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考研资料(超详细)(5)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2-10


947年契丹改辽后,一时尚不能适应被征服地区先进的封建文明,便决定“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以国制(辽朝固有的制度)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实行辽境内南北不同的统治政策,这实质上是古代的“一国两制”。
2、历史上的民族压迫政策:
西晋王朝对内迁各族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逼迫内迁各族人民纳税、当兵,甚至将之掠卖为奴隶,不少人破产后沦为流民。
元朝实行民族分化政策,将全国各族人民分为四等,规定不同的等级享受不同的权利。在民族压迫下的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清兵入关后才过两年,政策就突变,开始强制推行一些民族压迫政策。其中主要有“剃发、衣冠、圈地、投充、逃人”五事,在战争中还多次发生屠城之事。
3、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问题。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都有重要的作用。而民族同化有别于民族融合,它不是自愿的、水到渠成的,而是强迫性的、灌注式的。这种现象在我国历史上,也是屡见不鲜的。具体情况大致如下:(1)掳掠其他民族为奴隶和农奴,同化于本民族。(2)通过征服采取强制办法进行同化。(3)因改朝换代,为避免残酷的民族压迫而改变民族成分。(4)以政治暴力强迫迁徙而同化。我们对于民族同化所使用的政治强制手段是不赞成的,有些结果也是应该反对的,但它却是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我们在理解历史上复杂多变的民族关系时,不能把融合与同化等同看待,要看到二者之间的区别;也不能把二者绝对地割裂开来,要辩证地看待。因为在中华民族的统一体中,存在着多层次的多元格局,各个层次多元关系又存在着分分合合的动态和分而未裂、融而未合的多种情况。
政治:运用主现动机与客观效果的辩证关系分析认识古代开明民族政策。运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古代开明的民族政策。
运用现象和本质关系的原理分析认识古代的民族压迫政策的本质是阶级压迫。阶级矛盾以民族矛盾的形式表现出来。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三项原则。
尽早解决台湾问题,是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因此,要坚决反对民族分裂势力,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而奋斗。
3、古代的民族战争
历史:中国历史上各民族间并不都是相安无事的,他们之间有交往,也有矛盾与纷争。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是复杂的,它不仅表现在和平相处上,也表现在战争上,要充分地看到,在融合中有斗争,在斗争中有融合。在分析民族之间的战争时,不能站在某一个民族的立场上,简单地以“侵略”与“反侵略”来作出判断,而应站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立场上,客观地加以分析。因为,民族战争作为民族矛盾斗争的最高形式,它有破坏性和给人民带来灾难的一面;同时,有些民族战争的结果,往往是掠夺的终止,和平、和亲、交融的继续。尤其是远距离、大规模、长时间的文化交流,只靠商贩和使节是不够的,还得用武力来打通道路并确保安全。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战争是短暂的,各民族之间相互吸收、互相依存、逐渐接近,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构成了民族融合的基础和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
反对民族压迫掠夺的战争: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迎击匈奴的白登山之战;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的漠北之战;12世纪初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率众抗辽;1129年韩世忠在黄天荡堵截金军的战争;1140年岳飞抗金的堰城大捷;1449年,于谦抵抗瓦剌进攻的北京保卫战。这些战争维护了边境安全,打击了少数民族贵族南下掠夺,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正义的、进步的战争。
反对分裂、平定叛乱的战争:唐朝初年,太宗大败东突厥的战争;1690年、1696年康熙帝两次亲征噶尔丹,平定噶尔丹分裂势力;18世纪中期乾隆帝派兵镇压维吾尔贵族大和卓和小和卓叛乱。这些战争平定了叛乱,维护了边境的安全,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是正义的、进步的战争。
民族争霸、征服战争: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不同于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它是一定历史时期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春秋战国争霸战争;楚汉战争;东汉末年军阀混战;383年淝水之战;唐末藩镇之间混战;五代十国各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1125年金灭辽;蒙古政权西征,11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这些战争造成社会动荡或国家分裂,广大人民群众被迫卷入战争,饱受战乱之苦,社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因此是非正义的、反动的战争。
