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教程》整理复习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2-06

《新闻写作教程》
【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
一、    真实性: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
1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
先事实,后新闻,事实是新闻的本源,决定新闻存在的基础,新闻只是对事实的报道。整个新闻学在一定的意义上讲,就是建立在真实性的基础上。真实性是从事实到新闻的必然要求,是新闻报道中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特定标志。它表现着新闻的基本特征、性质和要求,没有它,新闻就丧失了存在的依据。尽管新闻的形态可以千变万化,但它对真实性的要求是恒定不变的。“安身立命”的铁则。
2新闻传媒必须遵循的原则
新闻报道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也成为传媒取信于受众的关键。如没有真实性作为前提和基础,写作理念、知识和技巧,都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二、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准确
1确有其事
2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准确无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原因,5W+H】
3新闻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准确无误
4新闻所反映事实的环境、过程、细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必须真实
5新闻中涉及人物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等,必须是当事人所述
三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复杂,客观环境,传播者主观
1体制性失实(价值观);2经济性失实(利益);3故意失实与非故意失实
四、新闻写作如何避免失实?
1确定主题和选择报道角度时要坚持独立思考;
2在谋篇布局时要避免片面性;
【即消息或通讯的结构设计、段落安排,实际上体现着写作者对所报道事实的认识与分析。要掌握与运用科学的方法,辩证地、全面地反映和报道事物】
3在写情节细节时严禁想当然;
【与文学创作有本质区别。排除将推测、推论、合理想象作为事实】
4培养质疑意识,注意核对引用资料;
a稿件中所引用的材料,包括采访中获取的各种素材、背景资料、史料,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查询与核对。
b对被采访者的自述,即记者通过采访所获得的第一手材料,也要保持质疑意识,也要核对。
c注意核对数字。
5描写要有分寸感;
滥用溢美之辞,描写时夸大、渲染、拔高。恰如其分,记者的态度
6要注明新闻来源;
包括新闻事件的参与者、新闻事件的目击者、新闻事件的知情者等。
7严格执行稿件送审制度.

【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
【新闻为何要用事实说话】
一、    什么叫用事实说话?
通过客观地叙述新闻事实及其背景来体现观点、发表意见。/记者把思想观点藏在精心选择的某些事实里,让受众通过事实自己领悟其中的道理。
二、    为什么要用事实说话?
1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
2事实胜于雄辩。
3事实最符合受众的需要。
三、    是不是所有的新闻报道都在说话?
1传播的目的是说话
2选择就是在说话
3新闻与说话无法分家
【选择典型事实说话】
一、何为典型事实?
1鲜活的读者所未知的事实
2具有重要性而且是具体的事实
3接近性可以强化典型事实
4有的放矢
【通过再现场景说话】
把新闻事实的某些现场情景具体地描述出来,使新闻报道做到有神、有形,使读者仿佛亲历其境、亲眼所见,会加强可信性和说服力。
【运用背景材料说话】
1善于联想
通过把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与其他一件或几件事实关联起来陈述的方法,暗示与引导读者进行联想,从而得出结论。
2善于对比
有助于发现问题,认识事物的本质。发表无形的意见。
3不同的背景材料表现不同的观点
4综合立体地使用背景材料加大说话的深度和力度
【借助“直接引语”说话】
直接引语是指记者通过采访得来的被采访者的原话。“新闻写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之一”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种受限制的写作】
一、传播产品与读者观念
传播产品:新闻作品的功能在于传播。具体地说,它是向大众传播新闻的产品。
读者观念:“读者关心这个事吗?”“读者能够读完这篇报道吗?
二、组合产品与版面观念:
1版面空间上不是无限的,它一般有固定的字数。因此上版的新闻稿件有字数限制。
2时间上,有一定的截稿时间。有时间的要求。
3组合上是“配套”的,要服从整体策划。
【时效性:新鲜 快速 简短】
“一次性消费”是指新闻的主要价值和功能在于解决受众“不知道”的问题。一旦人们知道了,新闻的作用也就消失了。“一次性消费”同时带来“排他性”。(指同样内容的新闻,哪一条先到受众那里,解决了他的“不知道”,后续而来的那一条,就不再起什么作用了)
一,    新鲜
1要加强今日新闻的采写
2学会在报道中把最新鲜、最精彩的信息或内容“拎”出来,用最明显的形式摆在读者的面前
二快速
1学会集中精力,不受外界干扰,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都能迅速投入写作;
2会和养成打腹稿的习惯;
3熟练掌握新闻各种文体的写作要领,特别要得心应手地运用消息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4善于准备好各种写作素材,灵活地组成“预制构件”;
5注意培养自己口述新闻的能力。
三,简短
【在有限的版面和时间里,可多发新闻报道,传递更多的信息;有助于突出新鲜的内容,长篇大论很容易把新闻湮没掉;有助于快,新闻报道写得越长,所花费的时间也就越多,发稿自然快不了】
1坚持一事一报。说清楚一件事,比说清楚几件事要简便得多,容易写短;
2要注意把主题破小,把角度选小,把架子搭小,突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3化整为零,可以多一些滚动报道、组合报道或连续报道;
4挤掉水分,只讲事实。
【可读性:具体生动通俗】
一、具体
1选题角度、报道内容要具体;
2新闻报道的叙述以及情节、细节也要具体
二、    生动
1越是具体就越容易生动;
2新闻报道一定要“见人”,让稿件“活”起来的一个关键;
3与结构有关
三,通俗
1解决“新闻官腔”的问题;
2要学会“第二种翻译”,用浅显的文字、生动的比喻或者老百姓熟悉的语言来讲述、表达或说明新闻报道中的内容;
3巧妙地处理新闻报道中的数字。
【针对性:信息知识思想】
针对性含义:了解传播对象,明确传播目的
一,加大信息量
1多侧面进行报道立体化新闻;
2抓特点;
3使用新闻背景;
4用尽可能少的信息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新闻信息。
二、加大知识含量
1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身的经验总结,即是要讲究科学性,要注意挖掘和展示信息背后的某种客观规律;
2质量上的增加,即在报道选材、角度要比单纯信息报道更深入。
三、挖掘思想深度【思想深度决定新闻报道的影响力】

