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整理考研复习笔记(2)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2-25


2、中期的“苦闷和抑郁”   
正视残酷和艰难,面对现实的黑暗,反映民族精神的觉醒。多层次思维和全方位观察。
○1主题的扩展深入:向民族生活底蕴深入的爱国主义。
历史剧创作热潮——面向历史    郭沫若《屈原》
生活的再现探讨——面向现实    萧红《呼》、老舍《四》、曹禺《北京人》《家》
知识分子题材热——面向自己    路翎《财》、沙汀《困兽记》、李广田《引力》、
夏衍《春寒》、《法西斯细菌》、陈白尘《岁寒图》、袁俊《万世师表》、艾青《火把》
○2风格多样化倾向:文学品格的重新获得。
沙汀冷峻苦涩的喜剧感、萧红曹禺的感伤凄婉、郭沫若的崇高诗情。
传统美德诗意化,反封建锋芒削弱。知识分子历史道路的悲凉色彩,现代心理现实主义。
○3体裁的史诗格调:长篇小说、多幕剧、长篇叙事诗抒情诗。
从具体生活一角展示时代历史动向。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巴金《火》、老舍《四世同堂》、靳以《前夕》、吴组缃《山洪》、路翎《财……》
3、后期的讽刺主调  ○1文学与民主运动的结合:主题的发展和集中在:对黑暗的诅咒与对腐朽的否定,知识分子在新时代到来之前的自我内省与历史总结。
○2讽刺性的喜剧主调     讽刺暴露性的喜剧:丁西林《三块钱国币》、陈白尘《乱世男女》《结婚进行曲》《升官图》、宋之的《群猴》、吴祖光《捉鬼传》   其他文学体裁也大都突出显示了以讽刺为主要手段的喜剧性色彩,如小说钱钟书《围城》、张恨水《八十一梦》,诗歌袁水拍《马凡陀山歌》、臧克家《宝贝儿》、杜运燮《追赶时间的人》。
(二)解放区文学    明朗朴素的创作基调。反映农民文化翻身的历史要求。
1、文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文艺性刊物纷纷创办,如《文艺战线》《战地》《诗建设》《文艺突击》《草叶》《谷雨》《文艺报》,出现了许多文艺社团。文化工作团体:西北战地服务团、抗敌剧社、太行山剧团、冀中火线社。群众文艺运动还涌现了一批农民诗人、作家,对专业作家的创作也有启发。民间文艺的复兴,与现代新文艺结合。           
2、作品题材、主题、人物描写方面有鲜明的特点。赞美新社会新制度,热情描绘人民群众斗争生活,重点表现农民、士兵、干部,翻身解放的“新人”成为文学主角。以《人民文艺从书》为例,题材集中于民族斗争、阶级斗争、劳动生产,注重现实性、政治性、政策性。            
3、文学民族化、大众化的自觉探求。真诚的表现农民(读者主体),采用传统民间文艺形式,创造新文体。  新评书体小说、新章回体小说、民歌体叙事诗、新歌剧。             
4、“对话”与“寻根”的得失。农民的启蒙觉醒,带来了群众性创作热潮,以及民间文艺的复兴和新文学的发展。形成了文学发展的片面性,解放区文学运动基本上是一种在政治的直接推动下单向突进式发展的文学运动。
(三)沦陷区文学             1、上海“孤岛文学”(1937.11-1941.12)
孤岛文学中戏剧运动最活跃,包括由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组织的上海剧艺社等剧团,还有一些比较优秀的剧作,如于伶《夜上海》《长夜行》、阿英《碧血花》、李健吾《草莽》。
2、两大文学潮流          
○1乡土文学   产生了一批揭示沦陷区人民真实的生存困境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生存意志而又富于乡土气息的现实主义的作品,如山丁《绿色的谷》、秋萤《河流的底层》、疑迟《雪岭之祭》、袁犀《森林的寂寞》等。              
○2反英雄、反浪漫倾向。从个体战争体验出发,从时代中心主题转向日常生活、“永久的人性”。由此形成了以张爱玲为代表的新的美学追求,用参差的对照写不彻底的人物、追求“苍凉”的人生与审美境界。
3、雅与俗的对立与接近:文学市场的需求成为文学发展的动因。
○1通俗文学的空前繁荣及通俗小说现代化的努力,出现了还珠楼主、白羽、郑证因、王度庐等武侠小说大家与刘云若、予且、秦瘦鸥等新言情小说代表作家。
○2剧场戏剧的职业化、商业化,涌现了李健吾、师陀、周贻白等一大批剧作家。
○3雅文学的收获,出版了钱钟书《围城》、师陀《果园城记》《结婚》等
