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第三版)考研笔记(3)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9-09


(3)深刻影响:宗教规范、道德规范
三、法和原始习惯的区别
 
     原始规范    法
产生方式    自发形成,世代相传和演变    国家有意识地制定、认可
体现本质    体现氏族全体成员共同意志    体现统治阶级意志
适用范围    本氏族、本部落    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属地)
调整内容    依习惯行事,无所谓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权利义务的分离
实施方式    社会舆论、首领威信、传统力量、内心驱使    暴力机关——国家
历史使命    维系氏族血缘关系,原始人间相互团结、平等互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第二节法的历史类型
一、法的历史类型的概念
二、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制度
三、资本主义的法律制度
                         (1)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
(一)资本主义法的原则   (2)契约自由原则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二)资本主义国家两大法系
法系:根据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传统和外部特征,将形式上具有一定特点、属于同一历史类型的若干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划为同一类别。
大陆法系:以古罗马法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法律,以及在其影响下形成的各个国家和地区法律体系的总称。
英美法系: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以及在其影响下形成的各个国家和地区法律体系的总称。
大陆法系VS英美法系
 
     大陆法系    英美法系
判例法地位    除了行政法院系统,基本上不存在判例法    判例法是一种重要的法律形式,“遵循前例”是一项重要司法原则
制定法编纂观念    法典化    单行法,受判例法解释制约
 
司法诉讼制度
     诉讼制度    演绎法推理方式    归纳法推理方式
    诉讼模式    职权主义    “对抗式”或“庭辩式”
    法官作用    严格依法行事    主导地位,决定法律的效力,可以造法
法律分类    公法和私法    普通法和衡平法
 