【新闻角度】
【一个关系成败的切入点】
新闻角度:记者发现,挖掘,表现事实的着眼点/入手处
1角度选择是否得当与新闻价值的大小直接相关;
2不同的角度讲不同的话,有不同的报道效果。事实本身具有多面性
3角度选得好可以出独家新闻。独辟蹊径
【寻找最佳新闻角度】读者的需要就是最佳角度
1根据不同读者群的定位
即新闻事实与你所在传媒的“导向定位”和主要受众群需求三者“聚焦”的结果。
2根据“接近性”原理:
寻找所报道的事实与读者在时间、地点、心理或者利益上的接近点。接近的因素越强,读者的阅读愿望也就越大。
【选择新闻角度的几种方法】
1以旧见新找角度
报道老题材、老话题时,将过去的报道与今天的现实联系起来,从旧闻中发现新闻,推陈出新。老树开新花,写出新意。
2以小见大找角度
大主题选择小角度,即“寓大于小”,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3虚中觅实找角度
对抽象性、概念性强的事实材料,寻找其中实在而具体的内容,表现整个事实的新闻价值
4逆向思维找角度
5发散思维找角度
以一个新闻目标/事物为中心,扩散思路,思路要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6统摄思维找角度
先把采访所得的具体新闻素材和具体观点聚拢,然后把这些事实与事实的意义向一个点或几个点集中,进行深度挖掘以接近事实的新闻内核,聚焦越小,越集中,找出最佳聚拢点,就是报道这件事实的新闻角度。
7全局高度找角度(宏观高度和大局意识)

【新闻跳笔】
【何谓新闻跳笔?】
一、特点:
1在文体结构上是多段体;
2与一般文字作要求注意上下文衔接、具有连贯性、讲究启承转合等不同,它主张“跳”在句子之间、段落之间可以有、甚至必须有较大的跳跃。
二、为什么新闻写作要用“跳笔”?
(一)    吸引读者并适合读者快速阅读的习惯:
1.跳笔要求段落短,而且每段讲清楚一件事实。便于读者集中注意力;
2.长篇大论易引起阅读疲劳;
3.版面上黑白相间,疏密有致,让读者“一见钟情”。
(二)    便于记者快速写作并形成明快的新闻文风:
1.不必为“启承转合”费心,只需集中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一段一段写来;
2. “文如看山不喜平”。段之间跳跃式的推进,文章波澜起伏,有动感,体现明快的文风。
(三)加大新闻信息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1.运用跳笔,每写一个段落,就提供一个分角度/一个侧面的事实;
2.跳跃留下了空间和停顿。有空间就有容量,容量大可提供的信息量就大,给予读者想象与思考的空间就大。
【如何运用新闻跳笔?】
1短段落,多分段;
段落是区分内容和层次的手段。用段落来划分内容与层次。
2断裂行文;
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只着力突出读者最感兴趣的新闻事实,用跳跃的方式组合。
3借用电影“蒙太奇”结构;
把通讯中的某些情节、场面、细节写成镜头感很强的段落,并在这样的段落间,用跳笔省略过程的叙述,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用电影镜头推拉摇移,把它们连接起来。
4加大句与句之间的跨度。
事实主体之间的变化与跨越;在描述与议论之间的变化与跨越;现场与背景之间的变化与跨越;远到近或者由近到远的时间与空间跨越;由概述到细节的粗与细、简与繁的跨越;还有各种笔法:倒叙、插叙、比喻、排比等之间的跨越。