○4雅俗共赏的美学追求,出现了张爱玲这样的出入于雅与俗、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作家。
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942.5开会,正式发表于 1943.10.19《解放日报》。二战以来马文论中最有体系色彩且影响最大。政治策略性强,重文艺的外部关系问题。核心命题是“革命文艺为群众”以及“如何为群众”。
1、革命文艺为群众——工农兵方向。政治内涵突出的具体命题,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五四“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左联文艺大众化运动——抗战“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自上而下的启蒙式文学变革。              
2、如何为群众——思想改造。与工农兵结合:思想统一、创作源泉、服务对象等问题的解决。           
3、文艺与政治关系——阐释重点:文艺从属于政治,为政治服务,政治性与艺术性统一。
其它理论创建:文艺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文艺“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
三、文学论争和胡风理论批评
 40年代由于战争带来历史的大变动、大转折,文艺思潮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状况,文学论争比以往更为频繁和激烈。            (一)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  
1、口号的提出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1938六届六中全会报告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2、国统区的讨论  
○1如何看待民族形式的来源(论争两方)
向林冰《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   重视民间旧形式,否定五四新文学。
葛一虹《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是在所谓“民间形式”吗?》   否定民间形式,肯定五四新文学。
○2讨论的深入     《新华日报》“民族形式”问题座谈会 1940   
郭沫若《“民族形式”商兑》民族形式要植根于现实生活。 茅盾《旧形式、民间形式与民族形式》
胡风《论民族形式问题的提出和重点》民族形式从生活里面出来,是反映民族现实的新民主主义的内容所要求的、所包含的形式。(表现出某种偏窄性)
(二)关于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关系问题的论争
1、延安整风时期的讨论     整风前的革命现实主义思潮及其引发的政治性批判。
周扬  《文学与生活漫谈》  重视创作规律,主张创作自由。  随后,丁玲等人相继提出了类似观点,主张文学的真实性与独立性,强调以文学为武器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艾青《了解作家,尊重作家》      丁玲《在医院中》《我们需要杂文》《三八节有感》  
罗烽《还是杂文时代》     萧军《论同志之“爱”与“耐”》      王实味《政治家•艺术家》《野百合花》   当时这些有意义的论争很快被政治斗争粗暴地取替。
2、国统区的论争:《新华日报》围绕茅盾《清明前后》和夏衍《芳草天涯》的讨论(周恩来主持)
王戎对《清明前后》的批评,何其芳《关于现实主义》,邵荃麟《略论文艺的政治倾向》 
冯雪峰《题外的话》、对《讲话》的不同意见
3、    现实主义和“主观问题”的论争  从40年代前期开始,到1948年结束,持续时间较长,问题探讨较深入。其中胡风的理论探索最值得注意。其理论不成熟,便富于建设性思考。
胡风“主观战斗精神”说    1948《论现实主义的路》提出对现实主义独创的理论阐释。
胡风的理论批评:提倡重体验的现实主义,坚持能动的反映论。
核心命题:“主观战斗精神” 主要观点:“到处都有生活”说、“精神奴役创伤”、“世界进步文艺支流”说
【小说部分】   第一个十年   一、“五四”小说成为文学正宗
(一)清末民初的小说  