四、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一)本质
(1)阶级属性:体现工人阶级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的意志
(2)产生方式、存在方式:产生于民主立法程序、存在于法律渊源
(3)生产方式:根本使命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4)社会作用:保障社会主义建设顺利发展
(二)特征
(1)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2)国家意志与客观规律的统一
(3)权利确认与权利保障的统一
(4)强制实施与自觉遵守的统一
(5)一国与两制的统一
(6)国情与公理的统一
第十五章法律演进与法律发展
第一节法律的演进与发展的历史规律
一、内涵
法律演进:某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法律制度从落后状态向先进状态长期而缓慢发展的过程。
法律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相适应、相协调的,包括了法律制度的变迁、法律精神的转换、法律体系的重构等在内的法律进步过程与趋势。
二、特点
(1)模式——进化论、建构论
(2)道路——本土化、国际化
(3)动力来源——内源型、外源型
三、法律演进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1)动力——社会发展引导和促进法律演进与发展,是最终决定力量。
(2)综合——根本动力是社会内部需求的增长,同时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推动;既有社会自然进化成分,又有社会理性建构成分;既有本土化内容,又有国际化影响。
(3)技术——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法律适用程序和技术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糙到精细、从感性到理性、从含混杂乱到明确和体系化、从单纯注重法律实体内容到特别注重法律程序对于法律实体内容的优先性、从单纯追求实体正义到特别追求程序正义。
(4)内容——从“义务本位”到“权利本位”
(5)姿态——从独立法律体系的自我确证封闭式发展到互有差异多法律体系的彼此交流与融合的开放式发展。
(6)途径——对于历时性的本国历史形成的法律传统自觉不自觉的继承;对于共时性的其他国家和社会的现存法律借鉴或移植;立足本国或本社会的现实需求的法律制度的创新或改革。
第二节法律继承
一、法律继承的概念
法律继承:旧法律制度对新法律制度的影响,新法律制度对旧法律制度的继受。
二、法律继承的特点
(1)既有抛弃又有保存
(2)赋予新的阶级内容和社会功能
三、法律继承的原因
(1)社会生活条件的历史延续性         决定
(2)法律的相对独立性                 决定
(3)法律作为人类文明成果的共同性     决定
(4)法律演进与发展的历史事实         验证
四、法律继承的内容
(1)法律概念、技术
(2)反映商品——市场经济规律的法律原则和规范
(3)反映民主政治的法律原则和规范
(4)有关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管理的法律规定
第三节法律移植
一、法律移植的概念
法律移植:在鉴别、认同、调适、整合基础上,引进、吸收、采纳、摄取、同化外国法律,使之成为本国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法律移植的理论
三、法律移植的原因
(1)社会发展与法律发展的不平衡性
(2)市场经济客观规律和根本特征
(3)法律方面的对外开放
(4)法制现代化
四、法律移植的实践
(1)政治、经济、文化处于相同或基本相同发展水平  相互
(2)落后——先进                                采纳
(3)区域性法律统一运动、世界性法律统一运动
注意:兼容性、本土化、优选性、超前性
第四节法制改革
一、法制改革的概念
法制改革:整体意义上的法律制度在法律的时代精神、法律的运作体制、具体法律制度等方面,自我创造、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二、法制改革的意义
(1)应对新的法律问题
(2)法律制度创新
(3)剧变,对法律演进与发展
(4)法律继承、移植的前提
(5)着眼点于法律制度、法律体系的更新与重构,属于法律的内在成长
三、当代中国法制改革的必要性
(1)现行法律体系与计划经济相联系,人治因素浓重
(2)法律体系的滞后性
(3)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相适应的法律体系
(4)法制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
四、当代中国法制改革的基本内容
(1)政法体制的改革
(2)法律体系的重构
(3)法律精神的转换
第五节当代中国的法律发展
(略)
第四编 法的运行
第十六章法的制定
第一节立法的概念
一、立法释义
立法:特定主体依一定职权和程序,运用一定技术,制定、认可和变动法的活动。
二、立法的特征
(1)特定主体
(2)依一定职权
(3)依一定程序
(4)运用一定技术
(5)制定、认可和变动法的活动
第二节立法体制
一、立法体制释义
(一)概念:关于立法权限、立法权运行、立法权载体的体系和制度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二)要素:立法权限的体系和制度、立法权运行的体系和制度、立法权载体的体系和制度
二、中国现行立法权限划分体制
中央统一领导和一定程度的分权,多级并存、多类结合的立法权划分体制
(1)中央统一领导和一定程度的分权:立法权属于中央,居领导地位;由中央和地方多方面主体行使。
(2)多级并存: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国家法律;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分别制定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一般地方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
(3)多类结合:所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同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及自治法规、特别行政区立法及规范性法律文件,在类别上有差别。
国情根据:①国家性质要求
②发展不平衡
③经济:市场经济;政治:民主集中制
④消除历史沉淀物
第三节立法过程和立法程序
一、立法过程
(1)立法准备
(2)由法案到法
(3)立法完善
二、立法程序
(1)提出法案
(2)审议法案
(3)表决和通过法案
(4)公布法
第四节立法的原则
一、立法原则界说
立法原则:立法主体据以进行立法活动的重要准绳,是立法指导思想在立法实践中的重要体现。
二、中国立法的基本原则
(1)宪法原则
(2)法治原则
(3)民主原则
(4)科学原则
第十七章法的实施
第一节守法
一、守法的概念
(一)概念: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的规定,行使权利(权力)和履行义务(职责)的活动。
(二)构成要素
1、主体:一个国家或社会中应当遵守法律的主体
2、范围:守法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种类,在我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等
3、内容: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
二、守法的根据和理由
(1)法的要求
(2)守法主体出于契约式的利益和信用的考虑
(3)惧怕法律制裁
(4)出于社会压力
(5)出于心理惯性
(6)道德的要求
三、守法的主客观条件
1、主观条件:守法主体的主观心理状态和法律意识水平。政治意识、法律观念、道德观念、文化教育程度
2、客观条件:守法主体所处的客观社会环境。法制状况、政治状况、经济状况、民族传统、国际形势、科技发展
第二节执法
一、执法的概念
(一)概念: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授权、委托组织及其公职人员在行使行政管理权过程中,依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
(二)特征:(1)主体——特定性
(2)内容——广泛性
(3)活动——单方性
(4)行为——主动性
(5)行使——优益性
二、执法体系
(一)概念:具有不同职权范围的行政机关、社会组织执法而构成的相互分工、相互配合的有机联系的整体。
(二)构成:行政机关执法、法律授权组织执法、行政委托社会组织执法
三、执法的原则
(1)合法(2)合理(3)效率
第三节司法
一、司法的概念和特点
(一)概念:国家司法机关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二)特点:(1)专属性(2)程序性(3)专业性(4)权威性
二、司法体系
(一)概念:由国家宪法规定的享有国家司法权依法处理案件的专门组织机构即司法主体所构成的体系。
(二)构成:
1、人民法院
(1)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①基层②中级③高级
(2)专门人民法院 ①军事②铁路运输③林业④海事
(3)最高人民法院
2、人民检察院
(1)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 ①县、县级市、自治县、市辖区②省、自治区、直辖市分院③自治州、省辖市④省、自治区、直辖市
(2)专门人民检察院 ①军事②铁路
(3)最高人民检察院
三、司法的原则
(1)司法法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2)司法平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3)司法权独立行使
(4)司法责任
(5)司法公正
第十八章法律职业
(略)
 