抵御外国异族入侵的自卫战争:1561年戚继光抗击倭寇的台州九捷,俞大猷的抗倭斗争;1685年和1689年两次雅克萨反击战;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些战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了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正义的反侵略的战争。
政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认识古代的民族战争。任何民族的统治者为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进行的战争都是进步的;各族人民为反抗剥削压迫而进行的斗争都是正义的。相反,民族政权之间为推行民族压迫掠夺而进行的战争,双方都是非正义的。
具有正义性质的民族战争,在解决民族矛盾、促进统一、推动历史进步方面曾起过一定积极作用。但它和非正义战争同样地要付出很大代价,最终遭受灾难的是各族人民。
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这是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在集中力量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必须积极推进国防建设,增强国防实力。
4、民族首领和民族使者的杰出贡献
历史:在古代历史上有许多民族首领和民族使者,他们顺应历史潮流,对本民族的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和密切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作出了杰出贡献。
鲜卑族的杰出政治家、政治家孝文帝,接受汉族地主建议而实行一系列汉化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提倡农耕、任用汉族文人制定各项典章制度,并逐步接受中原封建文化,他在位期间,契丹还创制了文字。
党项族首领元吴仿照宋朝制度建立官制兵制,并任用一些汉人担任重要官职。当时,西夏还创制了文字。
女真首领金世宗,利用黄河故道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种。有的地区遇到荒歉,政府便减免那里的租税。金世宗执政期间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西汉张骞通西域使西域的经济文化同汉朝的交流得以加强,同时张骞也为促进西域各族的发展、进步以及与汉族的融合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东汉班超出使西域,他在西域活动了30年,不但帮助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束缚和奴役,而且密切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使吐蕃和内地的联系不断加强,唐朝的许多酿酒、制磨、造纸墨的工匠来到吐蕃,养蚕技术也传到那里。这为发展吐蕃经济文化、加强唐蕃的联系、促进汉藏友谊和民族团结作出了重大贡献。
唐朝鉴真和尚,应日本邀请出生入死六次东渡到达日本,传播唐朝文化,为中日友好作出了积极贡献。
唐朝著名僧人玄奘,西游印度,对促进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地理:了解古代“丝绸之路”的路线及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遗迹和自然人文景观。
政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同时,也要肯定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他们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张骞、班超通西域,鉴真东渡,玄奘西游等都历尽艰辛,他们的执着和奋斗精神,对青年一代有很大的教育价值。
青年一代要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为促进祖国的发展和世界文明与和平的进步而努力学习、工作;树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远大抱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主动地落实在行动上。

课题:中国古代的人口、民族关系史专题
人口是形成国家和民族的主体。人力,是小农经济的主体;人丁,是封建国家各种义务(捐税、徭役等)的具体的承担者。人口的多寡往往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治乱、国力的盛衰状况。
一、中国古代的人口问题
人口对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古代中国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人力是当时生产力的主体,是小农经济的支撑。
1、 古代人口的增殖情况
西汉:人口大量增加;唐朝:唐玄宗时期的户数是唐太宗时的近3倍;清朝前期:人口统计数字增长到3.6亿。
人口增长原因有二,一是自然增长,统治统治者调整政策,缓和阶级矛盾,经济发展,人口自然增殖;二是人口迁移。
综观古代历史的我国人口,其发展趋势呈现周期性的规律,人口增长的频率和王朝盛衰、更替一致。一般来说,在某一王朝初期,人口往往增长很快;到了王朝中叶,人口最盛,而增长势头渐缓并趋于停滞;朝代更替、动荡、战乱之后,人口往往锐减。
需要指出的是:人丁是封建国家各种义务的具体承担者,古代统计人口的标准主要是“户”或“丁口”,这不能准确反映古代的人口数量;由于封建统治的特权,官僚地主不纳赋税,所以,封建社会中存在大量隐匿人口的现象,如清实行“摊丁入亩”之后,人口激增,这里就包含人口的非自然增长的现象;同时,人口迁移、统治区域的变化也是影响古代人口统计的重要因素。
2、古代人口的迁徙
