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艺术概论、戏剧、电影、音乐、美术、设计考研辅导班-艺术综合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3-16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概论、戏剧、电影、音乐、美术、设计考研辅导班-艺术综合
第一章:艺术学笔记(艺术概论、戏剧、电影、音乐、美术、设计部分)

一、艺术概论笔记整理

1、艺术的本质特征等一般规律性问题
2、艺术的发生与发展
3、艺术与其它相关领域文化形态的相互关系及它的地位与作用。
4、围绕艺术活动四要素讨论艺术的核心问题:
   创作者(艺术家)、鉴赏者、作品、世界
5、艺术门类:
用材质和技法来划分比较科学的划分方法



艺术本质论
科学和美学划分在19世纪末。艺术和美学既有交叉有不一样。1750年,美学。
美学研究艺术美+自然美
1、艺术产生的理论
艺术生产,艺术传播,艺术消费 (生产-消费)
艺术传播在教材中最为薄弱的部分。艺术传播是艺术产业化最重要的环节,(艺术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系,广告学,传播学)
(广告及市场)(展览馆,出版社)===>现代传媒对艺术传播的影响?
生产分为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两种,艺术被看作一种精神生产形态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特点。艺术是主观与客观,心与物的结合与统一。
马克思:"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自然的人化"揭示了物质、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为什么说精神生产具有不平衡关系?
精神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精神受物质制约,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从人的需要(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多层次说")和生产的目的来说第一,精神生产满足精神审美认知需求。第二,物质生产--使用、交换、价值属性、商品属性;精神生产--审美属性。第三,从生产过程和结果来看独立于物质生产的特征,艺术精神,构思,技巧投入和一般工艺品不一样。
揭示艺术系统的奥秘
创造性被扭曲,淹没与根本原理违背片面追求票房收视率
艺术把握世界方式
形象性特征:不单是具象,可视可听都包括。借助艺术通感。音到形,诗到画。和科学性概念理性把握世界不同
特征的美--运用形象进行创造性的想象的重要。"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悟,又表现思想"
艺术形象性:
主观客观的统一,有意味的形式
主观因素消失在客观的因素中--建筑
客观因素消失在主观因素中--音乐
2、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内容的存在呈现方式--形式
从内容出发来选择创造形式,形式对艺术表现有明显的能动作用。形式具有强而独立的审美价值。
3、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艺术概况的问题
艺术的真实:
一种审美化的真实,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真实。特征:1、主观性。2、内蕴性。3、假定性,以假定性情景表现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和感悟。4、诗艺性,通过想象虚构,对生活改造,重组再造。
不是主观的说明,而是具体的表现。艺术家对生活真实进行选择,提炼,补充。情感逻辑和生活逻辑。

艺术的情感把握特征:
情感评价与判断活动,通过隐曲的方式,非说教式的方式,适当的艺术表现手段,艺术感染力,你的审美同情,对艺术作品的领悟,情感共鸣,净化,回味。延留的状态都贯穿情感。
1、情感价值取向--真诚性,高尚性
对反面人物的犯人化处理实际上是在价值倾向上出现问题。
美善合一的标准
2、艺术情感的诗艺性
审美骄傲度的艺术方式,情感把握寓于具体形象,意境创作当中。超越了个人情感的集体情感,非私语化的呻吟。

艺术概括:
本质具有艺术概括性,通过对个别特殊事物的掌握与控制。诗比历史更具有哲学意味--亚里斯多德。
思格尔:"理想性格"人物的丰富性,坚定性,明确性。
典型:高度真实,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凝聚创作主体真挚情感。
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共性通过个性表现。
共性与个性,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重再现虚与实。
马恩的艺术观念"典型环境当中的典型性格",反映社会历史发展必然性。(阿Q)
反对恶劣的个性化,不含盖集体性。

艺术自律性与他律性:
自律性:自我的约束自我的规范。艺术有自身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发展规律。艺术作为人类活动而引发人们的审美感情。有超功利的直接性。在当下他律性淹没自律性。
他律性:在文化系统中,与哲学。。。。等的关系,其他因素(商业对艺术的压榨与淹没)文革:艺术沦为政治的奴隶,他律性占上风。