第十九章法律方法
 
第一节法律方法概说
一、法律方法的概念
(一)概念:法律人认识、判断、处理、解决法律问题的专门方法。
(二)特点:(1)专业性(2)法律性(3)实践性
二、法律方法的内容
(1)法律推理:法律人将形式推理运用于处理案件过程的思维形式。
(2)法律发现:法律人寻找和确定所要适用的法律规定的过程。
(3)法律解释:法律人在法律适用过程中对法律的含义所做的进一步说明。
(4)法律论证:通过提出一定根据和理由来证明某种立法意见、法律表述、法律陈述、法律决定的正确性和正当性。
第二节法律推理
一、法律推理的概念和研究意义
二、形式推理:运用形式逻辑进行推理。
(1)演绎推理:从一般的法律规定到个别行为的推理。
(2)归纳推理: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3)类比推理:在法律没有明确的文字规定情况下,比照相应的法律规定加以处理的推理形式。
三、辩证推理:在两个相互矛盾的、都有一定道理的陈述中选择其一的推理。
情况:(1)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但对如何处理存在两种对立理由
(2)法律规定模糊,据同一规定可提出两种对立处理意见
(3)法律规定本身矛盾,存在两种对立规定
(4)法律有规定,但不适应新情况,即合法与合理的冲突
第三节法律解释
一、法律解释的概念
(一)概念:如上
(二)特点:(1)主体:享有法定法律解释权的人或组织
(2)对象: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3)性质:创制性活动,是立法活动的继续
(4)领域:在法的实施中进行
(三)必要性
(1)概括抽象
(2)相对稳定
(3)人的能力有限
(四)我国法律解释权限的划分
(1)立法解释
狭义:国家立法机关对法律所作的解释。
广义:所有依法有权制定法律法规的国家机关或其授权机关,对自己制定的法律法规进行的解释。
①全国人大常委②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③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其他人大常委
(2)行政解释:国家行政机关在依法行使职权时,对有关法律法规如何具体应用问题所作的解释。
情况:①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对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法律应用
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对地方性法规法律应用
(3)司法解释: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法规过程中,对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法规的问题所作的解释。
①审判解释:
②检察解释:
③审判、检察联合解释
二、法律解释的原则
(1)合法
要求:①应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不得越权解释
②低位阶不得抵触高位阶
③对法律概念和规则的解释与法律原则必须保持一致
(2)合理
要求:①符合社会现实和社会公理
②坚持尊重公序良俗
③顺应客观规律和社会发展趋势,尊重科学
④以党的政策和国家政策为指导
(3)法制统一
要求:①将需要解释的法律条款置于相应的法律法规中理解,使解释活动从属于该法律文件的整体
②将个别法律部门有关规定的解释纳入更高级的法律部门和整个法律体系全面掌握
③坚持法律解释间的效力等级关系,要有全局观念、法治观念
④建立和贯彻规范化的解释技术
(4)历史与现实相统一
要求:①结合法律制定时的历史背景,深入了解立法意图,把握立法原意
②既考虑历史条件,又考虑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的变化,立足于法律实践的现实性
三、法律解释的方法
(一)一般解释方法
(1)语法解释:语法规则
(2)逻辑解释:形式逻辑
(3)系统解释:关系、系统
(4)历史解释:历史背景资料
(5)目的解释:法律目的、立法意图
(6)当然解释:应该纳入
(二)特殊解释方法
1、依解释的尺度
(1)字面解释:忠于法律文字含义
(2)扩充解释:宽于
(3)限制解释:窄于
2、依解释的自由度
(1)狭义解释:严格
(2)广义解释:不拘泥于
第四节法律论证
一、法律论证的概念
二、法律论证理论的发展
三、法律论证的方法
(1)“正确”的标准:依赖一定范围的共识,与民主制度相连
(2)达致“正确”的方式:理性辩论
(3)达致“正确”所需遵循的论证规则
①一般规则:各种类型的法律论证都必须遵循的规则
②特殊规则:各种类型的法律论证各自遵循的规则。
A.   法庭论辩过程中的论证规则
B.   司法决定形成过程及表述中的论证规则
 