【新闻语言】
【新闻写作对新闻语言的要求】
一、    什么是新闻语言?
据新闻学原理:通过新闻媒介,向受众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文字语言就叫做新闻语言。
二、新闻语言的特征:
1准确、简洁、鲜明、生动;
2有时代感;
3不同的风格【取决于新闻事件本身的基调;人物报道中被采访者的语言个性】
4“白描”是新闻语言的主要特征【白描即不尚修饰,不用/少用形容渲染,以质朴的文笔,力避浮华做作,简练而直接地勾勒出事物的特征】
【如何使用白描语言?】
1多用动词,用准动词
人物和事件写活,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环境和景象写活,如临其境,立于纸上
2多用子概念
多用具体的语言去写作。真实的东西都是具体的,具体的东西往往是生动的。子概念的内涵总比相应的母概念内涵丰富具体,因此,多用子概念容易引起人们的形象思维。
3多用大白话
即群众语言,老百姓说的话,大众口语生活气息浓,通俗明白、平易近人、生动形象,读者喜闻乐见,使新闻具有独特风格。

【消息是新闻报道的主要体裁】
一、消息体裁的特点:
1简括
简要、概括地反映新闻事实【有别于其他新闻体裁的本质特点】
2消息更加注重用事实说话(减少主观色彩)
3消息有特殊的结构方式
倒叙,即倒金字塔结构。一个与众不同的导语,通过导语,将新闻事件的结果、新闻事实的精要,首先呈现给读者。以反映事物最新变动为主的动态消息尤为典型。
4消息有自己的外在标志【电头或“本报讯”总称为“消息头”】
二、消息体裁的优势
1消息适应范围广,多用消息,可以增加媒体的信息承载量
2消息发稿速度快,是一种灵活迅捷的新闻体裁
由于内容简括,不必照顾事件的过程细节,消息可以及时地,用滚动传播的方式报道突发事件、正在进展中的事件;篇幅短小,节省时间,有条件冲在前面,担任“第一报”的任务。
3消息易为不同的读者所接受【消息的外包装是“客观性”,靠事实说话】
4消息的新闻冲击力更强
消息是浓缩了的新闻,突出干货,过滤掉了水分,“一句话新闻”式的标题和先声夺人的导语,让信息直接进入视野,对受众造成很强的心理冲击。