艺术起源发展论
席勒
游戏说超功利的自由状态,在游戏中人才充分是人。
马克思强调审美的地位
英国,泰勒
巫术说,相似率,接触率
马克思:劳动说,"合力"的作用。

文化系统中的地位,功能,与其他文化关系。
艺术社会功能
审美认识:以想象,形象,情感,直觉假设性方式
教育:教化功能,陶冶净化升华
娱乐:以情感人,潜移默化
位置:
核心地位,所属的文化的反映和代表"是一种文化的自我意识"
艺术史镜子折射文化的影子。
艺术要素文化大系统的制约影响。

艺术与哲学关系:
用理性方式去把握情感。艺术--感性   哲学--理性
双希文化传统奠定西方艺术走向。西方重认识论,逻辑实证,种属差异,层级,灵与肉的二元对应。
哲学中--以无为本道,无,理 气
宋元话本后更重再现
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在初始阶段混为一体,都是对日常情感的超越,都不止理性判断结果。
宗教的积极作用:1、原始宗教是原始文艺的发源地,壁画,神话,歌舞
                2、提供思想营养,精神动力
                3、形成浪漫主义文化传统,宗教的人文呈现提供借鉴。
                4、为艺术理论提供新视点理论。
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艺术的最高境界--美善合一(中国)
"内圣外王""立德,立功,立言"
道德评价不能代替审美评价
艺术与科技的关系:
科技提供新的传播工具,技术手段(广播、电视电影)
媒介的多样性影响人们的接受能力(电影,VCD)
现代的工具理性,科技理性的压制
艺术四要素:
创作
艺术的主体性问题:艺术家的自觉能动意识。商业化文化思潮对主体性的压制。文革集体化对主体性的压制。
艺术的创造过程:体验--构思--传达
刘勰的《文心雕龙》"以意称物,情以物迁""以文逮意,辞以情发"
创作过程:农夫和厨师的职业统一
艺术积累,体验,深化表达过程。
物--意--言--相统一
移情:德利普斯"美感不在对象,而在主体的生命灌注"
形象思维:灵感--顿悟式突如其来的状态
集体无意识:潜在性,生理进化,文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心理积淀。
文化心理结构--审美意象(创作构思中产生)
艺术流派,艺术风格(区别)
艺术作品的层次:艺术语言--形象--意蕴
物境--情境--意境
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这是中国古典最核心的审美范畴。
大中华审美理想集中体现。
"远--古--高--逸""能品何品,神品逸品"
"象外之象,韵外之韵,味外之旨"

艺术消费
接受美学:20世纪60年代后期兴起于德国。尧斯、伊塞尔(代表)
召唤结构:强调文本的空白,期待接受者的补充。每个人的心理文化图示结构不一样。第二文本的创造,艺术文本的无限开放性。
期待视野:独特的文化心理图示。包括定向期待视野和创新期待视野。
审美预挫
陌生化:俄国形式主义文化理论派别,20年代。
审美惊奇感的营造:让熟悉的东西陌生。"最熟悉的陌生"
    共鸣、净化、回味
接受者和文本之间情感交融
此时接受者,其他接受者,成个人与集体
隐含读者:
创作者理想当中的读者
美学意义上的隐含读者