1、“小说界革命”  1902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提倡“新小说”。
2、“新小说”的发展   出版传播手段的出现、形成市民读者群体、稿费制度的建立
3、“新小说”的局限  ○1商品化媚俗倾向 黑幕、鸳蝴      ○2文言束缚 文言章回体的衰败
(二)“五四”小说转型  1918《新青年》4卷5号《狂人日记》
1、社会变革的推动  新式教育产生的读者作者群体、白话文运动的成功。
2、西洋小说的影响  林译小说、周译小说。 
3、小说文学中心地位的形成  小说现代化进程加快。扮演了思想启蒙、反思人生、叛逆主流的特殊文化地位。
二、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写实小说
(一)“问题小说”  处于近代社会小说和30年代社会小说之间。承续和区别。
1、“问题小说”风气的形成    ○1发端:新潮社《新潮》 罗家伦《是爱情还是苦痛》 俞平伯《花匠》 叶圣陶《这也是一个人?》显露问题小说的端倪。
○2开创:冰心《斯人独憔悴》1919 正式开创问题小说风气。
○3高潮:1921文研会成立,公开倡导文学“表现并讨论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将创作引向高潮。
○4原因:a思想启蒙,造就了思考的一代。 用小说提出和讨论社会人生问题,探问人生的终极,关注生存价值;尖锐性第一,形象化降低,简单化、概念化倾向。
b欧洲、俄国现实主义的影响。  《新青年》“易卜生专号”对问题小说的推动。
周作人《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中国小说里的男女问题》  对“为人生”的肯定。沈雁冰《文学与人生》《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 这些理论上的倡导对小说起到促进作用。  
2、冰心的“问题小说”创作   
○1《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
○2《超人》1921  不事情节铺张,着力揭示人物心理、抒发作者感受的“五四”性质。
3、王统照    ○1问题小说:突出“爱”与“美”,探讨人生的烦闷与混扰。
《沉思》 “爱”与“美”理想的破灭。    《微笑》 夸大“爱”与“美”的力量。
○2艺术个性:擅长象征,与写实性并存,受古诗影响。
《春雨之夜》短篇集 从空想中设境的虚幻色彩。《湖畔儿语》 社会现实感加强,困境对孩子的心灵伤害。《沉船》《生与死的一行列》 沉实的笔触,底层人民穷苦惨痛的生活图景。
○3长篇实践  揭露封建家族丑恶。感伤意绪,控制气氛的笔力。不纯正的写实笔调,单线条结构。
《一叶》22出版,与张资平《冲积期化石》同时。《黄昏》23.1连载《小说月报》,早庐隐《海滨故人》、张闻天《旅途》、杨振声《玉君》 
○4 30年代创作    《山雨》 破产农民流入城市前后的心理、意识变化。
(二)人生派写实小说
1、    叶圣陶  ○1问题小说  《这也是一个人?》(《一生》)、《低能儿》 “爱”与“美”的倾向。
《隔膜》《苦菜》《一个朋友》 “隔膜”的主题。
○2人生派写实小说:现小市民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冷静批判的立场。
《隔膜》《火灾》集  《饭》《校长》 教育界腐败现象。《潘先生在难中》 小市民典型。暴露中内蕴讽刺喜剧手法,经社会心理透视人物心理。 (标志着其风格逐渐成熟的前期代表性作品之一)
○3  30年代创作     《倪涣之》 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五四理想主义者的典型形象。
《多收了三五斗》《李太太的头发》《英文教授》 寓讽刺于悲哀的平淡中。
2、   乡土小说作家群    所谓乡土小说,主要指这类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包括乡镇)的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
鲁迅现代乡土小说开风气的大师。对乡土小说含义的界定:《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侨寓文学”和“乡愁”。   周作人《地方与文艺》《旧梦》,提倡“乡土文学”“地方趣味”
○1王鲁彦:对国民性的批判。  《柚子》 暴露社会黑暗中充满的荒诞感和沉重的幽默情绪。
《菊英的出嫁》此类作品提供了典型环境描写的新范式,使早期乡土小说获得了民俗学价值。
