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考研资料(超详细)(7)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2-10


(4)反对分裂维护统一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第一,反对封建地方贵族或地主割据势力的分裂。
中国古代出现过封建贵族分裂割据势力、影响中央集权,危害社会,不得人心,最终以失败告终,其中有: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是西汉王国势力增大的结果,汉景帝经过三个月战争平定叛乱,对王国控制加强,汉武帝时王国对中央的威胁终于解除;东汉豪强地主势力迅速发展,东汉来年形成割据一方的军事集团,最终出现三国鼎立局面,人民痛苦不堪,反对分裂;唐朝中期藩镇节度使权力增长,导致“安史之乱”,此后出现长期藩镇割据局面,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人民蒙受苦难。反对分裂,北宋建立后宋太祖采取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
第二、反对帝国主义支持的封建军阀割据
中国近代以来,在帝国主义扶植下出现过军阀割据局面,主要是从1916年起,以冯国章、曹银为首的直系,段棋瑞为首的皖系,张作霖为首的奉系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一是由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决定的,军阀割据是中国具有分散性的封建地主经济的必然产物,二是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质决定的,帝国主义的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必然导致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大革命期间军阉割据局面结束。
第三、巩固边疆的斗争
台湾、西藏等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组成部分,神圣不可侵犯。
A.台湾与大陆的最早联系开始于三国,吴国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州,加强了夷州与内地的联系;隋场帝三次派人去琉球,加强了联系;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清朝1683年派军队进入台湾,第二年设置台湾府,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国家一再侵略我国台湾:两次鸦片战争中英法军队都侵犯过台湾,并在台湾开商埠;19世纪70年代后,美日侵略台湾,中法战争期间法军侵犯台湾被击退,清政府鉴于台湾在国防上的重要地位,于1885年决定建台湾行省;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后,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根据《开罗宣言》等的规定,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B.西藏地区唐朝时期就有友好交往,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对吐善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以及唐善友好作出了贡献;元朝时西藏为宣政院辖地,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初期先后册封“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并成为制度,后来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近代以来,英国多次侵犯西藏,策动西藏独立未遂,于1913年在中印东段边界制造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把我国西藏东部9万多平方公里领土划到这条线以南,中国政府一直拒绝承认这条非法的边界线。
C.香港地区在经历一百多年英国殖民统治后回归祖国:鸦片战争中的1841年,英国军队侵占了广东香港岛,1842年《南京条约》中割香港岛给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1860年《北京条约》中,英国又割占九龙司地区;1898年帝国主义瓜分狂潮中,英国强租“新界”,租期99年。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80年代,中英签订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在香港设立特别行政区,沦为英国殖民统治一百多年的香港终于回归祖国,“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香港地区得以实现。我国封建社会历时2300多年,其中统一时间长达1600多年,并且在处于分裂状态的700余年中,还出现过许多局部统一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表明:统一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与“政治”学科的综合
纵观历史上的统一,实施统一的统治者往往采取综合准备和切实可行的方法。这对我们今天最终实现国家的统一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发展经济实力,为统一奠定坚实基础;争取政治优势,为统一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增强军事实力,为统一提供可靠的保证。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不以少数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对于历史上的分裂应持全面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既要看到其危害,又不能忽视分裂时期客观上存在的有利于统一的积极因素。
联系台湾问题,批判“两国论”,坚决反对台独的图谋。掌握我国对台湾问题处理的基本原则:只要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什么都可以谈和“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含义。
形成正确的认识,自觉拥护党的有关方针、政策,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反对一切分裂势力和行为。
 1.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统一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这说明我们必须坚决维护国家的统一,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的行为,在当前特别是要反对李登辉的两国论,反对李登辉企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图谋。实现国家的富强和国家的统一是我们面临的两大任务。
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传统,说明我们必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即必须坚持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3.为了实现国家的统一,我们党和国家决定用“一国两制”的方式和平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决定在香港、澳门、台湾设立特别行政区,并让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这既符合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和现实,也符合包括香港、澳门、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4.无论是民族自治区,还是特别行政区,都是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都没有任何主权实体的性质。这也表明我国是中央统一领导的社会主义单一制国家。