二、戏剧戏曲部分
戏曲部分
戏曲艺术在艺术学体系中的位置.
古希腊对艺术的分类:五类-诗歌、绘画、雕塑、建筑、音乐,第六艺术为舞蹈,第七艺术是戏曲,第八艺术是电影,第九艺术是广播电视。
20世纪初出现了戏曲作为艺术学科来进行观察。早期是德国-美国,相继在20世纪初把戏曲作为艺术学科进行观察。戏曲和文学是不同的。
1912年,戏曲研究的开山之人--王国维《宋元戏曲史》,注意梳理历史上的文献资料,来进行一种历史的考证。曲牌曲目的考证。国学,曲学,中国有文化的传承。
1930年代重点是以曲为主的国学研究来勾勒戏曲发展的历史。戏曲是草根文化。
西方戏剧逐渐传入中国,将西方戏剧命名为话剧,中国的命名为戏曲。新剧的流行把西方戏剧理论带进中国。中国有了戏剧的高等院校,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各地慢慢建立各级戏曲学院。中国越来越重视戏曲了。戏曲分在文学和艺术两个学科里。(此处为重点)
研究戏曲文学的发展方向,戏曲放在艺术学科中,体现了表演和导演。80、90年代才把戏剧戏曲成立一个学科。关于戏剧戏曲有这几门课:(1)《戏曲史论》案头的研究,文本的研究(2)《戏曲艺术论》作者张庚 场上之曲 舞台表演的立体的技艺的(3)《戏曲名著研读》一切的研究都要放在作品之中(4)《戏曲衍生体研究》在此基础上延伸了解戏曲的现状和戏曲的走向。
戏曲在世界戏剧中的位置.
戏剧:中国民族形式的戏曲,中国传统的戏曲形式,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人物扮演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艺术。(简单定义)  王国维在《戏曲考原》中对戏曲的定义是:戏曲者谓以歌舞表演故事也。 戏剧的定义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的一种艺术。
戏剧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专指以古希腊的悲剧和喜剧为开端在欧洲各国发展起来,继而在全世界广泛流行的舞台演出形式。(中国特称:话剧)广义的戏剧定义:除话剧,舞剧、歌剧、芭蕾剧等形式也包括起来,还包括东方一些国家民族的传统舞台演出形式。
戏剧(形式):话剧;中国戏曲;日本歌舞技、能乐、狂言;印度梵剧;朝鲜唱剧;越南嘲剧、改良剧。
戏剧中有三个古老的形式:(1)古希腊戏剧(2)印度梵剧(3)中国的戏曲-合为三大古剧,前两种已经灭绝。中国戏曲在世界戏剧中的位置可想而知,十分重要。(此处为重点)中国戏曲分两部分:中国古代戏曲为重点,还有现当代戏曲。

戏曲在中国土壤上发展的轨迹.(中国戏曲史 大致线索)
第一部分:早期初级戏曲(讲文字记载的戏曲产生之前,有一定戏曲因素原始歌舞,巫现、俳优又称宫廷小丑,百姓的娱乐,汉朝都市民间娱乐形式:汉代的百戏(杂技、武术、摔跤等后代歌舞小戏))参军戏又叫弄参军。
说唱文学-口头文学即唐传奇(诗庙里的讲经,唱经,又叫"话""故事")
形式:说唱文学-唐代、说经,宫调 宋金-杂剧
宋元南戏比较早的,南方曲调早期的一种戏曲形式。元杂剧与南戏比之较晚一点。南戏代表作:高明《琵琶记》南戏四大传奇:《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
晚一些是元杂剧《单刀会》《望江亭》《窦娥冤》《蝴蝶梦》《救风尘》《拜月亭》《梧桐语》《墙头马上》《西厢记》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王实甫
作家的语言风格和作品成就相关联(艺术风格)大概内容都要了解,王实甫的《西厢记》艺术成就最高,语言最美。关汉卿的思想性比较强。中国诗歌发达,戏曲中大量的诗歌,元杂剧也是语言中大量的诗歌,昆曲《牡丹亭》的语言是高峰。
元杂剧的重点是《西厢记》,水平最高。
马致远《汉宫秋》:光辉的历史形象-王昭君。郑光祖后期杂剧成就最高《倩女离魂》《离魂记》。元杂剧中有一种特殊的艺术戏剧结构(比如男女主角可以独唱),文学史上有说,流传了一百年左右。
明清传奇:剧本都情节离奇有可看性,由宋元南戏发展而来。
南曲(南戏)和北曲的艺术形式的比较是重点。
南曲-南方的方言(南方体系),北曲即元杂剧-北方的方言(北方体系)
明清传奇由南曲发展起来,发育为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弋阳腔。昆山腔成为明代传奇的主要声腔-昆曲,弋阳腔成为明清传奇的声腔。
明清传奇重要的作家作品:(主要三剧)重点
汤显祖《牡丹亭》是重点,主角杜丽娘。
清代传奇两个高峰 洪升《长生殿》 孔尚任《桃花扇》
明清传奇和南戏接近,如果问明清传奇和元杂剧的区别,或南戏和元杂剧的区别,基本上一样。清代中期出现地方戏杂出:花部-地方戏;雅部-昆曲是当时的高雅艺术(各种声腔融合,花部和雅部的综合形成了京剧)
戏曲艺术的特征
A程式化,戏曲的根本特征,外形的程式动作来表现内心情感。
行当:生旦净末丑,唱念坐打,服饰的程式化
B综合化,歌唱、舞、杂技、武术、绘画等综合在戏曲中
C虚拟化,表演虚拟,时空虚拟
戏曲的现状及发展趋向.