 秦始皇迁移内地人民去河套地区居住生活;迁移50万中原人到越族杂居;西北部的匈奴、鲜卑、羯、氐、羌从东汉起陆续内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为逃避战乱和民族压迫,大批流亡到江南;唐朝时期内地居民向藏族地区、南诏地区迁移;五代十国两宋时期,北方人民不堪金人统治纷纷南迁;元朝时期,许多汉族人民来到边疆地区;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批迁入中原和江南;从唐朝开始,我国就有很多人到东南亚一带谋生。明朝郑和下西洋后,我国人民移居东南亚的就更多了。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人口的迁移有以下轨迹:第一、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地区流向人口稠密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内迁。第二、北人南迁,由人口众多的黄河流域迁向人口稀少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人民因战乱南迁,五代十国宋元及明末清初因北方战乱人口继续向南迁移。 第三、内地居民向边疆迁移,大多由政府组织军民迁移,从事戍守、开发、屯田等。如秦朝时汉族人民向河套地区和越族地区的迁移;唐朝时向藏族地区、南诏地区等地区迁移;元朝时期汉族向边疆地区迁移;明清时期内地人口向西南、东北、西北的迁移。 第四、明清人口从国内向海外迁移。如郑和下西洋后,大量华侨到东南亚;大量华工向美洲的输人。第五、在长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过程中,不少外国人来华经商定居,形成外族内流。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动因:一般说来,人口迁移最基本的动因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即:不同地区的人口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而人口迁移正是调节这两者关系的重要杠杆之一。 
北方人口的南移(包括两方面:A由北方草原迁入黄河流域,B、由黄河流域迁入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是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主流,其动因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策马南下逐鹿中原(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的吸引),北方长期战乱,而南方社会相对稳定,促使黄河流域人口迁移到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从而使三大流域人口得到均匀分布,推动区域经济向前发展,也推动了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中国古代内地居民向边疆地区迁移往往发生在统一王朝;迁移有由政府组织和老百姓自发进行两种方式;通过迁移,把内地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传到边疆地区,促进了边疆地区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巩固了边防。
北方人民南迁有三次高潮:(1)三国两晋南北朝。(2)五代十国(3)南宋。
2、 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当经济繁荣发展时,人口大量增殖;当社会动荡,经济凋敝时,人口减少;人口的迁徙必然引起经济重心的转移。在当代中国,人口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党和国家制定了计划生育政策,并把它当作一项基本国策来抓。
二、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少数民族
2、    主要的少数民族
在中国古代史上有夷、狄、蛮、戎、胡等称呼,这是中国古代对少数民族的蔑称,具有民族歧视的意味,我们应该反对。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发展是党和政府基本的民族政策。
(1)匈奴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活动于蒙古高原一带,过着游牧的生活。战国时期,逐渐强大起来,建立了奴隶制政权,首领叫单于。秦汉时期,与中原王朝时战时和,保持着密切联系。西汉武帝时,发动了大规模的反击匈奴的战争,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内迁河套、陕西、山西北部,同中原汉族杂居。东汉发动了对北匈奴的战争。西晋末年,匈奴灭西晋;十六国时,匈奴族曾建立了前赵、北凉、夏三个政权。历史上的匈奴族,经过长期的民族迁徙和征战,一部分向西迁徙,逐渐融入当地民族之中,内迁匈奴也逐渐融入中国其他民族之中。
(2)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原居于色楞格河一带。8世纪中期,强大起来,控制东自黑龙江西到阿尔泰山一带的广大地区,其首领骨力裴罗接受唐玄宗“怀仁可汗”的封号。后改名为“回鹘”,9世纪中期,回鹘政权瓦解,大部分向西迁入甘肃、新疆,后臣服于元朝,被称为畏吾儿,清朝时被称为维吾儿(回部)。
(3)靺鞨族原居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在放牧为主,也经营农业。7世纪中叶以后,黑水和粟末靺鞨两部强大起来,并与唐朝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契丹建国以后,黑水靺鞨受辽控制,被称为女真,以渔猎生活为主,并以当地特产同邻境交换铁器等物品。11世纪完颜部统一各部,12世纪建立金政权,先后灭辽、北宋,与南宋对峙,后被蒙古所灭。
明朝前期,建州女真迁到辽东长城外,后期努尔哈赤统一各部,推行八旗制度,1616年建立后金。皇太极继位后,改女真为满洲,1636年称帝并改国号为清。清朝统治中国几百年,直到期912年被辛亥革命所推翻。
(4)蒙古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发源于也里古纳河东部,后散居于蒙古高原,12世纪发展为蒙古族,1206年铁木真统一各部建立政权。蒙古政权发动了一系列扩张战争,先后征服和攻灭中国境内许多政权。1271年,忽必烈正式定国号为元,1279年统一全国。1368年元朝被农民战争推翻。明朝建立后,蒙古贵族退回到长城以外,14世纪末分裂为瓦剌和鞑靼。明末清初,再次分裂为漠西、漠北、漠南三部。
(5)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很早就居住在青藏高原,过着游牧和农耕生活。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各部,建立奴隶制政权,唐蕃会盟,和同为一家。后臣服于蒙古,元朝时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元政府设宣政院,专门管理西藏及少数民族事务。清初确立了对达赖和班禅的制度,1727年设驻藏大臣。