5.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但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与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不仅是不矛盾的,而且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一国两制、和平统一,这不是
(六).著名君主的政绩
历史: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君主。他们在位期间,励精图治、知人善任、改革弊政、及时调整统治政策。他们顺应了历史潮流,促进了古代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古代社会的进步。
汉高祖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发展经济;和亲匈奴,改善民族关系。
汉武帝:加强皇权,解决王国问题;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派张骞通使西域,发展同西域少数民族的关系。
光武帝刘秀:提倡节俭,减轻赋税,释放奴婢,整顿吏治。
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凋整统治政策;善于纳谏,知人善任;加强同少数民族的关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重用人才;促进唐朝经济继续发展;设北庭都护府,巩固西北边疆。
元世祖:实现统一;调整统治政策,重视农业发展;实行行省制度,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明太祖:重视农业生产,注意减轻农民负担。
康熙帝:奖励垦荒,宣布原明藩王的土地归现耕种人所有;维护国家统一,平定叛乱;维护国家利益,抵御外族侵略。
政治:评价历史人物要全面、系统、辩证,要看其主流。因此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坚持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把历史人物置于历史环境之中,坚持历史的观点;看其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坚持社会发展的标准;注意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既要充分肯定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又要克服英雄史观;对历史人物的功、过要具体分析。
(七).古代考试制度
历史:在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历代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都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并逐步建立了一套考试与选官制度。
两汉魏晋时代的察举制度与九品中正制导致世家大族政治特权地位的形成。
隋唐实行科举制,其进步意义在于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宋代科举制比唐代有所发展,表现为“乡、省、殿”三级考试成为定制。
明代沿用科举制选拔官吏,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前期承袭明代制度;1905年清政府制定了新学制,废除科举制。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统治者选拔人才的标准及方法途径也各不相同,但它们却有相同的作用,它对维护地主阶级封建统治、促进封建社会向前发展曾起过巨大的作用。
政治: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完善考试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则危害严重。
我们要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正确观念。
用继承和发展的观点认识我国古代考试制度的变革和发展。
联系我国当前推行的考试改革,明确考试改革体现了组织和发展教育事业的国家职能。
我国的考试改革要始终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原则。这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古代的考试制度和现在的考试改革有着本质的不同。
“十五”期间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选拔与任用、考核评价、流动配置、激励监督的制度,形成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机制。
(八).历代疆域的变迁
历史:中国疆域变迁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疆域的变化也从一个重要的方面反映了历史的进程。因此了解历代疆域变迁的历史,能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祖先的光辉业绩。
商朝:东到大海,西到陕西西部,东北到辽宁,南到长江流域。
秦朝: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南到南海。
唐朝:东到大海,西到咸海,东北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到南海。
元朝:北至阴山以北,南至南海诸岛,东北到今库页岛,西北达新疆、中亚地区。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的范围之内。
清朝: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的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纵观中国历史,统一的中国疆域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其形成过程中,汉族作出了主要的贡献,而少数民族为统一疆域的形成也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历代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统一疆域的形成。历代统治者顺应历史潮流的政策,巩固了中国的疆域。封建社会的后期,落后腐败导致了大块中国国土的沦丧。
地理:了解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古代疆域的变化状况,并能正确识图,掌握重要朝代疆域的四至。
能在地图上正确识别我国现行行政疆域,特别是南海诸岛、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的地理位置。
政治:了解历代疆域的变迁,要求我们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各族人民,更加珍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坚决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破坏祖国统一大业的行径。
在新时期,我国通过平等友好的谈判,与大多数邻国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根据我国政府与英国、葡萄牙政府达成的协议,香港、澳门分别在1997年和1999年回归祖国。
我国政府多次声明:南海诸岛、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等岛屿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容许侵犯。
中国古代六次著名迁都
①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今河南安阳西北)。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被迫迁都洛邑(今洛阳),史称东周。③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④1421年,明成祖朱棣把都城从应天(今南京)迁到北京。⑤1618年,后金努尔哈赤把都城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西)迁到沈阳。⑥1644年,清军入关占领北京,清政府把都城迁到北京,开始了对全国的统治。
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特点:
第一、古代都城移动的空间呈现出三条轨迹。第一阶段,从商朝盘庚迁殷、都城稳定开始到北宋为止,都城一般都建立在中原地区,这里是关中平原中央,地形开阔,享有水上交通的便利,可以与诸侯国进行便利的经济文化往来。中唐以后因为气候的变迁及关中地区的过度开垦,黄河、渭河泥沙大增,渭河及黄河三门峡一带漕运十分困难,致使天子也常常不得不“逐粮而居”,就食东都洛阳。关中已失去了容纳国都的经济基础。国都城址向经济文化发展更有前途的东部转移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阶段前期都城呈现出由西向东迁移的轨迹:镐京、长安----洛阳。后期由于经济重心的南移,都城迁移呈现由北向南迁移的趋势:长安、洛阳----开封。第二阶段,从北宋至清朝百多年间,都城完全离开中原移到临海地区,都城的迁移又出现由南向北移动的趋势:临安----北京。北京位于东北大平原、华北大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地理单元的结合处。经过辽、金、元、明、清五代,从陪都发展成为首都前后也近1000年。这里处于北方民族文化交流的有利地位。大运河的续修将中国另外两大地理单元,即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连接起来,使北京得到长江流域经济与文化的支持。
第二、古代都城既是统治阶级的政治中心,又是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这点同西欧社会早期封建国家都城只是政治中心、与商业和经济中心的城市分离有明显的区别;
第三、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权和神权是社会统治的中心,有至上的权威,这种社会状况反映在城市布局中,就是皇宫和宗庙居于城市的中心,作为商品交换场所的“市”在都城中则偏于一隅。古代都市的建筑布局,都是整齐划一,有纵贯全城的中轴线,两边是对称分布。
第四、古代都城的规划体系分为两个重要发展阶段。从曹魏到隋唐都城的规划都表现为封闭的棋盘形状,“坊”、“市”分开(商业区和居民区严格分开),店铺全部集中在市里,是典型的封闭式市场模式。从宋都东京到明清都城北京,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各地贸易的日渐频繁,城市的布局呈现出开放式街道规划。北宋东京( 开封)里城的中心被宫城所占据,而在交通便利的汴河两岸形成繁荣的商业活动场所。中国历史上长期实行的“坊”、“市”分设制度至此已经不再存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东京汴河两岸繁华的商业活动。
第五、古代都城随着封建国家的繁荣强盛,在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逐渐形成国际性的大都市。从隋朝开始京都长安成为少数民族和周边国家商贸往来的中心,后来唐都长安、元大都在经济文化交流中都具有世界性的特点。随着明朝中后期实行海禁,闭关锁国以后,古代都城的这一特点才逐渐丧失;
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特点及原因
进入近代以后,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一定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洋务派、民族资产阶级纷纷在交通便利、被开辟为通商口岸的沿江、沿海地区开设工厂,在这些地区涌现出一批近代城市。
建国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阶段、特点及原因
建国50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阶段,基本上可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1950年—1957年)为工业化起步时的正常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伴随着工业的优先发展,“一五”计划顺利完成,大量农民进入城镇和工矿就业,初步推动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第二阶段(1958年—1960年)“大跃进”所引进的高速城镇化时期。由于大跃进的发动、全民大办工业,以钢为纲,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使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在脱离农业的基础上超常规发展,带来了大量不利因素,导致后来的逆城市化现象出现。第三阶段(1961年—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逆城市化时期。这一段时期国家进行工业调整,精简工业和城市人口,2000多万城镇人口下放回乡。第四阶段(1966年—1977年)工业化停滞时期的城市化停滞阶段。由于 “文化大革命”及其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失误,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大批干部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城镇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化进程停滞。第五阶段(1978年—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初期的高速城市化阶段。农村体制改革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乡镇企业的兴起和非农产业比重的不断提高,在小城镇的繁荣的基础上诞生了众多的新城市。第六阶段(1985年至今)城市化稳步发展阶段。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及沿海、沿江、沿边城市相继批准对外开放,城市经济活力进一步增长,形成了城市化的强大拉力。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城市化
中世纪的西方,欧洲有统一而强大的教权,教权常凌驾于王权之上,教堂常占据城市的中心位置。中世纪末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贸易的需要,有的城市还有市场广场(Marketplace)。但整个前资本主义社会,城市人口增长缓慢。城市的发展明显刺激了对工业品的需求,尤其对普通工业品的需求,同时要求农业采用新的、更有效率的生产技术。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地中海沿岸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随后在西北欧的尼德兰、法国南部、莱茵河畔等地的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后,随着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新的城市崛起如:伦敦、巴黎。
在英国,随着圈地运动的推进,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镇,成为雇佣劳动力,而利物浦则因奴隶贸易由一个渔村发展成英国第三大港口城市;在北美东海岸因移民而产生了一批城市,到19世纪中叶,这里已集中了全国五分之三的城市人口。工业革命后,大批破产农民涌进城市,近代意义上的城市化进程开始,从此世界开始从农业社会迈入工业社会,从乡村化时代进入城镇化时代。19世纪中期俄国的农奴制改革、美国的西进运动、内战、德意的统一及日本的明治维新使这些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如美国内战后,随着工业化向中西部推进,中西部潜在的自然资源得到开发利用,掀起开矿淘金热,出现了向中西部投资兴办工业的浪潮,其城市化进程加快。
第二次科技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工业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和要求大大增强,城市人口以惊人速度增加。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城市规模以空前速度扩展,新城市纷纷涌现。
地理:古代都城一般都设在经济发达、交通方便的地区,以便取得所需要的粮食和物资。
西安、洛阳、开封这三个早期古都皆位于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平原广大,土地疏松,便于早期开发。唐代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一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自唐后期五代起,南方成为经济重心所在。南方由于经济地位上升,政治上的重要性也不断上升,开封靠近江淮,也便于控制作为国家经济重心所在且容易闹分裂的南方地区。