古代: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
                                                  传统戏
戏曲→       京剧    →    新编历史剧
                                               现代戏(八个样板戏)
现当代   →   昆曲    
                 
300多种地方戏

戏剧部分
戏剧是特殊艺术类型,时空综合性艺术,表情造型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表情    →音乐,造型→绘画、舞蹈),也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人类产生文明就有了古老的戏剧. 戏曲:中国传统戏剧的统称.戏剧:狭义上就是话剧,西方戏剧,1907年戏剧传人中国(春柳社按西方样式编演新戏剧<茶花女>).新剧旧剧的对应即话剧与戏曲的对应贯穿整个20世纪:新剧-文明戏(1927年田汉 洪森命名为话剧);旧剧:昆曲\皮黄戏\京剧等.宋元之后,南戏与杂剧 以歌舞演故事→王国维
板腔体  花雅之争:花→地方戏,雅→昆曲.2001年昆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及口头文化遗产.
世界范围内得以保存下来的三大戏剧文化体系: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戏剧(悲喜剧),古印度的梵剧和中国的戏曲.前三种戏剧和日本的能剧并为四大样式. 西方文化为主导文化,古希腊为源头,西方文化强势,而东方文化系统和印度梵剧已消亡,日本的能剧和歌舞仍存在.有法国的学者发现东方戏剧的魅力在于是残酷戏剧,中国戏曲的特点是角色行当化,表演的歌舞化和舞台构造虚拟化写意化.
戏剧是与人类文明,人类本性,人类之根相结合,戏剧属于物质文化更属于精神文化.三大文化:物质,制度,精神.
戏剧起源:关系到人的模仿的本能,表现的本能,观看的本能,社会化.戏剧是群体艺术,与人的社会性相关,与社会化本能相结合.
戏剧本质特征与要素-构成要素有不同说法,戏剧构成基本要素有四个:(1)演员和表演艺术(核心要素)◎傩戏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2)观众的因素,观演关系-戏剧的基本关系和基本矛盾(3)剧本因素(意味着表演一个故事)戏剧的特定情境,剧本对戏剧的规定性,情节和戏剧冲突不可缺少.表演最早产生,戏剧稍晚,剧本的产生标志戏剧的成熟.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即兴戏剧:演员即兴表演,"案头剧"仅供阅读,非完整意义上的戏剧.中国"慕表剧":只有剧本大纲,无具体剧本,早期戏曲形态,流于荒唐不严肃,文明戏的堕落与此有关.剧本不是唯一的决定性要素.样板戏强调剧本.(4).剧场与导演艺术:艺术空间,自觉的艺术,剧场的出现与导演分不开,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旅行剧团梅宁根公爵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导演.导演由自觉走向成熟,使剧场作为整体出现.情景喜剧:现场有观众,制造现场感,罐头的笑声.影视剧和广播剧是其变异.
西方戏剧发展历史阶段:
(1)古希腊罗马(2)中世纪(3)中世纪后期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4)17世纪古典主义戏剧(5)(1600-1730音乐巴洛克时期)18世纪启蒙运动到浪漫主义时期(6)19世纪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兴起(7)19世纪后期现代主义的戏剧.