【消息写作的重要环节•导语】
一、定义
(1)新闻——消息体裁所特有的;
(2)处于文章开头部位;
(3)与任何文章的开头不同,它是(新闻事件或问题的)结果、提要,或高潮。
二、任务
(一)开门见山,尽快地报告新闻事实,传递最新信息,使人“一眼便知”;
(二)吸引读者,使人“一见钟情”;
(三)导语为全篇定音,一篇之首,确定了写作重点,决定基调。
三、类型
1概述型导语:以概括、直接陈述的方式写作
注意:增强提炼与概括的能力;用具体事实概述。
2描述型导语:亦描亦述、描述兼有的导
优点:有趣,以形象画面引起好奇;以情境感染读者,让读者先有感性认识,再对事实进行理性的思考,从而强化新闻报道效果。
要求:采访中勿忘捕捉有形的画面;所描写的画面必须与事件有内在联系,有助于揭示主题;用剪影的办法来写。
3评述型导语:夹叙夹议、有述有评的导语
优点:评发挥“勾玄”的作用;可以直截了当地发表意见,直接影响舆论。
注意:评应是言人之所未言,深刻有新意;评应是少而精,点到为止,不宜展开;为使导语中的评更客观、更有说服力,防止因记者直接评论而招致被动,可使用引语发表意见。
4橱窗式导语:有如橱窗展示样品,由典型事例构成。多用于综合性新闻。
特点:靠讲故事吸引读者。写入导语的是具有代表性的故事
四、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
1有实质性内容,即新闻事实,或事实中的要点;
2将最具新闻价值、最有吸引力的事实写进导语;
3炼字炼句,力求简短【字数多淹没亮点冲淡趣味性;导致沉重,令读者失去耐心】
4力求优美生动【开掘反映新闻事实内在的美,讲究文采,做到语言美】
五、导语修辞技巧
1设问/提问式导语:
以提问开头,围绕导语提出的问题展开叙述【有助于读者把握新闻事实的要点,调动阅读兴趣,促使记者抓要害,明确消息主体写作方向】
2拟人;
3借用【诗词典故、歌曲唱词,来揭示新闻内涵,为导语增色,使消息一开头就有诗情画意,唤起读者联想,以轻松愉悦的阅读下文】
4对比【将两个极端事物对照,造成反差,引起兴趣。有助于揭示事物特点、阐明新闻主题】
5直呼【以第二人称你/您直呼读者,与读者对话。也称“谈话体”】
6排比【结构相同或语气一致的成排句式构成导语/一部分,表达强烈感情,增强气势,带有节奏感】
7惊警【以惊醒、警戒的语句唤起注意。震动效果,紧迫感,为之一惊,不能不注意】

【消息写作的重要环节•主体与结尾】
一,主体的重任
1展开导语,使之具体化【补足导语中尚未出现的新闻要素;将导语中高度概括的事实具体化】
2补充导语,令主体更丰满【补充带有因果性质的材料;在导语限定的事实之外,补充暗示性的情况】
3回答读者提出的问题
4添加“作料”,令读者兴味不减【运用“色彩”;打开包袱中的包袱】
二,主体的结构方式
1倒金字塔结构
仅从导语和主体这两大部分的关系来看,绝大多数消息整体上采用的都是倒金字塔结构;主体本身也按材料的重要程度由前至后依次展开,主体也是倒金字塔结构。
2纵向结构
按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结构,反映新闻事件的大致过程,了解前因后果。记者借过程说话,表达某种观点意见。
3横向结构
不受事物发展时间顺序的限制,围绕一个主题,将同一时空范围的情况有序地组织起来,反映“面”的变化。
4点面结构
点是指个别的、典型的事例,面是指一般的、总体的情况。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为读者提供广阔认识空间,使消息更有说服力,更符合普通读者的认识规律。
三,消息结尾
1特点:以事实结尾,即事实该讲到哪里,消息就在哪结尾,戛然而止,无需再加。
2几种巧妙的结尾方式:材料典型、意味隽永;首尾关照,巧妙呼应;稍加议论,画龙点睛;水到渠成,自然抒情。

【消息写作的重要环节•新闻背景】
一、何谓新闻背景?
1宏观上对人物和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
2狭义上指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烘托的材料。
二、任务与作用:
1说明、解释,令新闻通俗易懂;
2运用背景材料揭示事物的意义,唤起社会关注;
3用背景进行对比衬托,突出事物特点、显示变化程度;
4以背景语言加以暗示,表达某种不便明言的观点;
5借背景为新闻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内涵,使其更可读;
6用背景材料介绍新闻中的人物,满足读者的好奇心、阐释人物行为的合理性;
7累加同类事实,开阔读者视野。
三、精选背景材料
1明确目的,抓住重点
决定背景选材的主要因素是事实本身的“疑点”、读者兴趣、新闻主题。即读者感兴趣、而不加背景读者又难以理解之处;读者兴趣又包括新闻事实之外,读者需要了解的有关事实和材料;新闻主题被认为是调遣背景材料的主要依据,大部分新闻应根据主题的需要确定背景解说的重点。
2注意背景材料的广泛性、多样性
3借用新闻价值标准精选背景材料【新鲜、重要、著名、接近(心理的、空间距离的)、情操、进展等符合读者心理需求的诸要素】
四、巧妙穿插
1插入导语:
a背景本身是典型实例,插入导语可以用来吸引读者,帮助说话;
b背景材料极具吸引力,将其作为定语,用来修饰导语中的事实/人物,为新闻事实的出场鸣锣开路;
c用历史性背景与新闻事实对比,在导语中造成新旧反差,引起读者注意。
2导语之后接背景段;
导语中出现的关键性人/事/词语急需解释,否则影响对新闻事实的理解,影响主体展开时,导语之后可立即插入背景;鉴于思维逻辑和文章过渡的需要
3分散插入主体之中.
主体中分散穿插独立的背景段;将背景材料化作句子成分揉进主体,黏着在新闻事实之上,让读者看不出背景与新闻事实的界限。