 
第五编 法的价值
第二十章法的价值概述
(略)
第二十一章法与秩序
第一节秩序的释义
一、秩序的概念
(一)概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现象。
(二)特征:一致性、连续性、稳定性
二、几种主要的秩序观
(1)等级结构秩序观
(2)自由平等秩序观
(3)社会本位秩序观
(4)历史唯物主义秩序观
第二节法对秩序的维护作用
一、    维护价值统治秩序
二、    维护权力运行秩序
三、    维护经济秩序
四、    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五、    建立和维护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第二十二章法与自由
第一节自由的释义
一、自由的含义
自由:是法律上的权利,其边界就是不能从事法律禁止的行为。
二、自由的实质与条件
(一)实质
(1)同一性方面,自由无论在哪个领域,都是人与外界的一种关系,是人的一种自主状态或自为状态。
(2)关联性方面,法律规范中的自由来源于社会,是人们社会领域中自由的法律确认,是法律对人们既得自由在不同主体间的安排。
(二)条件
(1)人类整体自由
①自身条件:人类的认识能力无限,因此自由无限;每一代人的认识能力有限,因此每一代人的自由有限。
②外界条件:自由具有物质制约性,人们只有借助一定物质生产力,才能得到一定自由。
(2)个人自由
①自身条件:自由的范围受个人的认识能力制约。
②外界条件:个人自由受社会关系状况制约。
三、自由对于人的价值
(1)自由是人的属性,是人的主体性表现。
(2)自由是人自我意识的现实化。
(3)自由是人类发展的助动力。
第二节法对自由的确认和保障
一、自由需要法律的确认和保障
(1)自由需要法律排除人们之间的相互侵害。
(2)自由需要法律排除主体自身对自由的滥用。
(3)自由实现的条件需要法律确认和保障。
二、法律确认和保障自由的一般方式
(1)以权利义务方式设定自由的范围和实现方式
(2)将责任与自由联结
(3)设置国家权力及正当程序以提供救济
三、法律确认和保障自由的原则
(1)每个人自由并存
(2)非干预
(3)公益干预
(4)有限干预
第二十三章法与效率
第一节效率的释义
一、效率的概念、适用范围
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取得统一多的效果。
二、效率与公平
关系:既相适应又相矛盾
①适应方面:以效率为标准配置社会资源,促进经济增长,才有可能实现高层次公平,即共同富裕。
②矛盾方面:如果把效率绝对化,不考虑公平,会导致收入悬殊,两极分化,从根本上损害效率。
解决矛盾:扩大互补性、扩大适应性    ☞ 解决矛盾的可能性——
a.良好的社会制度下,效率和公平本质上是统一的
b.社会公平提高意味着社会效率提高
c.效率以公平竞争为前提
第二节法对效率的促进作用
一、    通过确认和维护人权,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进步
二、    承认并保障人们的物质利益,从而鼓励人们为物质利益而奋斗
三、    确认和保护产权关系,鼓励人们为效益的目的而占有、使用、转让财产
四、    确认、保护、创造最有效率的经济运行模式,使之更有效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五、    承认和保护知识产权,解放和发展科学技术
六、    实施制度创新,减少交易费用
第二十四章法与正义
第一节正义的释义
一、正义的概念
不同的正义观:
(1)各得其所
(2)对等回报
(3)形式上的平等
(4)理想关系
(5)法治或合法性
(6)公正体制
☞ 我们:现代社会正义的基本底线是建立在尊重人的尊严之上的,基本内容是人权。
二、正义的种类
(1)依主体,个人正义、社会正义
(2)依领域,道德正义、法律正义
(3)依与主体利益关系,实体正义、形式正义
三、正义在法律生活中的作用
(1)对法律的积极评价和推动作用
(2)推动法律进化
①推动法律精神进化
②促进法律地位提高
③推动法律内部结构完善
④提高法律实效
第二节法对正义的实现作用
一、法促进和保障分配正义
二、法促进和保障诉讼正义
三、法促进和保障社会正义
四、法促进和保障国际正义
第二十五章法与人权
第一节人权的概念
一、人权的含义
一般意义的人权:人的价值的社会承认,是人区别与动物的观念上、道德上、政治上、法律上的标准。分为应有人权、法定人权、实有人权。
法律意义的人权:宪法制度保障的基本权利。
基本权利:对于人和公民不可缺乏、不可取代、不可转让、稳定性、母体性的共同权利。
二、人权的价值
(1)是人的利益的度量分界
(2)是人对公共权力评价的道德标准
(3)是人和人和谐相处的共同尺度
第二节中国的社会主义人权纲领与人权事业
一、中国的社会主义人权纲领
不同于资产阶级人权纲领的特征:
(1)人权主体的普遍性
(2)人权内容的广泛性
(3)公平性
(4)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性
(5)人权标准的原则性与宽裕性的统一
(6)国际性
二、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
人权入宪标志我国人权观念和人权事业根本性转变
(1)对待人权态度的转变
(2)人权主体观的转变
(3)人权体系的发展
(4)人权标准和价值的更新
(5)人权救济观念的进步
第三节法对人权的保护作用
一、人权的国内法保护
(1)宪政保障