《许是不至于吧》小有产者在战争中千方百计保全财产地位的心思。  《宴会》讽刺官僚,刻写复杂性格的尝试。《黄金》《童年的悲哀》《屋顶下》集  开掘浙江乡镇市民在农业经济衰败的社会动荡中的心理状态,坚持对乡民的批判态度,偏重对丑与恶的深入体验,但流入肤浅。   
 ◎《野火》(《愤怒的乡村》) 关于农民逐步走向反抗的长篇。 
○2彭家煌:含泪的微笑。《怂恿》 闭塞乡村的世态人情,讽刺性小说,冷静风趣,地方色彩。《隔壁人家》《我们的犯罪》 悲剧故事的喜剧色彩。《莫校长》《皮克的情书》对知识分子、小市民的嘲讽。               ○3台静农    《地之子》集 悲哀、淳朴。
“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民间性强,突出描写宗法制度对乡村底层的精神统治。 《烛焰》《蚯蚓们》《负伤者》 乡俗中异常惨烈的事件。《天二哥》《新坟》《拜堂》 悲剧型乡镇传奇。师承了“安特莱夫式的阴冷”,和盘托出中国乡间的恐怖。《建塔者》集 从乡土到革命,文学视域的拓展。
○4许钦文(语丝社)受鲁迅的影响。对五四青年婚恋心理的探讨和讽刺。
《父亲的花园》 个人色彩的感伤回忆。    《疯妇》 浙东农民的悲惨境遇。
《石宕》乡间采石人的命运。   《鼻涕阿二》阿Q式人物。 《理想的伙伴》 貌新实旧的恋爱观。  《口约三章》《毛线袜》婚后平淡无味的家庭观和反思。冷静白描基础上的心理分析。
○5蹇先艾(文研会) 坚持写实的批判和讽刺。 《水葬》野蛮的水葬死刑和闭塞乡村的大众灵魂,平静的文字压抑着愤懑。(最能代表其贵州乡土题材特色) 《在贵州道上》《盐巴客》地方性故事。
○6许杰   以喜剧式嘲讽的笔调暴露,风格更粗犷。 《惨雾》乡间原始械斗,好斗习俗和宗族观念被封建势力利用,结构严密、情节紧张。  《赌徒吉顺》农村经济社会半殖民地化带来的道德观念、农民心理的变迁,具有时代新特色的典型性格。  《子卿先生》《的笃戏》讽刺讼棍、官僚。
3、    乡土小说的贡献
○1拓宽题材  从知识青年转向社会民众,从关心个人理想、感伤、回忆,到关注社会现实。
○2手法写实  从主观抒情到客观写实甚至讽刺。纠正旧小说遗留的简括叙述方式,加强实地描写、场面、人物的细节刻画。   ○3人物中心   从情节、情绪的展示到以人物为中心的刻画。
三、“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它主观型叙述小说
(一)        “自叙传”抒情小说
  1、概述  ○1来源   时代的抒情倾向。传统文学的抒情气质。外国抒情文学的影响。(包括19C欧洲浪漫主义、1921日本“私小说”、现代主义小说。)
○2特征:创造社“主情主义”  强调小说的主观性和抒情性。侧重作家心境的大胆暴露,包括私生活和性心理描写,作为向旧道德旧礼教挑战的艺术手段。    郭沫若《鼠灾》《未央》 初具特征   ◎
  2、郁达夫   ○1“自叙传”抒情小说     它作为一股潮流从《沉沦》开始。
多用第一人称: 《茑萝行》《青烟》《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过去》《迷羊》
借他者(第三人称)写自己: 《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茫茫夜》《采石矶》
自叙传不是自传: 不重情节结构,写情绪心理,才气和激情充溢,真切的感伤和忧愤。
常用手法:  直书胸臆、自我解剖、长篇独白。如《沉沦》《薄奠》
此类小说是其身世和弱国子民情结结合:  与“五四”后青年的经济、婚恋苦闷和精神失落呼应。
○2“零余者”  真实感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多是彷徨、弱小或被损害的小人物,与现实势不两立,以痛骂或变态行为反抗。    《沉沦》 个性解放和爱国情怀受到压抑,因绝望而麻醉、戕害自己。
《茑萝行》《杨梅烧酒》 在经济、政治压力下,或失望去国,或颓唐堕落。
这种形象,实际上是作者精神困境的自述或宣泄 ,拷问自己,探索五四知识者精神。
《春风沉醉的晚上》“倡优士子”模式的现代意义  彷徨无路中遭遇都市沦落女子。
○3“时代病”   颓废变态的心理言行  “五四”退潮后青年知识者的身心病态。
抗议黑暗的病态社会  《沉沦》 个性和自由为社会所不容而成忧郁症。
与祖国民族命运相连  祖国的贫病是青年“时代病”的成因之一。《沉沦》
○4性描写   对人的生命、性格中情欲问题的正视和剖析。  受西方人道主义特别是卢梭的返归自然思想,主张情欲是人的自然天性的影响,加之受日本“私小说”影响,以写性阐释爱恋生死。