【事件性消息】
【报道事件是消息的基本使命】
一、新闻报道必然追逐事件
(一)事件本身具有明显的“变”——变动的特点,容易引起读者的关注;
(二)事件本身程度不同地都具有典型性的特点,具有典型示范、典型示警的作用;
(三)凡事件,都有其原始的戏剧性,对读者都有吸引力。
二、消息是报道事件的首选体裁
消息制作和传播过程的短平快特点,创造了条件。突发性事件
三、报道事件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事实要交待得一清二楚【缺少新闻要素,轮廓不清楚;忽略某些必须交待的细微部分;事实的具体内容、事件的来龙去不够具体。
2勿做表面文章记者【透过现象看本质,将事件意义发现告知读者,具备思想性和深度】
3见事见人
(一)以人的命运为焦点报道事件;
(二)关照事件结果对人可能产生的影响;
(三)反映人在事件中的活动、心态,丰富事件性新闻的内涵。
4慎重报道恶性事件
(一)不要煽情;
(二)不要无意中传播作案手段、泄漏破案方法;
(三)注意保护当事人的名誉权、隐私权;
(四)关注事件成因。
【动态消息】
一、特点
1大多一事一报,一篇消息只写一件事;
2更强调“宏观笔法”;
3与其他类型的报道相比,更加注重时效。
二、动态消息的写作
善于捕捉动态新闻的报道题材;客观记述,增强可信度;传达现场气氛,使新闻更具动感;连续报道,确保时效。
【简讯】
一、    特点
1.简讯文字简略,内容简单;2.结构单一;
二、地位
1.传播信息的有效手段;
2.篇幅短小,可以多发稿,从总体上增加媒体的信息含量;
3.多发简讯可以活跃报纸版面;
4.简讯栏是信息集中之地,它还可以为记者提供能够再利用的新闻线索。
三、简讯的写作
(一)撮要
1.构成事实的基本要素;2.提示新闻事实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二)讲究文字
1.精简;2.要有表现力
【非事件性消息】
一、    特点
事件性新闻关注的是事物的最新变动,是突显的“事件”;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是社会问题、现象,或某些可供参考的信息、方法。它们与事件不同,往往没有明确的行为主体,没有事件所具备的明晰的时间和空间界限,缺少具体的发生、发展过程。
二、特殊价值
(一)以消息体裁报道非事件性事物,可以进一步拓宽新闻的报道面;
(二)有助于发挥媒体的“主体意识”;
(三)一些非事件性新闻具有“读物”的性质,有欣赏价值和“抚慰”作用;
(四)可以为媒体采制独家新闻创造条件。
三、非事件性消息写作的基本要求
1对比显现
要求记者通过材料的选择和运用,将其变化、其问题性、新闻性,明显地揭示出来,摆在读者面前。这需要用一种方法来加以“显现”。而显现的基本手段是对比。
2量化集中
将散在的事象加以概括和集中。集中的一个有效手段是总体量化——剥去事物个别的外壳,以抽象了的全局性的数字,反映某些社会问题、现象的总体态势。
3以点带面
点即个别的、典型的事例,面即全局情况。忽视点会削弱消息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没有面则难以反映总的态势。
4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记者为了反映某种情况/问题而行动。有些报道即使利用的是有关部门的调查统计资料,其调查本身——信息源一方的行动本身,也带有鲜明的“问题意识”。
【预测性消息】
一、基本特征:报道尚未发生、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提供未来信息的消息。不确定性。
同预告性消息不同。预告性消息是对必定发生的事情的报道,新闻所传达的信息是确定无疑的。
二、    预测性消息的价值:
有助于科学决策;可以帮助治疗“近视症”。
三、预测性消息的写作
及早预测;他人预测;权威预测;深度预测;审慎发稿。
【服务性消息】
一、    特点:
直接可用,即以提供切实可用的信息、方法、忠告为己任。
二、功能
1.从“生活”角度关注科技发展,为大众提供参考性信息;
2.在经济领域指导消费、捍卫消费者利益;
3.提供信息、方法、建议,满足大众提高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的需要。
三、服务性消息的写作
1内容要新鲜、适时;


相关话题/新闻写作