元朝、清朝定都北京,则主要是在民族斗争的背景下产生的。明政府迁都北京,也与民族斗争的背景分不开。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一、    知识梳理
1、    军功授爵制:战国、秦国。
2、    察举制:汉代。
3、    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
4、    科举制:隋到清。
2、    ①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
3、    ②唐朝:科举制度的完善。
4、    ③北宋:科举制度的发展。
5、    ④元朝:科举制度的中落。
6、    ⑤明朝:科举制度的鼎盛。
7、    ⑥清朝:科举制度的衰落。
8、    民族压迫实质上是阶级压迫。
9、    中央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
(1)    东北:①唐朝时,8世纪前期设黑水都督府、唐玄宗授大祚荣为忽汗州都督。②元朝时,在东北设辽阳行省。③清朝在东北设立黑龙江、吉林、盛京三个将军辖区。
(2)    西北:①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这是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东汉时重设西域都护。②唐太宗在西突厥地区设立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③清朝先后平定了准噶尔部的叛乱和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了乌里雅苏台和伊犁两个将军辖区,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统治。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加强了新疆同内地的联系。
(3)    西南:①秦朝时,征服越族后,设象郡、桂林、南海三郡,对珠江流域进行管辖。②两汉时,设郡县。③唐玄宗时,封皮罗阁为"云南王"。④公元13世纪,忽必烈攻占了大理。元朝统一后,在该地设立了云南行省。⑤明朝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沿袭元朝的办法,实行土司制度。永乐年间,开始实行改土归流,改设贵州布政使司,贵州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⑥清朝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雍正帝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地,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改土归流加强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
(4)    西藏:①元朝时,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辖西藏地区,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②明朝时:设卫所,任用藏人管理藏族事务,建立僧官制度。③清朝初年,顺治帝接见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并正式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后来,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个喇嘛教首领五世班禅以"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清政府规定,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权的册封。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5)    台湾:①元世祖在澎湖岛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②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③1683年清政府派施琅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鉴于台湾在国防中的重要地位,设台湾行省。
10、    四   汉族与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概况
(1)    秦朝:迁内地人民与越族杂居,中原铁器和先进技术传入越族地区,开灵渠,沟通湘水和离水。
(2)    两汉:西汉初年,汉与匈奴和亲,并进行贸易往来;昭君出塞,密切了汉匈关系,互市兴旺起来,文化往来增多。张骞通西域后,中原与西域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3)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北方各族与汉族互相学习对方的生产技术;鲜卑政权学习汉族文化,采用汉族地主阶级统治制度。
(4)    唐朝:突厥和中原有贸易往来,是沟通中原和中亚贸易的桥梁;渤海与唐朝贸易频繁;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大量手工艺品和生产技术方面、医药书籍,大大有利于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唐末契丹人逐步学会种田、纺织,部分契丹人开始了农耕生活。
(5)    北宋: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安定,双方贸易兴旺。宋夏议和后,双方重开边境贸易。
(6)    元朝:黄道婆向黎族人民学习棉纺织技术,改革棉纺织生产工具。
(7)    明朝:鞑靼俺答汗与明互市。
(8)    清朝: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加强,边疆得到进一步开发。
11、    五  中国古代民族融合
12、    民族融合是指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后进民族接受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形成自然同化。其中心内容是先进的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影响的扩大,是少数民族政治上的封建化、经济上的农耕化。
(一)    民族融合的形式
1、    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和联系。和亲、册封促进民族融合。641年,文成公主入吐蕃。唐中宗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从此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回纥的首领骨力裴罗接受唐朝“怀仁可汗”封号。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2、少数民族统治者接受汉族文化,主动改革。如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大大加速了民族融合。3、民族间的战争。4、民族迁移或人民迁移。5、民族间杂居通婚。6、各族人民友好交往,经济文化交流。7、兼并战争。春秋时在诸侯争霸过程中,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逐渐减少,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
(二)    民族融合的几次高潮
13、    第一次:春秋。诸侯争霸,华夏族在战争中与其他少数民族接触频繁,促进民族融合并形成第一次民族融合高潮。秦汉时我国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中央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加速边疆开发.
14、    第二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民族大融合趋势出现。北魏时最为突出;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相关话题/中国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