(6)南诏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分布于云南西北洱海一带,称六诏。唐玄宗时皮罗阁统一六诏,被封为云南王。从五代到两宋时期,被称为大理,后被蒙古所灭。
除此外,我国境内还存在犬戎、越族、羯、氐、羌、鲜卑、党项等。

3、 古代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东北地区:唐政府建立黑水都督府,713年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元朝设辽阳行省。清设黑龙江、吉林、盛京三个将军辖区。
(2)北方和西北地区: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府,东汉重设西域都护。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元朝设岭北行省。清设乌里雅苏台和伊犁两个将军辖区。
(3)西南和南部地区:唐蕃会盟,和同为一家。元朝时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元政府设宣政院,专门管理西藏及少数民族事务。清初确立了对达赖和班禅的制度,1727年设驻藏大臣。
南部:秦设郡,汉建立郡县。唐封皮罗阁为云南王。元朝设云南行省。明清称南海诸岛为“万里长沙”、“千里石塘”。
(4)东南地区:三国时卫温到达夷洲。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元设澎湖巡检司。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阶段性特征及民族政策
1、民族关系的阶段性特征
从以上我国古代主要的少数民族可以看出,不同时期各民族的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加之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各个时期的民族关系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秦汉时期民族关系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南方的开发和融合主要体现在中央政权同越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上。如:秦朝派兵征服越族地区,开灵渠、设三郡、迁人口,铁器传入越族地区,促进了当地的开发、经济的发展、民族融合;西汉时在西南、云南、贵州等地建立郡县,加强内地同西南各族的联系。 西部的贸易和交流主要体现在两汉与西域的关系上。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同西域各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密切了西域同内地的关系。  北方的战争主要体现在秦汉同匈奴的和战,秦统一后曾派兵北击匈奴,修筑长城;西汉初年出现“白登之围”,汉武帝时取得反击匈奴的决定性胜利;东汉两次大败北匈奴。
我们如何认识秦汉同匈奴之间的战争?秦汉同匈奴之间的战争是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战争。秦汉反击匈奴,保证了北部边郡的社会安定和生产的正常进行,加强了同西域各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的阶段性特征有:大规模的民族迁徙;民族战争;民族融合的高潮。(举例说明)。这一时期的民族大迁徙产生的影响:改变了人口和民族分布不平衡的状况;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少数民族的历史进程;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和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隋唐时期,封建国家统一,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统治者采取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这使得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阶段性特征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一是中央政权与边境地区联系加强;一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繁盛。中央政权与边境地区联系的方式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如:建立机构,如安西和北庭都护府等;册封,如对回纥首领、南诏首领的册封等;和亲,如唐朝两公主入藏等。  经济文化交流繁盛的典型有哪些?唐与回鹘、南诏、吐蕃等民族在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呈现的阶段性特征是:民族政权并立;中原汉族政权的军事力量相对衰弱;民族融合出现新的高潮,回族开始形成。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呈现上述三种特征的原因有: 这一时期的各少数民族在政权建立之初都主动利用汉族政治制度,接受中原封建文化,加快了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少数民族政权日趋成熟;唐末以来藩镇割据造成幽云十六州的的丢失,使少数民族长期占据进攻中原的战略要地,中原汉族政权丧失了北方的军事屏障,宋太祖的政治改革削弱了边境力量,造成一强一弱的局面;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强大,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新高潮的出现,加速了民族融合的步伐。
元朝时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我们怎样理解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呢?