是对虚伪传统道德和矫饰习气的挑战意味、名士气度和现代民主自由精神。
○5感伤美   源于忧郁激愤:屈辱、贫病和不平。他大胆暴露、无顾忌的自虐自伤自悼的文字,富于情绪的感染力,激起巨大共鸣的感伤风格。
○6发展  《过去》 摆脱自叙传模式的尝试。  《迷羊》写实增加而仍保持感伤酣畅。 《迟桂花》 和谐的诗化意境,人性返归自然、净化心灵的主旨。从感伤美到宁静美的转化,抒情方式的改变。
4、        抒情作家群体(创造社为主)
○1倪贻德  《玄武湖之秋》《残夜》 有关身世的感伤故事,哀婉悲抑的浪漫主义风格。
○2陶晶孙 《音乐会小曲》《木犀》 飘渺的恋情,细微的情感触角,唯美的抒情,“新罗曼主义”。
○3周全平《梦里的微笑》集  《林中》回忆爱情的缠绵情调 《楼头的烦恼》理性与病态的性心理交错      ○4叶鼎洛(绿波社)     《前梦》《双影》 自传性强,感伤情绪。
○5叶灵凤    抒写多角的感伤恋情小说是他创作的起点。受浪漫主义及唯美派、颓废派影响。
《菊子夫人》《姊嫁之夜》 变态性心理用弗洛伊德主义进行解释,特长是营造幻美的氛围。30年代以后,他成为重要的海派作家。     
○6滕固(文研会成员却在创造刊物上发表小说成名,后加入狮吼社)代表作《壁画》显示其特点:渲染奇崛、病态情感。    《银杏之果》 自叙传。
○7王以仁(文研会)  《孤雁》六篇书信组成。时代青年的生活历程,凄清低沉的情绪中蕴有反抗精神。自我暴露、独白、病态、伤感:郁达夫的影响。
(二)        庐隐和淦女士   与创造社无传承关系。
  1、庐隐 (文研会骨干,与冰心齐名)
○1创作道路   问题小说 《一封信》《灵魂可以卖么》
抒情小说 《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 《海滨故人》(标示转向郁达夫式的自叙传体的写作,加上女性作家纤细细腻的心理笔致,个人气质上的感伤色调,形成主观浪漫的“庐隐风格”)表现出了新旧交替时期青年女性的精神饥渴。
《曼丽》《灵海潮汐》《玫瑰的刺》《归雁》《女人的心》《象牙戒指》(后期作品)
○2艺术风格    叙写“五四”青年的情感世界,关切新女性的命运、心态和历史。
纯“五四”式风格,抒情性传述不事雕饰, 激切直露,笔调哀伤。大量运用叹句,喜穿插日记、书信,重视环境气氛烘托甚于人物性格的刻镂,结构散漫拖沓。
  2、淦女士 (受创造社前期影响)  《隔绝》《隔绝之后》《慈母》《旅行》 大胆袒露内心的抒情独白,表现青春期女性的爱情生活,冲破牢笼的新女性的内心真实的写照。
《春痕》 书信体小说。磨去锋芒后的忧伤和困惑,“五四”退潮后知识女性的面影。
(三)        浅草—沉钟社抒情小说    吸收德国浪漫主义,受西方现代派影响。
  1、陈翔鹤  《茫然》《西风吹到了枕边》 主人公为C,激愤哀怨的自叙传。
《悼——》 追念亡妻。  《不安定的灵魂》 书信体。心灵受伤而死,悲观压抑。
  2、陈炜谟《轻雾》、林如稷《将过去》      挖掘魂灵,饱经忧患的不欲明言的断肠之曲。
  3、冯至  充满诗意的叙事作品
(四)        冯文炳和许地山     
 1、冯文炳(语丝社、1926才用笔名废名)以抒情见长的乡土田园作家。  《浣衣母》《桃园》《竹林的故事》  冲淡质朴的笔调,古朴和谐的田园寂静之美。人物纯朴和景物清新形成对应,借鉴古典诗词手法构设富于诗情的象征境界。从郁达夫到沈从文的中间环节。
2、许地山(落花生)   东南亚异域的神秘背景与人物故事、宗教研究家的信仰与对宗教内在感情的体验,造成其浪漫传奇小说。(浪漫主义想象与宗教传奇色彩。)
《命命鸟》对待生命的态度,达天知命的宗教理想。《缀网劳蛛》对待苦难的方式。对社会退让后仍执著于人生,保持苦涩的韧力。  短篇《春桃》30年代的力作。民间仁义和宗教慈爱混合。《铁鱼底鳃》 挖掘民族性格的坚忍不屈。
(五)        短篇小说现代文体的形成    是中国小说现代化的标志。这主要表现在:
结构:脱离史传文学“纵剖”式叙述结构,采用“横截面”结构方式。
人物:重视人物和环境的关联,以人物为中心,摆脱类型化、简单化弊病。
叙述:区别作者与叙述人,消除“说书”痕迹,发展客观、主观的限制性叙事。
技巧:开放性、多样性发展,心理描写作为新的技巧开始广泛流行。
郭沫若《残春》中国最早“意识流”小说之一。心理小说名篇:凌叔华《酒后》《绣枕》。 张资平《约檀河之水》《冲积期化石》《飞絮》写实中的抒情加肉欲。历史小说: 鲁迅《补天》《铸剑》 浪漫想象和现实讽喻。郭沫若《函谷关》、郁达夫《采石矶》 借古人之口说一己之言。

相关话题/中国现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