地域范围逐渐扩大:地中海(东部)-古罗马帝国-犹太民族(基督教文明)-意大利和西班牙
重要演变:
源头:古希腊罗马
没有形成完整的戏剧概念,但主要有两种悲剧和喜剧.分别产生于古希腊酒神祭奠仪式和丰收仪式
古希腊三大悲剧家(注:都要了解,这里为便于记录就省略)特点分别是"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被束缚的普罗米修斯》三部曲。,最主要的悲剧家,作品大众化
悲剧的美感,恐惧,怜悯,宣泄和绵延理论,老师重点提到了"卡塔西斯", "净化" ,俄底浦斯命运的悲剧体现了欧洲文化深层心理
喜剧分旧喜剧--阿里斯托芬和新喜剧-米兰德(代表作品略),喜剧的人物不是大人物王公贵族,而是一般人,有性格和行为心理缺陷的.悲剧给人心灵的震撼,既怜悯又恐惧.喜剧表现比我们更差的更坏的人,引人发笑,这是最大特征,主要分两种:幽默滑稽的和讽刺嘲讽的.
罗马时代的文化缺乏原创性,是对古希腊的继承和模仿.
基督教文明
对古希腊文明的压制和否定,中世纪宗教黑暗统治,压制科学和人文精神,政教合一.基督教的原罪观点忏悔意识,人类民间的草根文化,对欧洲戏剧的影响很大,尤其是悲剧.欧洲文明被称为"两希文明"即源头一是古希腊二是希伯莱文明(宗教)
文艺复兴:戏剧
发源地意大利,反封建,肯定人的价值尊严.但丁<神曲>就是批判中世纪的神学.西方人的观点:戏剧是诗的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意大利民间的即兴喜剧和<十日谈>对欧洲戏剧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戏剧成就集中在西班牙和英国.西班牙:维迦<羊泉村>.英国有大学才子派剧作家和莎士比亚.后者成为欧洲戏剧的另一高峰,有悲剧,戏剧,历史剧和传奇剧.莎的悲剧是对欧洲传统悲剧美感和原罪忏悔意识的突破,其四大悲剧远远超越了古希腊罗马悲剧的格调,更加丰富多彩:(1)吸收中世纪宗教文化和民间的(2)打破锁闭式结构.锁闭式结构例如俄底浦斯式结构-从起因到冲突,矛盾的迅速展开到爆发,亚里士多德<诗学>认为这是发现是突转,即一个个发现到情节和人物命运的突转,例如曹禺<雷雨>.与之相对的开放式戏剧结构则是自由结构,如<哈姆雷特>(3)悲剧美感上:人物可以是好人也可以是坏人,如<麦克白><李尔王>,品质卑劣的主要人物,其悲剧值得肯定的是麦克白杀人以后的忏悔意识,揭示了人性.总而言之,和古希腊悲剧不同.莎的喜剧既有讽刺又有幽默喜剧,还有浪漫喜剧<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等,如喜剧<威尼斯商人>有浪漫和讽刺,戏核是法庭,夏洛特这吝啬形象多侧面,喜剧人物赋予了悲剧因素,而不是单一的.他的戏剧影响到了世界.如有用中国传统戏剧演莎剧,日本导演黑泽明改变莎剧,好莱坞现代版的罗米欧与朱丽叶.
文艺复兴以后受科学理性主义的影响,分化为以语言动作为主的科白剧(话剧);以声腔表演为主的歌剧;以舞蹈表演为主的表演剧,后二者属于宫廷贵族的表演趣味.
17世纪的古典主义
以法国为中心,向古典回归, 对古希腊罗马考证加以教条化(1)'三一律'古典主义的代表者布瓦洛<诗的艺术>即时间一天之内,一个地点,三整一(2)尊重王权,尊重理性.代表人物有:两个悲剧家-高乃依和拉辛(后者是古典主义心理悲剧),侧重于教化;一个喜剧家莫里哀<席德><赫拉斯><昂德马克><费德尔>,其戏剧精神则是属于民间的,娱乐的.艺术是戴着镣铐跳舞的,必须尊重形式和格律.发展到18世纪后期成为教条,影响深远.
18世纪启蒙运动