我们应该看到,元朝的民族分化政策,其实质是阶级压迫的政策,尽管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进程,但二者并不矛盾。由于元朝的统一,各民族长期杂居相处,共同生活,逐渐融合,各方面相互接近,并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使民族融合呈现新的高潮。
明朝时期,鞑靼的俺答汗与明朝和好,双方在边境开设互市,加强了蒙汉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清朝时,在统一政权下,各族人民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得到进一步加强,边疆地区得到开发。 清朝前期,西方殖民者东来,沙俄挑动民族矛盾,支持分裂、叛乱活动。因此,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斗争,就成为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并且这种斗争和反抗外来侵略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明清时期,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体现在: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继续发展;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斗争。具体说明之。
综合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尽管曾经多次出现过分裂和民族间的战争,但民族友好、团结、交流是民族发展史的主流,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不断融合、发展的历史。
3、    民族融合及其途径
所谓民族融合,指民族间的自然融合,即:各民族间互相学习,吸收优点,取长补短,不同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相互接近,民族差别和民族界限逐步消失的过程。民族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长期而进步的历史现象。
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主要途径有: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便于民族融合;统治政权的强制措施,加速民族融合;民族政权间的友好交往,推进民族融合;各族人民间的联合斗争,促进民族融合;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相通婚姻,巩固民族融合;各族人民间的物质文化交流,深化民族融合。
中国古代民族融合呈现出怎样的整体特点? 主流是友好交往;中心内容是中原先进文化的扩展;实质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相互促进,互为因果;民族融合是各民族优点的融合;民族融合的过程是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通过本专题的复习,我们应该持怎样的民族观?
主张民族平等团结、友好交往,共同繁荣发展;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视、压迫和民族冲突,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发展。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历史:1、含义:
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客观适应了地主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需要。从政治上讲,为完成和贡固统一,加强对人民的控制,需要建立专制集权的国家。从经济上讲,封建的经济基础即封建地主地土所有制和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都需要一个强权来保护自己。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二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在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其积极作用是主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局面,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北宋以后,消极方面日趋突出。到了封建制度日趋衰落的明清时期,专制主义发展到极限,其消极作用占支配地位,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2、过程:
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法家代表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新兴地主阶级从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
秦朝正式建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内容:①确立皇权至高无上;②确立以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即三公九卿和郡县制;③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④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西汉巩固。汉景帝、汉武帝解决了王国分权割据的问题, 重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汉武帝又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要的新指导思想。找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定型并得以巩固。(内容:西汉──①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决王国问题,基本解除了地方王国对中央的威胁,加强了中央集权;②实行刺史制度;③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加强了思想上的控制。东汉──光武帝扩大尚书台权力,形成“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的局面。)
隋唐完善。实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同时这种体制也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实行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特点:①用分权的办法来加强君权;②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考试成绩取代了门第出身。
北宋加强。北宋初年,大力加强中央集权,(最大限度的集中军权、政权、财权于中央。①军权: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立更戍法;设三行统领禁军并与枢密院互相牵制;②政权:派文臣到各地作知州,管理地方政务;③财权:派转运使到地方管理财政。)解决了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特点:①强干弱枝;②分权基础上的分权──地方分权。
元朝新发展。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另设宣政院管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特点:①地方行政体系有了重大发展;②建立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理制度。

相关话题/中国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