相关话题/法理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法理学考研笔记北大高教版
    法理学考研笔记--北大高教版 第一章 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 第一节 法学的研究对象(了解) 1.法学: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称。包括对法的历时性研究、共时性研究;既要研究法的内在方面,又要研究外部方面;既要研究法律规范、法律关系和法律体系的内容和结构以及法律关系的要素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9-09
  • 南大法学考研法理学历年真题分章整理版
    南大法学考研法理学历年真题分章整理版 一、法学导论 二、法的本体 1、法律意识 2、调整性法律关系 3、一般法*2 4、法的渊源*3 5、法律心理 6、法律规范的结 7、法的部门/法律部门*2 8、法律规范的溯及力/法的溯及力 9、特别法 10、不成文法 11、强行性规范 12、成文法 1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8-28
  • 2002-2011年河南大学法理学考研真题
    法理学 2002年 一. 名词解释 1自然法学派2法律规则分类中的权益符合规则 3督促程序4证明责任倒置 简答题 1简述法治的形式要件 2法律解释的合法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 3法与道德 4效率与公平 辨析 : 1、法律上道德都是思想控制来调整和控制社会关系的 2、 现代生活社会中构成法治精神的要素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8
  • 2018法硕法理学背诵版笔记
    2017法理学背诵版 一、马克思主义法学与以往法学的差别有哪些? 1、指导思想不同,以往法学不同程度以唯心史观为基础,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是以辩 证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为基础的,认为法律归根到底要被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2、阶级性不同,以往法学掩饰或否认自己的阶级倾向,主张法学是超阶级的,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8
  • 法理学名词解释
    法理学名词解释 1、法学又称法律科学,是一切专门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 2、法学体系,指法学是一个由各个互不相同、但有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知识系统。 3、法理学是我国法学体系中处于基础理论地位的理论学科,它是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从总体上来研究法和法律现实的一般规律,研究法的产生、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06
  • 法理学简答题
    1、法学的产生的条件主要有两个: 首先,要有法律现象的材料的一定积累;其次要有专门从事研究法律现象的法学家阶层。 2、我国的法学体系。 (1)理论法学,研究法的基本原理、概念、思想和规律的学科。包括法理学、法哲学、法社会学、实证法理论、比较法总论、法律控制论和立法学、法律实施学、法律解释学、法律监督学。 (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06
  • 法理学考研复习笔记张文显主编 第四版
    法 理 学 张文显主编 第四版 第一章 法学 第一节 法学的研究对象 1.法学: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称。包括对法的历时性研究、共时性研究;既要研究法的内在方面,又要研究外部方面;既要研究法律规范、法律关系和法律体系的内容和结构以及法律关系的要素,又要研究法的实际效力、效果、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28
  • 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法理学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上海交通大学2005年考研真题-法理学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考研真题-法理学
    一、名词解释(5*6)1. 法律意识 2. 法的形成 3. 成文法 4. 类推适用 5. 平权型法律关系 6. 社会连带关系二、简答(15*4)1. 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不同特点2. 法律规范的特征3. 法律责任不同于政治责任和道德责任的主要特点有哪些?4. 哈特如何分析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三、论述(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7年考研真题-法理学,宪法学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燕山大学2007年考研真题-法理学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0年620法理学、宪法学考研试题(回忆版)
    法理学名词解释:1.绝对法律关系2.法律责任3.准用性规则4.法的溯及力5。立法宪法学名词解释1.功利性宪法2.宪法原则(不确定中。。。)3。分权制衡原则4.选举制度5.政权组织形式 ------------刑诉:(全)一、名词解释1、刑事侦查 2、审判监督程序 3、专门管辖 4、逮捕 5、言词证据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南京师范大学2010年法理学考研试题(回忆版)
    法理名词解释(一个忘了)法的现象的价值法律体系法律推理民法法系简答(有一个忘了)调整性法律规范和保护性法律规范的区别法律规范和法律条文的区别联系法的现象的相对独立性的原因法律体系统一性的原因论述(1.2题15分,3题20分)1.法律程序的价值2.对于马克思“无论是政治的还是市民的立法,都是对于经济关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华南师范大学2010年法学综合基础课一(法理学、外国法制史)考研试题(回忆版)
    民法、国际法名词解释物上请求权、 债权让与、缔约过失责任、国际地役、 斡旋、 紧追权、国际不法行为不定选1、关于形成权的2、关于相邻关系的3、代位继承的条件( )4、甲(20%)、乙(30%)、丙(50%)共有一间房屋,租赁给丁。现丙要转让其份额,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A丁有优先购买权,甲乙无优先购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