学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西南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普通心理学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考研真题-普通心理学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19世纪德国生理学家Johannes Müller倡导学说,以此学说解释由不同感官产生不同感觉之现象,为科学心理学的诞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以中央沟为界,躯体运动区位于,躯体感觉区位于。  3.人类可见光谱的范围为,其计算单位我们现在通常翻译为。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考研真题-普通心理学
    招生专业:普通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考试科目:普通心理学  一、解释下列术语(3’×10,共30分)  1.感应性  2.不应期  3.诱因  4.感觉的适应性  5.定势  6.知觉的恒常性  7.近因效应  8.发散性思维  9.功能固着  10.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  二、简要说明下列问题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