大百科全书派的狄德罗也是戏剧家,首先提到演员,表演的艺术;其次提出'严肃喜剧'的概念,以市民为表现对象,既严肃又是下里巴人的,市民剧即现在所说的悲喜剧.德国的莱辛<汉堡剧评>(<拉奥孔>美学).戏剧主要成就:法国的博马舍<塞维里亚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主要人物歌德和席勒(<强盗><阴谋与爱情>),歌德使德国文学走向世界,'魏玛的孔夫子'<浮士德>中以浮士德的形象总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来300多年思想历程,形式很散,不符合三一律,但戏剧性很强,建立在两个契约-上帝和魔鬼之间,魔鬼和浮士德之间.戏剧情境真正体现戏剧特征.戏剧是对人生情境的一种设置,假设…就会…,意大利哥尔多尼是戏剧史上继莫里哀之后以杰出的喜剧家,其喜剧创作展现意大利人特有的喜剧精神.如<一仆二主><女店主>,成为18世纪欧洲戏剧代表人物.
19世纪浪漫主义
承续启蒙思想解放运动,在艺术上进一步打破古典传统,张扬激情.雨果<克伦威尔>序言被认为是浪漫主义宣言,<欧那尼>是战胜古典主义的标志,浪漫主义戏剧有很多不足之处,结构松散,不能持续长久,激情之后一部分专心于钻研戏剧技巧,如斯克里布'佳构剧'(只作了解)
19世纪中后期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
仍以法国为中心,斯汤达,福楼拜,巴尔扎克等的小说.左拉:自然主义小说和戏剧,自然主义把现实主义提升到极端,(背景是科学成果巨大,人们对科学的迷恋,认为科学能解决一切问题),应该像科学一样反映人生.左拉的自然主义→安托万提出"第四堵墙"的戏剧观念,一种极端写实的观念→斯坦尼拉夫斯基的心理体验.
现实主义戏剧代表:易卜生<玩偶之家>等,又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的因素;契诃夫<海鸥><三姐妹><樱桃园><万尼舅舅>奠定了他世界级戏剧大师的地位,由自然主义细节的真实转向到心理的真实;严肃戏剧大师代表奥尼尔是美国现代戏剧之父;田纳西威廉斯;阿瑟米勒<推销员之死>.----现实主义传统的延续
20世纪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兴起
欧洲思想文化的变化,心理学的崛起,向内转表现人的心理世界,精神分析学说---现代主义的兴起---戏剧方面:现代主义戏剧大师易卜生的表现主义作品;表现主义的代表是瑞典的斯特林堡的<梦剧><鬼魂奏鸣曲>等;象征主义代表梅特林克<群盲>和他的儿童剧<青鸟>;存在主义代表萨特(哲学家)强调人类生存境遇,他人就是地狱;荒诞派戏剧以反戏剧的面目出现 ,贝戈特<等待戈多>和犹勒斯<犀牛><椅子>,舞台上嬉闹氛围表现悲剧主题,后来由英国戏剧家收集编著,称之为荒诞剧,其特征:反传统(外在冲突转向心理冲突),淡化情节-布莱希特反亚里士多德,提出"史诗剧"或叫叙事剧,讲究陌生化或间离效果.
戏剧:叙述体(荷马史诗)→代言体(剧中人表演)→史诗剧(布莱希特<四川好人><爸爸妈妈和他们的孩子>)

中国近代戏剧(话剧)
萌芽幼年时期(1907年文明戏-五四运动)
酝酿时期(20年代-30年代<雷雨>出现之前)话剧的命名:田汉和洪森,北方的陈大悲和南方的田汉(南国戏剧社)
成熟时期 30年代 <雷雨>三一律式(有古希腊,易卜生,莎士比亚,佳构剧的影子),其后的<日出>(学高尔基)<原野>(学奥尼尔)<北京人>(转向契诃夫)  夏衍<上海屋檐下> 田汉的街头剧形式新颖<好一记鞭子>(三出小戏)即<三江好><最后一记><放下你的鞭子>
黄金时期 抗战A国统区以重庆为代表,郭沫若<屈原>等B上海孤岛 李健吾 杨绛<弄假成真><称心如意> C 40年代后期解放区延安戏剧活动 秧歌和话剧民族化运动:北京人艺的焦菊隐和上海人艺的黄佐临(南黄北焦) 1957年反右,话剧寒冷的冬天到来,只有八个样板戏.改革开放后80年代探索戏剧的出现 北京人艺的高行健编剧; <桑树坪记事>朱晓平编剧;<狗儿爷涅磐>


相关话题/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